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法語

  1.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十一)
  2.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十)
  3.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九)
  4.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八)
  5.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七)
  6.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六)
  7.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五)
  8.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四)
  9.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三)
  10.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二)
  11.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一)
  12. 净土词十二首
  13. 千字文
  14. 弟子规
  15. 三字经
  16. 人生甘露
  17. 朱子家训
  18. 朱子治家格言
  19. 昔时贤文 (增广)
  20. 《人生必读》
  21. 劝孝诗
  22. 孝 经
  23. 十来偈
  24. 谦德法语
  25. 文昌帝君阴骘文
  26. 太上感应篇
  27. 寒山拾得问对
  28. 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
  29. 「宝王三昧论」节录
  30. 罗状元十叹无常歌
  31. 罗状元醒世诗
  32. 憨山大师醒世歌
  33. 怀净土诗
  34. 斋堂联语
  35. 死的恐怖
  36. 人生之实相
  37. 人生像什麽
  38. 无常法语
  39. 益世格言
  40. 益世诗偈
  41. 益世联语
  42. 佛法法语
  43. 佛法偈语
  44. 佛法联语
  45. 净土法语
  46. 净土偈语
  47. 净土联语
  48. 念佛感应录按语
  49. 法照大师偈语
  50. 善导大师法语
  51. 善导大师偈语
净土宗
净土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土文库 > 净土宗法语
top

净土宗法语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八)

《观经》(一)

【简介】

  《观经》,净土宗正依三部经的第二部,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所请而讲定善,又自开散善,普劝众生欣慕净土、回向往生;虽广开定散二善,但於流通分只付嘱念佛一法,劝归弥陀弘愿一向专称。善导大师着《观经四帖疏》注解此经,阐释「念佛往生」的三经一致之旨,并由此创立净土宗。

《观经》1称名除五逆罪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1],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2],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3]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4],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5]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6]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译文】

  下品下生是极恶凡夫的往生。之所以称为极恶凡夫,因为他一生造恶,像五逆十恶这样的极重之恶,以及其他一切大大小小的恶业,无不造遍。像这样的愚人,既然造下如此重的恶业,本来必定应该堕落地狱,累生累劫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可是,由於他在临命终时,恰巧遇到佛法善知识,以种种方法善巧安慰引导,为他讲说阿弥陀佛名号救度的功德,教他心中存念佛德。然而此人被临终众苦所逼,无法静心系念。善友见状,转而告诉他:「你如果过於痛苦,无法静心存念,只管随口呼喊阿弥陀佛就好。」此人闻言,一心求救,声声相续,「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圆满十声。因为称念佛名的缘故,声声当下,灭除八十亿劫生死轮回之罪。命终之时,看到一朵金色莲花,光华灿烂,犹如太阳,停在他的面前。此人於一念间,即乘此宝莲往生极乐世界。

【注释】

  [1]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杂秽语)、恶口(粗恶语)、两舌(挑拨语)、贪慾、瞋恚(愤怒怨恨)、愚痴(不明事理)。十恶之罪,令众生堕三恶道。

  [2]临命终时:临终遇法,意同「朝闻夕死」,形容法缘浅薄,闻法後无暇思维,并非设临终清醒为往生条件。濒死迷闷之人,也有可能神识不昧,经善知识助念得往生。

  [3]不遑:来不及,没有时间;心紧迫,失从容。「遑」,闲暇。

  [4]至心:至诚恳切。

  [5]南无:梵语namo的音译,又作「那谟、那模、纳莫、南摩」等,归顺从命,归顺如来教命;归付身命,身命归付如来。「南无」,可译为:归命、归趣、归礼、归依、归敬、恭敬、敬礼、礼拜、礼敬、救我、度我。

  [6]八十亿劫:依罪业而流转生死的劫数。

【补充教证】

  法照大师《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十恶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沦在六尘;一念称得弥陀号,至彼还同法性身。」(不舍逆恶,念佛大利)

【讨论】

  问:有人说,「我罪障重,念佛心不净,修行时间短,怕不能往生」,是这样吗?

  答:比之下下品人,罪障重,不至於「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心不净,不至於「不遑念佛」;修行时间短,不至於临终遇法。他能往生,没有人不能往生。

  问:有人说,「下下品之人之所以往生,是因为宿善深厚。比如提婆达多,虽犯五逆,本地是深位菩萨」,是这样吗?

  答:下品下生人若解释为菩萨,不是凡夫,则众生得救无望。此是善导大师「楷定古今」的重要方面。《观经疏‧玄义分》以很大篇幅破斥诸师「九品非凡夫」之说,力倡「凡夫入报」,大意:菩萨神通自在,悲化十方,不染生死,「更忧何事,乃藉韦提请求生也?」所言九品,皆是地地道道的凡夫,「但此《观经》,佛为凡说,不干圣也」。

  问:有人说,「经中说『如是至心』,『至心』就是用心真诚到极处,自性现前,所谓明心见性」,是这样吗?

  答:下品下生的实际状况是「不遑念佛」「苦逼失念」,如果将净土教作圣道解,一则不符合实情,二则有违阿弥陀佛大悲救苦的度生本怀,增设条件,众生望而兴叹,往生之门堵塞。

  问:有人说,「下品下生是五逆罪人,我们不能自甘下品,应力争上品上生」,是这样吗?

  答:见贤思齐之心应当随喜,若为自励勤称佛名,也是可取。如果为了提升品位转而广修杂行,恐失往生,对名号退失信心故;又,厌嫌凡夫现状,攀缘净境而不能得,导致内心不安。对於往生结果,不宜过高期望、过多思虑。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只图下品莲生,便是终身定局。岂敢大言欺世,致使法门受辱。」「独有阿弥陀佛藏污纳垢,金手接向下品莲花安置。」

  自视为下品根机,才能生起急迫求救之心,全凭弥陀救度。犹如病人,自知病重将死,才能渴望医生诊治。

  其实,用佛法的镜子自照,我们正是下下品人。《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菩萨自念,我於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问:《无量寿经》言「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经》五逆罪人念佛得生,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五逆、谤法罪业极重,众生未造之时诫止,不可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慈悲而放纵为恶,因此警告若造不救,此为抑止门;此前已造五逆谤法,若能回心,阿弥陀佛还要慈悲摄取,此为摄取门。

  问:五逆十恶的极罪众生,释迦牟尼佛为何称其为「愚人」而非「恶人」?

  答:佛怜悯其不知因果,不知自身具足佛性,造恶受苦。世人善恶分明,自谓刚正,称其为「恶人」,带有愤恨情绪,以为不可原谅;佛称其为「愚人」,为他分析原因,予以包容、体谅、救度。

  问:平时念佛,念六字还是四字?

  答:宜念六字。《观经》言「如是至心,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经土三经具体讲到如何念佛,唯是六字。

  但若四字称念多年,不习惯六字,那也无妨。病苦之人,若称六字困难,也可改称四字。临终前气息短促,四字也跟不上,可随念一个「佛」字,无碍往生。

  问:「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转「念」为「称」有何原因和意义?

  答:口称容易,心念不易。口称而得救,显易行之极致,明「乃至十念」真实义,也由此确定了净土宗往生正行,《观经疏》说口称佛名为「正定之业」。

  教人念佛时,也以口称念佛为易。「南无阿弥陀佛,你跟我念」,对方依样随学即可,这很容易;「你心里忆念」,对方不知道从何念起。

《观经》2闻名除破戒罪

  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只物[1],盗现前僧物[2],不净说法[3],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4]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5]。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译文】

  下品中生是破戒凡夫的往生。如破五戒、八戒、具足戒;偷窃僧家不动产及一切临时用度物资;口说佛法,心术不正,为求名利,损佛自肥,而毫无惭愧(内住恶心,外现恶仪,恶声远布,人见人憎)。像这样的愚恶之人,衡量其所造恶业,本来应该堕落地狱,以致临命终时,恶业相现,地狱众火一时纷聚,焚烧其心。这个时候,恰巧遇到佛法善知识,以大悲心为他讲说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解说阿弥陀佛救度众生之十力威德,详细说明阿弥陀佛光明名号不可思议救度之力,又称赞佛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种功德之伟大。此人听完,当下灭除八十亿劫轮回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之风,伴随着天花飘落,一一花上都有化佛菩萨,前来迎接,此人一念之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注释】

  [1]偷僧只物:偷盗僧众共有之物,即寺院的公共财产。

  [2]盗现前僧物:偷盗现前分施僧众之物。

  [3]不净说法:或说邪法,或以邪心说正法。《优婆塞戒经》:「不清净者复有五事:一者为利故说,二者为报故说,三者为胜他说,四者为世报说,五者疑说。」《佛藏经》:「不净说法者,有五过失:一者自言尽知佛法,二者说佛经时出诸经中相违过失,三者於诸法中心疑不信,四者自以所知非他经法,五者以利养故为人说法。」

  [4]十力: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1知觉处非处智力(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2知三世业报智力(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3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能知各种禅定及解脱三昧等);4知诸根胜劣智力(能知众生根性的胜劣与得果大小);5知种种解智力(能普知众生种种知解不同);6知种种界智力(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7知一切至所道智力(能知一切众生行道因果);8知天眼无碍智力(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而无障碍);9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及知无漏涅盘);10知永断习气智力(於一切妄惑余习,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见於《大智度论》《俱舍论》。)

  [5]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佛以五种功德法成就佛身:1戒法身(三业远离一切过失);2定法身(真心寂灭,离一切妄念);3慧法身(真智圆明,观达法性);4解脱法身(身心解脱一切系缚);5解脱知见法身(了知自己实已解脱)。

【讨论】

  问:有人说,「破戒也得往生,这样提倡,是否会造成松弛戒律?」

  答:佛经实语,应当谛信。往生是因闻名愿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不因持戒,更不因破戒。破戒众生也不遗弃,正显阿弥陀佛的慈悲与智慧。「反正破戒也能得救,何必费力持戒?」这是误解佛的慈悲。已经破戒之人,佛特加怜悯,但能回心向佛,佛皆救度。「像我这样的破戒之人,佛也不弃,唯有勤心奉法,仰谢佛恩」,这是真具信心。若是放逸无惭,犹如听说有接骨神医,自残双腿以求医,这样只能自己受苦。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