淨土宗文集

  1. 善導大師的淨土教及其周邊
  2.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3
  3.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2
  4.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1
  5. 五濁增時多疑謗
  6. 右脇(入住)出胎,大權示現
  7. 阿彌陀佛的形貌
  8. 《淨土宗教理的核心》前言
  9. 一段不可不知的中國淨土宗發展史實
  10. 關於《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
  11. 譯經史
  12. 讀《淨土教概論》札記一則
  13. 向死而生的淨土法門
  14. 試析《觀經疏》「化前序」
  15. 曇鸞道綽樹淨土宗萬世不拔之基
  16. 曇鸞與道綽
  17. 量子力學證實:彌陀淨土真存在
  18. 淨土泛論
  19. 淨土感言
  20. 淨土教思想信仰的特徵
  21. 試論道綽時教相應的淨土判教理論
  22. 善導淨土思想特點與稱名念佛法門的流行
  23. 略論善導往生淨土的境界──「報土論」
  24. 善導念佛思想的基本內涵
  25. 善導教學與宋代淨土教──特別以對天台宗的影響為中心
  26. 宋代以後的淨土教與善導
  27. 中國淨土教之時代區分
  28. 論曇鸞的淨土思想
  29. 論《安樂集》的淨土思想
  30. 道綽淨土思想研究
  31. 日本淨土宗的判教論和中國祖師觀
  32. 道綽、善導與唐代淨土宗
  33. 淨土宗十五祖之新判
  34. 玄中寺在中國淨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檢討
  35. 玄中寺與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36. 淨宗二祖道綽和《安樂集》
  37. 「凡入報土」辨正──《安樂集》研學劄記之四
  38. 稱名本願探意——《安樂集》研學劄記之三
  39. 「聖道與淨土」辨析——《安樂集》研學劄記之二
  40. 「約時被機」解讀——《安樂集》研學劄記之一
  41. 再讀《往生論註》
  42. 曇鸞在淨土宗史上的地位
  43. 近代確立蓮宗十三位祖師的過程及其釋疑
  44. 玄中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黃金紐帶
  45. 穿越千年,為師作證
  46. 論善導大師的佛學思想與淨土宗的教義特徵
  47. 道綽《安樂集》的淨土思想
  48. 離業力自然入無為自然之捷徑
  49. 純正的淨土法門能使十方眾生大安心原由之探討
  50. 曇鸞大師
  51. 淨土高僧曇鸞法師的風範
  52. 論淨土宗的成立及其實際創始人的確立
  53. 慧遠與善導之念佛
  54. 辨析信願稱名求生淨土是否為「儜弱怯劣」?
  55. 曇鸞、道綽、善導三大師的淨土學說
  56. 中國淨土理論的開山者曇鸞
  57. 善導淨土思想之特色
  58. 淨土祖師曇鸞與念佛法門
  59.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60. 淨土宗的域外淵源與長安立宗及其後世傳承
  61. 日本淨土宗簡介
  62. 論淨土宗的四大特色
  63. 「人以致用.學以致用」——談談教理研究
  64. 善導「要弘二門判」辨析── 要弘二門是偽命題嗎?
  65. 自家寶藏 失而復得
  66. 鑒真大師淨土信仰探微
  67. 玄中寺與淨土宗
  68. 善導大師及其淨土思想
  69. 道綽《安樂集》探略
  70. 不測之人與不測之《註》
  71. 曇鸞大師歷史地位再探討
  72. 中國人口頭心頭的阿彌陀
淨土宗
淨土文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土文庫 > 淨土宗文集
top

淨土宗文集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3

淨慶居士

願此十念(以此念佛因緣[1]),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

       第十八願的具體行法,簡括為「乃至十念」,也就是<善導釋>的「稱我名字,下至十聲」;【十要版】此段云「願此十念」,而【流行版】改為「以此念佛因緣」,前者緊扣《大經》第十八願、及<善導釋>本願取意文的特色與深意,也就是以《觀經》下品下生解釋本願文:「具足乃至十念」,顯示了「上包一形,下包一念」「平生業成」的靈活,及「舉下攝上」「不捨惡機」的悲願。這比泛說「以此念佛因緣」更具體而明確。

       十方眾生若能信受第十八願而「下至十聲」的稱念佛名,當下回應了阿彌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本誓重願,而必得往生,為什麼?願誓雖是因地的法藏比丘所發,而果地的阿彌陀佛十劫前已成就,「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是故,因地本願,必得實現,「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就佛而言,從因向果,願以成力、不徒然;由眾生言,從果向因,力以就願、不虛設[2];因果相應,念佛必生:「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可說是法爾如是、自然所牽,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善導大師《往生禮讚》云:「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慧淨法師<淨土宗帶三法數>云:

眾生以「乃至十念」的念佛之行,就能乘上彌陀願力,必定往生淨土;彌陀則以念佛眾生的必定往生為代價,酬答本願,最終成佛。……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利、利他的功德力之源。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佛,十方眾生……乘彌陀本願力而自然得生。《無量壽經》說:「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因此,若隨順佛願、乘托佛力而專稱佛名,則往生淨土乃是求而無求、自然而然,如懺主所願「得入如來大誓海中」!如是「本願稱名」之義,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信而行之,即是「信佛因緣」;念佛為因、佛願為緣,因緣和合,五乘齊入報土。阿彌陀佛方便顯現為法藏比丘,而發起不可思議之四十八願,乃為了救度眾生,其果德之廣大深奧,如大海無邊。之後又發三個「誓不成等覺」的重誓願:「必至無上道」「普濟諸貧苦」「名聲超十方」;進一步緩解眾生對「四十八願」不能滿足的疑心,故說此三偈,請天感地動之瑞而證明其金剛之心。前有願、後有誓,佛之悲心與誠意,不僅令天雨(華)地震(動),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亦令眾生祛疑生信,心內歡喜;這種誓約可喻如《莊子.人間世》云:「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眾之歸佛,命也、義也,佛之悲願光明無所不在,眾生心不可能解離於佛的關照;生佛一體,無所逃於機法(實相真如)之間。

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3]增長。

        念佛有五種增上緣、十種利益[4],慧淨法師歸納「現當二益」十五點:1、彌陀住頂;2、佛光護身;3、諸佛護念;4、菩薩相隨;5、冥眾護持;6、消除罪障;7、增長福慧;8、離諸厄難;9、能得壽康;10、將獲善終;11、入正定聚;12、斷除輪迴;13、往生淨土;14、成就佛果;15、廣度眾生。

       懺主先總說「滅罪、增善」的現生之益,這是由於念佛而得佛力護持,而非自力之修觀、懺悔、持戒、作福所能及於萬一。

       《觀經》:「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善導大師《法事讚》云:「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般舟讚》云:「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念念稱名常懺悔,人能念佛佛還憶」;「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除了諸佛護念、二聖影護之外,佛亦遣二十五位大菩薩擁護,亦得天龍八部的隨護,不受災厄。

        其次,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照護一切稱名眾生,令彼現生業障消除、善根增長;何況,「專稱彌陀佛名」就具足了往生成佛的多(大、最勝、無上)善根與福德。《念佛鏡》:「唯有念佛一門,是多善根、多福德。」元照大師《阿彌陀經義疏》:「稱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藕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無異,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也。」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凡夫由念佛故,業便消滅……業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長殊勝。」這也是仰憑彌陀悲願之所惠賜,由信受、稱名而順其自然的領納。

       懺主所云「滅罪、增善」是通於聖道門修行,順應一般(世俗)需求的兩端總說;若專從淨土門念佛的特別心願與利益,則可深入細說;如智隨法師<念佛現當二益.講義>云:

現世利益,無量無邊,既有經論理據,更有現實事證,古今多有論及,今取其要者,大分為六,略加說明:⒈彌陀攝受,諸佛護念。⒉消災免難,增福延壽。⒊觸光柔軟,善心生焉。⒋多善多福,妙上好人。⒌平生業成,現生不退。⒍佛聖來迎,正念往生。

       其他有關「念佛現益」之文,如《觀經四貼疏》:「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觀念法門》:「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十往生經》:「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亦可作證。

        1.「若臨命終,自知時至」

        2. 身不(無)病苦,心無(不)貪戀,心(意)不(顛)倒散,如入禪定。

       前段文提及的「現當二益」,若以凡夫心較量其功德,則「現世」利益只幾十年,有限;而「往生」功德超過數量,無窮。因此,念佛人的重心,多置於往生之後成佛度眾的自他兼利的大功德;至於此生剩餘的日子,但求平順、健康、單純,能安於念佛,平生業成,並隨緣的自信教人信,這樣就可以了。不應於世俗生活太計較,而耽誤了念佛往生的大事,以至於輕重不分、本末顛倒,那就可惜了。印光大師云:「念佛根本道理,是要人生信發願,求生西方,了脫生死。不可只發求世間富樂,不求生西方。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世間災難,亦可消滅。」是故念佛之人,當善體彌陀之弘誓大願而一向念佛,歸心極樂,則可攝盡一切世出世間、利己利人的法益功德。智隨法師<念佛現當二益.講義>云:

當來利益,無窮無盡,非言語能盡。……大分八點,略加說明:1.蓮華化生,華開見佛。2.見佛聞法,悟無生忍。3.離苦得樂,身心清淨。4.相好莊嚴,六通具足。5.諸有所求,應念即至。6.上善聚會,願行圓滿。7.必至補處,入佛境界。8.上供諸佛,下化眾生。

       這八點涵括了往生之後的各種真實極致的受用與成就,具如淨土三經所應許的「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之一切殊勝內容,才是念佛人終極的理想與實現,是不共於佛教其他宗派(聖道門)的特色,而其超勝成果的獲得,卻是最簡捷、最易行的「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法門。《觀經四帖疏》云:「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懺主此段文是從自知命終到佛聖來迎、往生極樂的過程;可分幾個重點:

1.若臨命終,自知時至。

       慧淨法師往生與預知時至信佛念佛的人,必生極樂。若能預知就可充分準備。念佛人對預知時至的期盼,甚至超越了五福臨門。「念佛願生必往生,平生業成光攝護;臨命終時佛現前,蓮花接引生淨土。」「預知時至常念佛,心性柔和不計較;靜默無諍不多話,安份守己不多事。」內心寂靜則能感受身體的狀況,自知時候到了,而阿彌陀佛也可能讓我們預知。<無諍念佛,預期坐脫>亦云:能自視為愚夫愚婦,與人無諍、於世無求,「隨作務,隨念佛」,就能預知時至,安然往生。至於不務實修、聰明智辯的人,多半如佛所言:「大命將終,悔懼交至。」有事無事常將這句佛號掛在口中、懸在心上。每一念專注、攝心,雜念漸少,乃至「淨念相繼」,這樣的人或能預知時至。廣欽老和尚云:「念到心中單純一念,無其他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但是,除非為了現身作證「念佛必生」的事理,以啟人信受(此想是否如願,亦不可執著);否則,念佛人不可自期臨終瑞相,往生極樂的正因,在平時的念佛、彌陀的攝取,而不在於命終異相與眾生功德。只須一向願生而念佛,以「念佛為重」,養成習慣,必定往生於極樂;至於臨終狀況如何,則遇緣有異,而成機類差別,乃至有「臨終三隨」[5],若能隨順本願,信受佛力,彌陀自有最適當的安排;因此,往生之事,不憑眾生之機,唯靠彌陀之救。個人不可多雜用心,乃至以此為徵驗,就徒亂自心且易招魔境。還應從信受、願生,老實念佛下手,只管「平生業成,現生不退」,至於能不能預知命終,自在往生,就聽任阿彌陀佛的本願攝受了。

       聖嚴法師<講記>云:

預知未來,有兩種可能:1.是自修神通而得天眼;2.是藉諸佛菩薩的方便,使令得見。……若修淨土念佛法門,即能「獲得諸佛護念,將欲命終,諸佛如來,以異方便,而令淨業行者,預知時至」。

       此說亦可參考。重點在「阿彌陀佛本願力」,能觀察因緣,令某些人自知命終(往生)的準確時日,以預備後事並啟人生信,但此事瑞應並不普遍,也未必需要,對臨終者及其家屬,最關切的是任何情況下,都能百分百確定其「往生」極樂。

2.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

       聖嚴法師<講記>云:

當臨命終時,身體沒有病苦,即是無疾而終。要能少瞋少惱,不造殺業,或以修大功德消除業障,始能得到。

很多人放不下親人愛人、家庭事業,……冤家對頭、名位財產,……理想以及種種人、事、物……自己的身體。

顛倒有四大項目:以苦為樂、不淨為淨、無常為常、非我為我。

好像進入禪定狀態,身心都在寧靜中,不僅沒有妄想顛倒,也沒有淒涼恐怖,而是在禪悅及法喜中離開人間,往生西方淨土。

       一般人或認為:平時須多積福德,有一心不亂的工夫,臨命終時「無病、不貪、不倒」……,附加各種條件,才能往生決定。所以現在還不敢、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往生。但淨土弘願門確信「往生之業」於信受稱名的當下已成就!因為,念佛有無量無邊無上之功德,能消除我們的業障、增長我們的福報,讓我們生前凡事順利;命終之際,在彌陀的慈光照攝下,減少身心之苦惱,而安然的往生極樂;縱然有病或昏迷,一時不能念佛,也由於平生業成,往生決定,故於臨終無障礙。慧淨法師云:人有兩種苦惱,「根本」的是生死輪迴,這件後生大事,於「稱名願生」之際已解決;但人仍活著,則依於業報餘習的各種「枝末」苦惱,如家庭、事業、情感、遭遇的不順意,或不可免;然而,生死根本已解決,大事已了,則內心安定,剩餘的人生雖有枝微末節的苦與惱,也就逆來順受,不須計較了。這類似於「有餘涅槃」,阿羅漢、辟支佛,已斷一切之煩惱之(根)因而不受後有(不再受三界生死);但剩餘今生之果報身及其相應之微苦。《成唯識論》卷10:「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也就是其煩惱之根,生死之因已盡;但此世的業報身仍活著,有境界相、所依相,就有殘餘的微苦。直到此生報盡,即入無餘涅槃。

       若執意於「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並以此為往生的證驗,那就落於自力自信而患得患失,於「念佛乘佛力,往生不思議」之外另求保障了。這或許是從《小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而來的理解,將「一心不亂」解為「禪定」,並與「不貪、不倒」互為因果;雖然上文有「承佛慈力的前提,卻多了些個人的想法與願求,不能全然委身,交給阿彌陀佛攝受安排。<善導釋>於此有更深入的正解,如慧淨法師<《阿彌陀經》要旨-三段文兩重因果>云:

「執持名號」即是「心信彌陀救度,口稱彌陀名號」;而「一心」即是「不二心」,不二即是「專」;「不亂」即是「不雜亂」,不雜亦是「專」;是故善導和尚解釋「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謂之「念彌陀專復專」。……多以為命終之時,必須自己保持正念,心不顛倒,方能感得彌陀現前,接引往生。而不知「因佛現前而住正念,非住正念而佛現前」,所謂「慈悲加佑,令心不亂」也。蓋「平生專持佛名故,臨終佛必現前;因佛現前故,自然心住正念而不顛倒。」

3.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

       平生若專持佛名,臨命終時,佛與聖眾,必前來迎接,給往生者安慰與保護,不受冤家債主的障礙,或天魔、煩惱魔的擾亂。而說「臨終來迎」,乃是生前的往生之業已成就。

       聖嚴法師<講記>說,據《觀無量壽經》,上品上生者金剛臺來迎,上品中生者紫金臺來迎,上品下生者金蓮花來迎;中品乘蓮花臺及七寶蓮,下品乘寶蓮花及金蓮花。因此,懺主之「金臺」,應是上品上、中生的「金剛臺」與「紫金臺」。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但有傾心能念佛,臨終決定坐金臺」、「千般伎樂遶金臺,百寶蓮花出水開」、「花幢百億遶金臺,光明寶座座如來」、「歸去來,上金臺,勢至觀音來引路」、「課功作意由人進,念佛多者紫金臺」、「如何不樂生安樂,永坐金臺佛國遊」、「眾等佛念求三昧,紫金臺上有真名」;經中九品人配以不同的臺座、蓮花,這是平生於娑婆唸佛,預先在極樂七寶池中栽種的個人蓮華;命終之際,彌陀與聖眾即持來迎接,法照大師云:「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華還到此間迎。」

       有人說:淨土行者臨終,聖眾持蓮臺來迎至淨土。行者之品位有九等,蓮臺亦有九品。《觀經》有詳述,但缺中品下生之蓮臺,其餘依次為金剛臺、紫金臺、金蓮華、蓮華臺、七寶蓮華、寶蓮華、蓮華、金蓮華。除了上品上生、上品中生是乘「金臺」,其他是乘蓮華。往生者品位既有高下之別,所乘蓮華也有勝劣之殊。良忠《傳通記》云,「品位既殊,所坐亦異,謂上上品坐金剛臺,上中品則坐紫金臺,當知金精名為金剛,豈類紫金,而且准於佛、菩薩身色成為閻浮、紫金,則金剛、紫金勝劣,應知。」隨其品位下降而漸粗劣。下生下品的金蓮華,《群疑論》謂有三義[6]。然而,上列九品蓮臺之粗妙、華開之遲速,是往生化土者所感,若直生報土者則無此品類之差異。慧淨法師<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取意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無九品之說,《大經》有「三輩」,《觀經》也有「九品」,約之是三輩,展之是九品,再展是八十一品、無量品。說三輩九品,一是就未生極樂的眾生根機而說輩品。這些輩品,若以其身分(根機)所修而迴向往生,就是胎生。若專一念佛,就無輩品,全是化生。乃因信靠彌陀之力,如曇鸞大師云:「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在娑婆有三輩、九品,到了極樂皆是平等而入法身。又,說九品,就有花開時間的差別,有一宿,有一日夜,有四十九天,有六劫、十二大劫……,是隨眾生的根機而說的,皆為了引導三輩九品、無量眾生歸於專念佛名,到了極樂,都是化生,花開見佛證無生。又,<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取意文)云:《大經》的上、中、下輩都有念佛,可見《觀經》的上品生、中品生也有念佛之意,故云「念佛之行,廣通九品」。九品搭配,是淺近、皮相的略講;其實,九品互通各具,就有八十一品,細論乃無量品,不可執定;應就行者心之淺深、行之多少、時之長短而論其配當。如實言之,念佛乃彌陀本願所誓之行,善導大師云「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善惡凡夫,依本願之稱名,由彌陀願力之強緣,直入彌陀之報土,此即「凡夫入報」之義。《大經》云「念佛具足大利無上功德」,無有二、三功德可比。《觀經》以「芬陀利華」為喻,念佛之功能,超絕於諸行;且,彌陀光明,唯攝念佛之人。是故,念佛人往生的報土,不是九品所涵蓋。九品互通而無量,乃就自力修行而言;若依靠彌陀的救度,就只一品一機,也就是「罪惡生死、常沒常流轉,無出離之緣」的根機。

       <《觀經》「下品下生」的顯示>(取意文)云:《觀經》有九品,而「念佛」在下品,為何「念佛往生,直入報土,超越品級」?有幾點解釋:1.「攝機」:《觀經》說九品,是含蓋一切善惡凡夫,上從大乘極善,下到五逆謗法,都能乘佛願力往生;《觀經》九品與《大經》三輩意思相近,開合不同。三輩都說「一向專念」,則念佛總攝萬機、超越品位,三輩九品只是反映眾生本來的機類。2.「顯勝」:《觀經》為什麼只在下品說念佛?因為下品是造惡之機,獲救無門、解脫無望,唯念佛能救他脫離三惡道及生死輪迴。下品下生說念佛,是彰顯念佛的功德殊勝,超越三福九品。3.「抑止」:惡人念佛同樣往生,卻說在下品,就有抑止造惡之意。4.「隨他」:《觀經》是隨順韋提希夫人的請求而說的,釋尊大悲大智,先順夫人之意而講十三定觀,其次自開三福散善,最後在下品下生,一切定散救不了,獨顯念佛的超勝與絕對,引導一切修行歸於念佛。這是隨他意的方便引導。釋尊若隨自意,則直教念佛往生而不說品位。《小經》是佛無問自說,貶定、散一切功德為「少善根福德」,獨以念佛為多、大善根,必定往生;往生也不說三輩九品,都是不退轉、一生補處,同一地位與境界。

       如上引述,對於來迎(乘坐)蓮臺的品位之異,是順自力之皮相說,是在娑婆「遇(大、小、惡)緣」之不同,而現於外的輩品之差異,實質上都是常沒常流轉之凡夫,故云「九品皆凡」;根機雖有三九,都須依靠阿彌陀佛、回歸專稱佛名,才能超越三輩九品的拘限。但是,歷史上仍有唸佛人在乎往生品位及蓮臺的高低,如懷玉禪師:

       日課佛名五萬口,長坐不臥。……見西方聖眾數若恒沙,擎白銀臺,當窗而入,禪師曰:「我之功課得金臺。」便加功念佛,……至臨終時,光色轉盛,乃說偈曰:清淨皎潔無塵垢,蓮華化生為父母,我修行來經十劫,出示閻浮受眾罪,一生苦行超十劫,永離娑婆歸淨土。說偈已,見紫金臺,含笑而終。

       以「金臺」為願的志氣,或可激勵眾生勤唸佛,但也可能讓凡夫誤執於數量、苦功、品位、自力,而生競較、得失之心,忘失了「念佛往生乃是依憑阿彌陀佛本願力之攝取」,而徒增個人之矜持與困擾。

       對於阿彌陀佛的來迎,懷感禪師《群疑論》云:「法身如來,本無生滅;以佛本願,無限大悲,接引眾生,從真起化,十方世界,如來引接,三輩九品。……《無量壽經》說三輩人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悉得佛迎。縱令不見,猶當夢見,而得往生也。」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特色是:一切聖凡與善惡,萬品歸一類,萬機歸一法,一因(念佛)、一緣(佛力)、一果(報土)。念佛為因,佛願為緣,因緣和合,致使五乘齊入報土。本願他力之緣是關鍵,含括了因與果,皆是阿彌陀佛無條件的恩賜:眾生念佛往生之事,由阿彌陀佛超前布署,並概括完成,眾生只是過程中被動的執行者及實質的受惠者。此被動的隨順、任憑,乃阿彌陀佛悲願功德力所觸動、啟發。為何如此?行者不自知,故名不思議,不須行者的操心與奮鬥,就如母腹裡胎兒、懷抱中嬰兒,在個人意識未自覺之前,順從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而成就。 

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這是承上一段文而說「往生之後」的淨土境界。《觀經》除了上品上生之外,其餘諸品往生之後,上品中生之紫金臺經宿乃開,上品下生之金蓮華經一日一夜乃開,中品上生之蓮華臺到彼即開,中品中生之七寶蓮華七日乃敷,下品上生之寶蓮華七七日乃開,下品中生之蓮華經六劫乃開,下品下生之金蓮華滿十二大劫乃開。就是說,九品蓮花的開啟,有一瞬間,有一日一夜,有七天或四十九天,乃至六劫、十二大劫,時劫長短各不定。然而,如前引述,說「九品」往生及花開遲速,也是「修諸功德」,迴向往生的根機,如第十九(臨終接引)願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這是上根利智、精進不懈的人,以自力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涵蓋了聖道門所有修行的內容,卻與阿彌陀佛及西方淨土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因他發願欲生極樂,阿彌陀佛就於其臨終而來迎,藉此鼓勵他、接引他;因此,第十九願是阿彌陀佛方便施設,令彼聖道門人轉入「機法一體、專稱佛名」的第十八根本願,所謂:往生正因,念佛為本;乘佛願力,為增上緣;非依自力發行之菩提心與諸功德,而是但憑一句彌陀名號,稱念即生。就「攝生三願」而言,所攝的根機,十九願是上輩,二十願是中輩,十八願是下輩;就「往生」的時節,十八、十九都是當生(今世解脫),二十是來生(三生果遂);就「迴向」的性質,十八是直爾,十九是夾善。第十九願是聖道門人深感此土入聖之難,而將所修之萬行諸善,迴向求願,為往生淨土之因;因此,其機不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其法不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第十九願接引的是眾生中少數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人,他不瞭解彌陀的悲心,故不能於彌陀起信而專依,若更「疑惑佛智」,則往生後可能落入胎宮。第十九願所開展的是《觀經》「定、散」二善,依<善導釋>,彌陀此願是為了引導聖道門行者進入弘願門,亦即歸入第十八願,而不是讓十九與十八並存為兩種機法。

       或云,三輩九品人有往生蓮臺及花開時劫的等差;然而,究竟言之,九品歸一品(眾機皆下品)、萬法歸一法(諸行轉念佛),如善導大師《觀念法門》:「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輩品之人若轉歸一向專念,即是第十九願成就。

       龍樹菩薩云「若人種善根,疑則華不開;信心清淨者,華開則見佛。」前者是第十九願,雖自發大心、自種善根而迴向願生,但對彌陀本願功德力有疑,故往生之後花不開。後者是第十八願,「信受彌陀救度」而死心無疑的專稱佛名,到了淨土就花開而見佛。極樂世界整個是報土,而說「報」與「化」,是借用聖道門的名相,名似而實異;《無量壽經》所謂「胎宮、邊地」,也在彌陀報土中。依第十八願稱名而往生的是直入報土,當下「花開見佛悟無生」,無等候、無遲速;若依第十九願修諸功德,迴向往生,卻於彌陀「佛智」有疑,而往生「邊地」,在花苞中一段時日(九品各層不同);但任何時刻,只須懺悔其不信佛智之咎,蓮花就開敷見佛,聞法供養。這全是佛力住持的結果,往生淨土者,皆受彌陀之法化而成佛度眾,毫不勉強,毫無例外。

       <善導釋>云「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垢障覆深,漏於聖道之益的我輩,或善或惡,皆以名號之力而往生極樂,花開之時,聞彌陀、觀音說法,悟入聖道之八萬四千法門,證得三輪體空之境,所謂「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此乃「唯信名號」,仰靠彌陀功德力之不可思議也。印光大師云「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再怎麼依自力修戒定慧,斷惑證真,所成就極其有限,且隨時可能退轉;縱然以個人所發大心、所修功德而迴向願生,也因不信「佛智」,而在蓮胎中歷時長久,才能花開見佛。若能捨棄自力而明信佛智,了知淨土門始終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大力、大慈悲、大智慧,含攝在這句名號中,一心稱念,往生當下就花開見佛,聞法悟入佛之知見。第四十六願云:「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隨即開發自心的佛性本智。淨土宗的「佛乘」乃究極圓頓的一乘妙法,就是「念佛往生淨土成佛」的弘願大法,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的特色之法;所謂的諸佛出世說法度眾的本懷,是「五乘齊入」的一佛一法一淨土;此唯一佛乘即是彌陀淨土門,如印光大師云:「淨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暢如來出世之本懷,開眾生歸元之正路」。往生者於淨土聞此妙法,即時頓悟佛智,永不退轉。「佛慧」乃《大經》所云彌陀五智:「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攝生三願」中,依何一願、或三願轉入,而往生極樂者,花開之後都如上述的「即聞佛乘,頓開佛慧」,而後依其生前各願,而不動本處,遍至十方,乃至無佛法之處,廣度一切眾生,來生彌陀淨土;此即是淨土門的「滿菩提願」如第22願云「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又如《往生論》第五門「園林遊戲地」所說「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迴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迴向故。」緣佛願力而暫離極樂,顯化在十方,廣度眾生。更以四種功德顯明極樂菩薩行普賢行之相:「此菩薩得報生三昧,……能於無量世界無佛法僧處,種種示現,種種教化,度脫一切眾生,常作佛事;初無往來想、供養想、度脫想:是故此身名為平等法身,此法名為寂滅平等法也。」

       這在阿彌陀佛是以「四十八願(無量大願),度盡十方眾生」;在淨土菩薩是「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既云「人有善願,天必從之」,以此反推云「佛有本願,人應乘之」。

       廣度眾生之「廣」,範圍多大?時節多久?所謂「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包含聖凡、善惡、僧俗、智愚、貴賤之一切根機,及六道九法界一切未成佛的眾生;且概括過去、現在、未來之一切未往生者;因為,阿彌陀佛立名之「光、壽」無量,即是窮盡一切空間、一切時間,或如「十二光佛」之無量光(時間性、窮三世)、無邊光(空間性、遍十方);可說是「過於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的眾生,無一遺漏;尤其如《悲華經》所云「一千四佛所放捨……諸佛世界所不容受……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擯棄」的煩惱厚重、專行惡業、斷諸善根、離善知識、常懷瞋恚,充滿於娑婆世界的「重業(十惡、五逆、謗法、闡提)」眾生[7];且其救度是主動平等無條件的,光明遍照,慈悲普救,一切眾生「只須念佛,必得往生」。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這三句有說是「禪林」或《金剛經》誦唱之迴向[8]終了所誦,稱為「略三寶」,沿用於各種法事,及唸經、唸佛、持咒之後,通用的「皈敬三寶」結語,表示功德圓滿,盡虛空、遍法界的皈依一切佛法僧,並宣誓:從今身至佛身,永不皈依外道的「天魔、邪說、徒眾」,由此亦有戒的性用。佛教一切法事,皆由三寶加持力而成就,學佛的第一步就是歸(投)依(靠)佛、法、僧。

       而淨土的發願文,則皈依本尊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等於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而極樂國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皆是阿毗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也足以代表「一切菩薩摩訶薩」;極樂無為涅槃界,即是大般若智與無上方便慧,往生極樂就是不生不死的彼岸,因此是「摩訶般若波羅蜜」。淨土門是「念佛往生淨土成佛」一氣呵成,極簡易而殊勝的法門,三根利鈍皆以信願持名、乘佛願力為心與行,因此,以一佛一法、一因一果而總攝一切佛法僧三寶。慧淨法師〈皈命彌陀〉云:

我們皈依三寶,皈依佛,就是皈依「南無阿彌陀佛」;皈依法,就是皈依阿彌陀佛本願救度的法門,佛是「南無阿彌陀佛」,法是「本願救度之法」,那麼淨土呢?是阿彌陀佛的淨土,也就是報土。……每一位往生的,都是由阿彌陀佛正覺花所化生的菩薩。所以學這個法門的,往生的淨土都相同,蓮花也相同,因為我們的法門是「一佛一法一淨土」。

       智隨法師<《淨土文獻叢刊》總編序>:

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也。……阿彌陀佛一佛一法一淨土,圓攝一切佛、一切法、一切淨土,……《大經》讚彌陀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密意幽深,意顯淨土圓收圓超一切法也。

       因此,這三雖說是「般若經」及禪門之唱誦結文,亦可為「淨土」門所含攝;淨土宗十四(十二)祖清.徹悟禪師<般若淨土兩門大義>云:

       般若,乃即緣起而明性空,雖性空而不壞緣起。淨土,乃即性空而明緣起,雖緣起而不礙性空。此則空有兩門,互不相礙也。……佛說種種般若門,無非顯示此本源心性。佛說種種淨土門,亦無非顯示此本源心性。從本源心性,流出種種般若淨土法門。而種種般若淨土法門,皆悉指歸本源心性。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

       因此,諸佛菩薩與般若波羅蜜,與阿彌陀佛西方淨土可說是不即不離、不一不異,亦空亦有、非空非有;總之,不可思議而各各圓滿也。大安法師<不測之人與不測之《註》>云:

古往今來具有般若性空靈慧者,易於對淨土妙有產生信心。般若,乃即緣起而明性空,雖性空不壞緣起。淨土,乃即性空而明緣起,雖緣起而不礙性空。愈有愈空,愈空愈有。是故,般若與淨土,相輔相成,啟信不難。

       有人將淨土判為「最老辣、普世間」的佛法,這樣的態度,近於漢傳淨土教的思維。《現代禪的教育61.皈依彌陀》云:

建立皈依三寶的生命態度—–身口意行為確實趣向佛、法、僧,這是人類有生之年所能達到的最高修行境界。

淨土宗的殊勝有兩方面:其一是將佛教三三昧的修證原理融化於感性的信仰中,讓一般「愚」夫「愚」婦順著淨土教的導引,不知不覺也通過修行通軌「頌揚」「啟信」「發願」「修持」「開悟」「證果」的次第;其二是讓根性更鈍、智慧福報更加不足的一類眾生,只要發願往生淨土、持名念誦佛號,便得以有朝一日成就菩提究竟涅槃——而這是我說我們需要謙卑,也是我感到不可思議、沒有能力思議的地方。

「諸行無常,身命危脆」,我時常奉勸修行還沒找到路頭、缺乏總持的同修,務必早晚唱誦〈淨土發願文〉;以及萬一還沒悟道,不幸卻即將臨終,此時應捨棄所有習禪工夫,萬緣放下,唯是一心念佛。

從原始佛教或禪宗來講,都是強調絕對自力的,可是竟然有一個佛教宗派它宣說解脫唯有依靠絕對他力,主張眾生在得救、成佛的這條路上,最大的善是信彌陀,最大的惡是不信彌陀。能信彌陀,一切的不善,都可因這個信而被彌補;反之,不信彌陀,則一切的善,都微不足道,不能得救,也不能證得涅槃。……表面上看來,佛教好像是主張絕對自力的,但其實在另一層面佛教也談絕對他力。絕對自力和絕對他力在佛教是一體之兩面,都屬言詮層次——也就是「標月指」「敲門磚」的工具意義。

結語

       懺主〈淨土文〉的正文,到此結束;也有人在此接入〈迴向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或「願我臨終無障礙,彌陀聖眾遠相迎;迅離五濁生淨土,迴入娑婆度有情。」前偈但求個人往生,願有侷限;後偈迴入娑婆度眾,義較周全。另有〈大慈菩薩讚佛.懺罪.迴向.發願偈〉云: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我今大歸依,懺悔三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迴向。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無邊煩惱斷,無量法門修,誓願度眾生,總願成佛道。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情與無情,同圓種智。[9]

       一般而言,從凡夫的修行,到佛果的圓成,整個過程,都須皈依三寶,憑藉三寶的加持,乃得以成就;此偈特以阿彌陀佛為皈依境,因為彌陀淨土門是十方三寶的代表,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往生極樂世界,是成佛度眾最易行而速成的徑中之徑。因此,稱讚阿彌陀是「十方三世佛」的第一,不僅有經論的依據,也是念佛人的共識;此偈之「九品度眾生、懺悔三業罪、福善用迴向、感應隨時現」的想法,依<善導釋>淨土思想來看,仍屬於「自力、要門、第十九願」的範疇,如本文之前所論析;且歸結於佛教之「通願」(四弘願),而略過了阿彌陀佛之殊勝「別願」:四十八大願→第十八根本願;若取「通」捨「別」,則不能顯示彌陀之所以「諸佛第一」的大悲宏願,以及「緣佛願力,稱名必生」的不共特色;也就是從凡夫無常心的「未成願」立論,而非以彌陀真實心的「已成誓」著眼,兩者於「立場、功德」各方面的差距甚大,值得學佛人重新思考,仔細評估。在凡心,願雖大而力不足,或成了虛願,奈何?在佛地,如《往生論註》云:「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故曰『成就』。」這樣的願力之真實成就,而迴施於眾生,眾生只須信受而稱名,即時領納、分享佛之一切內外功德,如「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不斷煩惱,得涅槃分」,法爾如是,不可思議,故云「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謂之不然,亦其宜也」。慧淨法師<門餘大道>(取意文)云:世尊一代時教所說,除了「聖道門」權實漸頓八萬四千法門之外,另有「淨土門」他力念佛往生之大道,謂之「門餘」,是超絕於通途因果的軌則,道理,凡夫不斷煩惱而往生高妙的彌陀報土,是為不可思議之法。《法事讚》云:

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淨土三經所開顯之超絕殊勝的淨土法門,可說是釋尊出世本懷之本懷,比之於《法華經》的導三(乘)歸一,只引導已證果者之成佛;《無量壽經》所救度的,則遍及三乘及人間、天界的一切凡聖,如<善導釋>云「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也就攝取第十八願所說的「十方眾生」,令我輩同生淨土、同證佛果,且同於阿彌陀佛之光、壽之無量。(全文完)

 

註釋:

[1]<講義>云:1.曇鸞與道綽,以菩提心為淨土之本源,念佛三昧(修觀及稱名)為淨土法門之要行。2.迦才以《無量壽經》的菩提心(三聚淨戒)及《觀無量壽經》的三福淨業為通因,專念一佛彌陀名號求生西方淨土為別因。3.善導以稱名為正業,讀誦、禮拜、讚歎、觀察為助業。4.元曉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十念念佛等為助因。5.北宋的永明延壽以持戒習禪為往生淨土的上品之因,行道念佛為中下品之行。

[2]慧淨法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大願、大業是阿彌陀佛因地的所有修行,大力是因地修行的願、行圓滿,如此才有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才能廣度十方眾生。」又,<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所言不虛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故曰成就。」

[3]<講義>云:「善根」是往生淨土資糧,包括《觀經》第十四觀上品上生的生因,具足三心及三種眾生;以及《大經》卷下三輩往生的條件;凡是修諸淨土資糧,便是增長善根。

[4]善導大師《觀念法門》五種增上利益因緣:滅罪、護念(得長命)、見佛、攝生、證生。宋.慈雲大師:若能暫歸三寶,受持一佛名者,現世當獲「十種勝利」……。

[5]慧淨法師《第十八願善導釋》:(一)隨重業,(二)隨習慣,(三隨念頭,這就是所謂的「臨終三隨」。

[6]<佛教中「蓮台」的資料>

[7]《悲華經》卷6:「是一千四佛所放捨者,所謂眾生,厚重煩惱,五濁惡世,能作五逆,毀壞正法,誹謗聖人,行於邪見,離聖七財,不孝父母;於諸沙門、婆羅門所,心無恭敬,作不應作,應作不作,不行福事,不畏後世,於三福處,無心欲行,不求天上人中果報,勤行十惡,趣三不善;離善知識,不知親近真實智慧,入於三有生死獄中,隨四流流沒在灰河,為癡所盲,離諸善業,專行惡業。如是眾生,諸佛世界所不容受,是故擯來集此世界,以離善業,行不善業行,於邪道重惡之罪積如大山。爾時,娑婆世界賢劫中,人壽命千歲,是一千四佛大悲不成,不取如是弊惡之世,令諸眾生流轉生死,猶如機關無有救護、無所依止、無舍無燈,受諸苦惱……。如是眾生斷諸善根,離善知識,常懷瞋恚,皆悉充滿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擯棄,以重業故。」

[8]迴向:迴因向果、迴小向大、迴自向他、迴事向理

[9]此偈取自《念佛超脫輪迴捷徑經》1卷;與《清珠集》所錄之結語有異:「此偈有威力,能滅一切罪,長一切福。」又,參考陳海量<大慈菩薩發願偈.略釋敘>、智圓法師<大慈菩薩發願偈.講記>、如瑞法師<大慈菩薩發願偈對發願求生淨土的概括>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