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念佛之外,我們要「真成報佛恩」就還需要做一些世間善法——善行。因為我們念佛之人生活在這個世間,肯定就會涉及到身、口、意三業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如果我們身為念佛之人,我們的三業不清淨,有染污的地方,那就自然會影響到別人對淨土法門的接納與信受,令別人產生不信受、牴觸的情緒。從往生講,往生的正定業是念佛,往生不是靠其他世間善法;但是活在世間要有世間善法。講往生是靠念佛,但是也不否認世間善法,它只是不靠世間善法而已,不是依靠世間善法來往生,並沒有否認世間善法的存在。
對於這一點我們要善於理解。不能看到別人持戒就說:「你這持戒就是雜行!」看到別人做善事就覺得是雜行。這也不是雜行!你如果把持戒放生視為往生功德就是雜行;我們不把他視為往生功德,自然地持戒放生,作種種的善行功德,那就不叫雜行。
雜行是什麼觀念?我們覺得往生功德靠念佛不夠,再加一點才夠,要加讀經啊,要加佈施啊,要加放生啊,等等,那就叫「雜」了——在名號之外加東西。如果我們相信只要念佛就能往生,其他的善行有也可以往生,即使沒有也可以往生,這樣想就不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再去行其他善法就不雜。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心安住在念佛當中,外在的行為上,就可以依照佛法的一些行為標準來行世間善法。
我們要想勸世間的人來念佛,就需要以世間的善法來與他們結人緣、結善緣、結法緣,來引導他們。世間的善法依佛法而言有個大原則,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惡的事情我們盡量不要做,善的事情就要盡量做。當然善惡的標準,世間的人與出世間的人還是有不同之處。比喻世間人往往覺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就行了」「我也不傷害人,好像就不錯了」。若是依佛法講,我們經常會傷害人——我們心裡動一個念頭,或是行為上不小心得罪到別人,即使我們的語言不清淨也會傷害人。
佛法對善法的要求,是要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都要清淨。身業清淨就是要我們的所作所為都要清淨,所作所為都是善的,包括在寺院裡燒香、拜佛作功德,在社會上幫助他人,對待工作盡心盡責等,這就是善的。語言善,讚歎別人,真心待人,語言上不傷害別人,不罵人,不說髒話,我們口業也必須清淨。意業,沒有貪瞋癡,當然這一點凡夫要做到很難;我們先把這些原理要明白,在意念裡面我們要對眾生起讚歎、隨喜、恭敬之心。身口意都以善行為指導,這就是我們在這個世間立足的一個基本。
印光大師講:
敦倫盡分,閒邪存誠。
「敦倫」,「倫」是倫常道德。我們人在世間有倫常道德,有五倫——儒家講的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在這五倫的關係當中,我們處於什麼位置就應該敦倫盡分,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做父親的,教育好子女就是你的天職本分——你不可能讓你的子女自己去成長,你不管啊!把他交給大自然,讓他自生自滅,那就是失去做父親的本分了,養不教父之過!那麼做子女的,你就應該要孝順父母;做子女的要是不孝順父母,那就不是人啦。畜生就是這樣的,生下來之後自己回到大自然去,互不相認。人與動物相比,高明的地方就是人懂得倫理道德,能遵守人倫本分,能做自己的本分事情。我們力所能及的,就是我們的本分事情。不論你學佛與否,你都必須去做。
敦倫盡分,實質上講,我們來到這個世間做人,不論你學佛還是不學佛,不論你學淨土法門還是學其他法門,你都要做的。當然我們做得好壞,那是另一個問題,是能力大小的問題:有些人做得好一點,像舜帝,他對父母的孝順程度,恐怕沒有人能夠超過他的。父親對他再不好他還是一樣會孝順;我們世間人,父親對自己不好,就躲得遠遠地,甚至三年、五年都不回家。
敦倫盡分,就是每個人自己站在自己的身份、地位、環境,力所能及地做我們自己的事:這是外在的事相。
閒邪存誠就是內心,我們內心有邪念,要讓這些邪念閒下來,停下來。「閒」就是停,就是要除惡向善——我們心中的貪瞋癡就是邪念。「存誠」,我們心中要存有誠敬心,要存有恭敬心。
這個「誠」是儒家裡面講得比較多的,至誠、誠懇。佛門裡面也講至誠恭敬,至誠心。印光大師是把佛法與儒家兩者合為一體,用這個「誠」字來做代表。印光大師特別注重恭敬、虔誠:
竭誠盡敬,妙妙妙妙。
恭敬是很奇妙的,恭敬當中就可以得到利益。我們恭敬別人,也會得到利益;我們恭敬佛菩薩,當然就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佛菩薩的力量在恭敬當中才能夠得到。有些人趾高氣揚地走到寺院裡面來,看到佛像好像沒看到一樣,那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心中有邪念,我們自己要改正;要恭敬誠心待人,誠心來敬佛。以德感人,這是我們去勸他人信仰淨土法門,最基本的一個要求。
在《無量壽經》有一段經文對這方面有說明:我們信仰佛法的人,有佛理在的地方,要「崇德興仁,務修禮讓」。
「崇德興仁」——崇尚道德,興隆仁慈。我們要崇尚道德,像《道德經》注重「道」,注重「德」,我們佛法也注重「德」,以德行來感召他人,影響他人;以仁義之心去勸化他人。
「務修禮讓」就是恭敬,對別人尊重,恭敬他人。在阿彌陀佛的願力當中,有一條願叫「觸光柔軟」願:阿彌陀佛的光明來到我們心中,我們這個堅固的心、頑強的心就會變得柔軟。因為佛很慈悲,佛的慈悲打動了我們,我們也會變得很慈悲;佛讓我們往生西方淨土,我們也希望別人往生西方淨土;佛能夠寬容、包容我們這種凡夫的心,我們也就會學著去包容別人:以這種「觸光柔軟」的心態面對世間,無論你走到哪裡都會是一片祥和,一片光明,一片和諧。
我們在這個世間提倡和諧世界,但是不知道和諧該從哪裡入手。和諧要從內心出來,我們心中一團和氣,走到哪裡都會很和諧。你心中沒有和氣,心中充滿暴虐之氣,心中充滿煩惱,怎麼會和諧呢?看到人就覺得不順眼,看到人眼中就冒火,那別人對我們也會是抱有相同的仇恨心理。所以和諧來自於我們的內心,不是來自於外在。「和諧世界」「和諧社會」「和諧家庭」「和諧單位」「和諧團體」,都要建立在內心和諧這個基礎之上。佛法是注重內在,不注重外在。因為有了內在,自然就會有外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和諧,是一團和氣。觸光柔軟,阿彌陀佛的光明來到我們的心中,我們這種剛強我執的心就會慢慢慢慢化掉了,就好像那冰塊、冰雪在陽光底下就會溶化掉了。
我們凡夫的心就像那冰塊一樣,是很硬、很堅固的。但是陽光一照、一溫暖,這冰雪就慢慢化掉了;化掉之後就柔軟了,水就是柔軟的。「上善若水」啊,水是不會堅固的,水走到哪裡,它都會給別人讓路的,碰到阻礙了,它就馬上轉過頭來了。有些碰到阻礙的人啊,就拚命往前撞,弄得大家頭破血流。所以,務修禮讓,要修行禮讓。要對別人有理,要謙卑敬讓。
還有,我們與人交往的時候,要學佛悲心,給人歡喜。學佛大悲心,阿彌陀佛是最有大悲心的,讓一切眾生都往生西方。我們每一個人,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從阿彌陀佛的悲心裡得到真實的利益。我們為何都願意來念佛呢?就是因為他有大悲心,他有慈悲心能夠包容我們,我們才願意來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那麼我們給別人結緣,勸人來念佛,也要有這種大悲心,把佛法的大悲心住在我們的心中,然後從我們的身上散發出這種大悲心,也要包容別人,也要原諒別人,也要體諒他人——大家都是凡夫眾生。
善導大師講:
決定相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我們自己是凡夫,別人也是凡夫。我們普通人往往把別人當聖人要求:「你怎麼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好像別人做得都不好,至於自己做得不好就沒關係。別人不能傷害我,我卻可以傷害你,世俗人都是這樣的。
那麼我們身為學佛的人就應該倒過來,這個世間是個顛倒的世間,我們再顛倒一下,把它倒正,用佛的大悲心去面對世間。善導大師講我們是凡夫,那別人也是凡夫,凡夫與凡夫之間那就要互相包容,互相諒解,互相體諒。同時,同病相憐,大家都彼此彼此,沒多大差別,大家都來念佛求生西方淨土。
印光大師有一段開示講:
要把自己當凡夫,要把別人都當聖人。
這句話呢,我個人覺得可以改一改:要把自己當凡夫,也要把別人當凡夫。因為我們一旦把別人當聖人,很多時候就會看不慣這個聖人了——「這個聖人怎麼這樣做事呢?這個聖人怎麼會有煩惱呢?」當然,印光大師這麼說是希望我們能夠尊重別人。別人是聖人,深不可測,他的行為我們不瞭解,他也有可能是故意在演戲給我們看的,所以,不能去指責他。他即使是聖人,聖人也是可以發脾氣的,像四大金剛,像這些護法神;有些佛菩薩,在《華嚴經》裡面提到,也有發火的時候,他們發火是為了什麼呢?當然不是普通的原因,是為了要度化眾生。
印光大師這麼說,是為了讓我們對別人的思想行為有個正確的看待。我們不要去分別他,不要把他當凡夫;視他為凡夫,我們就會有輕慢心,就不會尊重別人了——這就是凡夫的惡習。但是事實上,我們沒有辦法把別人當聖人看待。你們能把在座的都當聖人看待嗎?覺得他們都是菩薩嗎?
唯我一人是凡夫,別人都是菩薩。
但是,好多人看來看去,就覺得:「好像別人都是凡夫,唯獨自己是菩薩。」看別人個個都不順眼,看家裡人都不順眼,看其他學佛人好像也不咋地,尤其是讀了幾本經的,懂得一點佛法道理的,看看滿世界好像別人到處都不對,「天上天下我第一!」 「我慢」高漲。
我們以善導大師思想來看,我是凡夫,大家都是凡夫,這樣大家的身份就平等了。我有毛病,你有毛病,大家都不計較。我傷害了你,你傷害了我,這樣就扯平了。當然扯平不是故意要去扯平,是心裡面要彼此理解,彼此包容,彼此尊重。他雖然是凡夫,但是我們要尊重他的人格,他是念佛之人,他往生之後就成佛了。他現在是念佛的凡夫,他現在就不退轉,現在就是「人中芬陀利華」,是阿彌陀佛第一弟子,我們不恭敬他就等於不恭敬阿彌陀佛。他是佛弟子,我們不看僧面看佛面,看阿彌陀陀佛的面子,對念佛之人,對所有的人都要恭敬、讚歎。
之前我們講過,阿彌陀佛把一切眾生都視為父母:
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以這種心態來看待眾生,就會知道一切眾生與我們都是一樣的,那你就不會分別「你是你,我是我」了,大家的利益無分別。
我們把所有的眾生當做與自己是一樣的,大眾都是一體的,就沒有分別之心了:「哦,他的煩惱可能就是我的煩惱,他的業障就是我的業障。」我們要以佛的眼光來看待眾生,佛的境界很高,佛眼看眾生,我們在座的有沒有問題?有沒有毛病?應該有吧,佛看得很清楚,比我們看得更清楚了。但是,佛一點都不計較,佛不會去分別:你這個好,他那個差。我們人才會有分別心,才會去計較高低、是非、對錯,佛是平等包容。佛既能夠看得清楚,又不會計較,這就是佛高明的地方。而我們凡夫呢,看得越清楚就會越計較。我們天天會算賬,「哎呀,他欠了我多少賬,他傷害了我多少」,我們心中對這些記得很牢固。這就不是學佛的心態,這就是一個凡夫的心態——凡夫的計較、凡夫的執著。
我們要學佛的大悲心,阿彌陀佛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佛心包容我們,我們就以佛的這種心去包容別人;佛心原諒我們,我們去原諒別人;佛心寬容我們,我們去寬容別人:佛要救度我們,我們也要去救度別人:以這種心態去面對眾生,你看個個眾生就很可愛了,就不再那麼討厭了。不聽話的人啊,佛緣不成熟的人啊,他們都是真正的可憐憫者,更需要我們去憐憫他。不懂佛法的人需要我們懂佛法道理的人去關愛他、安慰他、引導他,去慢慢地帶領他來學佛、念佛。
我們不能去指責他:「哎呀,你不能怎樣怎樣!」父母教育子女是慢慢引導、帶大他的不是靠指責把子女帶大的。我們去引導別人念佛也應該是慢慢地來引導——他不足的地方,鼓勵他,安慰他,然後再引導他,他就過來了。
在《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裡面講:
令眾生歡喜即是令諸佛歡喜,令眾生煩惱即是令諸佛煩惱。
所以我們與人相處,要令眾生歡喜。阿彌陀佛有一種光叫「歡喜光」 「智慧光」,我們念佛人就要把這種「歡喜光」從我們的身上表現出來。如果我們越念越煩惱,越念越愁悶,那別人就不敢靠近我們念佛之人了,那就說明我們沒有體悟到佛心——要把佛的光芒從我們的身上體現出來。我們念佛是智慧光,有智慧;念佛是歡喜光,有歡喜:念佛是清淨光,走到哪裡我們給人的感覺都很清淨,別人願意親近我們;念佛是安穩光,我們自己念佛得到了安穩,也讓別人得到安穩。我們走到哪裡都不擾眾,也就是世間講的不擾民;不讓眾生恐懼,讓眾生安寧,讓眾生清淨,讓眾生歡喜,讓眾生有智慧。從我們身上來感召,讓別人看到佛法的真實利益,這樣即使我們不說,別人也同樣可以相信佛法,也會來念佛了。我們自己做好了之後才會有影響力,有感召力。
但凡夫眾生要做得十全十美,那也不現實。我們站在自己的位置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點是一點。做一點能夠影響別人一點,我們做得越多,當然就能夠影響別人越多。所以我們每個人不要去跟別人比,我們站在自己的位置,力所能及地做,我們盡量做——弘法不行我就多念佛,我念佛也不行就多做事,護持道場,發揮自己的優勢。
慧淨上人有一段開示,在《念佛人每日誦念思維》當中有四句話,也可以作為我們念佛人生活中的一個指導:
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
我們與人結緣、與人相處,要給人安心,我們自己安心了,讓別人也安心。給人歡喜,我們自己念佛得到法喜了,也讓別人歡喜;別人即使不念佛,他看到我們他也歡喜了,然後他也就來念佛了。給人希望,這個世間的人,有希望的人很少,人都很絕望:沒有錢的時候想發財,發了財之後發現還是沒有人生目標;沒有當官的想當官,當了官後發現自己很苦惱:心中總是沒有希望。
那麼哪裡有希望呢?人的精神境界越來越高,那才會有希望。佛法就是提升我們的精神,讓我們最終都成佛。我們要把這種希望給予別人:別人苦惱時我們去安慰他,給他希望,告訴他有解脫的希望,有阿彌陀佛的慈悲,這樣他的心中就不苦悶了。現在世界上有很多人想自殺,他們沒有能力、沒有願望在世界上活下去,我們就可以去安慰他、引導他,讓他知道人生的珍貴、人身的難得、佛法的珍貴,這樣,慢慢慢慢地開導他,讓他懂得珍惜人生,也給他希望。
在這個世間能給人希望的就是佛法,佛法是光明之教,能令我們眾生都能夠得到解脫的希望。當然,這個希望太大、太遙遠,有很多人看不見;我們可以從小的方面,點點滴滴地去引導他:有人想陞官的,有人想發財的,有人想身體健康的,告訴他:念佛就能夠得到利益——從現世的角度,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那麼,他心中也會有希望了,然後他從這種世間的希望會慢慢過渡到佛法的希望。
給人利益,我們與人相處,身為念佛人,我們可以說是已經得到大利益的人。在《無量壽經》裡講:
乃至一念,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我見是利,故說此言。
釋迦牟尼佛見到念佛往生的利益,所以勸我們念佛。我們只要念佛就可以得到往生的大利,這種利益我們要分享給大眾,分享給所有的眾生。
我們與人相處就是給人利益。這種利益當然也包含世間利益:別人有困難,我們有能力就幫助他一把,經濟上、能力上、智慧上,方方面面,只要是我們有能力、有條件、有因緣,別人對方願意接受,就可以幫助人家,讓人家得到利益。有句世間話說:吃人的口軟,拿人的手短。我們給他利益,他的口就軟了,這時你再勸他念佛,他可能就會答應。「好好好,我來念佛」他自然就過來了。
佛法是給我們一切眾生利益的。我們一切眾生的心在佛法面前都會軟,一定會軟下來。因為有利益可求啊,人總是追求有利可圖。這是說世間法。
我們要把念佛融入生活當中,在生活當中體現念佛的好處。這樣一來,你在世間過的就不是普通人的生活了,就是過的念佛人的生活——安心念佛,老實念佛,勸人念佛,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
慧淨上人還有三句話,也是講我們平常的行為。這三句話的內涵,在家人也可以去思考一下,這是指生活方面的:
生活簡單樸實,語言誠懇和藹,威儀安詳穩重。
「生活簡單樸實」,生活不要追求奢華,不要去攀高比富,要過得很簡單樸實。煩惱是在攀比當中產生、增長起來的。生活過得簡單樸實的人,煩惱自然就會很少。很多人問:「師父,煩惱多啊,怎麼辦啊?」怎麼辦?我們自己放不下貪瞋癡,放不下世間的這些東西,就自然會煩惱啊!那誰也沒辦法,佛也沒辦法。我們自己過得簡單樸實一點,有飯吃,有衣穿,有一張床睡,就夠了。
在這個世間,什麼人的日子過得最好呢?吃飯吃得香,睡覺睡得香,念佛念得好,這種日子就最好過。我們如果有再多的錢財,吃到口裡飯菜卻不覺得香,吃到廟裡的飯菜覺得不好吃;有再多的床,躺在上面卻睡不著,那種日子就很難熬了。人活在世間,生活過得簡單樸實,走到哪裡都能睡,走到哪裡都能吃,這樣的人是最容易滿足的,是最好的人生。
人在世間要生活簡單樸實,簡單樸實才身安心安,這才是人生。人如果有了錢,有了地位,這個人卻過得很痛苦,那就沒有意義了。錢財地位是妝點我們的生活,而不是擾亂我們生活的。我們很多人已經顛倒了,人成了財物的奴隸,成天就是個守財奴,天天數錢,「我的銀行卡裡有多少錢啊?我買了多少房子啊?看看我的股票啊。」人的身心狀況被完全奴化了,被物質奴化成一個奴隸了。我們現在都在講做主人,恰恰相反,都已經不知道怎麼做主人了,都成了錢財的奴隸。
我們以為有錢人過得好,他出門就是汽車啦,飛機啦,是很好啊,但是他內心的恐懼是我們看不到的。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生活簡單,要樸實,要自然。我們有多大的本事就過怎樣的生活。無論在哪裡我們都趾高氣揚的,念著佛走在大街上不會覺得我很寒酸、貧窮落後。
你看出家人窮,叫「貧僧」,出門只有三衣一缽,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照樣過得坦蕩蕩的。生活是要靠我們的內心與精神力量來生活,不是靠外在的物質來妝點。
「語言誠懇和藹」,我們講話要真誠,不能欺騙,不能虛偽,既不誇大也不縮小,要真實,要和藹,不趾高氣揚,不能高高在上的,不要有盛氣凌人的氣勢,不要對人頤指氣使,人與人之間要和平相處。以佛法那種眾生平等、互相尊重、互相恭敬的心與人相處。
第三點就是「威儀安詳穩重」。威儀就是平時的行為舉止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到哪裡都讓人家很尊重。我們自己穩重,別人才會尊重你;我們自己輕浮,做事不安穩,走到哪裡都讓人看著不舒服,那自然也不能影響他人。
當然威儀安詳穩重,對出家人要求的就比較多。出家人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點點滴滴都要注意。我們出家人作為人天師表——人天的導師,走到哪裡居士都要恭敬你,「哎呀,師父,師父請開示!」那麼,我們的威儀、言語就更重要了。我們的一舉一動別人都會關注,哪怕你是無意的,人家也都看在眼裡。
真報佛恩就是體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不是喊口號,不是高高在上的:「要去弘法利生,要去廣度眾生」,這些大話都不用講。我們就實實在在地,點點滴滴地從我們的日常生活做起,從我們的身邊做起,我能做一點就做一點;我不能做的,就默默無聞地念佛也一樣,也沒有愧對阿彌陀佛。
我們能夠老實念佛、安心念佛,也就首先算是對得起阿彌陀佛了,阿彌陀佛很歡喜,阿彌陀佛很讚歎,十方諸佛都護念。然後,如果還能夠影響別人念佛,勸別人念佛,阿彌陀佛當然也歡喜。這就是我們念佛人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有的一些行為——怎麼去報謝佛恩,怎麼去感恩念佛。大致就講這麼一點,其他就靠我們自己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