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仁山居士,乃近代佛學大家。其與日本小粟栖及釋龍舟之有關淨土教理的往覆辯論之事,引起一些淨土行人的關注,然其真情與史實卻鮮少人知。或乃偏執一方,或乃人云亦云,今引用有關史實資料,供蓮友明辨。
一、首先看《中國淨土宗通史》對楊仁山個人介紹的有關資料(節要):
楊文會(1837-1911),號仁山,安徽石埭縣人。自幼讀書,但不喜科舉業,同治五年(1866),發心刊刻單行本《藏經》,創設金陵刻經處。同治十二年(1873),楊文會又研究造像,搜集古代名畫佛像,刻版流通。光緒四年(1878),文會隨曾紀澤到倫敦、巴黎。光緒十二年(1886),再隨劉芝田奉使至英,與日本留學僧人南條文雄博士結識。三年後他任滿回家,年已五十三,感慨當時政治腐敗,決心擺脫政界,專門研究佛經。他托南條文雄在日本廣求自唐以來散失之經典,擇要刻印。同時,他幫助日本編輯《續藏經》,供給了許多注疏和密教典籍。光緒二十年(1894),他和英人李提摩太把《大乘起信論》譯為英文,流通國外。次年,又在上海會見了斯里蘭卡的達磨波羅,很贊成波羅發起「摩訶菩提會」、將在印度復興佛教的宗旨,著手編訂《初學課本》等書,準備創辦學校,培養弘法人才,作這一運動的響應。這些作為,對中國和日本、印度等地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光緒三十四年(1908)他在刻經處辦學,設立祗洹精舍,召收僧徒學生十餘人,請諦閑講天臺宗教觀,自講《大乘起信論》,並開設國文、英文,以造就通才,將來能赴印度弘法。釋太虛、邱希明等都是當時的優秀學生。因缺乏經費,兩年後停辦了。宣統二年(1910),金陵同人創辦佛學研究會,推舉楊文會為會長,每七日請文會講經一次,聽者多歡喜踴躍。宣統三年(1911)秋病,自知命將終,把金陵刻經處事務委託歐陽漸、陳鏡清、陳義三人分任,並囑佛學研究會於八月十七日開會改舉會長。聞會長舉出,為之色喜,即西向瞑目而逝,時會還未散。壽七十五,遺囑不願和一些所刻的經版分開,所以其遺體就葬在刻經處內,並建了紀念塔。
楊文會宏揚佛學四十年,流通經典百餘萬卷,印刷佛像十餘萬張,不但豐富了佛教大藏的內容,還啟發了學者的研究,使各宗學說得到平等的傳播。
楊文會的佛學思想具有「融混性」,這是時代特色。他自己則「教宗賢首,行在彌陀」。楊文會弘揚淨土,認為:
「淨土一門,括盡一切法門;皆趨淨土一門。」(《等不等觀雜錄.與李澹緣書》)
「證入一真法界,仍須迴向淨土,面覲彌陀,方能永斷生死,成無上道。」(同上《佛學淺說》)
以為淨土即是佛教,佛教即是淨土,這也是時代思潮。所以他勸導人們:
順信念佛一門,乃我佛世尊別開方便,普度群生之法。儻不知其義旨深微,但能諦信奉行,自有開悟之期;知其義者,正所厚望焉。(同上《重刊淨土四經跋》)
在這裏,楊文會以「開悟」為念佛之目的,以證自性彌陀為念佛之旨歸,把往生西方淨土的旨義拋掉了。似乎念佛只是參禪的手段,明顯地把念佛引向唯心淨土,這與禪歸淨土的潮流是不合的。他沒有形成自己的佛學體系,不過,他畢竟是近代佛學史上開刻經、辦學風氣之先的人物,具有相當的影響。
二、在印光大師書信集中,亦可窺知印光大師對楊仁山的點評。大師「與康澤師書」曰:
《觀經疏》,閱三遍。善導和尚專以平實事相法門,接引末世凡夫。不用觀心約教等玄妙法門。其慈悲可謂至極無加矣。良以業識未消,三昧未成,縱談理性,終成畫餅。又以古人聞理性當體便是,則進行彌速。今人聞此等語言,則廢弛道業,但欲任己業識茫茫之天真耳。其書經中外抄錄,錯訛不勝其多。仁山楊子,凡點句讀處皆恰當。至於校訛,亦只照樣校對,並未釐正錯訛,如所刻《彌陀疏鈔》等。光不惜獲罪,略為正訂。覺善導婆心,更加親切。然不敢與楊子及眾之當道弘法者觀。彼若見之,將又如通公之罵聰明人耳。
從印光大師言語中,可竊知仁山楊子(楊仁山)有自負為通家之弊,竟使印祖不敢將校對之書版與楊仁山及當道弘法者觀,其淨土思想是否通達,可想而知。
三、楊仁山與日本二人之辯論,於其書中並未收全。今人多只知其一,不知全貌,慧淨法師收錄其全部辯論,集為一冊,名曰《淨土決疑》。彼此互觀,則知詳情也。今引錄慧淨法師於此書之《序言》,以略知一二:
楊仁山學宗《大乘起信論》,行歸淨土,併發大心,振興佛教,於南京設金陵刻經處,作為流通經書、弘法布教之處。其與日本佛學大家南條文博士雄交往,得博士之助,從日本寄回很多唐朝前後中國失傳的經論典藉,並少許日本高僧的大著;楊氏對這些書籍大多刊印流通,可說對近代佛教的貢獻頗巨。
按楊氏雖修淨土,然對淨土教理並不專精,且不知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亦不知法然上人為何等人物;當其初閱法然上人開宗立教之《選擇本願念佛集》及近代淨土學者小粟栖所著《真宗教旨》時,未加深研,便以為此二書之部份內容與淨土經義相違,因此就其所謂相違之處加以評語,郵寄日本,並言「陽似辯駁,陰實資助」。小粟栖亦針對楊氏之評一一提出答辯,其文名為《陽駁陰資辯》及《念佛圓通》。楊氏不能釋懷,又對此《陽駁陰資辯》、《念佛圓通》之部份內容加以眉批駁斥。此時小粟栖已經年邁,而由署名「釋龍舟」其人撰寫《陽駁陰資辯續貂》及《念佛圓通續貂》二書,就楊氏駁斥之文,逐條加以論釋,糾正楊氏之非,以解其惑;而楊氏經此《續貂》之後,則不曾再辯。
此諍論之文收錄於楊仁山之遺文中,題為《闡教篇》,但不完整,頗能斷疑解惑之《續貂》兩文,未被其編輯者列入,所收《陽駁陰資辯》、《念佛圓通》亦非全文,只是選擇性地將自己所駁斥之文刊登之,而其他弘宗演教之深文奧義,則被刪除。
淨於十四年前閱讀楊氏之《闡教篇》,便覺《選擇本願念佛集》所言甚有道理,而《真宗教旨》亦頗有可取。反觀楊氏之評,有以管窺天、知少言多之感,且或許各自護教心切,故彼此於字裏行間,略見意氣之爭。
一九八九年淨於日本京都之大谷大學圖書館發現到《陽駁陰資辯》、《念佛圓通》之原稿,並《闡教篇》未收入之《陽駁陰資辯續貂》、《念佛圓通續貂》等。此諸資料專門闡述淨土教裡,並解答通途法門之學者對此淨土法門之疑;尤其《續貂》二篇俱是簡易精到,鞭辟入裡,而作者之溫良恭讓,溢於言表;誠懇之情,躍然紙上。為利於淨土行人,乃將此等文獻匯為一冊,姑名曰《淨土決疑》。
四、以上是一些相關資料,今於《淨土決疑》中略引楊仁山居士與日本二人辯論觀點之一二,以明其學理之偏。
1、小粟栖於《念佛圓通》中自設問答曰:
問:單曰十念,不知其心念語念,何以知其為口稱念佛哉?
答:「據善導」也。《觀念法門》曰:「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十聲稱名。釋「乃至十念」,是掃雲霧而見青天者。」
楊仁山評曰:
「稱名本在念佛之內,若執定念佛必局於稱名,則於經意不實。此段願文,須查考梵本,若原文仍屬意業,即不得從善導改作口業。譯師最為慎重,不許任意竄改也。」
【按】:善導以「十聲稱名」釋「乃至十念」,乃依《觀經》之意,而會釋兩經也。《觀經》下品上生言:「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下品下生言:「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重惡人稱名得生,彌陀本願得以徹彰,故善導依經而以「聲」釋「念」,使經義明瞭,實乃深得佛心,而非任意竄改也。楊仁山未會此意,故不明善導用心。
2、道綽禪師《安樂集》言:「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楊仁山評曰:
「道綽於願文加此六字,開後人放肆之門,不可不辯。豈有刻其書而不檢其過耶?即如南嶽大乘心觀引起信論之語,添一惡字,蓮池已舉其錯。敝處刻藕益書甚多,亦時時論其錯處,不能為之回護也。第十八願末,明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道綽加六字於願文之中,顯違經意,遵經乎?遵道綽乎?」
小粟栖於《念佛圓通》解曰:
余以居士為通道綽,今則以道綽為違教,余不知居士之意在何處!
道綽以《觀經》下下品釋《大經》第十八願也,是道綽之為萬歲開凡夫往生之大道者。
《大經》「十方眾生」之言,不知何等眾生,道綽以為下下品之機。《大經》「十念」之言,不知其心念語念,道綽以為稱念。是道綽之為天下後世彰阿彌陀願王之本意也。居士之欲削去者,非閉塞凡夫往生之大道者乎?
我輩起惡造罪,如暴風駛雨;微此道綽之釋,則永劫喪出離之大益。蓋居士以聖道自居,而見淨土之書,故為此薄情之言。
【按】:道綽以《觀經》下下品五逆十惡之機釋第十八願之「十方眾生」,以顯彌陀攝機之廣也,不藉此最下之機,如何彰顯最勝之法?道綽會兩經意而言「縱令一生造惡」之語,可謂開萬世眾生往生之大道也,惡人聞此,自當欣然求往!何有放肆之過?若執言其過,則其過在釋迦非道綽也。遵道綽者,即重釋迦也;慢道綽者,可謂慢釋迦也。
又《大經》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而《觀經》開「五逆十惡」之人得生。善導大師會此兩經之意,知《大經》乃「抑止」意,就未造而言,若已造,還攝得生。故善導大師曰:「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楊仁山未徹經意,故不知祖師之高見。
楊仁山於道綽、善導尚有微詞,於法然、親鸞等日本祖師自不待言。詳觀其言,則知楊仁山雖為一代大家,於淨土宗實有未通之處。其對淨土三經未能融會貫通,於祖師論釋未知其深義,死於言下,故於言論之中,難免私心我見,且多以他宗而釋淨土。
誠知:淨土一法,深妙難會,未深入經論祖釋,則難明其要、難盡其奧也。
以上只略提供一些資料及個人的一些看法供參考。欲詳知楊仁山與日本小粟栖、釋龍舟之辯論,可尋《淨土決疑》一書明辨。
另推薦一本難得的參考書:《中國淨土宗通史》,此書陳揚炯教授所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月1月出版,於中日淨土歷史及教義有詳細論說。若有心詳知淨土宗全貌者,不妨尋此書一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