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净土宗概论》

  1. 第十章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报
  3. 第八章 本愿称名
  4. 第七章 作业行仪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净土宗相承论释
  8. 第三章 净土宗正依经典
  9. 第二章 净土宗教相判释
  10. 第一章 净土宗义概说
  11. 前言.目录

贰、《佛说阿弥陀经》要义

  1. 《阿弥陀经》要义(十六)
  2. 《阿弥陀经》要义(十五)
  3. 《阿弥陀经》要义(十四)
  4. 《阿弥陀经》要义(十三)
  5. 《阿弥陀经》要义(十二)
  6. 《阿弥陀经》要义(十一)
  7. 《阿弥陀经》要义(十)
  8. 《阿弥陀经》要义(九)
  9. 《阿弥陀经》要义(八)
  10. 《阿弥陀经》要义(七)
  11. 《阿弥陀经》要义(六)
  12. 《阿弥陀经》要义(五)
  13. 《阿弥陀经》要义(四)
  14. 《阿弥陀经》要义(三)
  15. 《阿弥陀经》要义(二)
  16. 《阿弥陀经》要义(一)

参、《佛说阿弥陀经》讲义

  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三)
  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二)
  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一)
  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
  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九)
  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八)
  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七)
  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六)
  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五)
  1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四)
  1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三)
  1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二)
  1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一)
  1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
  1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九)
  1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八)
  1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七)
  1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六)
  1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五)
  2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四)
  2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三)
  2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二)
  2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一)
  2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
  2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九)
  2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八)
  2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七)
  2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六)
  2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五)
  3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四)
  3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三)
  3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二)
  3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一)
  3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
  3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九)
  3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八)
  3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七)
  3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六)
  3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五)
  4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
  41. 《阿弥陀经讲义》讲义(三)
  4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
  4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一)

肆、《往生论》讲义

  1. 《往生论》研究
  2. 《往生论》要义
  3. 天亲菩萨之教判思想
  4.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伍、《往生论注》讲义  

  1. 再读《往生论注》有感
  2. 《往生论注》玄义略解
  3. 现生不退论
  4. 平生业成论
  5. 佛身佛土论
  6. 凡夫论
  7. 称名论
  8. 易行论
  9. 愿力论
  10. 真实功德之垂救
  11. 一线四点
  12. 净土宗第一奇书
  13. 昙鸾大师之教判思想

陆、其他

  1. 阿弥陀佛的救度(中英对照)
  2. 《观经疏》四重判
  3. 《阿弥陀经》「三段要文」之经证、祖释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讲义
top

讲义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一)

第三篇    正宗分

二、劝念佛往生
(二)证诚劝信

 

【经文】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
欲生阿弥陀佛国者,
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於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文科】

       举出利益以劝信第二,说明发愿之利益以劝信。

 

【译解】

       舍利弗啊!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有人能信受我及诸佛所说,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通通於现生得不退转,命终皆得往生,往生皆得佛果。过去世发愿的,过去已经往生;今生发愿的,今生决定往生;未来发愿的,未来决定往生;没有一个不往生的。

 

       (往生是这样的容易殊胜)所以舍利弗啊!如果有宿善之人,真的相信我及诸佛所说不虚,那就应当发愿,求生阿弥陀佛国。

 

【辩义】

1.三次劝愿

       释尊在《阿弥陀经》里面有三次劝我们要发愿往生极乐国土,即初劝、正劝、结劝。

 

       第一次是在赞叹完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之後,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这一次是初劝,初步意向性地劝众生欣慕极乐而发愿生之心。

 

       第二次是在说明了往生极乐的方法,也就是「执持名号,即得往生」之後,接着说: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这一次是正劝,正式地劝众生愿生极乐。因为往生方法已经很明确了。

 

       这里第三次,是结劝,总结性地、结论性地劝众生愿生极乐。前面两次闻说、劝愿,内容已经完备了;但是因为这个法门太高超,单单释迦一佛宣说而劝愿,众生未必能信,未必能愿,为了进一步令众生信受而发愿,释尊进一步举出诸佛证诚,说明愿生必生的利益,「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然後再一次地劝众生「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前二次,都有闻与劝,但因为第一次只是说出了往生的目标,第二次更说出了往生方法,所以第二次的闻与劝,比第一次更丰富、更具体。第三次,说「信」而不说「闻」,因为并没有新闻的内容,只是信前面所闻说的,所以是对前面所闻的内容作总结性的劝;同时,这一次的劝,虽然是出自释尊之口,但其实是一切诸佛的总劝。

 

       从释迦佛心来说,三次劝愿完全一致,不过有宣说上的次第。从众生听闻的心态来说,大致有这样的过程。

 

       闻第一次劝,初闻欢喜,但不免朦胧,因为还不知道往生的方法。

 

       闻第二次劝,具体明确,善根成熟者即能生信,但或有少疑,因为还没有经过诸佛证诚。

 

       闻第三次劝,信心圆满,愿行具足,因为已知往生方法,已经诸佛证诚护念。

       (或有上根,闻初劝即信愿行具足。)

 

       释尊就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劝众生愿生,引导我们步步升进。

 

       这一部《阿弥陀经》,说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在结束之前,释尊悲心无尽地殷殷付嘱,对我们这些刚强难调的众生作最後的交待:「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此後不久,释尊度化众生的任务即告完成,而归入涅盘,所以「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是贯穿本经初、中、後的根本精神,是释尊来此世间成佛的根本目的,是释尊涅盘之前对我们这些五浊恶世的众生的最後遗嘱。我等今日发愿欲生,实源於释尊的大悲殷切劝嘱!

 

2.三愿三生

       经文举三愿:「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而说三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接着劝「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意思是只要愿生必定往生,没有一个不往生的。

 

       如果从本经来说,已发愿,指经过前面释尊二次的劝导已经发起愿生心;今发愿,指现在当下发起愿生心;当发愿,指当来某个时候发起愿生心。也就是围绕本经内容的任何时候,发起愿生阿弥陀佛国的心,都必定往生,无一遗漏。

 

       如果从释尊一期教法来说,已发愿,指前面已经听闻释尊宣说《无量寿经》《观经》而发起愿生心;今发愿,指本次法会听闻释尊宣说《阿弥陀经》而发起愿生心;当发愿,指未来释迦灭後,教法留存世间的任何时候,因听闻而发起愿生心,正指今天我等乃至末法万年後的众生。也就是若佛在世、若佛灭後的任何众生,听闻念佛往生的教法而发起愿生阿弥陀佛国的心,都必定往生,无一遗漏。想到释尊二千余年前,为我等末法福薄罪重的众生如此的深心呵护,付嘱念佛,授记必生,如同亲闻释尊在世的教导一般,心中无限感动。

 

       如果放在更广大的时空范围,阿弥陀佛既然成佛十劫,十方无量诸佛各在本国宣扬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号,普劝众生往生,已发愿,即是总指十劫以来经由十方诸佛劝导而已经发起愿往生心的众生,如现在彼国的声闻、菩萨、人、天等;今发愿,指《阿弥陀经》法会当下,娑婆世界闻释迦佛说法,以及十方世界各闻其佛证诚劝信而发起愿往生心;当发愿,指婆婆及十方世界,随阿弥陀佛无量寿时劫,任何时候发起愿往生心。也就是阿弥陀佛成佛十劫以来,乃至尽未来际,任何时候,听闻任何一尊佛劝信阿弥陀佛名号,而发起愿生阿弥陀佛国的心,这样的众生,都必定往生,无一遗漏。

 

3.愿生即生

       从本经开展的次第来说,这里的愿是在释尊说过「执持名号(行)」之後,又经过了诸佛证诚,释尊说:「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所以,正是信愿行一体,信心圆满、愿行具足的愿,发起此愿心,则当生、当念必定往生,不要经过下一生。如果只是浅浅发愿,唯愿无行,愿不相续,则今生虽未即往生,将来也毕竟往生,推其远因,仍由当初一念愿心。可谓愿无虚发,愿发必生。可知发愿的重要。

 

4.现生不退

       见前条。

 

5.无尽劝嘱

       对於我们这样刚强难化的众生,释尊及诸佛怀着无限的慈悲,用无限柔软的音声对我们说:「应当信受、应当发愿、应当、应当……」一遍又一遍,用恳切、渴盼、劝导的语气,没有半点的指责,丝毫没有因为我们一时没有信受回头而舍弃,而是无穷无尽地劝导。如下:

 

释尊劝愿:

初劝: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中劝: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结劝: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诸佛劝信:

东方恒沙佛劝: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南方恒沙佛劝: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西方恒沙佛劝: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北方恒沙佛劝: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下方恒沙佛劝: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上方恒沙佛劝: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释尊劝信:

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释尊劝愿,既然贯彻一部经的初、中、後,那就不止一、二、三劝,而是时时劝、心心劝、念念劝;诸佛劝信,既然遍及六方世界,数超恒沙无量,那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恒沙无量劝。释迦及诸佛如此无穷无尽、无量无边地劝众生「当信」「当愿」,如果再不信受,再不发愿,那实在类似「顽石不可润,朽木不可雕」了。

 

6.愿生心与菩提心

       大乘佛法皆极为重视菩提心,视为成佛之本。净土是大乘,其殊胜在於:即使只为自身离苦得乐而没有普为众生利益,愿往生者也必往生;一旦往生,自然发起广大菩提心,成就广大菩提行。

 

       净土法门中,如果将愿生心与菩提心分开而谈,则愿生心比菩提心更重要,菩提心随人根机有发不发,愿生心则尽十方众生必不可少;如果将愿生心与菩提心合而论之,则愿生净土之心即是菩提心。

 

只要有愿生心必得往生之经证与道理如下:

(1)由弥陀誓愿可知。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文: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十方众生,只要真信愿生而念佛,必得往生;并非限定发菩提心者才能往生。

 

(2)由释尊劝嘱可知。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言: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无量寿经》「本愿成就偈」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闻名愿生,皆得往生,并未要求发菩提心。

 

又,《观经》「具三心者必生彼国」之文: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有此三心,必得往生。三心即是真实深信而愿生彼国,同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并未要求发菩提心。

 

又,本经释尊三次劝愿,说「已今当愿,已今当生」,也不要求发菩提心。

 

(3)由极乐立名可知。

《阿弥陀经》言: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无量寿经》言:

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往生论注》言:

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阿弥陀佛建立净国,立名极乐(安乐),目的在於救度苦恼深重的罪业众生悉得往生。此等众生,罪深业重,众苦所逼,为自身离苦得乐则情真意切,普为利济众生之心则至虚至弱,听闻「极乐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信者自然欣欣乐往。

 

       这也是释尊开说《观经》的缘起。韦提希夫人作为一切凡夫的代表,并未发菩提心,只为自身离苦而求生净土。如言:「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

 

(4)由名号果德可知。

《观经》下辈三品,造十恶、破戒、五逆重罪,未发菩提心,仅以称佛一声、十声往生极乐;即是因为名号本身具含阿弥陀佛一切因行果德故。

 

(5)由往生例证可知。

古今多见愚夫愚妇之类,不闻不知菩提心为何物,但只愿生净土,老实念佛,皆得往生。

 

(6)又,发菩提心者无过普贤十大愿,然而《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发十大愿毕,说「愿生偈」言: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即是以普贤十大愿导归愿生极乐一愿,以愿生极乐一愿摄尽普贤十大愿。故知:愿生心为菩提心之极。

 

(7)又,菩提心为未成佛之因心,彼佛名号为已成佛之果德,果德自具因心。称名愿生众生,即使自己没发菩提心也有菩提心、菩提行、菩提果。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故知愿生心自摄菩提心。

 

7.《弥陀要解》言:

已愿已生,今愿今生,当愿当生,正显依信所发之愿无虚也。
非信不能发愿,非愿信亦不生。故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
又愿者,信之券,行之枢,尤为要务。
举愿则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劝也。
复次愿生彼国,即欣厌二门。
厌离娑婆,与依苦集二谛所发二种弘誓相应。
欣求极乐,与依道灭二谛所发二种弘誓相应。故得不退转於大菩提道。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
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
二约刹那名今,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
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如称两头,低昂时等。
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池。
只今信愿持名,莲萼光荣,金台影现,便非娑婆界内人矣。
极圆极顿,难议难思,唯有大智,方能谛信。

 

(1)以厌欣具四弘,愿生心即菩提心。此约机释不退。

(2)约法,依阿弥陀佛本愿力故,愿生即不退。

(3)一念相续,自成一期。忽尔命终,即成一念。

(4)强发愿,一念。持不散,一期。业还成,不退。

(5)一念业成。念念业成。一生业成。

(6)平生业成,不待临终;现生不退,何俟报尽。

 

8.《法事赞》言:

愿往生,愿往生。
释迦如来大慈悲,应现娑婆度有缘。
有缘遍满三千界,随机示悟断贪痴。
总劝厌此人天乐,无常八苦火烧人。
念佛诵经除罪障,诸佛遥加护念身。
昼夜六时强发愿,持心不散业还成。
业成见佛华台主,须臾变作紫金台。
从佛逍遥入宝国,毕竟永绝愁忧声。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1)前八句释上段,後八句释当段。

(2)与生因段经文杂合而释。愿行一体不离故。

(3)强发愿,非发强愿。各尽所能故。

(4)昼夜六时,相续。强,非弱。非唯愿无行之愿,乃克念愿生之愿。

 

《观经疏》言:

问曰:愿意云何,乃言不生?
答曰:闻他说言西方快乐不可思议,
即作愿言「我亦愿生」,道此语已,更不相续,故名愿也。

 

(5)持心不散。心,愿心。不散,坚固、不动、不退、不杂、不乱。持,持心,又持名。心不散,一心不乱。

 

(6)业还成,愿生称名,往生之业成就。释不退转。
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
强,至诚、深心。
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强发愿,南无。持心不散,阿弥陀佛。业还成,必得往生。

 

(7)业成见佛,往生之业成就故,临终见佛自来迎。

 

(8)华台主,阿弥陀佛。

 

(9)须臾变作紫金台,瞬间佛座宝莲变作行人所乘莲台。显正觉华化生。行人所得往生,全体是阿弥陀佛正觉。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