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來瞭解觀音菩薩的自在威德,等於是瞭解我們自己以後的自在威德,我們對淨土的信仰就會更真實、更有豐富的內涵。
極樂世界是菩薩居住的地方,觀音菩薩就是極樂世界的代表,所有人都有觀音菩薩這種自在威德。眾生有所求的時候,菩薩就能夠滿眾生的心願,阿彌陀佛也是一樣的。我們想往生,阿彌陀佛就讓我們往生;我們想成佛,阿彌陀佛就讓我們成佛。
有些人說,我在世間想求一點消災、求一點平安,佛菩薩怎麼就不滿足我呢?後面我們來繼續來探討這個問題。
為什麼觀音菩薩能夠滿眾生的心願,能夠「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呢?
佛在另外一部經典有說明。《不空三昧大教王經》講到觀音菩薩所修的個人內在境界:
諸法本清淨,當滅諸煩惱。
常在諸三昧,成佛一切智。
證如是法已,是名觀自在。
觀音菩薩內在證得了一種清淨的法。我們為什麼不自在?因為內心有煩惱、有業障、有貪瞋癡,心裡都是堵住的,滿身的毛孔也是被堵塞的,所以我們不自在。
觀音菩薩不一樣。「諸法本清淨,當滅諸煩惱」,這個法本來是清淨的,但是人的欲望、執著,導致我們不清淨。什麼東西都想佔有,什麼東西都想成為我的,人有了「我執」的時候,就不自在了。
觀音菩薩有沒有「我」?觀音菩薩是沒有「我」的。《心經》說: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就是指我們的身體——色、受、想、行、識。觀音菩薩能夠照見五蘊皆空,就沒有「我」;因為沒有「我」,他就能夠得自在。
我們眾生剛剛相反,處處都是「我」字當頭,怎麼能夠自在呢?「我」只有那麼大,「我」的能力有限,「我」的福報有限,「我」的善根有限,好,這個「我」就不自在了。
「諸法本清淨,當滅諸煩惱。常在諸三昧,成佛一切智。」這就是觀音菩薩,他知道諸法本來清淨。
諸法本來清淨,但是我們不喜歡清淨。這個世間自然的空氣很好,自然的水很好,有清淨的環境,有很好的生存空間,但是人們不願意過這樣的生活,反而被欲望左右、被貪瞋癡左右,寧可天天生活在大城市的霧霾中。人過的是一種顛倒的生活,所以叫做「顛倒眾生」。
如果回到「諸法本清淨」的狀態,煩惱自然就沒了。沒有煩惱,「常在諸三昧」,就在三昧境界——念佛三昧、觀佛三昧、楞嚴三昧、法華三昧。「三昧」是講相應,佛菩薩跟法相應、跟心性相應、跟聖人的境界相應;眾生跟業力相應。
我們讀經典叫「如是我聞」,這個「如是」,就是真實的狀況。凡夫眾生因為貪著、因為煩惱,看到的這個世界不真實,都是虛假的,都是無常生滅變化的。
佛菩薩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諸法本來清淨」,他看到的所有萬事萬物,所有生命的真相,都回到最真實的狀況。就像空氣一樣,城裡的空氣是不自然的,不清淨的,山裡面的空氣就是自然的。同樣是空氣,我們生活在城市裡面,佛菩薩就相當於生活在高高的山頂上,所以他是自在的,他跟這個真實的生命狀況是相應的,他無牽無掛,自由自在。
「常在諸三昧,成佛一切智」,觀音菩薩是成就了佛的智慧,所以他既可以現佛身,也可以現菩薩身,也可以現凡夫身,這就是他神通自在的地方。
「證得如是法,故名觀自在」,觀音菩薩的內在,證到了清淨本來之法、證到了佛的一切智慧,所以他稱為「觀自在菩薩」。
有一位唯識宗的祖師——窺基大師,是玄奘大師的弟子,他就根據這些經典的意思作了解釋,來說明「觀自在」的意義:
自利智圓,利他悲滿,名觀自在。
「自利」就是自己的利益,自己得利。佛門講「自利利他」,學佛先要自利。
「自利智圓」,智慧圓滿了,這個叫自利功德圓滿。就我們要證得佛的智慧,這個叫自利圓滿。
比如說我們念佛往生之後,見到阿彌陀佛,證得無量光、無量壽,這個時候就是自利圓滿的時候。我們現在唸一聲佛,「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則是具足無上功德」,雖然沒有往生,也是圓滿的——佛功德是圓滿的。
觀音菩薩自證得圓滿境界,自利功德圓滿。他是怎麼證得的呢?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個,他念佛往生證得的,因為觀音菩薩也是念佛往生西方。當然從他個人境界來講,他是聖人的根機,他也可以「觀照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他就自在了。普通眾生沒有這種聖人的根機,自己不能「照見五蘊皆空」,那就只有念佛往生。能夠念佛往生,也可以自利圓滿。
因為自利圓滿,所以利他悲心也圓滿,他有大慈大悲的救度眾生之心。我們也有慈悲心,但是我們這個慈悲心只有一點點。
很多時候你滿足不了別人的需要,很多時候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雖然也想幫助,但是覺得還是先考慮一下自己吧。就是說你不可能像觀音菩薩那樣毫無保留地、毫無約束地、毫無局限地去幫助他人。我們的能力有限,智慧有限,包括福德有限,想幫助人,幫助不了人。這就是既沒有自利的圓滿智慧,也沒有利他的大悲心,兩者都不圓滿,所以不能叫「觀自在」。觀音菩薩是兩者都圓滿。
就說明這個「觀自在」,它包含了兩重意思:
第一個,你內在證悟,解脫,這個要圓滿。
第二個,你度化眾生,神通自在要圓滿,悲心要圓滿,不然就不叫「觀自在」。
那麼我們從這一點來看,其實所有的菩薩,就是大菩薩,所有的諸佛也可以都稱為「觀自在」,是不是?當然,「觀自在」應該說有一點點差異,菩薩應該可以加一個「觀」,佛就不需要加「觀」字了。佛他已經自在了,他不是「觀自在」了,他本來就自在。
佛的境界有一句話講——「於法自在」,佛對所有的法都是自在的。他度眾生的方法自在;他要示現的身分可以自在,他要以何身得度就示現何身;他要在什麼地方,什麼方式、什麼時間去度眾生,他是完全自在的,法對他沒有任何的約束力。對於我們眾生來講,你就會執著於法,「今天我又聽到一個什麼法,大法;明天又遇到一個什麼大德,傳給我一個法……」就你把這個法看得很重要——「於法不自在」。
菩薩他是「於法自在」的,什麼法在他那裡都是靈活自由的。所以像釋迦佛來到人世間,你需要什麼,他就可以講什麼;你不需要的時候,他什麼都不講。乃至像禪宗,拈一朵花,迦葉尊者就微笑了,就開悟了。他隨便拿一朵花就可以說法,他甚至無言無語,坐在那裡也可以說法,他甚至不用想辦法去度眾生,也可以度眾生。我們做不到。這個就叫「自在」,佛是自在的。
節錄自《與你為伴的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