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釋疑

  1. 淨土問答四則
  2. 如何真實懺悔,獲真實功德
  3. 三心之義──自力三心與他力三心
  4. 善導大師未訪廬山
  5. 念佛問答三則
  6. 淨土釋疑(三)(77~95則)
  7. 淨土釋疑(二)(45~76則)
  8. 淨土釋疑(一)(01-44則)
  9. 淨土釋疑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淨土釋疑
top

淨土釋疑

淨土釋疑(三)(77~95則)

第77問:學佛、念佛是否也須要一個好的環境?

       答:對!這就是宗風所寫的,「親近同門,切磋法義;若非同門,不親不近,防退失故」。一個好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增上緣。「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草一定倒的,它之所以不倒,是因為它生長在 麻中;所以在大染缸裡面一定受染,我們團體就好像大冶洪爐,不管什麼破銅爛鐵進來都能成就。所以同修只要能依循、安心的在團體學習,都能夠成就。

 

第78問:怎樣掌握善巧的念佛方式?

       答:如果有時間的話,盡量到書院來念佛;如果覺得在書院念佛不習慣,但是在家裡可以自己用功的話就在家裡。念佛是可以落實在士農工商中,隨時隨地的,沒有限定非怎麼樣不可,這是從念佛的處所來講。從心境上來講,打坐念佛不必持念珠,方式以十念記數,十念記數不會有什麼約束性,反而能讓我們的心寂靜,十念念完了就放掉,再從一開始,不要接下去二十、三十的數,這樣會比較累。在工作當中,我們就散心念,不用記數,也不可能記數。走路也能夠念,動動嘴巴,那個時候記數、不記數就看個人,所以並沒有什麼條件、約束或者非怎麼樣不可,只是就我們的根機來做運用而已,如果能體會這個道理,念佛本身是自由自在又活活潑潑的。不過這也因人而異,如果預計要經行半個鐘頭,不拿念珠也可以,可以十念記數,不管念佛數目,時間到了就去做該做的事;如果為了策勵自己,雖然時間有限,但怕會懈怠,那就固定數目,固定一天兩萬、一萬或幾千,就可以藉由念珠來數,等於這條念珠也能夠約束自己懈怠的心。

 

第79問:如何掌握「十念記數」的方法 ?

       答:計數是為了讓自己更寂靜的一種方式,如果自己念佛寂靜的話可以不用記數,記數如果記不起來的話,可以用三三四的方式,三句、三句、四句,原則上是聽自己的聲音來記數。

 

      (就是記數又聽聲音?)

 

       答:對!感覺自己的聲音。雖然大家一起念,也會聽到別人的聲音,但主要的是聽自己的聲音,這個可以再體會。
當然這都是一種方便性,在彌陀的救度裡面沒有這些條件。不過如果能夠念得更寂靜的話,就會有安詳、會有喜悅的心,之後,不但性情會改變,而且也會歡喜念佛,念佛歡喜。


       還是勉勵大家,不要高攀自己做不到的聖境,就是安份守己、安於平凡,我就是這樣子的凡夫,我只能這樣而已,就安於這樣的身份,這就是安「愚」念佛。

 

第80問:請問上人,以淨土宗法門來講,鼓不鼓勵「大體捐贈」?在看到自己的肉體被割,會起瞋心嗎?當時的神識是不是已經離開了身體 ?會不會因為這樣而起瞋,而且因起瞋而墮入輪迴?

       答:通常我們捐獻大體必須是還沒有完全斷氣之時,從醫學上來講,如果斷氣的話,器官好像就不能用了。這往往 需要犧牲奉獻的,要有菩薩道的精神,一種很深的菩提心,必須能夠忍痛。如果因為痛而起反悔心,那就不好。所以,以淨土門來講,並不提倡這樣,我們所關心的是,使這個人往生極樂世界之後,這個世間上就少一個殺生吃肉、造罪造業、自私自利的人。宇宙當中就多一位大慈大悲、大願大力、救度眾生的佛,那樣的話,才是真正的大愛。所以如果對方忍力不夠、悲心不足的話,是不隨便這樣嘗試的。所以我們淨土法門不管哪一個流派都不這樣提倡。


       以這個行為意義來講,有二個層面:一種只是純粹世間上的行善而已,一種是真正在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所以不是淨土門,是修聖道門。聖道門的定義是,生生世世要在娑婆世界保持人身,遇到佛緣而學佛的,且生生世世當中都要廣修六度萬行,即使奉獻了頭目腦血的話,也應該甘之如飴,這個才是聖道門。所以修持聖道門要有聖人的根器,就像釋迦牟尼佛為了成就佛道,生生世世以來,曾經割肉餵鷹、捨身餵虎;為了求佛法得半偈,也從雪山跳下來,犧牲給羅剎。所以頭、目、腦、血,或是國王、家產、兒女的佈施,都要能夠做得到的,如果沒有這種心,那聖道門是無份的,因為既然是要生生世世行六度萬行,六度當中第一就是「佈施」,佈施有外佈施、內佈施。外佈施比如金錢佈施,或是佛法佈施,內佈施就是身體佈施。所以一個修聖道門行菩薩道的人,以菩提心來講,他最好還沒有命終的時候,就先把器官割掉給別人,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談不上行菩薩道。


       我們淨土門就是已經覺悟到自己不是那一種根機、根器,所以只有老老實實地念這一句名號,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是我們這個淨土門的菩提心,我們的菩提心不講什麼,就是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往生極樂世界則成佛也在裏面,廣度眾生也在裏面,將來要如何示現為眾生奉獻犧牲,行六度萬行,在往生極樂世界裏面都完全具足了。所以說,不怕不會說法度眾,只怕不能成佛;不怕不能成佛,只怕不能往生,所以我們只要一心求得往生。

 

第81問:請問上人,「淨身」的意義是什麼?

       答:淨身是子孫們盡孝道的表現,在入殮、火化之前,把身體擦乾淨,讓亡者沒有一點臭味,甚至穿戴得很莊嚴,並擦一些香料,讓他有香氣。這是後人盡孝道的一種方式。如果依往生來講,是跟身體的淨穢無關的,所以一般從醫院回來,如果護士已經淨身過了,家屬也不一定要淨身,但是不淨身或不穿得很莊嚴整齊,往往家屬覺得是過意不去。總之,只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以恭敬心、孝心、樸實、莊重就可以了。

 

第82問:念佛人平時念佛很好,臨終的時候佛菩薩來接引,那臨終的人的神識是馬上就跟著阿彌陀佛走了呢?還是慢慢才離體?

       答:此事要從她本人往生心之懇切與否來論。念佛人臨終時,彌陀必來迎接,冤不能障;所慮者若臨終人有所執著,則自生障礙,若無執著,則如啟戶外出,立即順利安然往生,毫無滯礙,回視以往,反覺脫然。所謂執著,即是愛戀或瞋恨某人,除此了無能礙。若因臨終動亂起瞋,然瞋過則生,亦不至滯留;或因兒孫啼哭而致奄留則未可知,人心難測。總之,念佛人臨終佛必來迎,此時得生與否,但看願生之有無。

第83問:弟子在念佛之餘,想為我的親屬放生,希望他們早點病癒,這樣可以嗎?

       答:念佛是往生「正定業」,念佛具足「現當二益」,故凡事皆可以念佛求之。若念佛之餘,欲放生求親屬早日病癒,但不作為往生資助,亦無不可。

第84問:《佛說觀無量壽經》有一段文說:「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這一段經文所談的五個「念」,意義有什麼不同嗎?

       答:這一段經文當中提到五個念:(1)為說妙法,教令「念」佛;(2)彼人苦逼,不遑「念」佛;(3)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4)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5)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前面三個念,指「心念」,後面兩個念,指「口稱」六字洪名。

 

       這一段經文主要在說明「口稱」勝於「心念」。

 

       比起口稱佛號,心念彌陀是更加困難的。下品下生之人,臨終時地獄之火現前,身心俱苦,毫無心力、時間再思惟觀想彌陀,就如一般人平常痛苦時會喊爹、呼娘一樣,此時若改用口稱,只管大聲地喊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容易多了。


       而其背後的道理是,名號本身即是彌陀、即是光明。只要口稱佛號,現前的地獄,立刻消失,而且又消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如是至心」──指至誠懇切之心,而不是用頭腦去思惟體會,也不是運心凝思。落入大海中的人,即使有一根木棒也想抓,何況生死關頭。


       「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這裏的「十念」有滿數之意,意謂只要一直口稱佛號,不管是念一聲就斷氣,或念七聲就斷氣都算,不一定要念到十聲。


       「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八十億劫之罪」就是「生死之罪」,「生死之罪」就是「八十億劫之罪」。口稱一聲就斷氣,也是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七聲就斷氣,也是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六道輪迴立刻斷除。


       因為這樣殊勝,所以「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只有這一段經文,才能顯示第十八願「乃至十念」之意,才能顯示彌陀真的是救度十方眾生,才能顯示彌陀第十八願救度眾生的徹底和容易。因此,解釋到第十八願一定會談到這段經文。

 

       此段經文含「三攝」:
1.以惡攝善──惡人都能得度,何況善人。
2.以少攝多──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何況稱念一輩子。
3.以臨終攝平生──臨終方才稱念佛號,也能往生,何況平生即知稱念,念念不捨。

 

第85問:依我對法門的了解,本宗是「信在行中」。善導大師說「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對於初學這個法門的人應如何掌握理趣與行持?如果為了策勵自己而訂功課,會不會不自覺地落入自力念佛?

       答:初學者最重要是親近善知識,同時也要常與同門切磋法義,這樣就能由初學而逐漸正確地、徹底地掌握法義。初學者要如何掌握「正定業之文」的內容?阿彌陀佛所要救度的對象是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包含聖、凡、善、惡,根機銳利、拙劣以及精進、懈怠的,這當中當然包括比較有時間以及比較沒有時間的人,因此不可能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或硬性規定。


       人的行為都離不開行、住、坐、臥,善導大師說「念念不捨」,是表示每一個人只要依個自的「根機」去念佛,不管行住坐臥多少時間,不問時節的久近,能夠念就儘量念。只要知道一向專稱、一心專念彌陀名號,他所有的行持就都會念佛,也都是念佛的心情;所有的時間,只要想到,就會念這一句名號。

 

       善導大師的「正定業之文」非常簡明扼要,可是如果沒有細細地、反覆地思惟體會,往往只流於膚淺的接觸而不得其義。有一句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正定業」這一段文,法然上人也是讀了八遍才真正看出它的涵意。所以,另方面來說,「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如果沒有傳承的話,我們自己去看,或許也看不出來其真正的意涵,因為我們沒有智慧。


       譬如一個人將《大藏經》從頭到尾看完一遍,這是非常難得的,因為這個人一定是能安於孤獨、寂寞的,可是即使這樣,假如不能了解經的宗旨,看經的效果也不一定會好,而且久了就淡忘了。反過來說,如果能掌握一本經論,而且一輩子專一深入那本經論,則更有成就。


       我們所一門深入的就是佛法當中的「淨土門」、「他力門」,是當生成就、一世圓成,最簡易、最殊勝的法門。如果將這一段「正定業之文」和最後「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一段對照,就會更清楚。


       了解這樣的理趣之後,日常生活要如何行持呢?以出家人來說,本來就是捨棄紅塵、捨棄社會上的任何工作,專心為修行而來,所以念佛的時間就比較多,除了以這個法門自行化他之外,就是稱名念佛。稱名念佛有專心的念以及散心的念,念佛有四種形式: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默念。我們是以金剛念為原則,因為金剛念比較能綿綿密密細水長流,當然隨每個人不同的心境,要默念或出聲念都可以,但基本上金剛念較能持久。


       以同修或一般人來說,除非退休,不然都有各自的家庭、工作、事業,在這當中,如果工作內容可以不動腦筋的就散心念,停下工作或下班回來,所有空檔的時間就是他念佛的時間,這個時候就是專心念。當然我們都是凡夫而非聖人,會想看一下電視、聽聽音樂、看看報紙或其他的書,這也是人性之自然,可以劃分、分配。


       一個人如果願生心非常懇切,對世間漸漸看透而多少放下一些的話,他的嗜好就會漸漸轉變,他的觀念、生活,將會以念佛為最高的嗜好、享受、興趣。不過,即使不能轉變也沒關係,因為每個人的根機各不一樣,而阿彌陀佛都平等的救度,但總之是「念念不捨」這一句彌陀佛名。因為精進念佛的人再怎樣的精進也是依靠彌陀的力量,不是依靠他精進的力量;比較懈怠的人,他也知道念一句是靠彌陀力量,念十句也是靠彌陀的力量。所以今天念的多,對彌陀救度的力量沒有增加,今天念少了,彌陀救度的力量也沒有減少。因此他心中是毫無任何不安的,不因為念佛精進而覺得往生比較可靠,而有喜悅,也不會因為念佛懈怠了,就懷疑往生不可靠而有所煩惱。

 

第86問:上人曾談到,如果願生心強、對第十八願有正確的了解,自然就會念念不捨。如果沒辦法念念不捨,是不是應在「機法兩種深信」方面加強?

       答:其實「念念不捨」是很自然的,一個人如果有「機法兩種深信」,就會毫不勉強、自自然然的流露,因為有嘴巴就能出聲,有心就會起心動念,只是將他轉為名號而已。


       學佛的基礎是建立在信仰「因果業報」,如果「因果業報」的觀念不深,就沒有學佛的基礎,因為他不會有出離三界六道輪迴的觀念,如果對「因果業報」不肯定、不深信,那他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而我們這個法門是在深信因果業報的同時,更進一步深信自己是永遠在六道輪迴的根機。當我們真的面對自己的貪瞋癡、起心動念、言語行為,一定會發現自己罪惡很深;之所以沒有發現身、口、意是惡多善少,是因為沒有時常自我反省,或者不知反省,也就是沒有常以「法鏡」來照自己。

       什麼是「法鏡」?譬如《無量壽經.下卷》的「三毒五惡」段,那就是法鏡。常以法鏡來照自己,我們罪惡的身心就會原形顯露,曉得自己大部分是惡多善少,而認清自己是下劣的根機。我們學佛是要修正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而不是要求、指責別人。所以真正的修行人,他只管自己,不管別人,只是不斷發現自己的缺點,一直懺悔改進。
《易經》有一段話是我們修身很好的法鏡:「諉罪掠功,小人之事;掩罪誇功,眾人之事;讓美歸功,君子之事;分怨共過,盛德之事。」一般人在發生事情的時候通常都會諉罪,甚至是掩罪,更不用說坦誠地將自己的過失發露出來。承認過失、反省改進是人應有的態度,更何況是修行人?修行人有過失,是應該在大眾之前表露懺悔的,這樣罪障才能消除,藉由在大眾之前懺悔的力量才能使自己以後不再犯。因為業力有根,必須將根挖出來攤在陽光下,如果不從根挖出來曬太陽,只是枝葉曬太陽,日後根還是會再生長。所以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是重在懺悔自己的業障、發露自己的業障。
可是就我所接觸的大部分人,都是掩蓋自己的過錯,指責對方的過失。都是在「諉罪掠功」,即使沒有「諉罪掠功」,也都是在「掩罪誇功」,把自己的過失儘量掩蓋,一點點成就就會誇大,有一、二分說成三、四分,有三、四分說成八、九分。雖然說「掩罪誇功,眾人之事」,我們都是學佛人,不可以只和眾人一樣,所以我們不應「掩罪誇功」,但是卻做不到。

 

       我們要「讓美歸功」,可是也做不到,好不容易經過辛勤的努力,有一點點的成果,卻要白白的將成就讓給別人,讓眾人所讚歎是別人而不是自己,這個也做不到,所以不是君子。
至於「分怨共過,盛德之事」就更難了。如果我們能夠「分怨共過」,表示很有修養,而且我執很淡泊,不計較是非。本來一個修行人應該是「讓美歸功、分怨共過」,可是我們做不到,這就顯示我們的根機之低劣,罪業之深、之多。
還有另一句話:「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這二段話我自己非常喜歡,也曾引用在《書信集》當中,這兩段話的內容是修行人應該效法的,但是也因為很喜歡,所以感到很慚愧,因為自己一點都做不到。

       

       在佛法中,對「道基」有非常明確具體的說明,就是「五戒」和「十善」。不管是聖道門或淨土門,持五戒、修十善都是必須的,這是所有學道的基本;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體會苦、集、滅、道,進而證悟苦、集、滅、道。如果連五戒、十善都做不到的話,這個人根本不可能脫離三界六道輪迴。

 

       五戒,第一就是不殺生,最根本的做法就是不食肉,還要時刻反省自己有沒有打妄語?真不真誠?其他像邪淫、偷盜,對我們來講也經常在犯,因為那不是指行為,而是心念,我們的念頭都常常在犯。

 

       五戒開展來就是十善,我們不但做不到十善,反而都是在犯十惡,因為反省到自己的根機根本做不到,所以淨土法門才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們這個法門是建立在五戒十善、因果報應之上,知道自己都是在犯五戒、違十善,永無出離之緣,才全身心投靠阿彌陀佛的救度,在阿彌陀佛的救度當中,慚愧的、感恩的過念佛的生活。

 

       另一種「道基」的標準是《觀無量壽經》所講的「三福」──世間福、戒福、行福。「世間福」是指世間的善事,有了世間的善事才能獲得世間的福報。世間的善事,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戒福」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行福」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我們的三業都是貪瞋癡、自私自利,不要說三福,我們連一福都做不到,如果體會這一點,也會深信自己的根機是一個無有出離之緣的人。

 

       佛法不只是哲學、理論,而是實踐的法。一個真正想修行的人,必定是將佛法當作實踐之學,並援引於生活當中對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否則不可能了解自己的卑劣、渺小、罪惡之深。而如果沒有「因果業報」的觀念,即使學佛,也不會把佛法當作脫離生死輪迴,甚至超凡入聖的重要方法,只是將佛法看作一種哲學思想而已。如果有「因果業報」的觀念,佛法的每一字、每一句,在他看來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心血、骨肉;每一字、每一句都流露出釋迦牟尼佛深切的悲憫之心;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提醒我們要脫出三界輪迴,往解脫的境界前進。佛法的每一句在他看來都有血、有淚,而不只是一種哲學、學問而已。所以《淨土三經》文文句句都是釋迦牟尼佛的血淚,都是阿彌陀佛的骨肉。他不是白紙黑字,不是死的,是活靈靈、活潑潑,生命活躍的。

 

第87問:《觀經四帖疏》的〈序文〉有一個圖表,上面標明念佛有「顯」和「隱」,「顯」是萬行隨一,「隱」是非定非散真實的弘願。請問上人「萬行隨一」是什麼意思?另外,上人說念佛沒有品位階級,可是圖表也有標出下三品是念佛,《念佛感應錄》第三集的問答也有提到下品下生,請問這應如何統合?

       答:《觀經四帖疏》〈編者序〉的這兩種圖表,左邊一張有將《觀經》的內容劃分出來,《觀經》的內容有「定善」和「散善」,散善的下面又分「三福九品」與「真實弘願」。更明確的講,《觀經》在說什麼呢?在說三個法門,第一是「定善」,也就是十三種定觀的法門;第二是「散善」,也就是三福九品的法門;第三是「本願念佛」的法門。
念佛有顯、有隱,「顯」是指「散善」或「定善」;「隱」是指「非定非散」。為什說「顯」是指「定善」跟「散善」呢?因為將這一句彌陀名號的功德當作是定善或散善的功德,與六度萬行的功德相同,這叫「萬行隨一」。


       從《觀經》的字面來看,念佛似乎和定善、散善是同等的,可是如果進一步從《觀經》最後的宗旨來看,《觀經》所講的念佛功德是超越定、散,也就是超越三福九品的功德,所以說「非定非散」。

 

       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開宗明義就說《觀經》有分「要門」和「弘願」。「要門」是息慮凝心以及廢惡修善,「息慮凝心」就是「定善」,「廢惡修善」就是「散善」,把這兩門的功德用來迴向往生極樂,這稱為「要門」。另一種是「弘願」,「弘願」是《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所講的,意即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念佛的增上緣。


       《無量壽經》.下卷所講的三輩,是強調雖然三輩根機各不相同,可是都要完全依靠彌陀名號的功德才能到極樂世界,並且平等的得到一生補處的果位。如果上輩依靠上輩的智慧根機,中輩、下輩也都各依靠他們的根機,不放下自己的執著而完完全全依靠彌陀名號功德的話,到了極樂世界當然就會有品位階級的不同。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三輩、說九品,目的是要顯示根機雖然有三輩九品,可是統統要依靠阿彌陀佛,統統要回歸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樣才能夠超越三輩九品,不然就會落入三輩九品的範疇裡面,也就是《無量壽經》所說的「胞胎」,五百歲不能花開見佛聞法。他們已經超凡入聖,離開三界六道輪迴,只是因為因地的時候雜修雜行,對彌陀的救度有懷疑,所以到極樂世界,才被疑惑所蓋住。如果當下深自悔責,當下就能夠見佛聞法。經典上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們的心非常的微妙,也非常的有力量,起什麼樣的心念,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報。


       這兩張圖表可以說後後勝於前前,怎麼說呢?後面說的隱──「非定非散」的真實弘願念佛,這個念佛的本身就已經包涵了十三種定觀以及三福九品的功德,不但是超越萬行,而且是圓滿具足萬行。所以這個法門是殊勝微妙、絕待圓融、超情離見。是超越性,沒有品位、階級、高低、上下的對待,是圓滿具足的,這樣的法門、境界是超越我們凡夫學佛者的智慧和想像的。

 

       我們如果將佛法當鏡子來反照自己,就知道自己幾乎沒有解脫的希望,而且地獄之火已經燃燒到腳底了。除非沒有善惡報應、六道輪迴,否則以善惡報應、六道輪迴的鏡子照自己,自己是地獄之業,將來一定墮落地獄。一個人再怎樣的有學問、名位、財產、權勢,到死的時候一點都用不上,那時只有孤獨、無伴、恐懼、黑暗、無助、無力,只有孤零零的去面對閻羅王的審判。所以在《念佛感應錄》第一集的〈序文〉有一句話說「鬼卒帶走之路,流淚獨行;閻王呵責之庭,屈膝孤悲」(出於《大藏經》第八十四冊《往生講式》)就形容的非常好。「流淚獨行」,流淚、悲傷、無奈的、不得不跟著鬼卒走,再怎麼恩愛的人也無法陪伴在身邊,再怎麼權威的人也不能讓自己依靠,到了閻羅王面前,不管以前如何的有權有勢,這個時候雙手空空的跪在面前無所抵賴。所以《無量壽經》說,一個人臨終的心境是「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人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呢?就是「悔懼交至」,最終命運也是「悔懼交至」。如果沒有這個法門是無法大安心,始終都是恐懼的。

 

第88問:上人曾說,真正的願生就會終身都願生,如果沒辦法終身願生,就表示他至心信樂的心是不穩定的。可是法然上人也說,彌陀名號具足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不管信與不信,有沒有疑心,只要一直稱名就會具足信心。這樣似乎有矛盾,這兩點應該怎麼統合?

答:不論信或不信,但稱必生,信就在裡面了。只要他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名號,就必定往生。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只要你照這個方法去做,就達到那樣的目的,因為方法正確,就必定到達目的。


       第十八願所講的是,你要真正的相信願生稱名就必定往生,你要真正的願生極樂,你要真正的專稱彌陀名號,所以才說要「至心信樂」,要「至心欲生我國」,要「至心乃至十念」,所以至心是出自於內心,真正從內心產生的。我打從內心真正的相信有彌陀,而且相信彌陀是要救度我的,我真正的相信有極樂,極樂是我的歸宿,而我也真的願生極樂,這種相信就是真正的相信,就不會半途而廢。除此之外,也是真正的專念彌陀名號,除了專念彌陀名號之外,完全沒有雜修雜行,即使有做其他的善事功德,也不會想以這個來作為往生的資助。


       因為第十八願是彌陀所發的願,所以必須要將信、願、行都完整的交待,而對我們凡夫的領解來說,則方法巧妙各有不同。譬如日本一遍上人說,不論淨穢、善惡、信疑,稱念就必定往生,就是他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但是同樣是在啟發我們的信心。所以祖師的闡釋、法語,目的都是要啟發我們對「稱念必生」的信心,只是角度不一樣而已。
       

       當我們無法掌握信的內涵,推想東推想西、做方方面面的考量、甚至思惟高深玄妙的道理時,祖師們就說,不管你信不信,稱念都必定往生。這樣當下就能啟發信心而使人安心。

       

       彌陀要救度誰?是要救度願生稱名的人。當領受這個道理時,豈不是信就在裡面了?所以,信不是在信的本身,信也不是我們自己產生或去哪裡尋找,「稱名必生」本身就是信。所以善導大師「四十八字願成釋」最後兩句就是「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可說是杲日麗天,朗照宇宙。

 

       第十八願所說的「至心信樂」,意思是「真正的相信」,信什麼呢?信下面所講的:「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彌陀現在既然已取正覺,那凡是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的人都必定往生,這個道理是很明確的,我們要這樣的相信。

 

第89問:一個初學的人,如果他沒有辦法聽的當下就百分之百的信,是不是先以信順的態度來稱念名號?

       答:對!就是先接受。

 

       雖然善知識所傳的教理我們還有疑惑,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可是如果能先接受,再一步一步的去理解,這樣也可以。因為每個人的根機不同,除非宿世薰習深厚,這輩子才能一聽就信受,否則總會有疑問的地方。那怎麼辦呢?就先接受,再逐步的去理解,這樣的話,真正理解到哪裡,信就到哪裡了。「理明信深」就是這個意思。

 

       法要入心,也是隨個人根機不同,但總離不開多聞薰習;經常多聞薰習自然就能漸漸深入阿賴耶識。

 

       佛教很強調「多聞薰習」,儒家也說:「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一次會的,我們就一百次,人家十次就會的,我們就一千次。一次再一次,多次的、不斷的、長久的去薰習,終有一天就會徹入、通達。

 

       我們出版的這一套書都有把這個法門最根本的經典、最有權威的祖師傳承、最重要的法語都清楚明白的列出來,只要大家用心閱讀,應該是可以讓人確信的;如果還不能百分之百的確信,就將這些佛說祖語背誦起來,多多吟詠思惟,這樣終會徹入的。

 

第90問:《感應錄》有鸚鵡念佛往生的故事,牠是不是也有至心信樂之心呢?

       答:鸚鵡念佛往生是「事證」,證明「理」──「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之理。也證明我們這個法門是絕對他力、完全他力。這隻鸚鵡有什麼智慧?有什麼修行功德?牠只會學人之語,而且慣性的稱念這一句彌陀名號,死了也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名號的力量,自自然然的引導牠往生極樂世界。所以眾生稱念名號就自然能夠往生,不須加以造作、勉強,不必假藉其他功能方法的。

 

       至於人,因為有種種的分別、計量、籌劃,所以第十八願才說你要相信、要願生我國。如果不這樣講,有的人不曉得要願生極樂,只想到念佛有很大的功德,下輩子要生而為人,或要如何、如何……,因為人有這些分別、選擇、好惡取捨,所以就要引導他願生極樂,告訴他稱念就必定往生。對畜牲來講,牠們沒有那些分別、取捨,牠如果能慣性的念這一句彌陀名號,就像《無量壽經》所講的:「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名號功能自然牽引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願力自然」。

 

       宇宙中有三種自然:第一是「業力自然」,我們眾生即使不勉強,也是隨著他的重業運作,臨終時就隨著重業而投胎轉世。譬如在生時殺了一個人,或者做了一件大善事,即使臨終時不再殺人、不再做善事,可是在他一生當中,如果那一個業(善業或惡業)最大,殺人的就墮落地獄,善業的就上生天堂或出生為人享受五福的福報,這就是業力的自然。第二是「虛空自然」,日出日落,春夏秋冬,都是很自然的,不會出錯,也不用勉強。第三是「願力自然」,願力自然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第十八願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現在既已成正覺,所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這就是第十八願自自然然的一種力量。

 

       自然,就是天性,不必勉強、造作的,所以我們念佛必定往生。對我們來講,本來就是願生極樂的,只是找不到方法,現在知道只要稱念就必定往生,帶給我們莫大的希望、莫大的安心、莫大的法喜!如果要持守五戒才能往生,或入定才能往生,或明心見性開發智慧才能夠往生,這樣我們永遠絕望。

 

       所以,對人來講,必須先勸勉、引導他厭穢欣淨;對畜牲來講,雖然牠沒有智慧,不過牠也沒貪瞋的取捨,所以只要能讓他慣性的念這一句彌陀名號,牠就會隨著彌陀名號的功能,以絕對的他力、完全的他力而往生極樂世界。

 

       除了鸚鵡的事證之外,另外還一個事證,古時候在斯里蘭卡附近的一個小島,有很多人捕魚,只要他們念阿彌陀佛,捕的魚就愈多,魚肉就愈好吃,所以他們就慣性的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結果死後自然往生彌陀淨土。他們也不曉得有善惡報應、三世輪迴,也沒有想將來要怎樣,也談不上信,也談不上願;只是貪捕魚多、味道美,但也因此就自然地隨這句彌陀名號的功能而往生淨土。就好像從南部開車上高速公路,只要方向正確的往這一條路前進,時間一到就會到台北。如果有所選擇,想在中部轉一下方向,一轉方向,有可能就會開到其他的道路上去了。因為不同的方向,就會到達不同的目的地。

 

第91問:有人質疑:「雖然第十八願是本願,可是第十九願也有提到諸行往生,第十九願也是本願」。要如何解說呢?

       答:本願有兩種,一種是「因本之義」,一種是「根本之義」。

       

       就「因本」來講,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本願;現在我們講的是「根本之義」,四十八願當中,如果尋求哪一願是根本?只有「第十八願」。無論《無量壽經》或是祖師的傳承都可以確定是這樣。譬如龍樹菩薩《易行品》所談的本願內涵,或是天親菩薩《往生論》所講的本願,或是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所講的本願,或是善導大師《觀經疏》以及《四部五卷》所講的本願,都是指第十八願,而不是其他的願。因此,我們只要談本願,就是指第十八願。
一般人之所以會誤解,是因為他們不是專研這個教理。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無量壽經》裡面有一段文:「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這裡就有談到「本願」兩個字。同時又說「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這一段的意思是在講四十八願中的哪一願呢?當然是指第十八願,而不是第十九願。「成就文」、「流通文」也都是在講第十八願。可是如果對方的理解還沒有到達一個程度就無法了解,當他到達那個程度時,只要善知識稍微一點撥,立刻就通了。

 

第92問:(1)《觀經》有談到下品下生是往生到胞胎,除了下品下生之外,其他的品位往生是不是也在淨土?(2)《無量壽經》說往生淨土後是「咸同一類」,可是如果往生到胎胞,境界應是不同的。這兩段文要如何理解統貫?

       答:極樂世界只有一土,就是報土。九品往生是在胞胎裡面,胞胎是在哪裡呢?也是在報土。胞胎是什麼情況呢?就是還不能花開見佛、聞法、供養諸佛,是這樣的差別。如果花開的話,他就能夠自由的見佛、聞法、供養諸佛。花開的時間要多久呢?《無量壽經》說「五百歲」,有一個數目;《觀經》說上品中生是一夜,上品下生是一日夜,中品中生是七天,中品下生也是七天,下品上生是七七天,總之,就是一層一層各有不同的時間。兩者雖然說法不同,不過意義是一樣的。可是這個時間性卻也不是固定的,只要他懺悔自己的不信佛智,蓮花立刻就開了。

 

       另外,雖然念佛在下品生說明是為了顯示念佛的功德,那五逆罪人念佛真的是在下品下生嗎?不是的,他是超越九品的。所以法然上人在〈十二問答〉(《法然上人全集》第576頁)說:「問:極樂有九品之差別,阿彌陀佛所立乎?答:極樂九品非彌陀本願,四十八願中所無;此是釋尊之巧言也。若言善人惡人同生一處,惡業之輩易起慢心,故顯示品位,而言善人升上品,惡人降下品。應速往生,以見其實。」這一篇大家也可以參考。了解這個道理之後,就應該常懷慚愧,仰謝佛恩的念佛,而不應該起驕慢之心。

 

       我們都以為自己不是一個下品下生的人,其實我們內心都有十惡五逆的種子在蠢蠢欲動,只是沒有那個環境而已,只要有那個環境,我們都會造五逆十惡的。所以善導大師要我們以「法」來照自己,才能原形畢露,看清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必須要老老實實的依靠彌陀的救度,專念彌陀的名號,才能獲得攝取不捨、往生決定、平生業成的身份。所以這一個法門,給我們大安心、大滿足,讓我們一生當中,像善導大師所講的,常懷慚愧而仰謝佛恩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第93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是否還要再修行?是不是有一個修行的次第?

       答:到那裡是無修而修,修而無修,是自自然然證悟的境界,因為那裡是涅槃的境界,所以善導大師說「極樂無為涅槃界」。極樂報土沒有所謂修不修的次第問題。

 

       在娑婆世界,如果依自己的力量修行,必須要先降伏見惑,然後斷除思惑,之後再破除塵沙惑、斷除一品無明,一直到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斷了,才能由等覺進入妙覺,可是極樂世界不需要這樣,所以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中就用「樹」來形容。在娑婆世界,「樹」是指一寸一寸逐漸生長,可是有一種「樹」是一天就生長百尺,曇鸞大師用這種來譬喻極樂世界。

 

       比如古代,如果你告訴別人搭一種器具(電梯)幾秒鐘就可以到一○一大樓的高度,人家一定不會相信,他們相信的方式就是用跑的,或是健步如飛的概念,可是在現代這樣的觀念大家就會相信,因為看得到。

 

       極樂世界不是像娑婆世界這樣的,大家都以在娑婆能想像的在想像極樂世界,這都是錯誤的。以凡夫的見解來想像極樂世界,就是以可思議的來想像不可思議的。經典上講的非常清楚,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是「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現在我們都是用可思議的去想像不可思議的,是完全錯誤的。

 

       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百千陀羅尼當下現前,當然釋迦牟尼佛是經過了六年苦行,而且在這之前是從兜率陀天下來,已經是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劫。相同的,在這之前,阿彌陀佛已經為我們五劫思惟,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雖然我們凡夫沒有積植任何的功德,可是阿彌陀佛有啊!所以才說「他力」。

 

第94問:上人曾說九品互通,甚至是無量品,唯有本願法門是唯一的解脫之道。那為什麼釋迦尼佛或其他諸佛菩薩還要說八萬四千法門呢?

       答:說九品互通而有無量品,是就自力法門來講的。如果都依靠彌陀的救度,無量品就只有一品,無量機就只有一個根機──就是無有出離之緣的根機。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一開始不講這個法門?是因為觀機逗教,引導種種根機。如果一開始就講這個法門,恐怕大家難以接受,所以就先調熟種種的根機,等根機成熟了再講這個法門。就像《觀經》一樣,一開始不講這個法門,先講十三種定觀、三福九品,最後才講這個法門。

 

       純粹講這個法門的是《阿彌陀經》。就三經來講,《阿彌陀經》可以說是一部結論的經。《阿彌陀經》不講三福九品、不講十三定觀、不講三學六度萬行,只講執持名號,只講十八願的「三心」和「稱名」而已。

 

第95問:修諸行迴向往生就一定是是疑惑佛智嗎?

       答:這互有因果,由果可知因。如果不疑惑佛智怎麼會迴向諸行呢?就因為他不信受、不了解彌陀本願的救度,以致修諸行來迴向。《無量壽經》「胎化段」言:「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也就是說,對阿彌陀佛的佛智不信,但是他還是相信有因果報應而修種種的功德來迴向往生的,這樣的話就在他的花苞當中。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