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隨法師
有些人覺得:「我修道,了生死,念佛就可以了,不用看書學習,學那麼多也是白學。」為學和為道,一個是學知識,一個是了生死,二者看似兩個方向,但其實可以合一——為學幫助為道,為道幫助為學。
道有大小,了生死是大道,德行是小道。小道能夠促成大道,小道不學,則無法辦大道。試看古今,有德行、有修養之人,哪一個不是飽學之士?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每一個宗派或學派的祖師都是大學問人。學問和修道並不矛盾,如果矛盾的話,孔子就不會著書立說,不會編輯古代這些文化資源,老子也不會留下《道德經》這樣的著作了。
老子曾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為學要不斷地增進、收穫,有所得,知識不斷地積累;修道則天天減少,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如果單從字面理解的話,損至無為,那麼佛學院可以關門了,寺院也可不建了,出家也不必了,經書都不需要了,法也不用講了,什麼都不做。但其實「損」的並非外相,而是內心,心態上無所得,放下心裡的東西,而「為學」正是達成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越是學得深入,越能放得下;反之,越是不學,越放不下。因此,要「為學」,要去追求、深入瞭解,要有所得。世間人,大部分都不學,他們與道相應嗎?孔子講:「百姓日用而不知。」每天生活在道中,卻不知什麼叫道。只有通過學習才知道什麼叫道,才能夠契入道。
淨土宗也是如此。要往生西方,單念一句佛號,老實念一輩子即可。但從古到今,這樣的人少之又少,沒有哪一個說:「我就念一句佛號,不用學的。」乃至於很多老太婆,雖然文化不高,沒有求學的大志向,但求學的精神,有些可能比我們學僧還要強。我遇到很多老太婆,沒有文化,不識字,但她要背《阿彌陀經》,跟著錄音帶學,跟著人家上課,查字典,學得多艱難!為什麼要學?因為在她們心中,有一種想知道真相、想瞭解念佛的目的、想明確到底如何才能往生的強烈願望。雖然不知道學習方向,可能定位、思路也不清晰,但是她們有這種求知的慾望。
學習,當然就是不斷地增進,所謂「為學日益」,每天都要有收穫。每過一天,都要檢查自己今天學到東西沒有,不管多少,總之不可以空過。如果每天都有收穫,那就是「為學日益」,天天在增長。另外,還要自我檢查,「為學日益」的同時,自己的道業有什麼變化?學業是在促進道,還是跟道背道而馳呢?
世間讀書人,雖然做到「為學日益」,學了很多知識,但是沒有轉化成修道的資源。我們學佛人,則可以把為學和為道統一起來,用為學的資源促進修道,學得越多,損得越多,知道哪些東西要捨、要放。求往生的人,知道要放下世間的五欲六塵;專修的人,知道要放下雜修。其實學的過程就是在放、在損的過程,所以從修行的角度講,為學和為道實質上是統一的,並非是兩個方向。
世間也講「志於道,游於藝」,你志在修道,但身心要「游於藝」。當然「藝」的範圍很廣,包括學問、技能等等。志有出入,但心態是為了求道,那麼學就成了求道所用的工具。我們在這裡讀書,兩年、三年、十年、二十年……這是修道的過程、求道的工具,通過學習增進道心,增進出離解脫的心。所以,即使我們在學世間法,比如儒家、道家的思想,甚至世間一些文化基礎內容,這些東西表面上看,跟修道似乎沒什麼關係,但是這些基礎紮實了,慢慢地就會轉化成修道的資源。
道和學,一個為學日益,一個為道日損。損益之間,自己游心,心態出入比較自在,學的同時又能夠契入佛法解脫之道。
誠然,淨土是念佛往生之道,故而有些人會認為:「學來學去沒什麼用,也很辛苦,不如老實念佛好。」佛教裡喜歡參禪、打坐、閉關的,也不太注重學,認為「參禪參自己是誰,把這個問題參懂就可以了」。但是自古到今,不學習能夠悟道的人,很少!禪宗只有慧能大師,好像沒怎麼學就開悟了。但其實不是沒學,而是會學,學到點子上,聞到《金剛經》裡的一句話就開悟了,並非自己坐在那裡悟道,是通過一個渠道。當然,前提是他的根機比我們一般人高,不需要廣學多聞,不需要慢慢積累,一句話就解決問題。
如今的佛教界,不論出家在家,在禪堂裡用功幾十年,閉關修行幾十年,有幾人能真正成就?很多人都是在盲修瞎練,包括我們自己。不學,出了問題怎麼解決都不知道。有很多人出問題,雖然主要還是在於業障,但很多其實是出於無知,對教理不明瞭。不論哪一個法門、宗派,教理基礎不明白,面對問題時,就不知如何處理、應對,心中無數。
修行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很多問題,淨土法門也不例外。雖然靠佛力,有保障,但念佛人很多也出問題,有的精神出問題,有的被附體。為什麼?理論上,念一句佛足矣,名號功德具足一切,但很多人身上,名號功德沒有展現出來。遇到問題,用什麼方式調劑、處理、化解,確實需要理論引導。如果完全茫然或隨心所欲,那麼在實修或生活中,在念佛過程中,就會出很多問題。
所以,學習對於修道還是非常重要的。
——2014年講於鑒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