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编辑部
三个层次的念佛:一、念佛。二、本愿念佛。三、选择本愿念佛。
第一重,「念佛」。各宗各派也在念佛,自力也是念佛,他力也是念佛,这是第一层,还没有分本愿、非本愿的念佛。
第二重,「本愿念佛」。「本愿念佛」就是「他力念佛」,靠阿弥陀佛根本愿力的念佛,这种念佛属於正定业,因是依弥陀本愿的念佛,与弥陀的愿力相应故。
第三重,「选择本愿念佛」。是指本愿念佛是阿弥陀佛所选择,不是他人所选择。因为这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愿的时候,选取十方世界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之精华,结成四十八大愿,而成就这句名号。
日本净土宗的开宗祖师法然上人写了一本开宗立教的根本教典,名为《选择本愿念佛集》,分为十六章。书名就是整部书的总标、大纲要,本集十六章之纲要全部摄在「选择本愿念佛」之六字书名,而这书名就显示出三层次的念佛。
本集书名,有三重义;义虽三重,总成一意。
一、念佛。不知本愿、非本愿,未分别正、杂、助、定,属万行随一之念佛,这是诸师(净影、天台,乃至宋朝以後,诸宗融合之念佛)所立之「念佛」之义,亦即通途之念佛。
二、本愿念佛。明辨本愿、非本愿,於万行中分别正行、杂行(二行),於正行中细判助业、定业(二业)。其正定业,正是随顺弥陀本愿之「称名念佛」,故名「本愿念佛」;是决定往生之业,故止杂行,专行念佛。这是善导大师传自昙鸾、道绰所立之「本愿念佛」之义,而此本愿念佛之义贯串本集十六章。
三、选择本愿念佛。於本愿义之上,更加「选择」一义。这是法然上人依《大经》所立,意在显明此之本愿,乃是阿弥陀佛悲智深广,为了容易普遍平等地救度一切善恶凡夫,乃从二百一十亿诸佛愿行之中所「选择之本愿」,亦即选舍圣道定散八万四千之难行法门,唯独选取「但念佛」之一行,作为众生往生极乐净土之「行门」,故名「选择本愿念佛」,以突显本愿念佛之「胜易二德」。一般以为,「不分道俗善恶都能实行之法,即是浅法,其功德劣,利智精进之人莫修之;若是难行之法,即是深法,功德殊胜,利智精进之人正可修之」。法然上人为了纠正此种谬见,是故依据《大经》弥陀之选择,显明本愿念佛不但「易」,而且「胜」,以启发我辈愚恶凡夫念佛之信心。
本愿念佛,具胜易二德:「胜」,则现生入正定聚;「易」,则凡圣善恶都能行。可谓殊胜超越而又简便易行,既普遍性救度任何众生,也平等性使其皆证佛果,这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大师又说「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又说「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总成一义者,此集书名,虽分三义,但三义相成,唯是一意:所谓念佛,不只念佛,乃是本愿念佛;本愿念佛不只本愿念佛,乃是弥陀选择之本愿念佛。
凡谈念佛,或指实相念佛,或指观想、观相之念佛,或其他通途之种种念佛,都名念佛;然而都非弥陀本愿的念佛,为免相滥,故说「本愿念佛」。
又,法然上人所说「选择」,与善导大师所说「本愿」,辞异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