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釋疑

  1. 淨土問答四則
  2. 如何真實懺悔,獲真實功德
  3. 三心之義──自力三心與他力三心
  4. 善導大師未訪廬山
  5. 念佛問答三則
  6. 淨土釋疑(三)(77~95則)
  7. 淨土釋疑(二)(45~76則)
  8. 淨土釋疑(一)(01-44則)
  9. 淨土釋疑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淨土釋疑
top

淨土釋疑

淨土釋疑(二)(45~76則)

第45問:雖然自己也深信因果,也常聽聞上人的引導,朝修行、道業、因果上建立較深的信心,但常為眷屬擔心,尤其母親已經九十幾歲了,我希望以念佛的方式來迴向他,但有同修認為應該迴向自己本身的業障,自己的道業先成,再來迴向其他眷屬。想請問上人應該怎樣才是正確的。

       答:妳和那位同修觀點不一樣,是因為對「迴向」沒有正確的了解。所謂「迴向」並不是說,今天念的一萬聲佛號,或多少佛號,只能迴向某某人,沒有餘力可以迴向其他人,並不是這樣。即使念一句佛號,也可以迴向百千萬的對象,既可以迴向給自己的冤家債主,也可以迴向給自己的祖先、兒女、六親眷屬,以及有緣、無緣的眾生。只是迴向的時候,要把握重點敘述,如對母親信仰以及往生的心情,對兒女的教養,是不是能夠堂堂正正地做人,是不是能夠繼承我們的宗教信仰,只要就我們所特別關心的列出來講就可以了,最後就以「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就都包含在裏面了。「人有誠心,佛有感應;人有善願,天必從之」。「有願就有緣」,只要我們有那一份真誠、懇切的心想要為對方好,阿彌陀佛都知道,都會盡量滿我們的願,如果我們的願不能達到,也會重報輕受,阿彌陀佛冥冥之中都在運作著,所以虔誠迴向之後,就任憑彌陀的安排、任憑彌陀的運作。


       另外,孩子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從小時候到現在,他們的眼睛就像攝影機,把父母的三業行為都攝入他的腦海中,所以他們是看著父母的行為長大的。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又說:「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我們如果做得端正的話,自自然然會影響他人,這就是身教重於言教,所以在教養子女方面,以身作則是比較重要的。如果自己沒有做好,單單在語言上督促他,這樣效果會比較差。當然,兒女有兒女的福報,兒女也有兒女的業障,有的業障即使父母再怎麼神聖都影響不了他,這時候就是藉佛力,就是要勤於念佛。一個勤於念佛的人,即使沒有迴向給他們,自然這個功德也會庇蔭在他們身上。所謂「一人有福,牽帶全屋。」一個人的福報,家中大小都受到他的庇蔭,有句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就是沾他的光的意思。又一句話,「入定山中之草木,牛羊食之毛光澤。」意思是說,這座山有阿羅漢居住或有人在山中修行入定,來吃這座山的草木的牛羊,牠們的毛也會有光澤。光是山中有修行人入定就會使得這座山的草木青翠、石頭光亮,來吃這些草的動物,牠們身上也會有這樣的變化,這就說明團體或家庭當中,如果有一個有福報、功德的人,家人就會受他的庇蔭,無形中也會改變家人。所以,凡事反求諸己,從自身做起。

 

第46問:我有一個朋友,和我一樣快五十歲了,他年輕的時候就在追求名利,現在也家庭安定、經濟穩定了,就開始要追求宗教。而我是從小到現在一直都接觸宗教,幾乎未曾斷過,年輕的時候也很有機會去求一些名利,可是我都不願意,將心力都用在宗教上。這兩年覺得淨土法門讓我的心很安定,真的是找到自己需要的。可是現在讓自己矛盾的是,本來三年後就可以退休了,但我想給孩子一個安定的家,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很想好好再去拚一場,好好賺錢。所以一邊想要一心相續念佛,可是想給孩子安定生活的心情卻很重。

       答:賺錢來養兒女,讓兒女有一些恆產,將來生活比較無憂無慮,這是天下父母心,但方向完全錯誤。孩子有福德,日後衣食無憂,孩子沒有福德,留再多的錢給他都害了他,所以留福德給子孫是最重要的。即使現在有一百萬、兩百萬、幾百萬,更重要的是拿去佈施,這樣就是留德給他了,所謂「富不過三代」,所以重點不是留房子、財產給兒女,而是把這些拿去救濟貧困,甚至供奉三寶,所以,退休之後,正好為你的兒女累積功德財,這樣的話,他們現世福報能夠保持得住,沒有的福報,也會因此培植。這一點大家觀察社會的現況就知道,富過三代的往往不是留有形的恆產給兒孫,而是留無形的功德,這才是最實際的。所謂「道德」、「福德」,福德是果,道德就是因,有了「道」往往就有「福」這個果,而道德的實際展現就是對人恩慈體貼,犧牲自己,成全別人,不為非作歹……等等,這個才是最實在的。古人說:「修德獲報,作善降祥。要好兒孫,只要積德,不要積財。」最近在《人間福報》看到星雲大師引用的一句話:「人間道德無價寶,比山比嶽萬倍高」,所以,我們留給子孫一定要留德,不要留金錢,留金錢是最愚癡的,留德才是有智慧的。金錢,只要留一些讓兒女夠成家立業就好,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其他的金錢,就用來做功德,這樣你好他也好,子子孫孫都好,所以,如果有兩棟房屋,就把一棟佈施出去,自己有百萬家產,百分之八、九十要把它佈施出去,這是最實際的,永遠都在我們身上,不會遺失、不會被偷。


       古人說:「不輕財,不能為善;不好義,不知積德」,又說「非積德,不能生聰慧之兒。」財之為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傳與子孫,無一不敗。故有智慧之人,當趁有權在手,有錢可施時,廣作利人利物功德,使個個金錢造成未來勝福。佛說:「世間之財,五家共有;水能漂沒之,火能燒燬之,盜賊能劫掠之,官吏能沒收之,不肖兒孫能消散之,故稱不堅之財。」唯用以濟世利人,才能增長福德,而庇蔭子子孫孫。


       我們生下這個孩子,是要讓他解脫?還是要讓他造罪、造業,繼續輪迴、受苦受難?這點很重要。如果生下孩子沒辦法讓他解脫,那就不要生,因為人身難得,而要脫離六道輪迴,如果不等到做人,完全沒有機會;好不容易得人身了,又不懂得解脫或沒辦法解脫,等於入寶山空手而回;好不容易,他很有福報出生在學佛的家庭,我們卻不能讓他學佛解脫,這樣是我們愧欠他,他不能解脫的話,孫子呢?曾孫呢?玄孫呢?子子孫孫呢?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引導他來跟我們同見同信同行同生極樂世界。最好是我們子子孫孫的生死輪迴,就到我們孩子這一代就好了,不要再輪迴下去了。所以,人一定要求解脫、求往生,我們最親愛的就是先生、太太、兒女,我們都想解脫了,如果沒有讓他了解這個觀念的話,那表示我們對他們的愛心不是真正的愛心。真正愛他就必須要給他最好的,就是淨土法門──念佛往生的解脫之道。

 

第47問:我想請示上人,從小家裏就有養寵物,現在家也養了很多貓咪,出門看到受餓、捱凍的一些動物,或是看到出車禍的小動物,我都是盡自己的能力把牠們送到醫院。這些事情常常佔據我不少時間,有時我不想在這些事上花這麼多時間,但內心又捨不得,所以有時候會苦。不知是否自己的觀念上有錯誤?

       答:這種存心是菩薩心腸,值得讚歎,很好!


       如果在外面看到死狗死貓,就把牠埋掉,幫牠皈依,為牠開示、念佛,希望牠有這個緣往生極樂世界,這也是牠們的福報。受傷,也是為牠念佛,讓牠懺悔業障、消除牠的罪業,帶牠去醫院治療,但是盡量不要自己養,可以送到專門收養的場所。如果捨不得,非養不可,就在家播放佛號,為牠講三皈依、講佛法。有機緣的話,也可以請牠們和你一起念佛,因為牠如果遇到別人就沒有解脫的緣,遇到你就有解脫的緣。遇到你,牠們沒解脫,等於不遇,就很可惜了。
日本有一戶很貧困的人,他的祖先代代都是靠耍猴子的技藝謀生。他有幾隻猴子,其中一隻已經為他服務很多年了,老邁了,這隻猴子也很有善根,他本身又是學佛念佛的人,他念佛的時候,這隻老猴子會在旁邊跟著念佛,甚至會合掌禮佛或摘花草來供佛,有一天,這隻猴子死去了,當夜他夢到這隻猴子顯現很端正的男身來跟他答謝感恩,說由於念佛的關係,他已經往生極樂世界了。你身邊的貓或狗,就像那隻猴子一樣,必須要謹慎引導使其能往生解脫。不過,這當然是量力而為。


       基本上,佛陀規定出家人是不可以養寵物的,因為,這個會佔據修行的時間,同時也會障礙往生,為什麼?人都有執著,相處就一定有感情,有感情就會難分難捨,這樣就會障礙往生了。並不是我們學淨土法門,一天到晚都念這一句彌陀名號,心裏就完全沒有苦惱,不是這樣的。苦惱有分「根本苦惱」和「支末苦惱」,根本的苦惱就是生死輪迴,如果生死輪迴雖然解決了,但只要生命還在的話,支末的苦惱還是有的,比如感情不如意、事業失敗、兒女不孝、家庭不美滿……等等。不過,因為他的根本煩惱已解決,所以他的內心會有一種安心,因為他知道人生只不過是短短幾十年,幾十年之後這些苦惱就沒有了。基本上,我們學佛的人,能夠自由自在最好,不要增加一些無謂的牽掛,牽掛就不自在。

 

第48問:我常掛念已往生的先生,念佛也都會先迴向給他,在他往生的前一個月,我問他:「你要去哪裏?」他說:「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可是我不知道他有沒有往生?念佛迴向給他,他是不是有所受益?

       答:妳在這裏念佛,迴向給他,點點滴滴他都有得到。如果他生前真的有深切的願生心,是百分之百就在極樂世界了。如果他要往生的念頭,只是以前偶而浮起,但不是很深切,也不相續,往生是不定的。以我們來說,也都有牽掛,即使我們現在百分之百願生極樂,但生命存在的期間就有煩惱,有煩惱就有執著,有執著就有牽掛,但這不會障礙往生。因為我們知道我們還活著,只要還活著,就有該盡的責任,也就會有牽掛,因為煩惱凡夫嘛!可是到了最後的關頭,沒辦法再延長生命,他就會放下。

 

第49問:在《觀經》有提到「觀想念佛」及「品位」的高低問題,《無量壽經》也有提到「胎生」或「化生」。在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的前提下,是不是在今生尚未往生之餘,還有一些可以再努力的部份?

       答:對於我們這個法門如果沒有正確了解的話,就會有這樣的疑問。《無量壽經》有談到「三輩」以及「化生」、「胎生」,《觀經》有談到「三福」和「九品」,那為什麼我們不談呢?並非不談這些。為什麼?這有分「對內」和「對外」。


       「對內」來講,是因為教門不同。《大經》中所談的「三輩」不是指往生之後有「三輩」,這「三輩」的意思是指修行的根機可分為三種,雖然根機有三種,但往生的法只有一種,就是「本願稱名」。善導大師解釋「三輩」時說:「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這說明眾生根機各有不同,但要往生的話,一定要專念南無阿彌陀佛。譬如上輩中雖有提到出家、發菩提心等等,即使出家或發菩提心也是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名,「一向專念」的意思是,儘管你能修戒定慧、行六度萬行,但往生還是靠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是靠自己的那些修持,如果靠自修的那些迴向求生,就是善導大師說的「要門」,不是「弘願門」了。中輩也好,下輩也好,根機雖有不同,但都強調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所以說「三輩」的意思是要引導三輩眾生一向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進入彌陀報土,不然就會落入「胎生」,也就是疑惑佛智的現象。


       「化生」和「胎生」的差別在哪裡呢?「化生」是「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佛的智慧在這裡指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我們對這五智能了解嗎?當然不能,因為那是佛的境界,唯有佛與佛才能了解,二乘無份。這五智在哪裡?在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阿彌陀佛如果沒有成正覺哪有這五智?正覺的功德在「乃至十念,必定往生」,所以「明信佛智」就是明信:「一切善惡凡夫,只要一向專念彌陀名號,願生彌陀淨土,就必定往生。」這樣解說大家就能簡單容易的了解。若不是這樣,則沒有人能夠往生,因為佛的境界只有佛才能了解,菩薩也無法了解,那誰來明信呢?又誰來作諸功德呢?所以「明信佛智」就是「信受彌陀救度」;「作諸功德」是「專稱彌陀佛名」,諸功德在哪裡?在這一句萬德洪名的彌陀名號,《無量壽經》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這一句名號具足無上功德,所以我們只要念這一句名號就是「作諸功德」;信「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就是「信心迴向」。所以我們這個法門是不經過胎宮,不入胎生的,而是到淨土就能在七寶華中自然化生。如果不是這樣,就會落入胎生五百歲,胎生五百歲是指:「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所以,如果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懷疑,但還是相信有罪福、善惡報應而修種種的功德迴向往生,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要門」,這等同「九品」。


       《觀經》講三福九品、定善散善是為了引導修聖道門的人,因為八萬四千法門歸納起來不是「定」就是「散」,定善散善就是聖道門所有的行門,為引導這類人歸入淨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而說三福九品、定善散善。所以釋迦牟尼佛最後不流通定善散善,而流通持佛名號,經言:「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已經不是「觀無量壽佛像」,而是「持無量壽佛名」了。善導大師解釋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雖說定散兩門的利益,可是以阿彌陀佛的本願來說,不在於迴向定散,而在於專稱彌陀名號。可見定散不是本願,只有稱名才是本願。而本願稱名之「因」與定善散善的「因」是不一樣的,「因」不一樣所得到的「果」就不一樣。上品的因得到上品的果,中品的因得到中品的果,下品的因得到下品的果。可是本願稱名都不是那些因,所以就不是那個果。


       九品有念佛在下品的,這不是顯明念佛在下品,而是顯明這一句名號有大利無上功德,「無上」就是超越上品、中品……,「大利」就是超越初地、十地……等階位。所以本願稱名是超越品位階級,不在品位階級當中的。《無量壽經》說:「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趣,惡趣自然閉」。我們這個法門是橫截的,不但是橫截五惡趣,即使一地、一地也是橫截的。為什麼九品有「念佛在下品」呢?意思是說,念佛有這麼大的功德才能救五惡十逆的眾生,五惡十逆的眾生罪惡太重了,上品上生的功德是沒辦法救度的,只有佛號才能救度,所以以念佛來顯明功德的殊勝。善導大師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可見在這裡的稱名是非定非散的稱名,是本願的稱名,不是定善散善的稱名,所以說「非定非散,非一非多(非一念非多念)」,總之就是稱名。我們這個法門的特色就在這裡。
如果「九品」和「三輩」對比,「九品」和「三輩」的性質是一樣的,「九品」、「三輩」、「胎宮」對比,性質也是一樣的。我們個這法門是進入報土,不在胎宮裡面,雖有三輩的身份,不依三輩往生。如我的身份是出家,但我往生不是靠出家的身份,是靠這一句名號的功德。可是這種道理一般不了解,會認為念佛是下品生,其他是上品生,所以我們不能只是念佛,還要做其他的;甚至認為單這樣念佛不夠,還要把念佛的功夫提升到功夫成片,夢寐一如,甚至進入念佛三昧,以為這樣往生比較可靠,品位比較高超,這樣的解釋就是「要門」,不是「弘願門」了。即使我們能夠入定觀佛,可是我們往生不是依靠入定觀佛的功夫,這與六字名號相比太拙劣了,何況我們即使入定觀佛,出定之後仍是貪瞋癡的凡夫,不可能二十四小時要觀佛就觀佛,何況這對這個法門來講並沒有可貴之處,到極樂世界天天都在觀佛。進入三昧也是一樣,現在進入三昧,時空過了之後,凡夫心就又浮現了,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時、天天年年都在三昧的境界。往生極樂世界後,煩惱都斷了,何況只是三昧而已。所以我們能夠往生,而且進入報土,完全是靠彌陀的願力,不是靠我們凡夫的任何功夫,即使是上升到色界天(禪定)、無色界天(更深的禪定)都仍是凡夫,死了還是墮落下來。在《正法念處經》說:「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表示雖然是天人,但壽命一到就隨業力流轉,有的直墮地獄;有地獄眾生出地獄時,所感的是升天的業,就升上天了。以佛的眼光來看,天堂地獄其實都一樣。以我們的眼光來看,覺得某某人的禪定很高可以入三昧、到×禪×禪……,會很羨慕,覺得這樣往生應該更可靠、品位應該更高超,但以佛的眼光來看,都仍是貪瞋癡的凡夫。


       善導大師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善凡夫也是靠佛的願力,惡凡夫也是靠佛的願力,如果沒有佛的願力,善惡相差很大,但如果靠佛的願力,其實都一樣,沒有什麼高低的差別。比如石頭不管大顆或小顆,只要放在船上,同樣都到彼岸。如果沒有船可以靠,表面看有大顆、小顆,但因沒有船,一樣都沈入大海。

 

第50問:如果靠佛願力,一生稱名和乃至十念稱名,有沒有不同?

       答:所謂一輩子的稱名和十念稱名,意思是上盡一形、一輩子,下至十聲、一聲,所以是「乃至」。你什麼時候遇到這個法門,就從此之後乃至一輩子稱名,是斷氣前十念才遇到的,就十念稱名。就是聞此法門後,從此不假方便,一向稱念彌陀名號,靠彌陀願力往生。所以學我們這個法門的人,如果認為我已往生決定現生不退,可以不念佛了,那就錯了。


       一個真正「平生業成」的人,他一定會「念念不捨」,一輩子念佛,因為體會到「機法兩種深信」的道理。一個被地獄之火燒到的人,在沒辦法自救的情況下被阿彌陀佛拉上來,他此後的人生會怎樣?一定是以念佛為他人生最重要的事。如果這個道理只停留在觀念上,沒有真正體會,就不可能「念念不捨」的念佛。因為有「機法兩種深信」,八萬四千法門就沒有一個法門學得來了,因為他一無所靠,後退無路,兩邊也無路,就像走在白道上。走在白道上就是機法兩種深信的現象,走在白道之上,八萬四千法門怎麼還有一個法門可以靠得上呢?他一定是正念直來,這種眾生已經在阿彌陀佛的攝受當中,不可能再墮入水火之難了,也不可能後退,將不再輪迴於六道,這豈不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嗎?所以如果有正確的觀念,就不會認為我已平生業成,可以不用多念佛的錯誤見解了。

 

第51問:可不可以這樣說:學這個法門不是、也不須要追求上品上生,或努力加倍的念佛直到一心不亂或三昧定,而只是信願行,一直念佛;也因為一直念佛,信願又輾轉加深。是不是這樣自然而然的運作下去就可以了? 另外,努力追求入三昧,這樣是不是有自力的成份

       答:是這樣沒有錯。也就是說,隨自己的根機能念佛到什麼地步就到什麼地步,即使念到某一個地步,也不要認為這樣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更有幫助、往生更可靠、品位更高超。即使沒有到任何地步,也不要自卑,認為自己往生不定或品位不高。若有這樣的觀念,就不是我們這個法門的行人了。


       我們說「信願行」,雖然都是願生,如果信的不是我們這個教理,就是信不同;信不同,行就會不同。


       「努力追求入三昧是不是有自力的成份?」這不一定。如果是他力心的人,一天念佛十萬聲,追求念佛三昧,一樣是他力;如果是自力心的人,一天念一聲兩聲,沒有修什麼行,那也是自力。同修中有的人規定自己一天念幾萬聲,是因為怕懈怠,希望精進念佛,因為平常不念佛還是妄想雜念。如果對這些有正確的了解,就不會產生其他不必要的掛礙。

 

第52問:如果一個非常忙碌的人,一天加起來可能只有兩個小時的空閒時間,可是他忙時,心中自然浮現的是念佛;另外一個人,他可能一天都有時間,有二十三個小時都拼命念佛,但另外一小時就放掉不念了。以這兩個人為例,是念佛多遍較能有定的成就,還是一個對世間較捨離而心向淨土的人才真是我們這個法門的行者。

       答:是的,常念佛多念佛較能有定的成就;但,所謂「得生與否,但看信願之有無」。本宗是以「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為宗旨,一個信佛救度的信佛念佛人,一定是個行住坐臥、時處諸緣都念念不捨的人;當然這些念佛人的根機各不相同,念念不捨的相狀自亦不同,但基本上都會念念不捨的。

 

第53問:如果只談念佛,是否太忽視人文、道德的部份了?

       答:如果真的相應我們這個法門,一定會相信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一個真正體會到罪惡生死凡夫的人,一定會謙卑柔軟,貢高我慢不起來,也傲慢計較不起來,這樣性情就會轉變。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即使是真諦也能體會俗諦,體會俗諦就能進入真諦,是相輔相成的。


       五戒十善是一個學佛的人最平常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就有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在還沒有完成佛果之前,最起碼要完成下士道,也就是保持人身,這起碼要五戒清淨。當然這是自力法門,在娑婆世界這輩子沒有完成佛果就下輩子,下輩子沒有完成就下下輩子……,為了生生世世的修行,所以必須生生世世都保持人身遇到佛法,如果有一世墮落到三惡道就無法再繼續了。墮落三惡道要再得人身,就要看他過去世有沒有轉世為人身的緣成熟,所以是難行道。龍樹菩薩才會說:「難如登天」。


       淨宗法師有一段話談的很好,他說:「一個真正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的念佛人,他必定是一個恭敬謙卑的人,他看不到自己的善,他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惡;就像在太陽底下看不到蠟燭的光,如果還看到蠟燭的光,就表示還在黑暗的房子裡面。」對於一個信機信法的人,他只有自感慚愧,知道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的凡夫,他不會覺得自己能有任何修行。在阿彌陀佛的救度之下,即使能做什麼事,也會覺得沒有什麼了不起。所以我們這個法門是「既不能,也不必」,我們做不到,而且因為有阿彌陀佛,做不到也沒掛礙。「一切恐懼為作大安」,大安就在這裡,不然就不是大安心的法門了。

 

第54問:我們現在說吃素是指不吃動物,那細菌算不算?我現在也儘量吃素,可是飯裡有米蟲,菜也有菜蟲,走路時也會傷害一些眾生,這個界限對我會有一點困惑。

       答:有一首偈子:「佛觀一杯水,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眾生肉」。「殺」有分故意和非故意,即使走路、呼吸都會,不過那是比較小的。殺生通常以殺人為基準,或是較大、較有靈性的動物,那種結怨比較深。以動物界來說,比如雞吃蟲同樣也有罪業,但比起以瞋恨心來殺對方,那是不一樣的,可是還是有你吃我、我吃你習慣性的流轉。要定界限是很難,身體生病吃藥也算殺生,但這在冤冤相報上是較輕的。通常說不殺生有幾種情形:他有佛性我們不可,他有痛苦我們不忍,他會報復我們不宜,他跟我們生生世世有六親眷屬的因緣我們不該,因有這些原因,所以強調不殺。所以基於慈悲心、是過去的眷屬、懼怕冤冤相報,所以不殺。至於細菌、微生物,就與這些沒有關係。當然徹底來說,細菌既然是生物也有佛性,既然是輪迴,也有可能是父母兄弟,既是被殺都會有報復的心,只是這種可能性是比較少,因為這是凡生存在地球上都難以避免的,這和吃牠、害牠、一對一的針對性不一樣。不過,當然我們能避免就儘量避免。

 

第55問:入報土是淄澠一味,可是報土中是不是仍有一些差異?舉例說,我們在場的人都是信佛智,一向專稱,這樣往生到極樂世界後,我和法師的果報會一樣嗎?

       答:你和善導大師的果報是一樣的,而且是馬上。曇鸞大師說:「願往生者,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亦如淄澠一味,焉可思議!」


       在娑婆來講有三三九品的差別,推而說之就是八十一品、無量品的差別,但是到極樂世界之後就沒有一二以及初地、二地、三地……的差別。以凡夫來說,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生死個人了,行善的人到善處,造惡的人到惡處,有種種高低品位的差別,怎麼會說都一樣呢。這是因為彌陀名號不可思議的力量,是無法以我們凡夫的智慧來臆測衡量的。善導大師於盛唐時期顯現的是一位高僧,慧淨本身於末法時期是一位庸劣的凡夫身,可是我們都依靠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本願力量,所以到極樂世界後,善導大師不增加,慧淨甚至其他人到了那裡也沒有減少。


       因為佛的境界唯有佛才了解,所謂「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二乘都沒辦法了解了,更何況我們博地凡夫。也因為這樣,所以佛經中常用許多譬喻。如龍樹菩薩在《易行品》首先說明,所有的佛法整個歸納起來可以分「易行道」和「難行道」,什麼是易行?什麼是難行?這不好說明,所以龍樹菩薩就用「乘船」和「步行」來做譬喻。到曇鸞大師又以「自力」和「他力」來說明,難行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凡夫的力量,易行道是靠彌陀不可思議的力量,也用乘船和步行,甚至種種的譬喻,所以《往生論註》一書的譬喻就有十幾種。到了道綽大師,幾乎完全承襲曇鸞大師的思想,在其《安樂集》中,大概就有三十種譬喻。日本源信大師,在其《往生要集》中,除了繼承這些譬喻之外,自己也增加一些譬喻,所以有所謂的「他力十喻」或「他力七喻」。最近我也在整理這些譬喻,因為有些譬喻能讓人很快了解何謂「他力」,否則單從教理有人不易理解。以整個佛教經典來說,譬喻是非常多的,像《觀經四帖疏》也有譬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二河白道喻」。總之,阿彌陀佛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既是不可思議的力量,就不是我們能想像、能說明、能形容完整的,如果凡夫有辦法理解,就不能說是不可思議了。

 

第56問:二乘行人迴小向大,求生極樂世界,是否也是入報土?

       答:應該這麼說,如果他是依靠本願的話,都是入報土。若論二乘,要迴小向大比較困難,若迴小向大,都是進入報土。我們說的疑惑佛智,是依凡夫所講的,因為唯有凡夫才有那些分別、計度……,阿羅漢以上,這些是比較少的,所以四十八願當中,所發願的對象都是指凡夫較多。尤其《莊嚴經》中所講的四十八願,幾乎都是指他方佛國所有眾生,像我們這裡所談的第二十二願是「他方國土諸菩薩眾」,我們一看時會覺得,哎呀!他是菩薩眾,是菩薩的果位往生才是那樣的。但若從《莊嚴經》來說就不是菩薩眾,而是凡夫眾生。也就是說,在這裡有菩薩、有眾生,但是到了極樂世界就都一樣了。


       經典上所說,尤其是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都有談到往生極樂世界後,我們的六根對那裡的六塵,當下就悟道。也就是說,眼根看到那裡的景象、耳根聽到那裡的聲音、鼻根聞到那裡的種種味道、身體觸到那裡的東西,當下都能讓我們大徹大悟。就好像釋迦牟尼佛在未坐菩提座之前是凡夫,可是一旦坐上菩提座,夜睹明星,當下大徹大悟,大悟徹底,三明六通、百千陀羅尼立即現前。以我們眾生來說,每個人都有佛性,佛性本就具足三明六通、具足百千陀羅尼;另外,任何善緣我們阿賴耶識的倉庫都有,所有的惡業我們也都做過,論善、論惡,我們的阿賴耶識中都有。在《念佛感應錄》第一集中,除了收錄有念佛感應的事蹟之外,另有三則並非念佛感應的故事,我之所以將它們收錄進去,一方面是要與念佛感應做對比,一方面也是為了說明只要尚未脫出六道輪迴,大家都一樣。其中一則故事是「曾為高僧,再度沉淪」,以前曾當過高僧、戒行僧,可是因為六道未出,貪瞋癡未除,所以逢善緣善境就行善積德,逢逆緣惡境就做惡多端,最後卻造下了殺人之罪,過去高僧的行誼,以及持戒的清白與堅定當下就不見了,從娑婆來講,當高僧時萬人景仰,但投胎轉世之後,萬人景仰的情景不再了,反而是萬夫所指,所以六道輪迴的種種都不可靠。以佛的眼光來看,六道種種都不究竟,只有往生極樂世界才究竟,因此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中說「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

 

第57問:(1)有人認為往生後有九品的差別,這樣算不算是疑佛智?(2)有人認為佛智很多,不認為只要信「稱念名號」就能往生,所以憶佛念佛就是憶念佛智不可思議的力量。對於這樣的說法,本宗的看法是如何?

       答:修習淨土法門、弘揚淨土法門的人,必須要把聖道門與淨土門的理論分開來。你談的那一種解釋是以聖道門的理論來解釋淨土門。我們這個法門完全是以淨土法門來解釋淨土法門,這一點很重要。


       所有淨土法門中,我們善導流是最純、最專的。很多人都是以聖道法門的理論來解釋淨土法門,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呢?因為自宋朝以來解釋淨土的以天台宗和禪宗為多,但是他們都沒有接觸到善導大師的著作,所以都不是以淨土來解釋淨土。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完全是以淨土解釋淨土,天台智者大師也有註解《觀經疏》,不過是以天台及禪的教理來解釋;北宋非常有名的知禮大師也寫了一部《觀經疏妙宗鈔》來解釋智者大師的《觀經疏》,也是以天台的教理來解釋淨土,所以就把淨土信仰解釋成天台的思想了。還有,宋朝永明延壽大師是禪宗的行人,他認為禪不夠究竟,最後還是要回歸淨土,但是那個年代學禪的氣氛很濃厚,為了引導學禪的人進入淨土,所以就提倡禪淨雙修,這樣當然是以禪的教理來解釋淨土。這有時代性、契機性的方便,可是如果站在淨土法門來看,那些就不純了。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我們要強調「淨土門」與「聖道門」不同的原因,因為將它劃分開來才不會彼此模糊、混淆,甚至強調難行道、易行道,強調他力、自力,強調要門、弘願門,強調正行、雜行,就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混淆的、毫不妥協、苟且,讓我們能夠明辨什麼才是真正的淨土之道,什麼是混雜不純的,讓我們很容易的正確掌握行持,也了解往生是進入報土。


       另外,胎生和九品到底是有關係還是沒關係呢?從經文來看是有關係的。譬如《無量壽經》講,在胎宮的時間是五百歲,所謂「五百」並不是固定的五百歲,「五百」在印度當時是用來形容多的數目,如五百商人、五百童子、五百侍女……等。九品也有時間性,上品中生經宿則開,七日不退,上品下生一日夜蓮華乃開;中品中生、中品下生經過七天,下品上生又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花開見佛。九品有時間性,胎宮也有時間性,兩者都是在花苞裡經過一段時間才花開見佛,所以有品位階級就表示還在胎宮中。以《無量壽經》的經文和九品的經文來比較有雷同的地方,既然胎宮是疑惑佛智,與九品就相表裡。


       善導大師在整部《觀經疏》最後的結論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雖說的「雖」已下伏筆,表示說定與說散,但還有一個利益是不在這其中的,而且這利益反而是比定散的利益還大,所以「雖」是這一段文的字眼,然後才點出真正要講的是本願。從定善和散善的立場來看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的本願意在哪裡?阿彌陀佛的本願意在於十方善惡凡夫統統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這一段文雖然簡短,卻是千鈞萬力,鏗鏘有力,是整部《觀無量壽經》的指歸、心肝骨髓。自古以來研究講說《觀經》,如果沒有看到善導大師的《觀經疏》是體會不到這個內涵的;即使看善導大師的《觀經疏》,可是沒有人指導,他看到這一段也是一略而過,所以要了解善導大師的《觀經疏》可以先看我編的〈觀經疏編序〉,序文中我就有將《觀經疏》的眼目、重點引出來,只要掌握這幾個地方,就掌握整部《觀經疏》的重點了,沒有掌握這幾個地方,即使將《觀經疏》的文句、精華列出來,也沒有多大意義。必須將核心引出來一再的強調,特別的凸顯,一再的反覆說明,因為他很重要。

 

第58問:很多弘揚淨土宗的人也依「三經一論」在講述,甚至也有依照善導大師或《往生論註》來闡揚,但是解說和註解都不同,要如何選擇或判定呢?

       答:自唐宋朝以來才開始有解釋淨土法門的論述,尤以宋朝以後更興盛。他們所解釋的都沒有依據善導大師,因為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乃至曇鸞、道綽大師的論著,以及《起信論》都是直到清朝末年才由楊仁山居士請託日本南條文雄引渡過來中國。楊仁山居士和南條文雄都是留學英國的,南條文雄是屬日本淨土真宗東本願寺派的一位學者。
如何認定所弘揚的是正確的、純粹的善導大師的思想,這必須靠每個人的智慧與經驗。有一句話說「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這是因為行家的背後有傳承指導,以及他多年累積的經驗,因此憑直覺很快就能知道哪一種是對,哪一種是錯的。所以能不能認定,就要看每個人的智慧與經驗。

 

第59問:請問什麼是「念佛以無義為義」?

       答:這是從根本上、原則上來講的。意思是我們稱念這六字名號,只要儘管稱念就好,沒有什麼限定、規矩、要求,就如善導大師所講的:「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行住坐臥、時處諸緣都可以念佛,不是專心念就是散心念,不是大聲念就是小聲念、金剛念、默念,「以無義為義」就是指這個,沒有形式、規矩、條件,只要念佛就是了。不管心清不清淨,不管做什麼事情、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什麼方式、什麼身份都不管。可能有人會有疑問,這樣來講,我們每天在佛堂都是正身端坐閉目專心念佛,而且還強調「十念計數」,這豈不是「有義」嗎?(「有義」是指形象、規定)。我們剛才談的是從原則上來談的,正身端坐或十念計數是技巧性的,我們對自己有這樣的要求,但從阿彌陀佛來講是「以無義為義」,我們對自己有這樣的要求難道是以這個來迴向往生嗎?不是的。是讓我們更貼切的專一的融入在這一句名號當中。

 

      (上人的意思是不是說,念佛沒有條件、不論方式,只是很單純的念佛,這樣就不會有類似以凡濫聖的流弊出現?)

 

       答:也不完全是這樣。原則上是以無義為義,因為第十八願只說「十方眾生,乃至十念」,我們自我要求的念佛方式,是讓我們的身心更融入在這一句名號當中。因為要念佛、共修,所以就選一個方式,本來是靜靜的念佛就好,不過人都有妄想雜念,阿彌陀佛沒有要求我們不能有妄想雜念,但是我們可以自我要求儘量減少妄想雜念來念佛;要如何減少妄想雜念而念佛呢,可以利用十念計數。不過要求得到或要求不到,對彌陀的救度、對往生淨土我們都不可以懷疑。所以原則要掌握好,細節技巧則是隨人的根機不同而應用。如果過份強調技巧性而忘了原則也會偏失,會因為念佛達不到自我要求而自我苦惱,甚至懷疑往生,這樣反而不好。因此,雖然我們有技巧上的設定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回歸到第十八願──稱名必生,不顧慮自己做得到、做不到,完全回歸到稱名必生,因為稱名的本身就是乘彌陀願力,已是當生成就、往生決定了。學習我們這個法門要清楚,只要稱名,現在就已經是往生決定的身份,是已經給阿彌陀佛救到的人了。我們現在念佛,是就我們這種根機、場合來做技術性的要求,不管做的好或做不好,要求得到或要求不到,對往生來講都不增不減。以這點來講,等於是回歸到「信」,可以這麼說,但信的背後是什麼呢?是這一句名號,是因為我們稱名靠彌陀願力,所以在這方面強調信,就不是自己想像的信或自己體驗的信了。自己體驗的信往往是無形的,而且最後都會改變。所以學習這個法門,如果不回歸到善導大師的解釋都會半途而廢,善導大師說「縱發清心,猶如畫水」,即使我們有某一種體會感受,都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遇緣即現,境過則遷」,因為心境會改變,不是永恒的。永恒不變的是這一句彌陀名號,永恒不變的是依靠這一句名號,只要以每個人目前的根機去稱名念佛就可以了,我們的信要回歸到這樣的信,信這樣的內容。所以說「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第60問:信心決定和決定信一樣嗎?

       答:有「機法兩種深信」就是信心決定,就是金剛信,不會再改變。會改變,不是對機沒有深信,就是對法沒有深信;對機沒有深信,對法一定也沒有深信,對法沒有深信,對機也一定沒有深信。這兩個深信是一體的,有機深信就有法深信,如果只是信機而不信法,那不算信機,只是一般的「罪惡觀」。「罪惡觀」淨土門有,聖道門也有,我們這個法門的機深信與一般的罪惡觀不同,我們是從信靠阿彌陀佛的本願來說他的罪惡觀是深信機。理解這兩個信內容,無非也是自覺憑自力無有出離之緣,八萬四千法門當中唯有彌陀本願這個法門才能使眾生有出離之緣,而且可以快速成佛。有這兩種信心就是有金剛信,不管是深、淺或心的感受如何,都算是深信。以我們凡夫來說,五戒都無法清淨,十善都無法圓滿了,更何況是脫離輪迴的出世間法?這樣想來,我們根本不可能出離生死,這是令人非常悲痛的一件事,若能理解到這件事,他就會全心靈歸入彌陀的救度。上師有一句法語說「人生就像賭博,我把一切下注在佛的身上,就算輸了也無所謂。」我想上師的心就是這樣,因為,已經沒有可以賭的了。和五戒、十善賭打不贏他,而且贏了也沒有用;和五戒、十善賭都打不贏了,何況是四諦、十二因緣。這樣能夠打賭的就只有這個法門了,而和彌陀打賭,輸了也沒有怨言。

 

第61問:本宗的目的是入「報土」,對於念佛儘量回復到最單純,不要高攀聖境,但《感應錄》上一些是對極樂淨土勝境的描述,那些境界是可信的嗎?

       答:那些只可做為啟信的參考,不能完全去崇拜甚至盼望那種境界。而且境界是各個人不同,一般來說,各人所看到的阿彌陀佛往往也是他所供奉的,可見每個人看到的阿彌陀佛各不一樣,所以每一個人當下看到的淨土也會不一樣。我們要了解淨土,應依據《無量壽經》以及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真的了解淨土,是必須到極樂世界之後,除此之外,一般所描述的都不能盡信,信要信聖言量。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既然不能盡信,為什麼我要寫,也編輯出書呢?那是為了在某一方面啟發我們,讓我們對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有極樂世界的歸宿,念佛必定往生,念佛能得現當二益有信心。不過,最後還是要回到信受彌陀的救度,那些內容只是某一種因緣性的而已。

 

第62問:善惡業性本空,是虛假的、無常的,無關乎我們往生,念佛人是否不須特別重視行善止惡?

       答:我曾經提起在娑婆世界六道輪迴中,講善講惡他本身是虛假的,這也必須進一步說明。也就是說,這樣的說法是從佛的境界來看是這樣,如果一個凡夫還沒有證悟到佛的境界,還有善念、惡念,還沒有破除見惑的話,對他來講,一切的善惡所結的果報苦樂,點點滴滴都是真實的。如果有人因為聽了我那樣說就以為善惡都是虛假的,就不須要去惡行善甚至可以無惡不作盡情享樂,那就是天大的誤解了。《永嘉證道歌 》說「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所以就我們生死凡夫來講,必須要去惡行善,才不會接受痛苦的果報。我之前那樣講,從彌陀的救度來看,我們眾生生生世世曠劫以來所累積的惡業對彌陀的救度是沒有障礙的,因為就彌陀來講,我們的惡業都是虛假的,障礙不了他真實救度的功德。所以印光大師在 《文鈔》的有些地方就談到「帶業往生」,有的地方就談到,所謂帶業是在這裡是帶業,到極樂世界就無業可帶。極樂世界是真實的境界,我們虛假的業到那裡就好像黑暗遇到了光明,黑暗當下就消除了。所以有人疑惑,我們生生世世累積的十惡五逆的罪業到哪裡去了?這些果報誰來償還?其實「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到了那裡,我們不了則了,當下佛性現前,證悟本具的空性,就是佛性、覺性、真如、一真法界。所以我們生生世世的業障是不成障礙的。

 

第63問:在罪惡凡夫的心態中,並沒有真實心,「宗風-俗諦」有提到「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這樣的真實心應如何培養?

       答我們這個法門都是懺悔慚愧自己的罪惡,知道自己卑微渺小、無能無力,一個人如果有「機法兩種深信」,他的心就會柔軟下來,如宗風所說「謙卑柔和」,同時領受彌陀的救度,就會「恩慈體貼」,因為彌陀就是恩慈體貼眾生的。我們學佛大悲心,體會彌陀的大悲心,知恩報德,就會流露出「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這並不表示百分之百的不可能的,是自然就有那種嚮往之心,而一點一滴去做 ,就好像曇鸞大師所說的「不斷煩惱,得涅槃分」。所以「俗諦」所講的,也都是從「機法兩種深信」開展出來的,雖然不是全部做得到,但就如同大海,大象所吸的水比較多,馬所吸的水就比較少,鹿所吸的就更少,如果一隻蚊子所吸的就少之又少,是隨每個人的根機。

 

第64問:「邊土」和「報土」的受用有什麼不一樣?

       答:「胎宮、邊地」是《無量壽經》所講的,名詞不一樣,意義是一樣的。也用「疑城」或「懈慢國」來說明,這是用其他經典的名相來作為我們這個法門的解釋。疑城是在華嚴經裡面所談的,化土,還沒有到究竟的地方,也叫「化城」。把疑心當作化城來講,所以也叫疑城。疑城和邊地、胎宮意義是一樣的。懈慢也是同樣的意思。


       我們這個法門講精進和和懈慢和聖道門不一樣,本願稱名就是精進,如果不是本願稱名,即使發菩提心修諸萬行、功德,從早到晚,從晚到早很精進的在修行也算懈怠,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從早到晚,從晚到早,如救頭燃的急切,也算懈怠。所以我們這個法精進、懈怠衡量的方法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因為精進的目的是為了快速累積廣大的功德,廣大的功德都在這一句彌陀名號,當下接受,當下擁有,非常快速。所以《無量壽經』說:「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所以能夠「謙敬聞奉行」就是精進,如果對這個法懷疑不信再怎麼樣都是懈怠,為什麼?因為他有憍慢之心。以憍慢之心來修諸功德,跟這個法門來比較是懈怠不是精進。


       善導大師於《觀經四帖疏》〈定善義〉說:「帶惑疑生華未發,合掌籠籠喻處胎,內受法樂無微苦,障盡須臾華自開」。「帶惑」就是疑心,「喻處胎」是一種比喻。 又說 :「修因正念,不得雜疑。雖得往生,含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宮胎;或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疑障乃除,宮華開發,身相顯然,法侶攜於佛會。」這裡談到邊界,也就是邊地、胎宮,名詞不同,意義相同。

 

第65問:我有親人中風多年,他們都很痛苦,我想向他們介紹淨土宗,並祈求阿彌陀佛早日接引他們到極樂世界,這樣可以嗎?

       答:可以,希望他們早日離苦。同時要向病者開示,請他們心中不要執著,看清世間的真實相。

 

第66問:平常忙的時候無法念佛,大多只能在閒暇時多念,這樣往生會不會有問題?須要再祈求阿彌陀佛來接引嗎?

       答:沒有問題,不須要祈求。只管一直念佛,行勤一生專念。

 

第67問:有時候會因為世俗的事煩心,念佛也會愈念愈煩,要如何?

       答:可以這樣想,祖師說我是個罪惡生死凡夫,為什麼我會這麼煩躁?難道我是聖人,事情都是我對而別人錯?難道一定要滿我的意嗎?自我反省後,會知道其實我也有錯,這是我所造的業,是我該承受的,這樣心情就會平復,自然就不會氣忿煩惱。如果一個人認為我是對的,都是別人錯,別人是故意害我的,同時不認為這是自己所造的業,這個人會一直不平 、不滿、生氣、計較。


       學佛的人要了解,世上的苦樂禍福成敗得失都是我們過去所造的業而呈現的,如果我們沒有造業,今天我們就是皇帝,或是成仙、成佛了,不會在這凡間輪迴。會在凡間輪迴,都是過去世我們造了種種的業,只是我們忘記了,但是因果不昧,時間一到自然受報。所以佛陀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做者是」。善業多轉生為人,惡業多墮落地獄,念阿彌陀佛靠佛力則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學佛的人要有「機」、「法」的深信,自然就較不會煩惱、計較。


       對於苦境,我們不要純粹認為它是苦,苦是入道的緣,沒有苦,我們很難想要解脫;因為有苦,才使我們尋求解脫之道,所以我們反而要感謝這個苦的因緣。遇到人事物的逆境時,應該換個角度來看,因為有苦才使我們得以警惕,對厭離娑婆世界的苦與欣慕淨土的樂的心更深,所以應感謝苦。如果無法了解這一點,而是一味的埋怨苦,將會從這個苦進入另一個苦。

 

第68問:我母親在家裏供奉地藏王菩薩,誦《地藏經》已多年,如果我想請她專念阿彌陀佛,應該怎麼做?

       答:首先為令慈說明學佛修行,應先以出離三界六道之生死輪迴,再倒駕慈航廣度眾生為目標。因生死不了,危險太大,輪迴未出,難免墮落,唯恐一失人身,萬劫難復。而欲當生了脫,一世成就,即是願生極樂,專稱彌陀之淨土法門。


       再次以事理證明比較佛與菩薩的功德、能力之大小,誦經與念佛的勝劣與難易。事則念佛感應之事蹟,理則念佛必生極樂、功德超勝諸佛菩薩及諸經諸教之經證與祖傳,所謂「三藏十二部經,六字全收」等理。此之事理,《念佛感應錄》(一)稍有顯明,《念佛感應錄》(三)不但事證充分,後面更有一百多條問答。

 

第69問:看到感應事蹟故事時,如何確定它的可信度?

       答:凡是能夠判斷真偽都必須要有判斷力,判斷力來自於豐富的經驗跟知識,像我看到這一則就直接肯定,因為念佛有光是經典所講的,也是歷代以來的經驗。《念佛感應錄》第一集中有一章就是專敘述念佛放光事蹟的,所以我一看就能判斷這是正確不是虛假的。但如果沒有這些常識的人,就沒有判斷的標準了,所以能夠判斷的人,這個人要有這類的常識,甚至親自有體驗。像念佛光明的事蹟,經典上多有記載,歷代祖師也這麼說,而我也曾經看過啊!


       念佛的人不只身上有光明,頭上也都有阿彌陀佛。有幾位類似能夠感應的人都提起,某某人頭上有佛,身上有很莊嚴的菩薩,好幾位不約而同都這麼講,那就肯定念什麼就會顯現什麼。所以《念佛感應錄》第二集就有錄入一位台灣法師處理被附身的事例,來附身的都是鬼魂,鬼魂本來就能夠看得到,他們當下就說看人家念什麼就顯現什麼。

 

第70問:如果一個人很少念佛,但卻自信絕對往生,這個自信會不會有問題?

       答:這就要問他自己,因為這不是從他的三業來判斷。也就是說,是不是絕對往生,不是憑口說我絕對往生、行為表現我絕對往生、心中想我絕對往生而定,而是要看他的內心。


       他的內心相信乃至臨終一念都能夠往生,何況平生念念不捨;我是一個念念不捨的人,所以我決定往生,是靠這樣來判斷。要真有那個「念念不捨」,如果這個意念只存在大腦中,內心沒有念念不捨,這樣就不算。所以這個要問自己啊!所謂「乃至一念」,是指乃至臨終一念,因為他沒有第二念了,因為第二念已經走了(斷氣了),我們還有二念、三念、百念、千念……,一定會是專稱這一句名號念念不捨。如果沒有這樣的話,是有問題的。 

 

第71問:請問習氣要如何才能轉變?

       答:習性的轉變,也要看他的原本慣性的強弱,強的話就比較慢,弱的話就很快,有的人天生就很溫和無諍的,有的人即使勸導他了也還是很剛強,所以要改變習性的話,第一,可從思惟「機法兩種深信」的道理下手;第二,一個人如果念佛體會到清淨心的話,那他的行事為人都以那個清淨心來展現,遇到順境、逆境都保持那個清淨心。再者,可以從閱讀修身養性的文章去自省,譬如孟子所講的,人心就有「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從「仁、義、禮、智」去體會,也能夠培養。還有,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差別在哪裡?在於「存心」;君子跟小人的不同在哪裡?也在於存心。君子的存心是什麼?是「以仁存心、以敬存心」。像「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之語,還有《論語》中很多句子都很好,時常溫習那些聖人的語言,不知不覺都會轉化自己的習性。

 

第72問:念佛如果能念到清淨心,這樣持續下去是不是可以不用等到往生,此世就可以斷思惑、見惑,個性脾氣也就改變了?

       答:沒辨法!我所謂的清淨心只是短時間的體會到,那還不是降伏見惑的,只是暫時的體會到而已。譬如我平時強調的「十念記數」法,能夠有幾次在十念記數當中沒有雜念就已經很好了,那只是幾十秒鐘或者是一、兩分鐘而已,離所謂降伏見惑或者是斷除思惑,還差天高地遠,要達到那個境界太難了,我們凡夫沒辨法,只要脾氣不發就很難得了。

 

第73問:在沒有往生之前,是不是念佛也能達到「定」的境界?

       答:你說的就是進入所謂的「三昧」,那很少人達到。歷史上達到的並不多,善導大師年輕二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法然上人到近年老才達到,善導大師的弟子懷感大師也有達到,慧遠大師他是一直到年老的時候才有短暫的達到,印光大師也有達到,此外淨土宗的祖師達到的不多。要斷見惑那更不可能,民初有一位董子明居士,他曾經念佛念到穿越牆壁,房門尚未打開,而人已經前往大殿後面念佛。這種情形類似進入三昧,但那只是一時相應,等他回復過來的時候,還是回復到凡夫的意識,沒辦法永恆這樣,只是偶然的。所以我們這個法門不以入三昧為目標,也不以降伏見惑為目標,只是純然的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而已,這樣就可以了,不必高攀我們做不到的,因為我們畢竟是凡夫,既然是凡夫,那我們就以凡夫的身份來過凡夫念佛的生活,不要高攀那種會自苦自惱,最後還可能會出現問題的境界。所以我們還是安於平平凡凡的根機。


       我今天和台中同修談的,強調的就是平常、平凡、平淡,沒有什麼奇特的,然後很平實,就只是這樣而已。所以不要高攀聖境,要死下心來,知道我們不可能達到所謂的「降伏見惑」,或者是得到長時間的「清淨心」,不可能的!能夠得到清淨心也只是短時間而已。在念佛當中沒有比較粗的妄想雜念就很好了,即使有雜念,因為專稱這一句名號的緣故,所以都具足往生的身份,往生的身份是現在就確定下來了。就好像「太子墮地」,雖然他還不是國王,但肯定他一定會是國王,因為他的身份是太子。所以我們只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印光大師也說:「凡夫就以凡夫的身份來念佛,不要去學菩薩的行徑。」並不是菩薩的行徑不好,而是我們根本做不到,硬要學反而害了自己。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兩個都不像,所以我們就像法然上人所說的,所謂淨土法門就是「還愚痴」,然後靠彌陀的願力往生極樂世界。不管有入三昧、沒入三昧,有證果、沒證果,都還是求生極樂,一旦往生極樂,都平等平等、一樣一樣。這並不是說入三昧不好,菩薩的行為不好,而是要確認我們就是這種根機,深信自己現在就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長時流轉,而且以我們的力量根本沒辦法出離三界,所以只有老老實實、踏踏實實的以我們這種根機來專稱彌陀名號,靠著彌陀的願力就必定往生。

 

第74問:聖道門有道次第,是不是念佛也有道次第?

       答:一般自力修行法門才會安立道次第。道次第就是有階梯、有階位,很明顯,我們這個法門是超越的,不須經過這些階梯;如果須要經過這一些階梯的話,那就不必學淨土了。淨土法門沒有階梯、沒有階位,是直接超越,現在就肯定能夠往生,而且已經超越小乘、中乘。講階位那是自力的、難行道的,屬於聖道門;他力的淨土法門屬易行道,是不講階位的。所以我們學淨土法門,首先要釐清什麼是「聖道」?什麼是「淨土」?不然的話會變成四不像,把聖道法門的理論用來解釋淨土門,那就不是淨土門的易行道了。聖道門有聖道門的體系理論,淨土門有淨土門的體系理論,是各不相同、各有範圍的,如果把他們摻雜在一起,那到底是聖道?還是淨土?這樣就混亂了。

 

第75問:念佛一定要三心具足才能夠往生,可是我覺得那樣困難度很高。

       答:那是因為你對「三心具足」的義理還不夠了解。所謂「三就是一」,就像手握起來是一個,把它伸開來是五個(手指頭),所謂「三心」就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但其實是一個心而已。至誠心或是至心,是表示我們願生心的真,不是虛假的,譬如說你愛你的太太,「愛」是一個,「真的愛」就是兩個,真的跟愛其實可以說是相同的。我們很深切的要願生極樂世界,這個深切的心是真實的,那等於兩個了,這兩個是為了什麼,是為了願生,所以都不離開這個真實深切的願生之心,所以你說這是一個還是三個呢?是困難還是容易呢?願生極樂世界是容易的,為什麼?因為六道生死輪迴非常的恐怖、痛苦,要脫離六道生死輪迴,就只有往生極樂淨土這一個法門。只要願生,稱名念佛就能往生。


       人人都曉得有生必有死,人終有一死,死早晚都要來到,有生之年因為肉體還存在所以難免有煩惱,執著這執著那,但是內心深底,知道最後是要往生的,所以三心本身就是一心。因此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時,沒有談到什麼至心信樂,他只有說「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他把三心解釋為願生極樂,本來三心就是一個願生極樂世界的心。

 

第76問:我會懷疑自己有沒有願生心,好像只是意識上願意往生,由於工作的關係,只能晚上到佛堂念佛一小段時間,念佛時意識上所浮現的大都是工作情形。

       答:每一個人空閒的時間都不一樣,如果真有願生心,這和來佛堂念佛的時間長短是沒有關係的。只要有願生心,他就會將念佛融入工作、融入他的生活當中。所以願生心是可以培養的,以前我以為我們出版的這一套淨土叢書大家都看得很熟,但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大部份的同修幾乎都沒有看(眾笑)。這一年多來,每一個月開示就是兩次而已,其實大家若有看這一套叢書的話,就能了解往生的重要性,也能夠掌握信受、念佛必定往生。也因為這樣,所以近期我又急忙出版了五本因果報應的書,就是希望讓大家深刻了解因果的確實存在,而且很可怕,血淋淋的擺在眼前,來警惕我們並激發必定往生的心。但並不是發起往生的心就要現在往生,壽命沒有到也不能往生,只要有往生的心,時間到了你就完全往生,現在是先錄取。到極樂世界不是留學,是在那裡接受佛果,這五本善惡因果報應的書,其中有幾本是文言文,譬如《冥報記》、《見聞錄》,《冥報記》是唐朝著作,年代較久;《見聞錄》《現果隨錄》是清朝的著作,應該較容易看;《地獄見聞錄》是白話文,同修看起來應該都沒有問題才對。我們因為是貪瞋癡的凡夫,還會有執著、五欲,但這沒關係,最怕的就是你沒有願生心,有願生心的話,這一些都不會障礙,所以願生心是比較重要的。「竹密不妨流水過,青山豈礙白雲飛。」如果有願生心他就會念佛,因為念佛很方便,時處諸緣都應念佛,也都無礙於念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