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弘愿寺记

  1. 写弘愿寺
  2. 弘愿寺〈赞佛偈〉说明
  3. 来迎殿本尊阿弥陀佛简介
  4. 来迎殿「殿名、本尊、化佛、圣众」释义
  5. 弘愿寺「寺名、匾额、楹联」释义
  6. 弘愿寺奠基法会致辞
  7. 弘愿寺缘起

贰、净土宗义

  1. 佛名为体
  2. 六根通说救度法
  3. 《大经》五文举要
  4. 净土宗十五祖界说
  5. 宗的逻辑
  6. 靠我即死,靠佛即活——净土宗「机法二种深信」释
  7. 净土宗义概说
  8. 中国净土宗第一人 ——略论昙鸾大师对净土宗的贡献
  9. 略论末法净土与诸宗的关系
  10. 王本愿五喻 --第十八愿与四十八愿的关系
  11. 「乃至一念即得无上大利功德」 与 「念念称名、奉行戒善」之关系
  12. 《观经》三行门
  13. 《观经》法门概要
  14. 论「胎生」与「化生」 ——兼答莲友问
  15. 关於报土、九品、胎生
  16. 〈净土宗之特色〉导读
  17. 《善导大师语录》导读
  18. 什麽是清净心
  19. 弥陀本愿初探
  20. 净土八高僧简介
  21. 略解集
  22. 「第十八愿」引释指要
  23. 净土宗教章释(一)
  24. 略论净土之开宗

参、专文

  1. 人生的重心
  2. 凡夫出离之佛
  3. 弥陀名号超诸佛
  4. 实相为体与名号为体
  5. 信心即清净心
  6. 《念佛人六不四平》讲记
  7. 极乐航班 免费送票
  8. 〈一枚起请文〉释
  9. 我们念佛的时候佛知道吗?
  10. 如何从佛法来看待和应对当下疫情
  11. 念佛人遇事四观
  12. 劝念佛,哪来时间发脾气?
  13. 《无量寿经大意》序
  14. 迷信与信迷
  15. 正依经典之意义
  16. 越文「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系列着作」前言
  17. 当代弘扬净土宗之难与易
  18. 什麽是净土宗?
  19. 本尊阿弥陀佛安奉文疏
  20. 阿弥陀佛的救度
  21.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与日本真宗的区别
  22. 《净土宗宗旨法语》前言
  23. 念佛人能在莲友圈里做生意吗?
  24. 谈佛教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25. 介绍英文版《念佛感应录》
  26. 五台山续讲《往生论注》祈愿疏
  27. 中国佛教的危机与希望
  28. 探讨当代佛教革新之路
  29. 念佛绝思绝议
  30. 《净土宗圣教集》前言
  31. 念经 念咒 念佛
  32. 佛心爱语(一)
  33. 第十八愿 「乃至十念」辩义
  34. 如何应对道场中的人事烦恼(下)
  35. 如何应对道场中的人事烦恼(上)
  36. 略谈中国佛教的「宗」
  37. 示宗圆及诸学子
  38. 做事与念佛
  39. 给人接受
  40. 做己贵人
  41. 佛教靠我
  42. 透视人间佛教
  43. 略谈人间佛教
  44. 爱国爱教 导归莲池
  45. 《触光柔软》前言
  46. 为寺院买菜
  47. 关於念佛感应
  48. 默念与口称
  49. 为弥陀尽形寿
  50. 念佛妈妈,越老越值钱
  51. 念佛人自律规范
  52. 浴佛节忆释尊出世本怀
  53. 「慈溪居士林」赞颂辞
  54. 二○○九年秋剃度劝勉
  55. 「净土宗法脉字号」之意义
  56. 听闻善导大师思想的几种反应
  57. 净土宗要文及背诵方法
  58. 净宗法义学习的心态与次第
  59. 净土法门的人间佛教观
  60. 净嵩法师的净土法缘
  61. 回归善导,德化众生

肆、短文

  1. 我的烦恼很宝贵
  2. 「请易」
  3. 效仿韦提希夫人心路历程
  4. 「传佛悲化,普劝有缘」之「劝」意
  5. 苦,向佛倾诉;路,归向净土
  6. 18岁=48岁=88岁?
  7. 面向弥陀
  8. 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9. 信顺佛名号
  10. 易行与难信
  11. 学而知愚
  12. 躺着成佛
  13. 我们都是有情人
  14. 平等与远近(亲疏)
  15. 念佛不垢不净
  16. 心柔软了,到哪里都不会有障碍
  17. 慈悲与救度
  18. 专住卑下观,莫发憍慢心
  19. 还愚痴生极乐
  20. 归命弥陀 寿同无量
  21. 管道之外无水电 本愿之外无摄取
  22. 什麽是真实之忏悔?
  23. 善护这颗心
  24. 称名之外 不用我心
  25. 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
  26. 荷花娇欲语
  27. 念念相续 已是临终
  28. 弥陀备下聘礼 只待我等点头
  29. 人散後,一钩新月天如水
  30. 净土法门第一课——写检讨书
  31. 念佛不要等明天
  32. 念佛人即是善男子
  33. 凡夫一称名 诸佛齐赞叹
  34. 孤独是人的宿命
  35. 念佛不是特权
  36. 净土门的「开悟」因缘——苦
  37. 怎样跟佛相应?
  38. 南无就是要归命
  39. 念佛人是真正的「贵族」
  40. 春日游 杏花吹满头
  41. 流光容易把人抛
  42. 真话与假话
  43. 成与不成
  44. 你本来就是极乐世界的人
  45. 如何断烦恼?只需一招釜底抽薪
  46. 最好的报恩
  47. 青山不识我姓氏,我亦不识青山名
  48. 春水船如天上坐
  49. 《涅盘经》说了七种人,看看你属於哪一种
  50. 阿弥陀佛的无碍光是怎麽照摄我们的?
  51. 唯有君家老松树,春风来似未曾来
  52. 你真会开玩笑
  53. 满眼儿孙身外事,闲梳白发对斜阳
  54. 野渡无人舟自横
  55. 蜻蜓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
  56. 今宵不忍圆
  57. 学会退
  58. 山涧清且浅
  59. 只要佛号念到底,道理不懂没关系
  60.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61.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62. 和无不善
  63. 话数与气数
  64. 阎王与我的旅程
  65. 耳顺
  66. 弥陀赐我出其不意的欣喜
  67. 慎言
  68. 事事经心皆伟大
  69. 一叶知秋
  70. 佛号免死牌 一生永不摘
  71. 泰国少年足球队获救的背後
  72. 事实与解释
  73. 点点滴滴都是业 心心念念生净土
  74. 「楷定古今」的善导大师,到底楷定的是哪些人?
  75. 恨最伤心
  76. 你真的没时间念佛吗?
  77. 念一句阿弥陀佛,等於念一遍《大藏经》
  78. 没人关心对错
  79. 多余的担心
  80. 往生的诀窍
  81. 慢,才是好心情
  82. 略谈佛教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83. 活得好与死得好
  84. 我们为什麽会念阿弥陀佛
  85. 「业风」一吹,你我降世
  86. 无条件的爱 在呼唤你
  87. 名号气血
  88. 请可怜可怜那柔嫩的心
  89. 你还在纠结「信愿行」吗?
  90. 什麽是阿弥陀佛的安排
  91. 做一个无公害的人
  92. 信佛没有理由
  93. 想到.说到.做到
  94. 老司机是阿弥陀佛
  95. 泥碗也能盛甘泉
  96. 从娑婆世界到达极乐世界的桥
  97. 糖衣妙药傻傻分不清楚
  98. 十字架的阿弥陀佛
  99. 来自极乐世界的家书 你读懂了吗
  100. 说信心
  101. 收音机
  102. 修行与选票
  103. 「专复专」即「一心不乱」
  104. 微笑,永不失业
  105. 凡夫虚假 弥陀真实
  106. 净土宗行人怎样安心
  107. 说算命
  108. 莫理妄念草,但守名号莲
  109. 临终念的一句佛才管用?那你就错了!
  110. 首富
  111. 阿弥陀佛的手机
  112. 当爱走过
  113. 爱的短语
  114. 爱的道路是悠闲的
  115. 用爱的眼睛看世界
  116. 爱的特性
  117. 有爱便有一切
  118. 爱是真正的领导力
  119. 以不变应万变
  120. 私底下发牢骚可以吗?
  121. 既不辛苦也不忙
  122. 我们都是有情人
  123. 如何看待专求往生与现世利益?
  124. 雪地潜逃
  125. 读慧净法师〈为新戒弟子开示〉有感
  126. 阿弥陀佛画了一个大大的圆
  127. 念佛人切勿「自局其分」
  128. 念佛圆超万法
  129. 大海与微滴
  130. 都是阿弥陀佛
  131. 何等众生应愿生?
  132. 凡夫五笔
  133. 为何唯标念佛,不标持戒
  134. 善导大师判要门与弘愿
  135. 道绰大师之圣净比较
  136. 逃避
  137. 给病重老居士的一封信
  138. 狡猾的「我」
  139. 望佛本愿
  140. 往生全靠佛力
  141. 「阿弥陀佛饶了我」的故事
  142. 净土法门易行五喻
  143. 我们是什麽样的根机
  144. 三对照
  145. 「自然之所牵」之义
  146. 念佛与感觉
  147. 舍己归佛
  148. 心的活眼
  149. 话缘
  150. 谈心
  151. 放下
  152. 说苦
  153. 说 谦
  154. 家中有爱
  155. 凡事无碍
  156. 松子与松仁
  157. 不计较
  158. 念佛四两拔千斤
  159. 吃瓜与听法
  160. 讲 法
  161. 不生气
  162. 耐 烦
  163. 寄语佛能、佛量
  164. 待人宜宽
  165. 心灵病毒
  166. 心的对接
  167. 知了的逻辑
  168. 镜 子
  169. 慈悲由近及远
  170. 赠佛月
  171. 唯爱能补心
  172. 心是总驾驶
  173. 建寺与修行
  174. 飞机与汽车
  175. 不可比
  176. 最可惜
  177. 因果在心
  178. 一切事当做不当做之标准
  179. 善恶无性
  180. 心能转人
  181. 欲开口 先问心
  182. 是对是错
  183. 土地与心地
  184. 最 後
  185. 修行人当如树
  186. 一叶之舟
  187. 疯话成真
  188. 心的运载
  189. 飞机上念佛
  190. 导 航
  191. 迷 航
  192. 忍辱波罗蜜
  193. 利 害
  194. 慈悲走遍天下
  195. 多些慈悲 少些道理
  196. 出家须发三心
  197. 三种父母三种孝
  198. 天地有三子
  199. 一俊遮百丑
  200. 花 树 人
  201. 阿弥陀佛与吝啬鬼
  202. 念佛不垢不净
  203. 念佛人是莲花
  204. 莲花一样的朋友
  205. 道场以无事为兴隆
  206. 念佛道场的人际关系
  207. 大和尚与小和尚
  208. 归去来
  209. 人生快乐度
  210. 最累者虚名
  211. 不敢入俗
  212. 自题
  213. 居山杂记之二
  214. 佛法与感情
  215. 大殿里可以照相吗
  216. 看病四法
  217. 人的尺与佛的尺  
  218. 得金失金喻
  219. 念佛往生——佛与我的分工
  220. 「念佛往生」的不同解读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文章
top

文章

《念佛人六不四平》讲记

目录

一、不可自期临终瑞相

(一)释义

(二破疑

二、不可期盼助念瑞相

三、不可夹杂观想念佛

四、不可期盼见佛见光

五、不可期盼灵异境界

六、通灵属神鬼境界,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亲近

七、四平:平凡、平常、平淡、平实

 

印光大师论魔事(三)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念佛人六不四平》。这篇文章非常短,文字也好懂。在一线弘法的法师、莲友,可以先尝试着自己消化理解,与大家分享。只有当我们确实想和大众分享而作深入的思考,才会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这篇文章很短,总共七条,不超过一百个字,都是条目式的,但是它的内容还是非常丰富的。如果我们不深入细致地思维,只是读一遍,一会读完了。

  下面我就与大家分享。先把「六不四平」读一遍,「六不」就是前面六条:

  1.不可自期临终瑞相;

  2.不可期盼助念瑞相;

  3.不可夹杂观想念佛;

  4.不可期盼见佛见光;

  5.不可期盼灵异境界;

  6.通灵属神鬼境界,物以类聚,牵引轮回,故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亲近。

  这是「六不」。

  第七条是「四平」:

       7. 四平:平凡、平常、平淡、平实。

 

缘起

  这篇短短的法文是上人因为某种因缘而写的,有特别的针对意义。因缘是有莲友以前会通灵,念佛之後还有人找他问一些通灵、吉凶祸福的事,他就拿不定主意了,所以大家就讨论「我们念佛了,还要不要从事这方面的事?」上人就非常慈悲地写了这篇短文,对我们非常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人都好奇,古今中外都是这样,喜欢问些通灵的事,一旦沾染之後,就很难摆脱。

  所以,这篇法文主要是上人引导念佛人,导正知见,规范行为。我们念佛人应该具有怎样的正知正见?怎样保证我们念佛安稳、行为得当,不至於走岔路、走错路?所以,这篇文章非常实用,对我们有非常慈悲的呵护,非常感恩。

  这七条中,第六条的文字多一些;前五条的每一条都是八个字,比如「不可自期临终瑞相」,五条共四十个字;第七条「四平」也就八个字,加上「四平」两个字就是十个字。而第六条将近三十个字,可见第六条在整个七条当中的份量比较重。前五条和第七条都只是列出纲目,没有解释;第六条加了一些解释的话,後面再三叮咛「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亲近」。

文序

  我们根据这篇文的缘起,可以推想上人写这篇文的顺序是这样的:先写了第六条文;然後觉得还有相关的事情也需要打招呼,所以加了前五条,就是与第六条相关的,这些也不可以做。前六条是讲不可以做的,那从正面来讲,到底应该怎麽做呢?又补充了第七条「四平」,这「四平」是以前就提过的。

  这七条文写完之後,显得比较纲要,都是骨头,没什麽肉,可能有人理解起来显得有点乾巴巴的,不那麽滋润、丰富,所以接下来又加了一段「印光大师论魔事」,这就写得比较具体、详细,也是为前面的「六不四平」作一个引证。

组织结构

  前面「六不」是这样一个结构:「六不」当中的前「五不」是就「自身因」来说的,就是念佛行者本人内心不要有这样的想法,这是因,自身不要发生这样的事;後面一条是「借他缘」,不是自己搞灵异,是借助别人的缘。所谓「通灵」,就是假借其他的灵体,而自己是一个灵媒的作用。所以,「六不」大分两类:前五是「自身因」,後一是「借他缘」。不管是「自身因」,还是「借他缘」,都不可以贪图灵异。

  前「五不」又分为两类:前四个「不可」是约念佛来说的;第五个「不可」是念佛以外的,其他所有灵异境界也不可期盼。这是第二重分判。

  第三重分判,就念佛的四条原因来讲,又分为两种:一个是临终,一个是平生。我们看得出来,第一条和第二条是关於临终的,第三条和第四条是关於平生的。

  第一和第二条关於临终的也有分别:第一条是关於自己的;第二条是关於他人的,为他人助念的时候也不盼望瑞相。

  第三条和第四条是关於平时的:第三条是关於修因的,修因不能夹杂观想念佛;第四条是讲得果的,果上也不盼望见佛见光。

  所以,我们这样看就会发现,这六条的结构非常规整,大约可以分为六对:自他一对,因果一对,平生和临终一对,圣道与净土一对,佛法与外道一对,因缘一对。这六对,不论是於自於他、於因於果、於平生於临终,不论是圣道还是净土,不论是佛法还是外道,不论是讲自身因还是讲他人缘,方方面面彻彻底底都不应该追求灵异,都不可以行这样的事,可以讲是彻底打死,每个漏洞都堵住了,都不可以做。

 

 

释义规则

  前面我们把「六不四平」的框架大约说了一下,下面我们分条解释。

  每一条的解释大分为两科:一个是释义,一个是破疑。

  释义又分为三科:第一是文义,就是把文字解释一下;第二是因由,为什麽不可以自期临终瑞相,讲原因、理由;第三是反证,既然不可以这样做,那反过来应该怎麽做呢?

  解释完之後是破疑,有人对此可能有疑惑。

  我们是大约这样来分科。

 

一、不可自期临终瑞相

(一)释义

  先讲文义。

  「不可」两个字就是「不可以、禁止、杜绝」的意思。

  「自期」的「自」是自我,自己这麽想,也含有「自发、自愿、自动、自然」等含义。自己这麽想,没有别人逼迫。

  「期」是期盼、期许、预期,时间没到的时候就事先盘算「我临终应该有什麽样的瑞相」。

  「临终」就是临命终,相对於平常的生命。一般认为这是人生升沉的关键,是上升还是沉沦,所谓「临门一脚」。

  「瑞相」就是祥瑞的表相。瑞相就多了,「我要见光啊,见花啊,闻到妙香啊,听到天乐啊,见到佛菩萨浩浩荡荡在虚空排列」,或者说「我临死的时候能预知时至,站着走,坐着走,如入禅定,谈笑风生;死了之後身体柔软,面色红润。哎呀!我自己也能带动一大批人」,一般人心中对这些都抱有过多的妄想。

  很多人都在盘算「我死的时候要怎麽死」,上人这里的一句话给我们浇了凉水,「不可自期临终瑞相」。上人的意思是,临终有瑞相没瑞相暂且不论,不谈这些,或许有,或许没有,有也好,没有也好,重点是「不可自期」,就是不可自我期许。只要没有自我期许,来了瑞相也不拒绝,没有瑞相也随佛往生,都是没关系的。

  为什麽作这样的诫止呢?我说五点。作为一个念佛人,如果心中对临终作种种盘算,可能就有五点心态不正确。

  第一,可能心存骄慢,缺乏机深信。

  也许有人这样期许、打算是可以的,但对我们来说,要有机深信。如果我们抱有这样的想法,就是非分妄求,如同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像我们这样罪业深重的人,碎屍万段都是罪有应得,怎麽敢想「我临终的时候要死得好,甚至给别人表法」,这就是过於骄慢了。我们的业障之深重,怎麽饿死、病死,对我们来说都是死有余辜。这样罪业深重的人,居然还在做春秋大梦,不了解自己的罪业多麽深重,还盼望自己死的时候有瑞相,那岂不是过於骄慢了吗?

  这是第一条,就是跟自己的身分不相应,是自己这麽认为的。

  第二,可能对弥陀的救度也有误会,对「平生业成」没有领纳和把握,这样就是缺乏法深信。

  如果我们真正知道念佛一定往生,那麽现在我们在世间活着,就是已经得到往生的人,说实在话,也就是个活死屍而已。这个活死屍怎麽死,你怎麽为它打算呢?往生都已经得到了,至於怎麽个死法,不会在屍体上做文章,作种种盘算和经营。所以,念佛了,还要盘算死的时候怎麽个死法,这也是一种微细的偷心不死,不老实。最好现在就死得乾乾净净,那个死屍到时候是坐着、躺着,硬的、软的,都不管它。

  所以,第二点可能是缺乏法深信。

  第三,有可能会伪作,就是造作得很。

  定了这个目标,作了这样的盘算,内心这样期许。所谓「期许」,就是「我到时候应该会这样,我也要争取这样」。那怎麽办呢?一定要努力,这样就缺少至诚心。倒不是说你故意装假,只是离开了弥陀的救度。

  我们的至诚心、真实心都是以佛为对境而发的,「阿弥陀佛真实救度我,我就一心仰凭他」,这样就可以了。结果我们在弥陀救度之外另外造作,「我临终要如何,表相如何」,这就是缺少至诚心。

  第四,或许存有谄曲之心。

  表面说的好,「我来表法,我要给别人看看,增加别人的信心」,其实是对世俗有谄媚,以悦人耳目。用不着这样,我们不是要临终表法,我们活到现在,天天都在表法,表什麽法?表罪恶凡夫称念名号,现生就在弥陀的光明摄取之中,临终自然往生。现在就活在弥陀的光明当中,很自由,很洒脱,老实念佛,一向念佛,内心很安定,很喜悦,这就是表法,不是临死的时候搞一下给别人看。

  有人说「我平时表法,他们看不见啊,临死搞一些天乐鸣空、天香妙幢的,不是大家都知道了?表法就很明显吗?」如果大家平时看到你,觉得你活得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也不知道,但是你很安稳,外面的世界这麽闹腾,你都能活得很安稳,很安详,很安乐,别人就会亲近你,受到佛法的熏染,不受外相的迷惑,因为不是被外相吸引过来的。

  所以,表法有深有浅,有从教理上表法的,这是真正的表法;也有从事相上表法的,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表法的作用,只是我们不要伪作,不要事先预作期盼,到时候是什麽样就是什麽样。

  第五,或许心有挂碍。

  如果心有挂碍的话,反而有碍於往生,因为没有通身放下、彻底靠倒。你总想着自己临终时要这样做、那样做,这样念佛就不够踏实。前面讲「伪作」,每次念佛总有另外的小心思,打着小算盘,「我临终要如何」,不是这样的。应该怎样呢?只管老实专念,好死、赖死都一任宿业和弥陀的安排,就是说「我临终什麽死法,一概不打算,好死也行,赖死也行」。

  人临终什麽死法,不是自己能盘算的,它取决於两个方面。

  第一,自己的宿业。大家知道,玄奘大师去天竺取经,他的师父戒贤法师,那是高僧大德,他都有那样的苦境。我们临终到底会怎麽样,宿业难以预料,所以打算又有什麽用呢?宿业不清楚。

  第二,我们念佛消除宿业,弥陀能善巧调化,他有不可思议的摄取光明,临终接引到底怎麽样,一任阿弥陀佛。相信阿弥陀佛比我们有智慧,比我们更慈悲,比我们更善巧,比我们更懂得怎样表法度众生,不需要我们想太多。所以,到底怎麽个死法,不管不顾,不闻不问。不管怎麽死,不挂碍,不关心,一点都不放在心上,只管念佛,这也叫「一向念佛」,这也叫「老实念佛」,这也叫「死尽偷心念佛」。

  就像我们开车,路很平顺,车直接就开过去了;如果路上设了减速带,车就需要减速。比如在学校门口,为了让车减速,就有一条减速带,开到那里就要减速,然後小心翼翼地开过去,就不能很平顺地一下正念直来,一泻千里,不能很平顺地开过去。

  关於临终,如果心中有盘算,等於在平顺的路上,在弥陀接引的本愿大道上,自己另外设了一个小卡,设了一个路障,那样就不顺,甚至车被挡住,说不定还翻车,这是不安全的。不如现在就把地面的路障撤了,管他好死赖死,一切任凭阿弥陀佛,心中不挂碍,也不担忧,也不关心这件事,这就等於把它撤了。不要自己另起一个心念,设一个障碍放在那里。

破疑

  下面破疑,我列了四条。

  第一疑,有人怀疑说「我这样的想法是从道理来说的,符合佛法的道理,什麽道理呢?自利利他。我临终死得好,走得好,瑞相显着,我自己得利益,看到、听到的人不也得大利益吗?让他们对佛法有向往啊」。在前面五点因由当中已经说过了,这样做可能不能自利,反而会给自己造成障碍,失去机法深信,最後还可能失去往生。既然不能自利,当然就不能利他,不能让众生从教理契入。

  第二疑,有人怀疑说「盼望死得好,这是人之常情嘛。再说,念佛人想往生净土,当然希望走的时候有瑞相,怎麽说不可自期瑞相呢?」这里上人说「不可自期临终瑞相」,倒不是不近人情。要知道,人情要有正常的度。而且,学佛要得真实利益,有的时候还要打破常情,因为人之常情有时候会有格外的系缚和障碍。

  如果仅仅是人之常情,比如有一个总体的希望,希望走的时候好一些,这个大家都可以理解,没有哪个人希望走的时候非常差。如果仅仅是这样,我觉得是可以的。

  但这里要杜绝的是什麽呢?就是在人情之外,又格外加了东西。打个比喻,比如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年轻,这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的人就不一样了,他希望自己年轻,但是照照镜子,发现不够年轻,然後就去整容,这就没必要了。你可以盼望年轻,但仍然是素颜对人,是很自然、很朴实的本来面貌,这样就很好了。你因为这个就要违背自然规律,自己又去整容,那就不许,会造成麻烦,甚至引起困扰。

  所以,如果只是一般地说「我希望阿弥陀佛加持我,走的时候好一些」,这是可以的。但是,煞有介事地要争取什麽样的瑞相,那就不许。

  这是第二疑。

  第三疑,有人怀疑说「从古到今的往生传记都盛谈瑞相,你看《往生传》里的一些记载,不是都讲临终的时候有怎样的瑞相吗?我们看了很多啊」。是这样的,但是传记里写下来,目标是接引初机。因为初机之人,你说教理他很难信受,他没有那个智慧,没有那个宿善,所以需要通过一些事例来激发他的好乐。如果是上等根机,还是用教理来引导;教理引导不够,等而下之的,就可以用《往生传》来引导他。并不是以往生传记作为标准,标准还是教理,传记只是起到辅助功能,不能为主。

  既然写传记,就是要引导别人的。因为对教理方面,他没有这个善根或者智慧,所以要靠一些事相来引导他,那就要记载一些常人看起来是瑞相的内容,才能打动他。所以,《往生传》记载这些,可以讲是投初机之所好。既然是投初机之所好,就有利有弊。如果通过这些外相的引导,能够从教理上深入,这就是有利;如果迷於外相,不从佛法的教理入手,这就是有弊。所以,传记不是标准,教理才是标准。

  再来,传记是别人根据临终人已发生的实际情况记载的,并不是事情还没有发生时自己预先期盼的。传记的目的在以瑞相导入教理,而不是让人表面执着於瑞相。

  第四疑,他又怀疑了,「你说教理是标准,这就是教理讲的,经教有据啊。比如《大经》第十九『临终来迎愿』,说『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观经》也是这麽说的,九品往生,每一品都说佛菩萨来迎接,佛怎麽安慰他,怎麽放光,临终的人怎麽喜悦,这不也是瑞相吗?《小经》也有,『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不也是讲临终佛菩萨来迎的瑞相吗?净土三经都这麽说,祖师的着作里也有不少,很多都说到临终走得好,甚至自己也发愿要见好相。比如《往生礼赞》(《圣教集》869页)就说『愿弟子等,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心不错乱,心不失念;身心无诸苦痛,身心快乐,如入禅定;圣众现前。乘佛本愿,上品往生阿弥陀佛国』等等,这难道不是自期临终瑞相吗?」

  《大经》第十九愿所讲的内容,就是临命终时佛与圣众一定现前接引,它和这里所讲的「自期临终瑞相」是不一样的。

  第一,一个是佛许的,是佛的誓愿许可、保证我们的;一个是行人自己想的。一个是佛许,一个是自期,两者不一样。

  第二,佛许的内容是确定的;自期是不确定的,「我希望临死的时候有什麽瑞相」,这不一样。

  第三,如果对佛的本愿了解,就是一种任凭的心,而且是绝对有保证的;可是自期临终瑞相,就有造作的心,自己要如何,不是任凭弥陀的誓愿。

  第四,任凭弥陀的誓愿,他的心是质直无伪的,就是「直心」;如果自己造作,心就谄曲,不一样。

  第五,这是最重要的,佛所示的是临终来迎,是实体,不是一种虚幻的现象。什麽叫「实体」?就是真实的本体,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这是佛现前接引的根本保证。至於在相上,临终之人自己见没见到都不影响,有见没见佛都必来迎。

  所以,往生之後到底是当下莲花化生还是胎生,不是看他临终的瑞相怎麽样,而是看他有没有完全仰凭阿弥陀佛。一向念佛,仰凭弥陀,这就是明信佛智,则莲花化生;如果加了自己的造作行为,疑惑佛智,这样即使往生,也是胎生。

  疑惑佛智的人也会有瑞相吗?当然也会有,外道的人也有死得很好的。比如生到天界的人,他显然没有往生净土,因为他的知见不是佛法的,而是外道的,但是他临终也有瑞相。所以,瑞相不是标准。

  另外,《观经》九品也是依据阿弥陀佛的来迎本愿,所以它的内涵也跟前面说的一样,不能拿来作为证据说是「自期临终瑞相」。另外,这是佛说的,不是九品往生人自己期盼的,是佛宣说弥陀本愿成就之後的功能作用。

  《小经》临终佛圣来迎也一样,都不是往生人自期临终瑞相。

  《往生礼赞》869页这段发愿文内容很好,但是不要错误理解。

愿弟子等,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心不错乱,心不失念;身心无诸苦痛,身心快乐,如入禅定;圣众现前。乘佛本愿,上品往生阿弥陀佛国。

  「愿弟子等,临命终时」,这是发愿,「愿」也是一种期盼、期愿,当然也是讲自己,也是讲临终。但是,下面七句「心不颠倒,心不错乱,心不失念;身心无诸苦痛,身心快乐,如入禅定;圣众现前」,前三句讲心;中间三句讲身心,是合在一起说的;最後一句讲圣众现前。

  如果我们现在就自期临终有怎样的瑞相,而不是一向仰凭阿弥陀如来,随顺过去的宿业和弥陀的救度,这就已经颠倒了,心就已经错乱了,而且也失去正念了,不在一向念佛上面,也不在一向归顺、一向归投、一向任凭念佛的正念上面,夹杂了自己的私心见解。如果夹杂了私心见解的话,恐怕「身心无诸苦痛」就会很困难,因为没有完全放下、任凭,心不调柔,心不随顺,这会增加障碍,所以希望身心无诸苦痛也会落空。

  「身心快乐」,只有像龙树菩萨说的,如「水道乘船则乐」。水上乘船为什麽乐?因为完全是他力。所以,如果希望临终身心无诸苦痛,身心快乐,反而要彻底放下一切。我们前面说了,不要自己设一个障碍。假如我们完全随顺弥陀都不能临终身心无苦的话,如果再夹杂自力,那不是更造成违缘了吗?

  另外,这是一个总体的愿望,要达成这个愿望,後面说明「乘佛本愿」,这就交代出愿的实体,就是「乘佛本愿」。

  第七句讲「圣众现前」,这就是第十九「临终来迎愿」给予我们的保证。也就是说,前面七句都是随顺、仰凭阿弥陀佛的本愿,其中,「圣众现前」是所乘的依凭;前六句「心不颠倒,心不错乱,心不失念;身心无诸苦痛,身心快乐,如入禅定」,这是从行者这边,从能乘者的身心状况来说的。

  「上品往生阿弥陀佛国」,以念佛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往生为上,以杂行为下,所谓「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回生杂善恐力弱,无过一日七日念」。

  好,第一条我们解释得稍微详尽一点。接下来几条,大略也可以按照第一条的框架来理解。

 

二、不可期盼助念瑞相

  这一句跟前面也有关联。前一句是自念,这一句可能有两种情形。

  第一,有的人念佛,对临终瑞相抱有强烈的执着,他认为自己可能达不到,自念难以有瑞相,所以转而期盼别人为自己助念的时候会有瑞相。这也不要打妄想了,还是一样的,我们要押宝,还是完全仰凭阿弥陀佛,不是押宝在助念人的身上,「谁来帮我助念?然後我有瑞相」。理由在前面第一条里说过了,这也算是自期临终瑞相的一个局部。

  第二,当我们为别人助念的时候,有的人专门成立了助念团,这个发心非常好,成立助念团,以此作为他的招牌。那麽,给别人助念的时候,他心里就有一种想法,「盼望被助念者有瑞相,有瑞相就会增加我的信心,让我的招牌更亮,说明我助念有证验。同时,有瑞相也能利益家亲眷属」,其实也不必这样。

  我们助念的时候,贵在什麽呢?不是临终的时候现什麽瑞相,只贵在老实、虔诚、专注地念佛,这最重要。当然,也可以加一些善巧安慰。如果被助念者有这样的善根福德,有这样的宿业,能够随顺弥陀的誓愿,他自然会有好相,至少会平安落气,安详去世。即使不现好相,我们助念的人保持老实、专注、虔诚地念佛,也一定有不可思议的利益。

  所以,助念者的心思不要放在有好的瑞相方面,而要放在实实在在、虔敬专注地帮他念佛上面,这是根本。一切交给阿弥陀佛,在这种情况下,佛力自然会发挥不可思议的作用。

  至於临终者到底会不会有瑞相,这一切都不考虑,也不要贸然地为他的家属打包票。当然,这也要看场合。家属总是希望亡者走得好,这会安慰家属的心,善於安慰就行了,未必打包票说一定怎麽样,因为有几点:

  第一,宿业难知。临终者的宿业到底怎麽样,我们不知道。

  第二,死法不定。他临终是什麽死法,我们不清楚。

  第三,他心难知。临终者自己的心态怎麽样,他愿不愿意随佛往生,我们都不清楚。

  第四,大愿业力难思议。临终者的具体状况,他的过去、现在、未来,我们都不清楚,阿弥陀佛的愿力我们也不清楚,所以在这中间我们就是局外人。往生毕竟是临终者的事,是他跟阿弥陀佛之间的事,我们顶多是一个介绍者,是旁边做媒的,我们毕竟不是当事人,我们是局外人。对阿弥陀佛那边,我们了解多少?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不思议,我们根本就不清楚,阿弥陀佛会怎麽接引、怎麽救度,亡者是怎样的走法,我们都不知道。那麽,临终者过去的业力、现在的心念、临终的死法,这些我们清楚吗?我们也不清楚。所以,我们贸然地说东说西,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我们所清楚的,就是根据净土三部经、阿弥陀佛的誓愿和净土宗的教理,如果我们这样善巧安慰,助其念佛,老实,虔敬,专注,一定会有大利益,这一点是我们知道的。知道多少就说多少,不要说过头话。这不代表对阿弥陀佛没有信心,反而是对法的尊重,对弥陀的随顺和依凭。

  如果抱了一种心思,为别人助念的时候一定要见好相,见瑞相,这恐怕会起坏作用。因为心有旁骛,一边念佛一边用眼睛偷偷地瞧,盘心思,「到时候如果没瑞相,我这脸往哪放啊?我在当地也是挺有面子的,大家都对我挺尊重的,万一这次砸了场子,那我将来说话就不响了啊」。特别是第一次助念,一边助念一边心里忐忑,以这种心情能把事情做好吗?

  往生是阿弥陀佛的事,走得好不好,有面子也是佛的,没面子也是佛的。所以,抱有忐忑的心,一方面是对佛信靠不过,另一方面还想在这里拦截一下,邀一点功,「好像是我的功劳」,这也是不老实的心,也是缺少随顺和任凭的心,所以心里才不踏实。这样,打自己的小算盘,心里当然就有挂碍,心挂两头,念佛也不专注,也可以讲对亡人不尊重,效果就会打折扣。所以,不管这些,只管坐在那里老实念佛。

  其实,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讲,走的人怎麽样我倒不清楚,我觉得助念的人如果念得很安定,很法喜,走的人一定很好。我参加助念的机会并不多,但每次助念的时候,我几乎都忘记了旁边的亡人,只管自己念,念了觉得很好,我就感觉对亡人是有帮助的。

  如果心里过於挂碍,难免会有造作。我听到有些人临终助念,那是不太如法的,在那里虔诚地磕头,跪求阿弥陀佛一定要显现一个瑞相,让亡者走得好,还摆出划船的姿势。这些就太不自然了,造作得太多了。不需要这样。

  如果走得稍微好一点,就开始夸耀了,「你看,我们来助念,效果怎麽样?」这就是贪功,把阿弥陀佛的功德贪到自己头上。

  如果没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难免会沮丧,甚至下次别人请他助念,他就不敢去了,「万一我去了弄不好,多丢面子啊」,到底是你的面子重大还是亡人的利益重大,还是阿弥陀佛的誓愿救度重大?

  甚至因为瑞相不如所期而疑惑佛智,「这好像……」,嘴上不说,心里起疑惑。所以,今天就把这个说破:不可期盼助念瑞相。

  当然,这不代表助念一定没有瑞相,也可能会有,也可能没有。其实助念的时候,助念的人坐在那里,老老实实、稳稳定定、安心定意、一声一声地称名,这就是最大的瑞相。

  一般人觉得这没什麽了不起,「念一声佛嘛」。要知道,在娑婆世界,我们这样的罪业凡夫,身口意都是罪业,口中居然称念出十方诸佛所称赞的阿弥陀如来的名号,而且是随顺阿弥陀佛的本愿,这可以讲是法界最大的瑞相。凡夫觉得无所谓,但是诸佛看见这个称念佛名的人,都说这是「人中芬陀利华」,有什麽瑞相比「人中芬陀利华」更加祥瑞呢?

  所以,口称佛名是一切瑞相的根本——根本的来源,根本的瑞相,瑞相之体。至於其他的,身体柔软啊,面色红润啊,走得好啊,那些只不过是枝末之事。得其本必得其末。现在放弃根本去追求枝末,这就是本末倒置。所以,还是回归到名号本身,回归到称念的本位,回归到阿弥陀佛的誓愿,随顺,任凭,一向念佛,其余一概不谈。

  

三、不可夹杂观想念佛

  这也经常被人问,「师父,我念佛的时候加观想怎麽样啊?观想阿弥陀佛的光明像牛奶一样从我头顶浇灌下来,灌注到我的身心,或者根据十三观来观」。这里上人非常慈悲,直接说不可以这样。念佛就单纯、单调、单一地念佛,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有人也有疑问,「《观经》讲的十六观,後面三观(第十四、十五、十六观)就不说了,前面十三定观讲的就是观想念佛,怎麽说不可夹杂观想呢?我们不是不可夹杂,我们是没那个本事,观不来,有本事我们肯定夹杂」,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另外又有疑问,「善导大师立五种正行,观察正行就是其中一种;天亲菩萨《往生论》里的五念门,观察门也是其中一门。所以,不论是经论还是祖师的着作,都列了观想念佛,怎麽这里不许观想呢?道理在哪里?」

  道理就是,这是随我们的根机,正因为我们是不堪之机,是不堪行观想之人,怕我们受伤,所以这里诫止说「不可夹杂观想念佛」。非我们能力所及的,一定要强行去做,就可能会受伤害。就像小孩挑不动重担,只能挑三十斤,如果给他一百斤,他一定要挑,腰不就压坏了吗?

  《圣教集》858页,《往生礼赞》引用《文殊般若经》说:

明一行三昧,唯劝独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一佛,不观相貌,专称名字;即於念中,得见彼阿弥陀佛及一切佛等。

  叫我们不观相貌,不夹杂,专称名字,这叫「一行三昧」。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为什麽不让我们作观,而是直接专称名字呢?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众生」就是指我等。我们的业障太深重了,障碍重重。

  「境细心粗」,如果一定要观想念佛,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庄严是非常微妙、微细的,而我们的心非常陋劣、粗犷,这样观就不能成。

  「识扬神飞」,我们的心粗到什麽程度?飘忽不定,动荡不安。想想我们的心,不都是这样吗?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观,就会出问题。

  「大圣」就是佛。佛慈悲、怜悯我们,说「算了,这对你太难了」,所以直接劝我们「只要专称阿弥陀佛名号就行了」。称名容易,简单,而且随顺阿弥陀佛的本愿,只要相续称名,「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决定往生。

  这样称名,虽然没作观想的功夫,但其实观想的功德都在称名当中,这也是《观经》的意趣。

  《观经》有两种三昧,先开观佛三昧,然後由观佛三昧导入念佛三昧。十六观是这样的:前面十三观是定观,其中第十二观「普观」作自往生想,就是说,观的目的还是要得往生;但是後面第十三观就说了,前面所观的那些境界太微细,太殊胜,太大,而凡夫的心太小,观不成。

  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刚才说『境细心粗』,境是细的,心是大的;这里第十三观又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是境大心小」。这两点并不矛盾,一个是讲它的微细、微妙,一个是讲它的量大,我们凡夫不论在哪方面都跟它不相应。所以,第十三观就说「非是凡夫心力所及」,转过来让他作杂观,杂观是观小的,观丈六金像在池水之上。

  所以,《观经》就是这样的,难的不行,就做容易的。先说「你看,叫你观」,这是考考我们,我们说「不行」,「好,那转过来,作小观」;小观也观不成,杂想观我们观得了吗?观不了怎麽办?定观修不成,就修散善,这样才转到九品;九品散善里,先给出大的来考验我们,「大乘善行不行?」不行;「小乘善呢?」小乘善也不行;「世间善呢?」连世间善也做不到,这才讲念佛,所以下品讲念佛。

  所以我们就知道,定善也好,散善也好,十三定观也好,三福九品也好,都是拿来检验我们的,是调机的方便。那麽,真实救度之法,普救定散二善、九品凡夫的是什麽呢?念佛,所以下品说出念佛。所以,善导大师才解释说「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等到最後翻出底牌才知道,原来说定善、散善,目的是讲念佛往生。

  所以,定善文这麽说,散善文也指向这里。定善文中,第九「真身观」观成了,见弥陀光明唯摄念佛众生而不舍。九品散善,三福当中,上上品说了修行六念,这六念就是以念佛为主。

  五念门里讲的观察门,昙鸾大师说「起观生信」,其实跟我们所想的观想念佛是不一样的。整部《往生论》里没有一句话教我们怎麽观想,也就是能观的做法,只是说所观的依正二报功德庄严之相。所以,这个观不是教我们修定观,而是「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这种「观」就是一种「了知」,我们听到了,相信了,这就是「观」。我们知道阿弥陀佛的依正二报、一切庄严都是阿弥陀佛愿心成就,是本愿所成就,只要我们随顺弥陀本愿,称名必定往生,这就达到了观的目的,叫「起观生信」。

  所以,这里的「观」其实跟「闻」的内涵是一样的。通过讲《观经》,或者讲极乐依正二报庄严,让我们听闻而起欣慕好求之心,这就是观察门。

  五种正行当中的观察正行,用意也在於此,就是由观察助业进入称名正定业,所以观察称为「助业」。

  当然,如果是上等根机,心能入禅定,所谓「定即息虑以凝心」。善导大师本身也证悟了两种三昧,即观佛三昧、念佛三昧。有的人也喜欢用定心观佛。以我等根机,自视下劣,正是阿弥陀佛本愿所怜悯之人,我们直接一向念佛就可以了,守愚念佛,不要再去作怪。

  我等下劣障重的根机,如果一定要强行作观,既不了解自己根机的分限,也不了解佛愿是为了我等下机而发,这就是不明教理。再加上一种躁妄心,想要达到什麽样的成就,要作一种艰难的修行,这样很可能起魔事,最後着魔发狂,或者是起一种幻象,不是正境界,没有乘上弥陀的本愿,最终会障碍往生,这就损失太大了。

  而且,也是根本不了解《观经》所讲之观,所谓「无量寿观经」,「无量寿观」是什麽观?并不是靠我们自己做到观想,前面已经解释了,就是「起观生信」,观知、了解就可以了。这样的「观」,谁都修得来,通过听闻净土三经,了解净土的依正二报庄严,知道这是弥陀愿心成就,为我等成就,白白地免费送给我们,都在六字名号当中,但只称念,光明摄取,决定往生,而一向任凭,「观」就在当中了。

 

四、不可期盼见佛见光

  关於这一点,我们可能也有怀疑,「我们念佛就是盼望见佛嘛,天下人都有这种想法,怎麽这里说不许见佛呢?何况《观念法门》五缘功德利益当中,第三就是『见佛增上缘』,引用了很多经文、例证说明念佛见佛,这里怎麽说『不可期盼见佛见光』呢?」

  这里讲的「六不」都是从我们的根机立场出发的,主要是因为下机不堪,所以就不要过於强求、妄求,可能会出障碍。所以,自身根机陋劣,业障深重,不知道自身根机的分限,这样求就是非分妄求。不是你的身分、根机能承担、达到的,一定要做,这就叫「躁妄心」。比如有的人一心求开悟,他根本不懂什麽叫开悟,教理也不明白,修行的路径也不明白,如果一定要求,最後得到什麽结果呢?一定是错误的「误」。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道理是一样的。

  修净土门,如果是陋劣下机,一定要以躁妄之心妄求圣境,见佛见光,也会起魔事:或者有邪灵外魔冒充佛菩萨形象,满足你的躁妄心,这是你招感来的;或者自己内心现出虚幻景象,错认境界,以为自己有了修行,有了功夫,有了证悟。一般人的心不够沉潜,不够沉稳,另外也不是定机。凡夫有定机和散机,我们是散乱凡夫当中的极散乱者。所以,还是以我们本有的根机,随顺阿弥陀佛本愿,一向称名,千足万足。

  在《圣教集》848页,《观念法门》当中有这麽一段: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密行品》(第十二卷第十),

  「密行」就是秘密而行,不张扬,不让别人知道,这一定是沉潜深厚的人才做得到的。一般人根本就做不到,做之前就张扬吆喝「我要做种种盘算,打主意,见佛见光」,得不到效果,就捏造一些事情来说。如果稍微有一点感应,就吆喝得不得了,「我怎麽怎麽样了」,就要表白。这些都不可以,这也是受魔境的一种缘。

  经文是这样说的:

佛告阿难:「未来众生,其有得是念佛三昧者、观佛诸相好者、得诸佛现前三昧者,当教是人密身口意,莫起邪命,莫生贡高。」

  这些人的根机超过我们,他们得了念佛三昧,得了佛现前三昧,能观佛相好,都已经修成就了。修成就了尚且还有过失,还有可能走错路,还有心思不稳的,这些人的根机比我们强多了,何况修不成就的人?

  为什麽要「密身口意」呢?因为一般人如果根机不牢不稳的话,都会有两种情形:邪命、贡高。

  「邪命」,就是以邪命自活,以此作为自己生存的一种手段,向别人炫耀,得到一些资养。

  「贡高」,就是认为自己了不起,得证圣果了,看不起别人。

「若起邪命及贡高法,当知此人,是增上慢,破灭佛法,多使众生起不善心,乱和合僧,显异惑众,是恶魔伴。如是恶人,虽复念佛,失甘露味。」

  虽然念佛,虽然曾一度得三昧,但其实根机不牢,失去念佛的种种殊胜利益,所以说「虽复念佛,失甘露味」。为什麽呢?被邪命、贡高所染。

  有人或许会说「我不会的。如果我得念佛三昧了,我就藏着,我不起邪命,不生贡高」,你还不是这种根机的时候就已经强行妄求,没得到的时候就开始吆喝了。比如豆腐还没做好,甚至豆子还没长出来,就说怎麽吃、怎麽做,如果等到热豆腐端上来,那种饥饿的样子还不知道怎麽表现呢。

  果然是不贡高、不邪命的人,一定不会妄自强求。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到一些地方去,比如到一些公司去,你看他们就喜欢挂一些大照片,什麽照片呢?就是他们跟一些明星或领导的合影。这是什麽心理?你们想一想,这只是跟一般人合影,如果见到佛了,跟佛合影了,那还不把它挂起来?当然,也没法跟佛合影,所以就在嘴上说,挂在嘴上,「你看我怎麽怎麽样,我跟哪个大人物合影,我跟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合影」。所以,由办公室挂的照片就想到人心就愿意显摆,这不就是贡高、邪命吗?在世间人看来,这很正常,大家都这样,但是站在佛法修行的立场,这是非常忌讳的,这就是邪命、贡高,会有很大的过失。

  另外,要知道什麽是见佛。见佛的「佛」,分为本和末,「本」就是根本,「末」是枝末。以我们这种散心、障重的下劣根机来讲,我们的根本之佛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名号为本,形相为末。得其根本,自然能收获枝末;如果以枝末为主,就会本末倒置。

  一般人看不起这句名号,以为名号没有什麽了不起,因为随口一念就出来了。其实,这就是弥陀本愿的殊胜尊贵之处,也正是净土宗念佛超越常情之处,是特别法门的特别之处,是「别意之弘愿」。什麽「别意」?特别之意,就是名号收摄一切,名号被十方诸佛赞叹,名号是阿弥陀佛本愿成就。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千稳万当。你不会因为见到名号而起贡高心、邪命心,不可能;但是如果你见到佛了,见到形相了,就会起贡高心、邪命心,就不稳当。你也不可能因为专一称名而起魔事;但如果你一定要求见佛见光,那就可能起魔事。你也不可能跟别人显摆说「你看,我会念南无阿弥陀佛」;但如果你能见佛见光,就会显摆了,就会起贡高心。

  称名,只会念南无阿弥陀佛,被别人看不起,这正是我们的好处,这会抑制我们的骄狂心、骄慢心。为什麽说名号是我们的根本佛,是我们的本尊?因为名号是弥陀本愿成就的,专门为我等下劣根机的众生而成就的,下机为本。

  如果是上机的人,他或许观佛形相,以形相为本。以念佛三昧来讲,就是以名号为本;以观佛三昧来说,就是以形相为本。但是,观佛三昧,观佛属於五正行当中的助业;而名号是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名号作为佛法的根本,作为佛功德法身的根本,无有不堪,上、中、下三根普被,没有人会说「做不到,称名没法称」,不可能。所以,这才是阿弥陀佛五劫思惟、兆载修行所成就的,所谓「弥陀智愿海,深广无涯底」。

  对我们来说,闻名就如同见佛,听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与我们的根机、身分相应,与弥陀本愿相顺,千稳万当,百利而无一弊。所以,在净土门当中,所谓「见佛」就是闻名,就是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佛。如果建立这样的根本知见,那就千稳万当,百分之百往生。如果不以名号为本,妄求见佛见光,这就是偷心不死,这里面就有缝儿,就有危险,就有障缘。

  为什麽不以形相为本呢?因为那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容易起魔事,我等下劣根机也不堪。所以,不要说我们不容易见佛见光,即使见到了,见的是真佛,也不如闻名,还是要归入称名。

  《观经》第九「真身观」见的是报身佛,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无量光明。但是,观想成就之後,就见到佛光遍照,摄取念佛众生而不舍。

  跋陀和菩萨定中见佛,问阿弥陀佛(《圣教集》818页):

「持何法得生此国?」

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来生。」

  这也是《观念法门》里的。

  所以,我们称名念佛的人一定要有这种认识,这叫「名体一如」,就是佛的名号和佛的本体是不二不分的,我们称名就够了。如果一定要强行分别,仍然要归在称名,名号为尊,为贵,为本。为什麽呢?本愿成就故,正定之业故,顺彼佛愿故,无有不堪故,千稳万当故,下机为本故。

  名号本来就是为我们成就的,所以不要以为「我称名没见到佛」。称名,名号就是佛,当下就见佛了,这是见佛的慈悲、见佛的本愿、见佛的摄受功德。

  另外,能见之「见」也分为眼见和心见。我们一般人讲的「见佛」就是眼睛看见的,佛的形相在眼前。眼见固然是一种见,其实其他的也都叫作「见」。眼之所以能见,根本还是依据心,心见更根本。

  我们在日常的语言当中会说:「你看见了吗?」这是用眼,说「见」;「你听见了没有?」听也是「见」;「你有什麽意见?」意也是「见」。以我们下劣根机来讲,还是心见为本。心见是什麽呢?就是闻名生信,听到阿弥陀佛名号就生起信心,这种作用功能跟见佛一样。也可以说见到了佛本身的慈悲,因为「见」就是了知、领纳、感悟,这不都是「见」吗?

  所以,眼见为枝末,心见为根本。

  心见,没有人见不到,就是闻名生信,这都可以。但眼见是随众生的根机,有的人就可以,现生得念佛三昧,能见佛见光,但绝大多数根机不堪。

  另外我们要知道,见佛又分为平生与临终。平生就能见佛,那不容易。但是,因为我们口称佛名,所以临终一定会见到佛,这是佛的本愿成就的,也是我们平生所称的这句名号当中就有这样的功能。所以,临终所见的佛不是从虚空中来的,从哪里来的?就从我们现在念的这句名号当中来,从弥陀的本愿当中显现出来。所以,说佛是从西方来的也可以,但是从本源来说,这是弥陀本愿所成就的。

  说「从西方来」,其实是一种说法。阿弥陀佛临终接引我们往生,就我们分别的凡夫众生说「我从西方来,显现这样的形相来接引你」,其实这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是无法想像的,他未必要显现为某种形相,没有形相也可以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人说「那怎麽可能?」怎麽不可能?

  有一个譬喻说「如水吞水,如空含空」,弥陀救度我们就是这样。水吞水还有什麽痕迹吗?空含空,空和空相吻合,贴合,中间还有缝儿吗?阿弥陀佛本愿来接引我们,虽然说「接引」两个字,其实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尽虚空遍法界,把我们整个包围在里面,光明遍照,摄取不舍,我们还往哪里去啊?所以是没有缝儿的。不是一定要有个佛的形相,或者一定要显现什麽。

  就像冰在水里化掉一样,我们就是一块冰,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就是环绕在我们周围的水,可以说不落一点痕迹,所以不要找痕迹,甚至把痕迹当作佛本身。弥陀的誓愿,它是实体,是弥陀的大愿业力;而相是虚相,是为了引起我们的欣慕、好求,投其所好,为我们这样的众生作这样的开说。

  「见佛增上缘」当中所讲的,也分成两种见佛:上机的人,平生可以在三昧定中以眼见佛;下机之人,就在平生称名当中以心见佛,还有临终也可以眼见。

  我们看《圣教集》828页:

非直夫人心至见佛,亦与未来凡夫起教;但使有心愿见者,一依夫人,至心忆佛,定见无疑:此即是弥陀佛三念愿力外加,故得令见佛。

  这里说「定见无疑」,就是未来凡夫也是定见无疑。有人说:「我怎麽没见到呢?」这必须与前面所讲的一起理解才不会有错。不然的话,难道善导大师说错了吗?就平生来讲,我们念的名号就是阿弥陀佛,临终的时候也能见到佛的形相。所以,不是在平生,就是在临终,不是见形相,就是见名号,这不就是为「未来凡夫起教」吗?未来凡夫都能像韦提希夫人一样见到阿弥陀佛和光台现国吗?我们没有那个因缘。

言三力者,即如《般舟三昧经》说云:
一者以大誓愿力加念,故得见佛;
二者以三昧定力加念,故得见佛;
三者以本功德力加念,故得见佛。

  我们称念这句名号,难道不是阿弥陀佛的大誓愿力吗?难道不是阿弥陀佛的三昧定力吗?难道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力吗?所以,念佛称为正定之业。

  看《圣教集》829页:

答曰:佛是三达圣人,六通无障,观机备教,不择浅深;但使归诚,何疑不见?

  我等根机称为「浅」,能修定观见佛的根机称为「深」。

  「观机备教」,佛一切通达,不论是浅机、深机,散机、定机,只要「归诚」,一心归命,为什麽还怀疑,以为不能见佛呢?这里的「见」,一定包括眼见与心见,平生见与临终见,见佛形相与见佛名号,也就是闻名生信。不论哪一种,都属於见佛,这样才能说「定见无疑」,「何疑不见?」

  《圣教集》830页说:

一切凡夫,但使倾心,定有见义,应知。

  又说:

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称三昧者,心眼即开,见彼净土一切庄严,说无穷尽也。

       这里说「心眼即开」,有心见,有眼见。

       「定心三昧」是定,「口称三昧」就是口称佛名。

       《观经》说:

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如果你不能见到阿弥陀佛,佛就有特别不同的方便法让你见到阿弥陀佛。什麽叫「异方便」?就是弥陀本愿成就,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异方便」。当然,对「异方便」也有不同的解释:总的来讲,十三观都是「异方便」;由十三观导入专称佛名,这就是「异方便」中的「异方便」。

  《般舟赞》说「定散俱回入宝国,即是如来异方便」,阿弥陀佛本愿成就的名号,就是阿弥陀如来的胜异方便,是殊胜、特殊的方便善巧,让我们可以见佛,这就是以名号为根本。

  闻名生信即是见佛本愿、见佛慈悲、见佛的心,所谓「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见佛的形相还不如见佛的心。当然了,佛的身心是一致的,见到佛身就悟到佛心。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见到外表的形相不如见到内心,心为根本。

  还有《圣教集》597页(《观经疏》):

又念彼弥陀本愿言:「弟子某甲等,生盲罪重,障隔处深。愿佛慈悲,摄受护念,指授开悟;所观之境,愿得成就。今顿舍身命,仰属弥陀,见以不见,皆是佛恩力。」

  前面说「弥陀本愿」;中间说「所观之境,愿得成就」;後面说「顿舍身命,仰属弥陀,见以不见」,见到佛以及没见到佛,这叫「见以不见」。

  「皆是佛恩力」,有人说:「见到佛了是佛的恩力;我向弥陀祈愿,没见到,怎麽也是佛的恩力呢?」见到是指眼睛见到了,就是观想成就了;没见到是因为「顿舍身命,仰属弥陀」,虽然眼睛没见到,但是心里见到了。心归属弥陀了,往生丝毫不差,即使眼睛没见到,也不影响往生,不影响成佛。我们这样下劣的散心凡夫,观想是不能成就的,但是同样往生成佛,这不就是佛的恩力吗?所以叫「念彼弥陀本愿言」。

  这是靠阿弥陀佛的本愿成就,所以这叫「佛恩力」。我们不能把阿弥陀佛的深重恩德抛到一边,浪费了。阿弥陀佛特别为我等下劣、散心、障重的凡夫开出这种异方便,我们要感恩戴德,老老实实念佛,不要把念佛丢到一旁,另外打小算盘,妄求见佛、见光、见花等等,这就是不知佛恩。《往生礼赞》就说「无有惭愧忏悔心,不相续念报彼佛恩」。

  另外,《圣教集》824页,《观念法门》说:

若有人一切时处,日夜至心,观想弥陀净土、二报庄严,若见、不见;无量寿佛化作无数化佛,观音、大势至亦作无数化身,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若见、不见」,「若见」就是眼见;「不见」就是没有定心成就,眼睛没见到。这个「不见」,眼虽没见,但心中有见,有归命。这样的话,即使眼睛没见到,但是无数化佛和观音、势至还是在我们周围保护我们。所以,以下机来说,归命为根本,称名为根本,名号为根本,不要在称名之外别求见佛见光。名号就是真佛,是本愿成就之佛,称名是我等根机所堪之行,千稳万当。

  当然,前面说不追求瑞相,这里说的见佛见光也算一种瑞相。这是从哪个角度来说的呢?是指平生。前面讲的瑞相是指临终的,这里是讲平生的,平生以观想为因,盼望见佛为果。

 

五、不可期盼灵异境界

  前面四种也算超越常情的灵异境界,那第五点跟前面四点有什麽区别呢?除了前面讲的四点以外,其余的一切境界也都不期盼。前面四种是与净土、念佛相关的境界,有经文的引导和证据,只是我们自量根机陋劣,所以不期盼。既然如此,何况是其他的境界呢?就更不期盼了。

  其余境界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从佛法内部来谈的,前面四种境界是净土门的,我们不期盼,圣道门的灵异境界也不期盼;如果以佛法为内,以佛法之外为外的话,民间信仰、外道灵异境界也不期盼。这就多了,他们不是求见佛见光、临终瑞相等等,比如「我见到天界,能到阴曹地府,我有种种神通,能预知未来,可以预判大事,还可以灵魂出窍,飞身自在,穿墙无碍,出阳神」,稀奇古怪的境界特别多。总之,这些都是让人感到好奇的,是灵验超异的境界,所以就叫「灵异境界」。

  念佛人就是大气,这些东西都舍而不要。说到底,这些都是垃圾,没什麽用。名号摩尼宝珠都得到了,怎麽会在垃圾桶里扒来扒去呢?在垃圾桶里扒来扒去,显然是没得到摩尼宝珠。贪图灵异境界,就如同一个乞丐在垃圾桶里扒一个烂苹果,就像苍蝇在垃圾桶里嗡嗡地飞,这种境界太低了。

  凡人都有好奇心,好奇心会自误误他。你好奇,就有人投其所好,当然不可能是正的,都是邪的。因为你是邪心邪念,好奇,要显摆自己,要张扬自己,要格外得到什麽东西,偷心不死。那麽,跟你相应的是什麽频道?都是邪灵邪鬼。之所以被别人骗,就是因为贪,你想贪这些,就会受骗上当,着魔发狂,欲升反堕。本来想提高自己的修行境界,结果反而堕落了,被不正的境界诓骗。

 

六、通灵属神鬼境界,物以类聚,牵引轮回,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亲近

  第六条的文字最多,有六句。前三句有十五个字,说的是因;後三句有十二个字,说的是果。

  所谓「通」,就是交通、沟通、接通,互相是通的;「灵」是指灵界的众生,不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我们肉眼看到的都是物质界,所以这里的「灵」是指灵界众生。「通灵」就是接通了灵界的众生,接通了一些来自灵界的讯息,由此获得一种灵异的力量,这叫「通灵」。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灵」,所谓「人为万物之灵」。以佛法来说,人有佛性,我们的佛性、本心是灵明洞彻的。但是,通灵不是跟自心相关的,不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然後把佛性的功能展现出来,不是这样的,而是借助於外灵的力量,所以通灵不是从自身显发出来的。

  如果通过修行戒定慧,以外道来讲,就能发得五通;以佛法来讲,就能获得六神通:这都属於「证」,是自身的一种灵验力量展现出来。但通灵不是的,自身没有灵异力量,要借助於外灵,接通灵界众生,获取一种灵异的力量。就像一个灯泡,它自己并不发光,但是通电之後,借助於电的力量就发光了。

  「通灵属神鬼境界」,通灵到底是哪种境界呢?属於神鬼境界。

  「物以类聚」,你经常和神鬼沟通交流,就沾染了神鬼的气氛,就跟神鬼归到一类,叫「物以类聚」。

  「牵引轮回」,你就受神鬼的牵引。这些神神鬼鬼都是六道轮回里的罪业凡夫,你经常通灵,和他们搅合在一起,将来必然走到他们的方向。何不念佛呢?念佛就跟佛在一起,就到净土,所谓「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我们念佛人要追求往生,不愿意轮回。通灵有轮回的危险,所以不能做。

  「故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亲近」,「喜好」是指初机,觉得挺喜欢,「挺好,我也想试一试」,有了喜好,就要追求,所以「不可喜好」是初步制止。有的人已经有了喜好,接下来就想追求,所以第二步再设一道坎儿,说「不可追求」。有的人还没有喜好、追求,所以就从缘上断绝,说「你不要和通灵的人打交道」,如果你说「我觉得好奇,我去看看他们搞什麽」,说不定你就沾染了,所以说「不可亲近」。

  二十年前,我曾经在东北遇到一位居士,这是他後来亲自告诉我的,那也是血泪斑斑,他现在已经出家了。他当初就羡慕别人有灵异,会说事看事,会看病,他就喜好上了,就产生一个念头:「什麽时候我有这种功能就好了。」这一喜好,问题就来了。因为他一起心动念,邪神邪鬼都有他心通,马上就给他一种能力,他就能看病了,也能说事了。但是,从此身心不得安宁,因为是附体,所以生不如死,苦不堪言。还好他有佛法的善根,通过念佛,下定决心建立正知正见,邪神邪鬼才渐渐远离。

  有人或许会怀疑,「怎麽知道通灵一定是神鬼境界呢?说不定是佛菩萨呢?」这都是冒充的。我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人,就在我们当地。通灵的人都会冒充佛菩萨,多数都冒充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名气大。他就说自己是南海观世音,装模作样地说话,给别人看病。不懂的人都向他膜拜,「这是观音菩萨」。我说:「你是南海观世音啊?那你背一下《大悲咒》给我听听。」他不会背。如果真遇到会背的,就说:「你把《心经》讲给我听听。」南海观世音连《大悲咒》都不会背,连《心经》都不懂,怎麽会是南海观世音呢?

  还有冒充玉皇大帝、孙悟空的,或者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比如李世民,其实都是神鬼,而且不是很高上的神鬼,属於小神小鬼、邪神邪鬼。玉皇大帝能干这种下作的事吗?这是很下贱的事。贪图两根香、一块腊肉,贪图人间的烟火和名闻利养,一看就是穷酸潦倒的小鬼小神,靠欺骗的伎俩骗吃骗喝。正神、天神尚且不屑於做这种下流下作的事,所以更不可能是佛菩萨。佛菩萨已经破除人、我二执,究竟彻悟众生本具的佛性,不可能展现出这样的相状。

  我们众生觉得不可思议、大神奇的事,比如星球爆炸、世界挪移,以佛菩萨来看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大势至菩萨行时坐时,十方世界震动,无量分身云集,这都是很平常的事。我们觉得一棵小草、一粒沙子、一片树叶很平常,可是在佛菩萨看来是无穷奥妙之事,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里面可以有无量的刹土。所以,以佛菩萨的神通境界来讲,他们证悟了宇宙真理,根本不屑,也不可能作这种表演,这都是我执骄慢特别强的迷惑颠倒众生所为。

  有人说:「佛菩萨度化众生不能以这样的形式吗?」不可能。佛度化众生都是以正道化人,点出我们自性本具的功能:或者是让我们开悟的圣道门;或者是净土门,把阿弥陀佛兆载永劫修行成就的六字名号给我们,让我们称念万德洪名,往生净土,这才是诸佛菩萨度化众生的常规。

  通灵都是害人的;佛菩萨大慈大悲,救人都来不及,怎麽会害人呢?通灵为什麽是害人的?这就是昧理招害,不明白道理。从圣道门来讲,不明白自性本具之理,对外界好奇,认为灵妙,这不就是昧理吗?从净土门来讲,不知道弥陀救度之理,这样就有无穷的过患。所以,凡是通灵的,这些神鬼的境界都不太高,可以讲是邪灵为多,邪神邪鬼蛊惑人心,贪图供养,贪着名利。而且,一旦缠上了就难以摆脱,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讲的就是这种事。所以,上人很慈悲地讲「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亲近」。

  这「六不」就是让我们老老实实,死尽偷心,一向念佛,不要寻奇觅怪,不要另盼稀奇,要甘於「四平」。

 

七、四平:平凡、平常、平淡、平实

  第七条是「四平」,就是甘於平凡,甘於平常,甘於平淡,甘於平实。「甘」就是心甘情愿,以此为喜悦。

  这「四平」当中,四个都是「平」,从字义来讲也都相近,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其中,「平凡」是「总」;「平凡」的表现就是後面三个,叫「别」,就是「平常、平淡、平实」。

  这「四平」总结得特别好,对我们真的是护身铠甲。前面「六不」是把一些可能引起障碍的缘切断,这「四平」是让我们从正面了解该怎麽做。

  「平凡」,我们是平常人、凡人,这就是具有机深信,这是对治一般人的自命不凡。一般人就愿意追求惊天动地、自命不凡、高人一等,让他做平凡人,他不愿意,人都想出人头地。所以,「平凡」两个字就消除了我们的野心。

  「平常」,念佛就平平常常的。就像我们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平平常常的。不可好奇玄巧,装神弄鬼。不甘於平常的人,总喜欢搞些奇奇妙妙的,觉得跟别人不一样,如果跟别人一样,就觉得羞耻。念佛,大家怎麽念我也怎麽念,像老太太一样念佛就行了,人人都是这样念佛的,从早到晚就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平平常常,没什麽奇妙、玄妙的。如果听到有人自夸,说「我念佛这样那样」,就知道这个人不甘於平常,很危险。

  「平淡」,一般人不喜欢淡,吃饭都要找点口味。但是,淡才能常。喝水,不能天天喝可乐、雪碧,总之水是淡淡的;吃饭,米饭也是淡淡的。所以,平淡就是不浓妆艳抹,不炫人耳目。

  「平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实」是真实、老实、实在,一句一句地念,不偷奸耍滑,不投机取巧。阿弥陀佛的名号是真实功德,念一句得一句,虽然说是「一句」,其实是无上功德大宝。所以,念佛并没有什麽诀窍,念佛就是作笨功夫,念佛就要老实,就是一句一句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定心这样念,散心也这样念;欢喜这样念,悲伤也这样念;人前这样念,人後也这样念。

  「平凡」是破除我们的骄慢心,「平常」是破除我们的好奇心,「平淡」是破除我们的懈怠心。一般人不甘於平淡,太平淡了觉得没味道,就懈怠了,「就念这句佛啊?从早到晚就念这句?我都念好长时间了,还念这一句,我没毕业吗?我学点新鲜玩意儿」,这就是不甘平淡,总要追求一些神妙的东西。念一句佛,他觉得淡而无味,觉得没有力量,就懈怠了。所以,我们甘於平淡就破除懈怠心。

  「平实」是破造作心或虚妄心,破除虚妄造作。自己要搞花样,另外弄点动静,不是那样的。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老老实实地念。讲到修行,凡人有什麽修行呢?能够做到这「四平」,就是大修行人。

  我们看一个人,不是看他多会入定、多有神通、多了不起、多有智慧、多有辩才,那些都谈不上修行,就看他是不是老老实实念佛。如果能甘於这样,可以讲这个人没有修行也有点修行。

  修行是「为学日增,为道日减」。本来我们的佛性一切具足,只是我们身上虚假的东西太多了,把虚假的东西拿掉,真实就显露出来了。可是我们总给自己贴金,总把虚假的东西往自己身上堆砌。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内心空虚,需要靠外表来装饰,给自己壮胆;如果内心实在,就不需要在外表壮胆了。

  念佛人为什麽能老老实实做到这「四平」?因为内在有这句名号摩尼宝珠,有信心,所以自自然然可以平凡做人,不需要装神弄鬼,显示自己是贤圣,或者自己超过别人、不一般,让别人夸奖,竖大拇指,点赞,这些通通不需要,就是很平淡无奇的。

  可以讲,这就是做平凡人,行平常事,持平淡心,得平实果。我们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的事也是平平常常的,心也是很平淡的,这样得到的结果就是实实在在的。

  果然能够平凡,就有机深信,就很谦卑;当然也有法深信,如果没有法深信,我们也做不到机深信。如果没有弥陀救度,就想作怪,就不甘於平凡,也不敢平凡,也不愿意平凡,也不晓得怎麽平凡。阿弥陀佛给我们智慧,给了什麽智慧?让我们甘於平凡,愿意平凡,也晓得怎样才是平凡,也敢平凡,勇气有了,智慧也有了。

  平常就能稳当,平平常常才能千稳万当,寻奇觅怪就容易受骗上当。

  果然平淡,就能持久,淡才能久,肥甘厚腻不能久。生活当中的常识也告诉我们是这样的,不论是饮食的味道还是人情交往的感情,都是平平淡淡见真常。

  平实就能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不会受欺骗,不会唐丧无功。

  所以,这「四平」可以说是四宝。一般人不甘平凡,要打破常规;也不愿意平常;平淡,嫌淡而无味,不愿意淡;平实,实实在在念佛也做不到,要投机取巧。

  所以,「四平」是从正面来说的,也有对治的功能;「六不」是对治而说的,但是也有正面的功能,因为翻过来就是正面的。

 

 

 

印光大师论魔事(摘自《印光大师文钞》)

  下面我们学习《印光大师论魔事》。

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勿存」就是不可以存这样的心,也就是不可期盼见佛见光。

  「见境界」,不仅是见光见花,也包括一切灵异境界。所以,对这句「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上人就把它展开为「六不」。

倘正念佛时,或有忽现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着。

  我们自己没有求见境界,但是正念佛的时候,突然出现这个境界了。有人有这种情形,忽然看见佛菩萨的形象显现了,怎麽办呢?心存正念,还是一句一句老老实实念下去,平平常常,不觉得稀奇古怪,心仍然很平常,这就是功力。不会见到之後马上狂喜起来,不会那样,心里仍然平淡如常,仍然看作是平常境界,仍然实实在在念佛。不论见到什麽,还是做到「四平」,这就是看家本领。

  如果生了取着,那就不平了,「哎呦,太好了,我欢喜」,就粘着在这里,觉得神异,这样就离开了这句名号本身,离开了弥陀本愿。还有什麽神异能超过弥陀本愿?这才是不可思议之至。十方如来都称赞弥陀的名号,以此为宝贵。得到摩尼宝珠了不可能羡慕一个易拉罐,那些境界就是被扔到旁边的易拉罐。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故亦无甚境界发生。

  「修净业人」,就是求生净土的念佛之人。他的目标是什麽?是以往生净土成佛为目标,不是以见种种境界为目标。所以,这个大根大本、大原则不能放弃,不能搞错了。不以种种境界为事,心中不这麽求,跟这种境界当然就不发生交接。所以,真正稳当、知见正确、行持踏实的净业行人,不会有什麽境界发生。

  为什麽有的人总是见到境界?

若心中专欲见境界,则境界便多。倘不善用心,或致受损。

  这就是心不老实,也偏离了初心。念佛了还专门想见境界,一个是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再就是要炫耀,另外是心中不老实,也不踏实,「光念佛能行吗?是不是见了境界往生更有把握?」总之,前面分析过了,这里有很多微细的不老实的念头。一切都是自心招感,如果心里不把它当回事,这些境界也不会来;如果心里专门以此为主要目标,专门想见境界,境界就会像云一样,那就多了。

  境界多了,又不能正确判断。「不善用心」,就是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不知道用「四平」来保护自己,然後取着它,这叫「不善用心」。善於用心,就是很平常地看待,平淡地处置,平实地念佛,还是一句接一句,这叫「善於用心」。不善用心会怎麽样?会招致损害。

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

  「常有境界」,有人念佛经常看见境界,「我经常听到阿弥陀佛跟我讲话,经常有观音菩萨来教导我」,经常这样,一定有问题。什麽问题呢?「当是未曾真实摄心」,这是从行持来讲的。如果真实摄心,就是念一句听一句,心里稳稳定定的,不动摇,不动荡,不动乱。从根本来讲,就是没有真实归命,不了解弥陀本愿救度,不了解自己是一个业障深重的凡夫。

  「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就是浮在表面。或者想被别人夸赞,这就是「场面」,不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持佛名号,不是在根本紧要关头切切实实念佛。「别人说念佛,我也念;别人有境界,我也要有」,简单讲,就是凑热闹,讲排场,求好看,满足一种虚荣心。

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得圣境界现,及得种种神通。

  念佛也是一种修行。对世间人来讲,我们求往生极乐,这是大修行,叫「如实修行」。这种修行是靠他力的,如同乘船,坐在船上,自己没有步行,船行即是己行,所以说「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念佛的修行是大修行,所谓「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自己没有什麽修行,就念这句名号还讲什麽修行呢?没有修行就是大修行,为什麽?仰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说「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没有修行的人归命阿弥陀佛了,「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这就是大修行。

  「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躁」是急躁,「妄」是妄想,非分所求叫「躁妄」,急切所求叫「躁妄」。为什麽会有躁妄心呢?没有得到才会有躁妄心。如果我们真实归命阿弥陀佛,「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内心全部充满了,「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自然安心定意生极乐,当然就不会有躁妄心了。

  有躁妄心,一个是没得到,再就是沉不住气,想通过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突然拿到。就像发财一样,不是通过勤劳致富,不是慢慢积累,修福报,积功德,就想一晚上发财,这样的话,没发财还好,真发财就离坐牢不远了。

  以圣道修行来说,如果稳重踏实行去,等自己烦惑断尽,自然能感得圣境现前,有躁妄心也是不可以的。就像体育比赛,踢足球想拿冠军,就要靠平常的训练,平时不踏踏实实训练,上场就想得冠军,有躁妄心,那就要跟对方球员打架,那不可能。「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不能有躁妄心,要踏踏实实用功。

  以净土门来说,就是要具足机法深信,才不会妄求,也才会心满意足称念名号。

  这句也是说,我们念佛之人不要求见佛见光,得种种神通感应、灵异之事,这些通通要抹杀。凡是抱有这样的心,都是小心小量,小伎俩、小算盘、小九九。念佛之人发了大菩提心,是求往生极乐成佛的,这些通通不在话下,这叫作大气、大心大量。这样就不会被别人随便收买了。别人贿赂你,「我给你点小神通、小境界」,一般人马上就被他收买了。

  念佛人为什麽大气?除了六字名号能把我们买去,别的东西来买我们,我们还不愿意呢,还买不到呢。所以,我们是归命,「言『南无』者,即是归命」,六字名号一命换一命,要买我们得用六字名号。

  不要说小鬼小神的邪灵邪通,就算是百千三昧,我们也不看重,因为阿弥陀佛出高价了。就像在拍卖市场上,有人都喊到五亿了,突然有人喊五百块,你就卖掉了,这不是傻吗?我们在十方诸佛面前拍卖,阿弥陀佛举牌了,举了六字名号,这是五劫思惟、兆载永劫修行、无量光寿、无量神通功德的名号,来买我们小凡夫这条贱命,阿弥陀佛举牌了,「砰」的一声,拍卖槌就敲下去了。

  我们的命是很贵的,在美国叫「黑命贵」,我们叫「凡命贵」,不随便给别人,别人说「我出五百块」,我们不卖。什麽见圣境界,见种种神通,这些我们通通不羡慕,不会随便把自己卖掉。

平常专欲得见圣境,不知圣境之得,须到业尽情空地位。否则勿道所得者皆属魔境,即是圣境亦无所益,或有大损。

  圣境界不容易得到,什麽时候才能得到?业尽情空。业障铲除乾净了,情执与邪见荡空了,没有了,这时候自然得证圣果,圣境现前。

  这谈何容易?我们一身业障,妄攀圣境,要出故障的,所以决定见不到,见到的都是魔境界。就算在某种因缘下见到圣境,也得不到利益,反而有大损失。因为你不认识,心态不正,心一邪,一切境都邪了。就像人的眼睛有问题,看什麽都有花点,因为眼睛花了,不是外面的世界花了,所以看什麽不都是花的吗?

近人多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即令是圣境,若心地不明,理路不清,一生取着,便致误事。

不是得少为足,便是着魔发狂。故经云:「不作圣心(谓己已证),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着魔发狂。」

  「近人」是指近代的人。古人没有这种事吗?也有,但是相对少一些。因为古人心地比较朴实,那时候的环境因缘比较清净,与「道」比较近。近代的人更虚华,现代的人更是这样了。所以,上人提出这「六不」,对我们真的是顶门针。

  近人多是这种情形,稍微一用功就有境界,好像自己是大根机的人了,得证了,见到什麽了,其实这些境界大多是魔境,不是圣境。

  就算在某种因缘下见到的是圣境,也要怎样呢?心地要明,理路要清。所谓圣境,就是在修行的路上有重重显现,这时心要清楚,心地要明白,知道到哪个程度了。就像修禅,知道自己禅定到了哪个层次。《楞严经》里讲,有五十种阴魔,修到哪个程度会显现什麽境界,所以心地要明。

  心地要明,这是自己的证悟;理路要清,是对佛法的路数非常清晰,是佛经当中给我们的指导:这两点都是必须的。

  一般人的心地是一片黑,对理路又不清楚,就很容易取着,所谓认贼作父、认假为真、认虚为实、认魔为佛。

  「不是得少为足,便是着魔发狂」,哪有几个人见到境界不取着?一生取着就误事了。小误是得少为足,不能往前进步,这还是小失误;大误就是着魔发狂。

  「故经云:『不作圣心(谓己已证)』,「经」是指《楞严经》。就是心里不认为自己得证圣果了,不会说「我成圣人了,你看我的修行功夫多深,多了不起!我都已经得神通了,我见到什麽了。你出家这麽多年了,你不行」。即使见了种种境界,心里也淡然处之,知道「我还是个凡夫,这并没什麽了不起,仍然是空花幻影一般」。如果这样的话,这些境界就是垫脚石,能让你更进一步,有善的助缘。所以这里说「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这样才能说它是好的,能帮助你修道成功,往上进步。

  「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如果认为自己得证圣果了,有神通道力了,恰恰相反,这时候就被无穷无尽的邪知邪见所中,中箭落马,乃至着魔发狂。

  下面举了几个例子:

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关静修。

  明朝有一个人叫虞淳熙,他在天目山高峰闭死关,就是静修,死也不出来,到死为期,在那里清净修行。

久之,遂有先知,能预道天之阴晴、人之祸福。

  闭关久了,心静久了,而且他也有这样的根机,所以他就有一种先知先觉的能力,能预知阴天下雨或天气晴朗。那时候没有天气预报,几天以後的天气情况他都知道了,人的祸福他也清楚。

彼归依莲池大师,大师闻之,寄书力斥,谓彼入於魔(意为绳套),後遂不知矣。

  这是他的福报,遇到了善知识。他的归依师是莲池大师,莲池大师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写了一封信寄给他,全力地破斥、呵斥他,说「你要入魔了」。被大师一呵斥,他才惊醒过来,病就好了,从此以後就见不到这些境界了。

  古人有这种根器。我们现在的人,自己见了境界以後,也没有人指出来。如果徒弟见了境界,师父就说「哎呀,了不起,我印证你开悟了」,师徒两个都是糊涂蛋。就算有师父来破斥他,徒弟也未必能受教,「师父自己没见到,我见的都是亲眼所见,你还说我呢」。所以,既要求师父能够识破,也要求弟子能够受教。知见一端正,被破斥之後,魔境界就消失了,因为魔怕正。所以,莲池大师的信一到,魔境就退了。

须知学道人,要识其大者,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勿道此种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须置之度外,方可得漏尽通。若一贪着,即难上进,或至退堕,不可不知。

  确实如此,学道之人「要识其大」,哪个利益大,以此为根本。如果不知道什麽为大、什麽为小,不知道轻重缓急,可能得了小利益,但一定受大损失。我们念佛人以什麽为大?往生净土为大,一向专念为大,称佛名号为大。这样的大事、这样的摩尼宝珠丢掉了,忘记了,被小事牵动了心,不是得小失大吗?

  对我们来讲,不要说五种神通、六种神通,一个是我们做不到,根机不堪,再就是六字名号里都有了,所以那些神通我们也看不中。听到别人入定、开悟了,就当故事听一听,道个喜,「好好好」,就行了。

闻城中有韩某者,神通广大,能知人宿因,又能令病人立即痊癒。倘一去亲近,必随彼魔力所诱,以致失正知见,增邪知见,反以一生能了之资用,轮转於长劫,无有出期也。

以此魔子,初则妄充悟道,人未归附。近则妄充得道,故得远近争赴。且自谓:「我所说法,令人易於得道。」故一境若狂,咸相崇奉。妄充得道,须有事实,人方肯信,故肆无忌惮,随口乱说。常为人言:「我能入定,超度亡魂,令其生天,或生净土。能知一切亡人,或生天上,或生人间及三恶道……」由是之故,不但愚夫愚妇靡然从风,即不明佛理之士大夫,亦以为实属得道,而归依信奉者日见其多。纵有智者斥其狂妄,由彼邪说入人深故,了不见信。

  这种情形今天也不少。这里举了一个姓韩的人,他说自己神通广大,一般人就被吸引了,因为他能知道你的过去、未来,他看病能让你马上就好。刚开始他还谦虚一点,说「我悟道了」,这样来的人还不多;後来乾脆就说大一点,「我得道了」。得道要有证据,他就胡乱说,来了一个人,他就说「你前世是谁家的媳妇……」,前世谁能考证啊?所以他就乱说。「某某人,我已经把他超度生天了;某某人,你家的什麽人还在地狱里呢」,就说些空口无凭的话,但是他胆子大,嘴巴大,他敢说,别人也不知道。所以,愚夫愚妇之类的就被他骗得团团转,跟在他後面,蜂从相随。

  按说读书明理的人能够辨别吧,但是在佛法方面,还真不是你读书读得多,你是教授、博士就能明辨的,主要还是靠过去的善根。

  像中国的某某功,骗了多少人?他不就是嘴巴大、敢乱说吗?他说「我超过释迦牟尼佛几万倍,我都成佛了,自己都有世界了」,所以练那个功的人可不少,连一些大学教授、高级干部、政府官员都去学。懂得的人说他是虚假的,但是他的势力很大,邪说深入人心了,怎麽破都难以破掉。

南昌一举人之门人,在省城扶乩看病,很灵。巡抚之母有病,医药不效,因请令看。开一方,药服後,人即死矣。急令医看方,则内有反药,因拿其人来问。其人言:「此吾师某教我者。」巡抚因令其师抵偿,谓汝诬世害人,遂杀其师。

  这应该是清朝的事,也是通灵。「扶乩」就是通灵,看病很灵。但最後还是出问题了,不光他自己出问题,还连累他的师父也一起被杀了。

  所以,大家要谨慎,念佛只贵老老实实念,要「六不四平」。

 

总 结

  再来总结一下:

  1. 不可自期临终瑞相;
  2. 不可期盼助念瑞相;
  3. 不可夹杂观想念佛;
  4. 不可期盼见佛见光;
  5. 不可期盼灵异境界;
  6. 通灵属神鬼境界,物以类聚,牵引轮回,故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亲近。
  7. 四平:平凡、平常、平淡、平实。

  以後,我们所有念佛人都以此为标准,要「六不」,要「四平」。我们念佛,如果能够甘於这「四平」,就会渐入佳境,保证有好结果。

  好,南无阿弥陀佛。谢谢大家。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