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净土宗概论》

  1. 第十章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报
  3. 第八章 本愿称名
  4. 第七章 作业行仪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净土宗相承论释
  8. 第三章 净土宗正依经典
  9. 第二章 净土宗教相判释
  10. 第一章 净土宗义概说
  11. 前言.目录

贰、《佛说阿弥陀经》要义

  1. 《阿弥陀经》要义(十六)
  2. 《阿弥陀经》要义(十五)
  3. 《阿弥陀经》要义(十四)
  4. 《阿弥陀经》要义(十三)
  5. 《阿弥陀经》要义(十二)
  6. 《阿弥陀经》要义(十一)
  7. 《阿弥陀经》要义(十)
  8. 《阿弥陀经》要义(九)
  9. 《阿弥陀经》要义(八)
  10. 《阿弥陀经》要义(七)
  11. 《阿弥陀经》要义(六)
  12. 《阿弥陀经》要义(五)
  13. 《阿弥陀经》要义(四)
  14. 《阿弥陀经》要义(三)
  15. 《阿弥陀经》要义(二)
  16. 《阿弥陀经》要义(一)

参、《佛说阿弥陀经》讲义

  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三)
  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二)
  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一)
  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
  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九)
  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八)
  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七)
  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六)
  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五)
  1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四)
  1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三)
  1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二)
  1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一)
  1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
  1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九)
  1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八)
  1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七)
  1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六)
  1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五)
  2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四)
  2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三)
  2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二)
  2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一)
  2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
  2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九)
  2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八)
  2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七)
  2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六)
  2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五)
  3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四)
  3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三)
  3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二)
  3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一)
  3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
  3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九)
  3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八)
  3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七)
  3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六)
  3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五)
  4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
  41. 《阿弥陀经讲义》讲义(三)
  4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
  4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一)

肆、《往生论》讲义

  1. 《往生论》研究
  2. 《往生论》要义
  3. 天亲菩萨之教判思想
  4.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伍、《往生论注》讲义  

  1. 再读《往生论注》有感
  2. 《往生论注》玄义略解
  3. 现生不退论
  4. 平生业成论
  5. 佛身佛土论
  6. 凡夫论
  7. 称名论
  8. 易行论
  9. 愿力论
  10. 真实功德之垂救
  11. 一线四点
  12. 净土宗第一奇书
  13. 昙鸾大师之教判思想

陆、其他

  1. 阿弥陀佛的救度(中英对照)
  2. 《观经疏》四重判
  3. 《阿弥陀经》「三段要文」之经证、祖释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讲义
top

讲义

称名论

 

       就净土行,龙树菩萨《易行品》单举称名,天亲菩萨《往生论》以称名为核心展开五念;就称名之理论与方法,《易行品》依然简略,说「阿弥陀佛本愿如是」、「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往生论》则丰富之,说「一心皈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今昙鸾大师相承二祖之教旨,而更进一步发挥其微义。

 

一、称名为本

       首先,《论注》解论名目明「三经以佛名号为经体」,则此《论》及《论注》也必以佛名号为体,此即预明「净土法门,称名为本。」由教起行,依行证教故。

 

       接着於上卷末释明天亲菩萨「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之义,引用《大经》第十八愿成就文,及《观经》下品下生之文,以本愿「十念」与下下品「十念」同为称名,而作出着名的「三在释」,明其必生之由。此即显明,若凡夫、若菩萨,若自利、若利他,十方众生之往生普皆归於称名一行。

 

       更於下卷末探求五念门行能得往生之根本,引用第十八愿之文,释言:「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此即显明五念归宗於第十八愿——称名一行。比照开章「乘佛愿力,便得往生」,明知「十念念佛(称名)」即是「乘佛愿力」。

 

       而昙鸾大师另一杰作《赞阿弥陀佛偈》,开宗明义即标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也是显明称名为本。

 

 

二、名号之德用

       既以称名为本,此称名有何殊胜?昙鸾大师对此有丰富的阐释。就名号之具德,《论注》言:

1.  名即法。

2 . 如来即「真实功德」相。

3 . 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4 . 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

5 . 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

6 . 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

7 . 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

8 . 十念者,明业事成办。

9 . 十念业成。

10 .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所谓「名即法」,名号本身即是佛体,因而即是「实相身」、「为物身」,即是「实相法」,即是「真实功德」,即是「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即是「至极清净宝珠」,即是「至德」,即是「佛愿力」,即是「业成」,即是「往生」。

 

       就名号之功用,仅举《论注》之显文:

1.  名字为佛事。

2 . 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此名悟物之证也。

3 . 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4 . 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5 . 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6 . 诽谤正法……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7 . 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以无量庄严功德成就帛裹,投之於所往生者心水,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

8 . 十念者重,重者先牵,能出三有。

 

又《赞阿弥陀佛偈》言:

若闻阿弥陀德号  欢喜赞仰心归依
下至一念得大利  则是具足功德宝
设满大千世界火  亦应直过闻佛名
闻阿弥陀不复退  是故至心稽首礼

 

       弥陀名号:能为佛事、能悟物、能破一切无明、能满一切志愿、能止一切恶、能灭无量生死罪、能净浊心、能得大利、能具足功德宝、能不复退、能得往生、能救度谤法、能解脱业缚、能出三有、能入如来家、能转无生智、能平等成佛。诚然万德万能之名号!

 

 

三、机受之心行

       名号虽然具有无量无边德用,但如果众生不知不信,不顺名号自然之功用,即不能得其功德利益;如手执亿金之券,不知不信,依然受穷;家有全自动电器,不顺用法,只是废物。

 

《论注》言:

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何者?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云何谓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又有三种不相应:
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
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
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此三句,辗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
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
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是故论主建言「我一心」。

 

       此一段文主要在说明「二不知、三不信」之不如实修行,以及「二知、三信」之如实修行相应。大意是说:虽称念弥陀名号,但不知、不信「弥陀是真实、能救我者,名号即弥陀真实之救度」,即与弥陀名号本身所具有的含义不相应;与名义不相应,弥陀名号本身所具有的德用就不能如实显现,所谓「碍属众生」;名号德用不能显现,众生全无如实修行;不如实修行,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则不能破无明、满所愿。反之,即是如实修行相应。

 

       实相,又称诸法实相、真如、法性,也就是真理;此实相含藏万德故,《论》说为「真实功德相」。「实相身」是说如来证穷真理,是「真理之存在」、「真实功德之存在」。为物之「物」,指众生。「为物身」是说如来是「救度众生之存在」。

 

       诸佛化道,必具二身。若非实相,即堕颠倒;若非为物,即成虚作。由实相身而为物身,故能从真理界垂化於众生界;为物身而实相身,故能摄众生入毕竟净。此即诸佛摄化众生之通规。

 

       若比之法、报、化三身,实相身相当於法身及自受用报身,为物身相当於他受用报身及化身。故诸佛自利虽究竟圆满,利他不得不俯顺屈尊。此诸佛之「为物身」虽言利济众生,但不普遍、非究竟,对众生根机不得不有所简择,施予利益不得不有所损减。

 

       今弥陀建超世别愿,统实相身、为物身之功能於一名号中,故「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以弥陀之自证(实相身)而为众生之所有(为物身),二者无毫发之间,自利全成利他,自功德全成他功德,自受用全成他受用。故使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往生即速疾成佛。《论》说:「其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所以「二知」成为「一知」:知名号即弥陀究竟之救度;一称自具二能:必得往生(为物故);生即成佛(实相故)。

 

       《论注》释弥陀名号即是实相身、为物身,让我们对这一句弥陀名号、对阿弥陀佛所以成为阿弥陀佛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弥陀名号具为物身故,称名众生必蒙报化之来迎;具实相身故,往生彼国即证真如之实际。又,名号具为物身、实相身故,一切观像、观想、实相念佛总收於称名之中。虽称名,而以不能定观为欠,此不知名号为物身;闻他证悟,自卑於称名,此不知名号实相身。不能观想,不悟实相,而能究竟直超如来地者,唯有称念弥陀名号一法。

 

       诸佛皆自利利他,皆具实相身、为物身,但统实相身、为物身於一名号以摄化众生,唯是弥陀一佛;故不受通途三身化用之局碍,而为一切诸佛所称赞。

 

       弥陀名号统摄实相身、为物身,源於彼佛本愿,第十八愿言:「乃至十念(名号),若不生者(为物身),不取正觉(实相身)」。又《观经》「光摄念佛」之文,《小经》「何故号阿弥陀」之文,皆是其据。约本《论》则据「真实功德相(实相身)」,与「观佛本愿力(为物身)」之偈。

 

       「知」是「信」义,若仅观念之知,仍非相应。所以接下来就信心说「又有三种不相应」。

 

       先说「信心不淳」。淳,通纯。虽称名,但不纯然仰信弥陀名号真实之救度,夹自力的杂质,精进勇猛时便认为往生一定,懈怠松软时又以为往生不定,所以说「若存若亡」。

 

       既然不淳,也就不一。一是专一。虽称名,但不专一仰靠弥陀名号之救度,左右摇摆,心怀犹豫,所以说「无决定」。

 

       既然不一,也就不相续。虽称名,但不始终如一仰靠弥陀名号之救度,前念弥陀,後念余行,所以说「余念间」。

 

       若能顺佛本愿,称名相续,一信到底,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即与弥陀名号救度之义相应;现生破除疑无明,满往生愿;当来破无始无明,满度众生愿。

 

       所以「三不信」只是「一不信」,不信弥陀之救度;「三不相应」只是「一不相应」,与弥陀救度不相应。

 

       後来善导大师以「专、杂」作为「相应不相应」之决判,至为简明扼要。《往生礼赞》言:「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何以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佛本愿者,名号救度之义也。可见二祖之一贯。

 

       本来信心是主观之意识,既不独立,也难表述,今《注》承《论》旨,紧扣「称名之行」,所谓「称彼如来名」,同时采取「三不信」之否定表述方式,以「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可说极为巧妙。

 

       善导大师则直接说明「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并据此建立「称名正定业」、「六字名号释」、「就行立信」、「一向专称」等净土宗根本教义,皆与此《论注》有着密切的教理渊源关系。

 

       (注:观经下下品,如是至心等。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等。)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