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淨土宗概論》

  1. 第十章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報
  3. 第八章 本願稱名
  4. 第七章 作業行儀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淨土宗相承論釋
  8. 第三章 淨土宗正依經典
  9. 第二章 淨土宗教相判釋
  10. 第一章 淨土宗義概說
  11. 前言.目錄

貳、《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1. 《阿彌陀經》要義(十六)
  2. 《阿彌陀經》要義(十五)
  3. 《阿彌陀經》要義(十四)
  4. 《阿彌陀經》要義(十三)
  5. 《阿彌陀經》要義(十二)
  6. 《阿彌陀經》要義(十一)
  7. 《阿彌陀經》要義(十)
  8. 《阿彌陀經》要義(九)
  9. 《阿彌陀經》要義(八)
  10. 《阿彌陀經》要義(七)
  11. 《阿彌陀經》要義(六)
  12. 《阿彌陀經》要義(五)
  13. 《阿彌陀經》要義(四)
  14. 《阿彌陀經》要義(三)
  15. 《阿彌陀經》要義(二)
  16. 《阿彌陀經》要義(一)

參、《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三)
  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二)
  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一)
  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
  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九)
  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八)
  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七)
  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六)
  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五)
  1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四)
  1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三)
  1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二)
  1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一)
  1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
  1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九)
  1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八)
  1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七)
  1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六)
  1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五)
  2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四)
  2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三)
  2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二)
  2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一)
  2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
  2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九)
  2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八)
  2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七)
  2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六)
  2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五)
  3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四)
  3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三)
  3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二)
  3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一)
  3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
  3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九)
  3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八)
  3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七)
  3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六)
  3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五)
  4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
  41. 《阿彌陀經講義》講義(三)
  4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
  4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一)

肆、《往生論》講義

  1. 《往生論》研究
  2. 《往生論》要義
  3. 天親菩薩之教判思想
  4.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伍、《往生論註》講義  

  1. 再讀《往生論註》有感
  2.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3. 現生不退論
  4. 平生業成論
  5. 佛身佛土論
  6. 凡夫論
  7. 稱名論
  8. 易行論
  9. 願力論
  10. 真實功德之垂救
  11. 一線四點
  12. 淨土宗第一奇書
  13. 曇鸞大師之教判思想

陸、其他

  1. 阿彌陀佛的救度(中英對照)
  2. 《觀經疏》四重判
  3. 《阿彌陀經》「三段要文」之經證、祖釋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第三章 淨土宗正依經典

第一節    正依經典之意義

       建立一宗教義所根本依據的經典,稱為正依經典。

 

       「正」是純、專,與「旁」相對,是統攝義;「依」是用,與「不依」相對,顯簡別義。於佛說一切經中,既然選擇所宗,必然有所依、有所不依;於所依經中,也有正、旁之分,根本依據者為正依,輔助依據者為旁依。
正依統攝旁依。餘經所說與正依經矛盾時,依正依經典為準。

 

 

第二節    淨土三經

       淨土宗正依經典有三部,稱為「淨土三經」,即:

         《佛說無量壽經》(簡稱《無量壽經》或《大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簡稱《觀無量壽經》或《觀經》)

         《佛說阿彌陀經》(簡稱《阿彌陀經》或《小經》)

 

              三經皆專門、純粹講述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之事,不雜其餘,故為淨土宗正依經典,善導大師稱為「正行、專依、往生經」。

 

              兼說阿彌陀佛淨土之經甚多,皆為旁依經典,如《華嚴經》《法華經》《首楞嚴經》等,《觀念法門》亦列舉「六部往生經」。

 

一、《無量壽經》二卷

       《無量壽經》共有十二種譯本,其中五本現存,七本缺失,稱為「五存七缺」。今所依者,為其第三本,即曹魏嘉平四年(公元252年)康僧鎧三藏法師[1]所譯《無量壽經》(《歷代三寶記》)。此經因為在淨土三經中部卷最多,所以簡稱《大經》或《大本》。異譯本有《大阿彌陀經》《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無量壽莊嚴經》《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另存梵本及西藏譯本。

 

       本經主說阿彌陀佛因中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依願修行,成就佛身、淨土及聖眾莊嚴;上卷講述彌陀成佛因果,下卷講述眾生往生因果。

 

       本經核心:說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本經梗概及要點如下:

(一)釋迦本懷

世尊欲說本經,先顯祥瑞德相,阿難見相啟請,世尊說明其出世本懷在於普救一切苦惱眾生,惠以真實之利。

 

(二)四十八願

接下來專門介紹阿彌陀佛因願果德。先明阿彌陀佛因地為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2]所,選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之精華,結成四十八大願,誓願以其成佛時之名號,救度一切善惡、智愚眾生往生其國,速疾成佛;如果有一眾生稱名、願生而不能令其往生者,則誓不成佛。

 

(三)法藏成佛

發四十八願之後,法藏比丘經過不可思議兆載永劫時間的修行,圓滿大願,於十劫之前,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即是阿彌陀佛。十劫以來,阿彌陀佛一直不停地呼喚著我們往生其涅槃國土——極樂世界。

 

(四)念佛往生

接著說明十方諸佛皆共稱讚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眾生聞信其名號功德,稱名願生其國,皆得往生,住不退轉。

 

(五)三輩專念

接著說明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以「一向專念彌陀佛名」,皆得往生。

 

(六)往生勝果

凡往生者,乘佛願力,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究竟一生補處[3],供養一切諸佛,廣度一切眾生。

 

(七)釋迦勸誡

世尊慈悲曉諭娑婆世界剛強難化的眾生,應當止惡行善,願生安樂,永離三毒五惡痛燒[4]之苦。

 

(八)胎化二生

彼國有兩種往生:明信佛智者,自然化生,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疑惑佛智者,胎生蓮花宮內,五百歲不見三寶。

勸當明信佛智,專修念佛,不要懷疑。

 

(九)付囑念佛

說經將終,佛告彌勒:凡是聞信彼佛名號,歡喜念佛之人,此人即得真實大利,具足無上功德。

釋迦本懷,於此達成。

 

(十)特留此經

最後世尊預鑒當來眾生純惡無善,一切自力經法由於眾生不能修持而自然滅盡。世尊慈悲,特留此《無量壽經》住世度生。那時眾生念佛,隨意所願,皆得往生。

 

二、《觀無量壽經》一卷

       《觀無量壽經》,劉宋文帝元嘉年中(公元424年)僵良耶捨三藏法師譯。

 

       本經一卷含王宮與耆闍兩次說法,稱為「二會正說」。世尊在王捨城王宮之內,為韋提希及阿難等宣說定心觀想極樂勝境的十三定觀[5](定善),以及散心修諸善的三福[6]九品[7](散善),迴向願生極樂世界,為「王宮會」。阿難從王宮返耆闍崛[8]山,世尊在座,對文殊等一切人天凡聖,複述王宮所說之法門,稱「耆闍會」。

 

       此經流通本名為《觀無量壽經》,善導大師所釋本名為《無量壽觀經》,簡稱《觀經》。

 

       本經核心:說定散二善,廣攝眾機,歸入念佛。

 

       本經梗概及要點如下:

(一)韋提厭苦

世尊一時與文殊等諸大菩薩正在耆闍崛山中,此時王捨城發生悲劇,阿闍世王子為貪王位,囚殺父王,國太夫人韋提希同遭禁閉,身心憂苦,遙念世尊。世尊以神通現於宮中,韋提希深厭苦境,求願往生無憂佛國。

 

(二)求生極樂

世尊放光,攝十方諸佛淨土於佛頂光台之中,令韋提希一一盡見。佛力加被,韋提希選生極樂,請說定善觀法。世尊觀機,自開三福之行,並示佛力異方便觀。

 

(三)十三定觀

世尊應韋提希之請,次第開說十三種觀想極樂依正莊嚴的方法,眾生若一一觀想成就,皆得往生。於第七華座觀,世尊欲明「除苦惱法」,阿彌陀佛當下顯現,住立空中,韋提希見佛作禮,歡喜得忍,往生決定。於第九真身觀,阿彌陀佛八萬四千相好光明,一一光明,唯攝念佛眾生而不捨。

 

(四)三福迴向

說十三觀畢,世尊為不能修定善觀法的眾生開說散善迴向往生,即九品中的前六品之人行三福業,或修行福[9],或修戒福[10],或修世福[11];或單行一福,或合行二福,或具行三福,隨人根機,各修多少,用以迴向,皆得往生。

 

(五)念佛往生

上面雖說了定善十三觀、散善三福業,但世尊的心特別憐愍三福無份、唯惡無善的惡業凡夫,開說阿彌陀佛大悲本願,欲使一切善惡凡夫皆能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稱名往生其國,所以特取一生造作十惡[12]、破戒[13]、五逆[14],直到臨終才遇到彌陀救度之法的三種眾生為典型,置於下品,以一聲、十聲的口業稱名,當下即時莊嚴往生極樂,以徹底彰顯阿彌陀佛的絕對救度。

 

(六)唯讚念佛

上面總說了定善、散善、念佛三種往生方法,但世尊唯獨稱讚念佛之人是人中芬陀利花[15],觀世音[16]、大勢至[17]二大菩薩為其勝友。

 

(七)付囑持名

因念佛是彌陀本願,最易而又最勝,所以世尊最後唯獨付囑阿難「持無量壽佛名」以結束本經。

 

三、《阿彌陀經》一卷

       此經共有四譯,今所依者,為姚秦弘始四年(公元402年)鳩摩羅什三藏法師所譯。此經說五濁凡夫專念佛名得生極樂,六方恆沙諸佛共來證明護念。此經是世尊在無人請問的情形下,以舍利弗尊者為對告眾,主動宣說,故稱「無問自說」之經。因其在三經中最為簡明扼要,簡稱《小經》。現存異譯本名《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為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玄奘大師所譯。另存梵本及西藏譯本。

 

       本經核心:明極樂報土[18],眾生自力少善不能往生,唯專稱佛名得生。

 

       本經梗概及要點如下:

(一)讚極樂依正

世尊自開金口,先讚依報[19]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成就救度眾生往生之處所;接著讚正報[20]佛身,無量光壽,無有障礙,成就救度眾生往生之力量;接著 讚極樂聖眾,其數無量,皆得不退,一生補佛,示現已獲往生之利益。

 

(二)勸眾生願生

既有如此功德利益,勸眾生應當願生。

 

(三)貶少善不生

明稱名之外皆為少善根,不能往生極樂寶國。

 

(四)明念佛必生

唯專稱彌陀佛名,是多善根,上盡一形,下至七日一日,必得往生。

 

(五)明諸佛證誠

如此高妙國土,少善不生,稱名即生,眾生難信,故諸佛皆出舌相證明。

 

(六)結歎難勸信

世尊、諸佛互歎:「為五濁惡世眾生說此難信之法,甚難甚難!」而勸吾等應當深信。

 

第三節    三經關係

       三經同為淨土宗正依經典,同以阿彌陀佛名號為體,同以專念彌陀佛名為宗,同以往生彌陀報土為用,但為善巧攝化眾生,各有不同側重。

 

       《大經》重在說明往生的原理,即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因願果德,眾生乘彼願力,定得往生:這也是三經共同的原理,但說在《大經》。

 

       《觀經》重在說明往生的機類,即定散二機、善惡九品,普皆往生有份,使人欣慕:這也是三經共同的攝機,但說在《觀經》。

 

       《小經》重在說明往生的方法與勝益,即凡夫專稱佛名,往生極樂報土涅槃界,位齊補處:這也是三經共同的方法與利益,但說在《小經》。

 

淨土三經 地  位 經  體 經  宗 力  用 側  重
無量壽經 正依經典 佛名號 專念彌陀佛名 凡夫往生報土 往生原理—乘佛願力
觀經 同上 同上 同上    往生機類—善惡九品
阿彌陀經 同上 同上 同上    

往生方法—專念佛名
往生勝益—不退成佛

 

第四節    三經先後

       三經先後,有「義理」與「說時」兩重。

 

       從義理來說,《大經》說四十八願,是根源,為先;《觀經》說定散十六觀,是展開,為中;《小經》說專念佛名,是結歸,為後。

 

       從時間來說,《小經》確定為最後所說,《大經》《觀經》可據經文推知先後。《大經》上卷阿難問「法藏菩薩為已成佛而取滅度,為未成佛,為今現在?」下卷「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 云何?』佛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如果在此之前已說過《觀經》,則阿難尊者不當有此問,可知《大經》為先說。又《觀經》華座觀說到「法藏比丘願力所成」,中品下生說到「法藏比丘四十八願」,可知《觀經》說在《大經》之後。

 

名詞註解:

[1] 三藏法師    精通經律論三藏的比丘。

[2] 世自在王佛    又名世饒王佛。阿彌陀佛在因位法藏比丘時,於此佛所出家,發四十八願。

[3] 一生補處    盡此一生即可補入佛位。第三章第二節「三、《阿彌陀經》一卷」中的「補處」即「一生補處」。

[4] 三毒五惡痛燒    即三毒、五惡、五痛、五燒。三毒即貪、瞋、癡,為一切煩惱的根本;五惡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五痛即由五惡而感五種苦果,生時受法律懲罰,死後墮入惡道;五燒即苦痛切身,猶如火燒。

[5] 十三定觀    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所請,說觀想極樂淨土的十三種觀想方法。

[6] 三福    即世間福、小乘福、大乘福之三種福業,又稱世福、戒福、行福。

[7] 九品    眾生大分為九種品類,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眾生,皆是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

[8] 耆闍崛    山名,譯為鷲頭、鷲峰、靈鷲。山頂似鷲,又山中多鷲,故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國都城王捨城東北,釋迦牟尼佛說法之地。

[9] 行福    三福的第三福,大乘行者所修,即「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10] 戒福    三福第二福,持小乘戒律,即「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11] 世福    三福第一福,世俗善根,即「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12] 十惡    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綺語、惡口、兩舌、貪慾、瞋恚、愚癡。十惡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

[13] 破戒    受戒之人違反戒法。

[14] 五逆    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五種極端罪惡的行為,任犯一種,即墮無間地獄。

[15] 芬陀利花    正在開敷的白色蓮華,有數百花瓣。經中極讚殊勝稀有,喻為芬陀利花。

[16] 觀世音    西方三聖之一,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脅侍。受苦眾生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令其解脫,故名觀世音。

[17] 大勢至    西方三聖之一,與觀世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脅侍。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故名大勢至。

[18] 報土    酬萬行之因而得萬德莊嚴之淨土。

[19] 依報    眾生賴以生存的生活環境,比如國土、住宅、衣食、眷屬等,詳見第五章第三節。

[20] 正報    依過去業因而感得之果報正體,即自體身心,詳見第五章第三節。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