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净土宗概论》

  1. 第十章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报
  3. 第八章 本愿称名
  4. 第七章 作业行仪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净土宗相承论释
  8. 第三章 净土宗正依经典
  9. 第二章 净土宗教相判释
  10. 第一章 净土宗义概说
  11. 前言.目录

贰、《佛说阿弥陀经》要义

  1. 《阿弥陀经》要义(十六)
  2. 《阿弥陀经》要义(十五)
  3. 《阿弥陀经》要义(十四)
  4. 《阿弥陀经》要义(十三)
  5. 《阿弥陀经》要义(十二)
  6. 《阿弥陀经》要义(十一)
  7. 《阿弥陀经》要义(十)
  8. 《阿弥陀经》要义(九)
  9. 《阿弥陀经》要义(八)
  10. 《阿弥陀经》要义(七)
  11. 《阿弥陀经》要义(六)
  12. 《阿弥陀经》要义(五)
  13. 《阿弥陀经》要义(四)
  14. 《阿弥陀经》要义(三)
  15. 《阿弥陀经》要义(二)
  16. 《阿弥陀经》要义(一)

参、《佛说阿弥陀经》讲义

  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三)
  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二)
  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一)
  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
  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九)
  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八)
  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七)
  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六)
  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五)
  1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四)
  1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三)
  1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二)
  1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一)
  1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
  1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九)
  1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八)
  1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七)
  1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六)
  1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五)
  2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四)
  2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三)
  2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二)
  2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一)
  2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
  2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九)
  2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八)
  2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七)
  2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六)
  2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五)
  3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四)
  3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三)
  3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二)
  3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一)
  3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
  3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九)
  3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八)
  3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七)
  3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六)
  3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五)
  4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
  41. 《阿弥陀经讲义》讲义(三)
  4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
  4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一)

肆、《往生论》讲义

  1. 《往生论》研究
  2. 《往生论》要义
  3. 天亲菩萨之教判思想
  4.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伍、《往生论注》讲义  

  1. 再读《往生论注》有感
  2. 《往生论注》玄义略解
  3. 现生不退论
  4. 平生业成论
  5. 佛身佛土论
  6. 凡夫论
  7. 称名论
  8. 易行论
  9. 愿力论
  10. 真实功德之垂救
  11. 一线四点
  12. 净土宗第一奇书
  13. 昙鸾大师之教判思想

陆、其他

  1. 阿弥陀佛的救度(中英对照)
  2. 《观经疏》四重判
  3. 《阿弥陀经》「三段要文」之经证、祖释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讲义
top

讲义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八)

第三篇    正宗分

第二项    正 报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故名阿弥陀。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

 

① 阿僧只    梵语音译。为印度数目之一,无量数或极大数之意。译解不可算计,或无量数、无央数。

②     为不可计算之长大年月,故经论中多以譬喻故事喻显之。

 

【文科】

       从此文起是赞叹正报。分成对教主阿弥陀佛的赞叹,与对圣众的赞叹。这里是对教主阿弥陀佛的赞叹。

 

【译解】

       舍利弗啊!你认为如何呢?你知道那尊佛为什麽叫做阿弥陀佛吗?

 

       舍利弗啊!这是因为那尊佛的光明没有限量,能够遍照十方一切国土,救度利益十方一切众生,没有任何障碍;所以才号「阿弥陀」,也就是无量光的意思。

 

       还有,舍利弗啊!同时因为那尊佛的寿命永恒无量,而且利益他的人民,寿命都是永恒无量,涅盘常住,不生不灭;所以才得名「阿弥陀」,也就是无量寿的意思。

 

       舍利弗啊!阿弥陀佛这样一尊以无量光寿名号救度众生的佛,成佛以来,已经有十劫了。在这长时间里,以怜悯众生的心,迫切地等待一切众生往生。

 

【辩义】

1. 依正次第

       前面释尊赞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说这些功德庄严,阿弥陀佛都已经成就了,有劝我们应该发愿往生的意思,但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如果只是这样静态地成就在十万亿佛土之外,那对现处五浊恶世的我们也不能有所利益,更不能成为我们的所有物。如同诸佛的净土也都成就了功德庄严,但与我们并无密切关系,释尊也不偏劝我们往生。

 

       释尊之所以劝我们愿生极乐净土,固然是因为极乐国土依报环境清净庄严,往生之後无苦纯乐,更重要的是极乐国主阿弥陀佛功德超胜,其无量光寿名号能够无所障碍地救度利益十方众生,摄归净土。所以赞叹依报之後,接着赞叹极乐国主阿弥陀佛的功德。

 

       对依正二报的广赞,是前面略赞「世界名极乐、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的展开,次序也相同。目标,往生极乐;方法,称念佛名;利益,入圣闻法。如是次第。

 

 

2. 正报次第

广赞正报,先赞弥陀,後赞圣众。

赞弥陀,先释名义,後结成佛。

释名义,先释光德,後释寿德。

赞圣众,先赞声闻,後赞菩萨。

 

1) 问:为何先赞弥陀,後赞圣众?

答:弥陀为主,圣众为从;弥陀是能度,圣众是所度。使知:从弥陀出生圣众故。

 

2) 问:为何先释名义,後说成佛?

答:使知:名成即佛成,佛成即名成。名实一体,依德立名,名能摄德;欲令众生,称彼佛名,如实修行相应故。

 

3) 问:为何只赞光寿二无量之德?

答:光遍十方,寿穷来际;寿命为体,光明为用。使知:弥陀名号,横竖交彻,体用周足,总摄万德故。

 

4) 问:寿命为体,由体生用,为什麽先赞光德?

答:体用相依,先後无妨。然先赞光者,使知:弥陀大悲利他为本,急救苦机故。先以光施安乐,後令寿命永远。又,前赞国土明十万亿之遥,今赞光明遍照十方,言次相顺,弥合十万亿之距离,使知:此佛救度无处不遍,西方虽遥,一念即到故。

 

5) 问:声闻自利,菩萨利他,声闻为小,菩萨为大。为什麽先赞声闻?

答:顺此间情,声闻仪相同佛,常随佛故。为表净土法门,先获自利,後施利他;先要不离弥陀,後能广供诸佛故。

 

 

3. 名号深义

       从经文义理的内在关系来说,这一段关於弥陀得名的经文是承接一开始「其土有佛,号阿弥陀」的展开,同时又是下面「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的核心依据。就这一段经文,需要讨论的要点很多。

 

       首先是这一段经文的重要性。阿弥陀佛是以名号度众生的佛,关於彼佛名号实在有至深无量的含义,而这完全是阿弥陀佛本身不可思议的境界,一切众生,下自悠悠凡夫,上至等觉菩萨,盲然无知;这里释尊对於阿弥陀佛名号的解释,也就成为我们理解《阿弥陀经》、整个净土法门,乃至全部佛法秘髓的关键。

 

4. 光寿形态

       前面虽然赞叹了极乐国土的庄严,令我们向往,但仍然有一种静态的十万亿佛土之外的距离感,这样的国土与我们是什麽关系?属不属於我们?我们心里还没底。这里通过赞叹阿弥陀佛无量光寿之德,显示一种动态的救度,显示佛与众生一体不离的关系,空间上佛救众生没有距离,时间上众生当下即可契入阿弥陀佛的清净生命,获得阿弥陀佛的救度,让我们自然从心中产生一种归命感,而极乐净土也就由此成为我们所属。

 

一、 无量光动态救度

       既然说「彼佛光明照十方国」,那就从极乐一直延伸,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觉得十万亿程并不遥远。好像再远的两地,中间如果有直达航线的话,就觉得很近。娑婆极乐虽隔十万亿佛土,但有阿弥陀佛的无碍光明相连,就觉得隔而不隔,分而不分。以此之故,《观经》说「阿弥陀佛,去此不远」。称性光明遍法界,实无远近,亦无去来。

 

       既然说「彼佛光明无所障碍」,那就有摧破一切罪障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被此光明吸摄,业报一谢即归极乐的强大力量,对於我们这样罪障深重的众生,格外有一种安慰感。

 

二、 无量寿一体不分

       既然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显示佛与众生是生命共同体,佛的寿命成为其人民的寿命,都是无量。如树干、树枝一体,树干永远长青,树枝也永远长青。佛如树干,其人民如树枝,阿弥陀佛无量寿,人民也是无量寿。

 

 

5. 光明无量

       赞叹无量光之德,先赞德,後结名。赞德有三句:

       第一句,「彼佛光明无量」,这是总的赞叹。接下来赞叹是怎样的光明无量。

       第二句,「照十方国」,这尊佛的光明能普遍照耀十方一切国土,空间上没有限量。

       第三句,「无所障碍」,这尊佛的光明不受一切宇宙星云、山河大地有形物碍,同时不受众生罪业烦恼无形之碍,能普遍救度十方国土的众生,能力上没有限量。

 

       如果只能照耀部分国土,还有部分国土不能照到,就是有量,不是无量。照耀十方国土的目的,是为了救度利益十方国土里的众生。虽然能遍照十方国土,如果不能救度十方国土里的人民,那就没有意义;虽然能救度十方国土的人民,如果只能救度少数善根深厚、罪障轻微的人民,而不能救度善根浅薄、罪障深重的人民,也就是说,如果这种光明救度的能力会被众生的罪业所障碍的话,那就是有所限量,还不是无限量,是有量,不是无量。

 

       只有这种光明同时具备了「照耀十方国土--空间上没有限量,救度十方众生--能力上无所障碍」这两个特点,才是真正的光明无量。

 

       最後一句「是故号为阿弥陀」,依德立名;所谓实至名归,有此实德,才能获此德称。因为这尊佛的光明,空间上普照十方国土无处不遍,能力上救度十方众生无所障碍,所以得号「阿弥陀」,也就是「无量光」的意思。

 

 

6. 依光立名

       光代表安乐、希望、智慧。有吸引、照导、破暗、除怖的作用。

 

       负面人生则形容:脸色灰暗无光,心中无光,生活不阳光,前途一片黑暗。反之则说:满面红光,生活阳光,前途光明。

 

       生命本能趋光,依光立名,正为照导一切众生向其光明,除其恐怖,施以安乐。

 

       经言: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故称「南无阿弥陀佛」,论说「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7. 光明德用

1) 世间光

光是波、能量。

① 光是地球生命的来源之一。

② 光是人类生活的依据。

③ 光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

④ 光是资讯的理想载体或传播媒质。

 

据统计,人类感官收到外部世界的总资讯中,至少90%以上通过眼。

 

光之用途:能源(清洁能源)、电子(电脑、电视、投影仪等)、通信(光纤)、医疗保健(γ光刀、B超仪、光波房、光波发汗房、X光机)等。

 

然有负作用,如核辐射、强烈紫外线、光污染、剌眼、灼伤、杀伤等。

 

2) 佛法光

光是心念、心性、佛菩萨救度众生的力量。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明心见性。心性明於百千日。

 

佛光有色光、心光。然心物不二,无碍圆通。

 

就佛光之作用而论,佛之光明具有不可思议之作用,故称神光;佛光富於恩惠,故称慈光;同时佛光代表智慧之相貌,故称光明智相。此外,从佛之光明而受到利益者,称光益;由光明而带来之幸福,称光瑞;光明能普遍照耀全世界,广大如海,故称光明广海。

 

① 灭恶生善。灭愚生智。灭罪增福。

② 拔苦与乐。破迷开悟。

③ 施安乐。离恐怖。化冤对。

④ 平生护念。临终来迎。

 

3) 世光佛光比类:

① 破暗--破痴

② 暖身--暖心

③ 益身命--益慧命

④ 生种芽花果--生觉芽道果

⑤ 觉睡梦--觉生死

⑥ 熟饮食,便於消化--熟法食,滋肥法身。

⑦ 杀菌消毒--杀烦恼菌 消贪瞋痴

⑧ 除湿气易保存--除疑情保善根

⑨ 化冰成水--灭罪成德。消融罪冰成功德水。

⑩ 清洁能源--神足通,不动本际,遍供诸佛。

⑪ 电子电脑电视投影仪--影现十方佛国。

⑫ 通信光纤--他心通,遍知一切众生心。

⑬ 医疗保健--念佛癒病。感应录所载多多。不费财,不费力,无痛苦,无负作用。乃至净土金刚身,皆赖净光保健之力。

 

4) 世光佛光不同:

① 无记    除痴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此二句,名庄严光明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国土,虽复顶背日光,而为愚痴所闇。

 

是故愿言:使我国土所有光明,能除痴闇,入佛智慧,不为无记之事。亦云安乐国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故能除世闇冥。经言:「或有佛土,以光明为佛事。」即是此也。故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闇冥。」

 

此云何不思议?彼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触之者,无明黑闇,终必消除。

 

光明非慧,能为慧用,焉可思议!

 

② 耀事    耀心

无垢光焰炽,明净耀世间。83

 

此二句,名庄严妙色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优劣不同;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长沦三有。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愿我国土,光焰炽盛,第一无比;不如人天金色,能有夺者。……

 

彼土金光,从绝垢业生故,清净无不成就故。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是故言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曜世间者,曜二种世间也。


此云何不思议?其光曜事,则映彻表里;其光曜心,则终尽无明。

 

光为佛事,焉可思议!

 

③ 伤肤    美容

庄严「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故。此云何不思议?夫忍辱得端正,我心影响也。一得生彼,无瞋忍之殊。人天色像,平等妙绝,盖净光之力也。彼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焉可思议!

 

④ 不满    满足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满十仞。

 

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故曰「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⑤ 有影    无影

⑥ 有碍    无碍    影畅表里

⑦ 无形    可形    光台    光云    光座

⑧ 有害    纯善

⑨ 违情    如意

⑩ 直线    旋环    回光围绕身,三匝从顶入。63

⑪ 有速    无速    遍一切处无去来    不动一时遍至59    104

⑫ 万物出光,光出万物,自由转换,大作佛事。光变成台,成楼阁、华幢、宝乐之音,出清风,光化旙盖内现三千及十方净土。

 

 

8. 阿弥陀佛光明

1) 大经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是故无量寿佛,号:

 

1 无量光佛
2 无边光佛
3 无碍光佛
4 无对光佛
5 炎王光佛
6 清净光佛
7 欢喜光佛
8 智慧光佛
9 不断光佛
10 难思光佛
11 无称光佛
12 超日月光佛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後,皆蒙解脱。

 

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焉。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

 

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为诸菩萨、声闻之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至其最後,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

 

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① 最尊第一。
② 十二光名。
③ 灭恶生善。
④ 拔苦与乐。
⑤ 十方普闻。
⑥ 佛圣咸叹。
⑦ 光摄往生。
⑧ 光号一体。
⑨ 因光成佛。
⑩ 佛赞不尽。

 

2) 大阿弥陀经

佛称誉阿弥陀佛光明极善,善中明好,甚快无比,殊绝无极也。

 

诸佛光明中之极明也,光明中之极好也,光明中之极雄杰也,光明中之快善也,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光明中之最明无极也。

 

极善,极明,极好,极雄杰,极尊。

 

殊绝,无比,无极。

 

佛中之王,光中极尊。

 

3) 观经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4) 赞阿弥陀佛偈

①智慧光明不可量  故佛又号无量光  有量诸相蒙光晓  是故稽首真实明

②解脱光轮无限齐  故佛又号无边光  蒙光触者离有无  是故稽首平等觉

③光云无碍如虚空  故佛又号无碍光  一切有碍蒙光泽  是故顶礼难思议

④清净光明无有对  故佛又号无对光  遇斯光者业系除  是故稽首毕竟依

⑤佛光照耀最第一  故佛又号光炎王  三涂黑闇蒙光启  是故顶礼大应供

⑥道光明朗色超绝  故佛又号清净光  一蒙光照罪垢除  皆得解脱故顶礼

⑦慈光遐被施安乐  故佛又号欢喜光  光所至处得法喜  稽首顶礼大安慰

⑧佛光能破无明闇  故佛又号智慧光  一切诸佛三乘众  咸共叹誉故稽首

⑨光明一切时普照  故佛又号不断光  闻光力故心不断  皆得往生故顶礼

⑩其光除佛莫能测  故佛又号难思光  十方诸佛叹往生  称其功德故稽首

⑪神光离相不可名  故佛又号无称光  因光成佛光赫然  诸佛所叹故顶礼

⑫光明照耀过日月  故佛号超日月光  释迦佛叹尚不尽  故我稽首无等等

 

5) 十二光现益

佛光乃心性之光,故有心用。众生虽愚,佛性不失,故遇佛光,有感即通,不隔纤尘。

 

① 无量光,开阔心量,乃至发菩提心。量大福大。彼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

② 无边光,全面不片面,中道不极端,理性不情绪。

③ 无碍光,达观无累,诸事顺利。

④ 无对光,除冤对,解业系,人事和顺。

⑤ 光炎王,烧烦恼薪,离三涂暗。众人中心,名声高显。

⑥ 清净光,灭罪增福,少烦少恼,心得清净。不受污染毒害。无传染疾病。除贪。

⑦ 欢喜光,远离忧苦,熄灭瞋恨,心多欢喜,人见喜乐。无横险。除瞋。

⑧ 智慧光,破愚开慧。明於事理。除痴。

⑨ 不断光,日夜得守护。注意力集中,有恒心,事业持续发展。

⑩ 难思光,人所不测,不能为害。

⑪ 无称光,人所称叹,恭敬尊重。

⑫ 超日月光,获种种世出世利益。

 

       虽言十二,实则无量,又总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中。但称佛名,蒙十二光益。

异译:

① 无着光,心离执着,不计较。

② 端严光,端正庄严,形体美。

③ 爱光,佛之爱心光明,蒙佛爱人爱,对人有爱心。

④ 不空光,遇无空过,佛德熏心。

⑤ 利益光,施种种胜妙利益。

⑥ 爱乐光,有爱心,得安乐。

⑦ 安隐光,出入平安,远离忧恐。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⑧ 解脱光,设有官司陷害,一切不受,安然解脱。

 

 

9. 唯摄念佛

1)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482

2)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343

3)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205

4)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528

5) 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576

6)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

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问:佛心平等,为何光明唯摄念佛,不摄余行?

答:佛心平等,故普欲度脱一切众生,乃由平等大悲所催,建立别愿因缘,光明唯摄念佛。礼赞: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问:何不摄念佛,亦摄余行?

答:余行无亲近增上三缘,若摄余行不应理故。若无别愿因缘,可摄余行,也可摄恶行,则以恶行为因悉生净土,岂有此理。

 

 

问:经言「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今说有三缘而蒙光摄,岂非矛盾?

答:以无缘慈,兴大悲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与佛有亲近增上三缘,蒙光摄取。无缘者,从佛心平等而说,为度众生,不预设任何条件;并非众生与佛无缘而能得度。三缘者,明众生本无得度因缘,由念佛故,众生与佛机感相应,有亲、近、增上缘,因而蒙光摄取;恰恰是佛施得度之缘,并非佛预设条件。二者不可相混。

 

 

10. 念佛放光

1) 光明和尚。念佛出佛。念佛感应录。手指识字实验。手掌书。

2) 一向称名外,不别求见光。

3) 凡助念及诸感应事例证明,专修念佛,其光强盛,易得往生。考之科学道理,也颇相符。

 

       普通光:一般情况下,光由许多光子组成,在萤光(普通的太阳光、灯光、烛光等)中,光子与光子之间,毫无关联,即波长不一样、相位不一样,偏振方向不一样、传播方向不一样,就像是一支无组织、无纪律的光子部队,各光子都是散兵游勇,不能做到行动一致。

 

       镭射光束中,所有光子都是相互关联的,即它们的频率(或波长)一致、相位一致、偏振方向一致、传播方向一致。镭射就好像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光子部队,行动一致,因而有着极强的战斗力。这就是为什麽许多事情镭射能做,而阳光、灯光、烛光不能做的主要原因。

 

       阿弥陀佛光明唯摄念佛,如镭射;诸佛菩萨光明如普通光。

 

       一向专念,信力愿力念力,如同镭射;随缘杂善,如普通光。

 

 

11. 寿命无量

       赞叹无量寿之德,先赞德,後结名。赞德有三句:

       第一句,「彼佛寿命」,是说阿弥陀佛本身的寿命;

       第二句,「及其人民」,是说阿弥陀佛的寿命利益他的弟子人民;

       第三句,「无量无边阿僧只劫」,阿弥陀佛本身的寿命,以及利益其弟子人民的寿命,两者都是无量。

 

       最後一句,「故名阿弥陀」,依德立名。

 

       寿命是生命的本体,「彼佛寿命及其人民」就是说阿弥陀佛与他的弟子人民,生命一体,都是无量寿,这样才称为阿弥陀。如果分而为二,佛虽然寿命无量,而弟子人民寿命有量,就不能叫做阿弥陀。

 

 

12. 依寿立名

       一切众生无不贪生惜命,然众生之寿皆是无常染污,罪命苦命,故说「命浊」。此无常染污罪苦命浊众生,若归命阿弥陀如来清净无量寿命,则寿命无限,品质同佛,常乐我净。如滴水入海,同海深广,同海一味,同海清净;乃至腾云致雨,潮涌不息。以寿立名,正为呼招众生归命,故称「南无阿弥陀佛」,释为「归命无量寿觉」。

       大经: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涅盘经:

一切人中天上、地及虚空寿命大河,悉入如来寿命海中,是故如来寿命无量。

 

 

13. 寿及人民

       「及其人民」的「及」,作连词即是「和」,全句为「彼佛寿命,及其人民寿命」;又作动词,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後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众生本来佛性不生不灭,为无量寿,但自无始迷背真性以来,幻生幻灭,遂背舍本来无量寿,向着佛寿相反的方向,趣入无常轮回。阿弥陀佛成佛,彻证众生本具无量寿之觉体,以大悲愿力,不舍众生,用其光明名号,将众生从轮回路上拉回,归入佛命;如同从众生背後追赶将其抓住,故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观经》说「光明遍照十念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光照十方乃为追赶轮回众生,摄取不舍即抓住不放。实则称性光明遍法界,当处即是,若有去来、速度,皆非无量。

 

       问:什麽样的人称为阿弥陀佛的人民呢?

 

       答:有二种。一是已经往生极乐国土的众生。一是虽然还没有往生,但归命於阿弥陀佛,决定要往生的众生。这二种人都是阿弥陀佛的人民,也都得到阿弥陀佛无量寿的清净生命。

       

       观经疏:

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论注:

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乎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

 

       要解:

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池。只今信愿持名,莲萼光荣,金台影现,便非娑婆界内人矣。

 

       印光大师: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

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

 

       问:还没有往生净土的人,世寿只有几十年,怎麽说得到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呢?

       答:所谓无量寿,就是彻证佛性不生不灭,不受时间长短这样相对观念的限制,这才是真正无量寿,与在此世活多久没有关系。这里千万亿年都是无常、染污、不净,不是阿弥陀佛的清净无量寿。在此界归命阿弥陀佛的人,虽然现在还没有证悟,但此身业报一谢就必定往生,必定证悟佛性,必定成佛,依果说因,所以说现在就已经获得无量寿。如同胎儿虽然是出生之後才计年龄,实际上是在母胎里就已经获得做人的生命了。

 

 

       问:人民寿命等佛,光明等否?

       答:寿命为自证之体,光明乃外化之用。极乐人民皆本师光明所摄化,亦承佛威神广度众生,既存主伴,亦为推功,内证虽等,外显差别。大经:

       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为第一,威神光明,普照 三千大千世界。

 

       至其最後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

 

       偈言:

获彼光明身,如佛普照耀。

 

 

14. 光寿关系

       阿弥陀佛本身具有无量的功德,但释尊用「光明无量」和「寿命无量」这二种就完全概括了。光明无量,空间上救度任何世界的众生;寿命无量,时间上救度尽未来际的众生。

 

       寿命之德是一切功德依存的根本,寿命消失,则一切皆失。所以光明无量,必然要求寿命无量。再是照十方国的光明,一段时劫之後就没有了,那就是有量,时间上有限量。又寿命为生命之能量,寿命无量,则其生命力必然遍存活动於法界,而成光明无量。

 

       寿命为体,光明为用,二者不分。好像人以寿命为体,而有种种的运动作为;种种运动作为,才反映出他的生命力。光明所照之处,寿必随之;寿命延续之时,光必随之。如此遍十方、尽未来,尽在彼佛无量光寿摄取网中;阿弥陀佛即以此光寿二无量,遍十方、尽未来地救度任何众生,无一遗漏。

 

       经文「又」字,说明寿德与光德之间的密切关系,互不可分,互不可少,如此才能称为「阿弥陀」。

       既光寿同具,有十二光德,亦有十二寿德。即无量光寿、无边光寿、无碍光寿……超日月光寿。若此间命浊之寿,无佛光明之德,即是苦难、染污之命,寿越久,苦越深,如地狱众生。

 

 

15. 光寿与名号

       无量光,是心性清净的本然智慧;无量寿,是不生不灭的真如本体。按照一般的修行方法,只有当众生悟得自性清净智慧,证入不生不灭的真如本体,才能与佛的心光相交集,契入佛的寿命;而处於杂染不净、生灭无常的罪障众生,也就永远隔离於佛的光明寿命之外。

 

       阿弥陀佛这尊佛,为了让生灭染污的众生也能接触到佛的无量光与无量寿,便将其本身所证的无量光明与无量寿命的清净功德,凝聚在「阿弥陀」名号当中,这样,无形的功德成为有形的名号,名号便在无量光寿与众生之间起了桥梁的作用,也就是:无量光寿--名号--众生。

 

       要解:

       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

 

       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1) 光寿即名号,名号即光寿,故称光寿名号。

2) 本於众生,为了众生。

3) 持名光寿同佛。

4) 光寿名号本来即众生心体,故炽然称名求生,不违唯心大道理。此破他唯心不求生。

5) 若不称名即生,心体无由得证,唯心恰成空饼。此立自,正该称名求生。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