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在找道場,想找什麼道場呢?找「清淨」道場!但是走的道場越多,就越發現道場不清淨。為什麼不清淨呢?因為人不清淨。哪裡的道場最清淨呢?孤廟,沒有人的道場!沒有人,就沒有是非,就沒有煩惱;只要有人,就有是非,就有煩惱。
所以,道場不清淨並不是壞事,因為人有煩惱才需要到道場裡面來修行,道場是成就我們的,不清淨的人來到道場慢慢地變得清淨了,少煩惱了,這個道場的功能就顯現出來了。當然,如果我們在道場裡面越來越不清淨,越來越煩惱,那就有問題了。
我們走道場,不是去看這個道場清不清淨,而是看自己在這個道場裡面能不能學習,能不能安心念佛,能不能成就自己。如果能夠成就你,這個道場的功用就達到了。
有些人初學佛,或者有些人煩惱多,剛剛來到道場,肯定不清淨,肯定會有些是非,有些煩惱。善導大師講,我們都是「生死凡夫」,哪一個凡夫沒有煩惱、沒有業障呢?在管理道場、維護道場的時候,就要有慈悲心,包容對方,理解對方,善待對方。尤其作為一個團體的帶頭人,所有眾生來了,你是一個管理者,你就相當於這個道場的「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能夠包容十方眾生,能夠藏垢納污;一個團體的帶頭人、主要負責人,也要能夠藏垢納污,善待十方。所有人都要歡迎他來,來了之後,再慢慢地影響他,改變他。就像大海,它不嫌棄長江黃河,也不捨棄溪流污水,甚至工廠裡排的廢水,也能容納。大海把這些水都吸收過來後,一調化,所有的水都變成一個味道了。
一個道場、一個團體所發揮的作用就是讓所有人都進來,然後讓所有進來的人慢慢地改變過來,都變成「阿彌陀佛」了,那這個道場就發揮大作用了。
人有是非、有煩惱、有過失是正常的,學淨土法門的人不要以佛法修為來衡量、要求每一個人。很多人學了佛法,懂了很多大道理之後,就拿這個佛法的鏡子去照別人,照來照去大家都是凡夫。佛法就像照妖鏡一樣,一照個個都是凡夫!其實也不用照了,善導大師早就告訴我們:大家都是罪惡生死凡夫、造罪凡夫,都是彼此彼此,沒有高低之分。不存在你的煩惱多一點,我的少一點,大家都是輪迴的眾生,沒有太大差別。
因此,凡夫之間要學會包容,學會體諒,學會關心,學會照顧。
作為一個團體,要有慈悲精神,尤其淨土法門是一個慈悲救度的法門,而不是一個智慧得度的法門,所以,不需要用智慧去衡量別人;它也不是一個靠修行解脫的法門,所以不需要用修行去要求別人,說別人不持戒、不懂道理、修行不好,等等。這個法門本來就不是修行的法門,為什麼要用修行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呢?我們要用佛的慈悲來看待眾生,「慈眼視眾生」。
《念佛人每日誦念思惟》裡面有幾句話:
和顏愛語,下心含笑,
慈念眾生,加厚於人。
我們天天都在念,念了之後要會用。不只是拿來每天念的,念了之後要裝在心裡面,然後在生活當中把它運用出來。
如果團體裡面的每個人都能夠「慈念眾生,加厚於人」,人家進來了就會感到溫暖,有過失的人,他會很慚愧,自然知道改進了。人有過失,要讓他自己去發現過失,改變過失,而不是去計較他、指責他。
阿彌陀佛能夠慈悲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都往生西方,往生之後都變了,變成佛了,變成無量光、無量壽!當然這是佛的力量,我們凡夫做不到,但是我們可以多多少少運用一點,把佛的無量光、清淨光、歡喜光運用在這個團體裡面,讓佛來調攝。
團體裡面要讓佛做主,佛是主人,我們每個人都是佛的弟子。佛做主人,大家都看佛,有無量光、有清淨光、有歡喜光,能夠包容一切。
以佛眼看人,以佛心待人,以佛量容人,大家就能互相包容體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