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經》言:「易往而無人」,乍聞之下,不免生疑:既易往何以無人?既無人,何談易往?二者似極矛盾,佛意何在?欲明其義,應先分而觀之:何以易往?何以無人?何以易往,因有本願故,如善導大師云:「以佛願力,易得往生。」。何以無人,此法難信故,所謂「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本師徹見二義,故合二為一,歎言:「易往而無人!」私案其意,或有三義:
1、讚歎意:
為顯本願不虛,法門殊勝,讚為「易往」。如《大經》云:「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往生安樂國。」
十方佛土,殊難進入,凡夫絕份。唯彌陀大悲,攝取不捨,乃至十念,皆得往生。有此易往之大道,故佛佛讚歎。
2、悲嘆意:
彌陀願力,最勝無比,隨意所願,皆可得度。但能聞遇此法、信受奉行者少,如《大經》言:「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又言:「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佛見眾生不聞此法,不信此法,不行此法,悲從心生,故嘆言:「易往而無人」。
所謂「無人」,只是比較而言,意顯輪迴者多,往生者少,並非絕無一人。《大經》最後言往生者甚多:「於此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諸小行菩薩,及修少功德者,不可稱計,皆當往生。他方佛土,十方世界,當往生者,甚多無數。」能如是前後通觀,知「無人」正是佛對不思往生、不信此法者的一種悲愍之流露,猶如父母對不思歸家的浪子之嘆息。若人人願往,人人得生,則佛無如是嘆矣。
3、歸勸意:
彌陀成佛已十劫,悲心招喚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奈何眾生,甘處苦海,不思出離。故釋迦本師殷切勸言:「汝等眾生,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諸佛亦舒舌證誠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如是大悲等同,唯一正意,欲攝眾機,歸於此法。「易往而無人」,即隱顯此勸歸之一大悲深心也。以告十方眾生:如此易往之淨土,何不孜孜以求生。若有眾生未得度,我佛終宵有淚痕。佛之大悲,流露無遺。
佛之悲心能觸動我們嗎?若未能,佛將深深地歎息:「易往而無人!易往而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