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净土宗概论》

  1. 第十章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报
  3. 第八章 本愿称名
  4. 第七章 作业行仪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净土宗相承论释
  8. 第三章 净土宗正依经典
  9. 第二章 净土宗教相判释
  10. 第一章 净土宗义概说
  11. 前言.目录

贰、《佛说阿弥陀经》要义

  1. 《阿弥陀经》要义(十六)
  2. 《阿弥陀经》要义(十五)
  3. 《阿弥陀经》要义(十四)
  4. 《阿弥陀经》要义(十三)
  5. 《阿弥陀经》要义(十二)
  6. 《阿弥陀经》要义(十一)
  7. 《阿弥陀经》要义(十)
  8. 《阿弥陀经》要义(九)
  9. 《阿弥陀经》要义(八)
  10. 《阿弥陀经》要义(七)
  11. 《阿弥陀经》要义(六)
  12. 《阿弥陀经》要义(五)
  13. 《阿弥陀经》要义(四)
  14. 《阿弥陀经》要义(三)
  15. 《阿弥陀经》要义(二)
  16. 《阿弥陀经》要义(一)

参、《佛说阿弥陀经》讲义

  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三)
  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二)
  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一)
  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
  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九)
  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八)
  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七)
  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六)
  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五)
  1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四)
  1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三)
  1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二)
  1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一)
  1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
  1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九)
  1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八)
  1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七)
  1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六)
  1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五)
  2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四)
  2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三)
  2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二)
  2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一)
  2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
  2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九)
  2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八)
  2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七)
  2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六)
  2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五)
  3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四)
  3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三)
  3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二)
  3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一)
  3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
  3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九)
  3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八)
  3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七)
  3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六)
  3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五)
  4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
  41. 《阿弥陀经讲义》讲义(三)
  4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
  4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一)

肆、《往生论》讲义

  1. 《往生论》研究
  2. 《往生论》要义
  3. 天亲菩萨之教判思想
  4.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伍、《往生论注》讲义  

  1. 再读《往生论注》有感
  2. 《往生论注》玄义略解
  3. 现生不退论
  4. 平生业成论
  5. 佛身佛土论
  6. 凡夫论
  7. 称名论
  8. 易行论
  9. 愿力论
  10. 真实功德之垂救
  11. 一线四点
  12. 净土宗第一奇书
  13. 昙鸾大师之教判思想

陆、其他

  1. 阿弥陀佛的救度(中英对照)
  2. 《观经疏》四重判
  3. 《阿弥陀经》「三段要文」之经证、祖释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讲义
top

讲义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八)

第三篇    正宗分

第一章    赞极乐净土

第一节    略赞

【大意】

        大略称赞极乐净土的依报与正报。依报是净土的环境,国土、宝池、宝树等。正报是净土的主人,即阿弥陀佛。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文科】

对极乐净土的大略赞叹。

 

【译解】

        那个时候,释尊主动亲切地呼唤着上首大弟子舍利弗的名字,说道:舍利弗啊!从这个世界一直往西,正过十万亿诸佛国土,那里有一个清净庄严的世界,叫做极乐!极乐国土的佛,号为阿弥陀,现在正在为其国的众生宣说佛法。

 

【辩义】

1. 何故特告舍利弗?

 

要解:

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

 

1) 绝待,绝诸对待,无凡圣、善恶、染净等一切分别,时人论净土法多在对待中。
圆融,法体本自圆融,故使越专越圆,越圆越专;非机情使之圆融,机情唯割裂破碎之。
不可思议,时人论净土法,皆落思议。
圆收圆超,念佛外无有别法可得。若念佛外有别法,岂称圆收、圆超。

 

2) 但能直下无疑,悉皆第一智慧。乃是辗转无疑,皆称智慧。

 

3) 无论凡圣,仰信佛言为本,非凭自智为能。

 

4) 非以行人之智愚论能信不能信,而以信不信知其智愚。

 

5) 信者皆是智者,不信皆是愚夫。

 

6) 明信佛智,为得大利。疑惑佛智,为失大利。

 

7) 缘深即信深,信深即智深。

 

2. 十万亿土之范围?

西方者,横亘直西,标示现处也。十万亿者,千万曰亿,今积亿至十万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且以此土言之,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铁围山所绕,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过如此佛土十万亿之西,是极乐世界也。

 

1) 今日天文学概念,一有众生恒星系为一小世界。

2) 须弥山、铁围山。佛教宇宙观,或随顺古说,或圣眼所见,不必与现代天文学尽同。

 

3. 问:何故极乐在西方?

答:此非善问。假使极乐在东,汝又问何故在东,岂非戏论。况自十一万亿佛土视之,又在东矣,何足致疑。

1) 《安乐集》义推:日出处名生,没入名死。藉於死地,神明趣入,其相助便。

2) 太空茫茫,本无东西。为逆生死流。人类共业,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3) 《论》: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4. 要解判弥陀佛土之位格

佛土有四,各分净秽。
凡圣同居土,五浊重者秽,五浊轻者净。
方便有余土,析空拙度证入者秽,体空巧度证入者净。
实报无障碍土,次第三观证入者秽,一心三观证入者净。
常寂光土,分证者秽,究竟满证者净。
今云极乐世界,正指同居净土,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
佛有三身,各论单复…
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

 

1) 依通途自力修证教理。

2) 一往竖别,再往横具。

 

5. 要解极乐同居之含义。

1) 同居众生,位不退,圆证三不退;生同居,横生上三土。

 

2) 同居净土横具上三净土。

 

3) 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

 

4) 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上之则十方同居逊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

 

5) 极乐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

 

6) 今同以无漏不思议业,感生俱会一处为师友,同尽无明,同登妙觉。
下凡众生於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
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与观音、势至无别。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

 

7) 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

 

8) 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勳,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1) 随通而判,依别而显。

 

2) 先随他显自力深浅,再随自彰佛力圆超。

 

3) 三圆:圆证、圆净、圆受。三圆,归於一。一念同时,圆融圆满。

 

4) 三横:横具、横生、横超。不竖,无次第;同时,当下;佛力。

 

5) 三超:横超、超尽四十一因位、超出十方。超因超果。竖超非超,横超真超。如虫出竹。

 

6) 四同:持名善根福德同佛、同以无漏不思议业、同尽无明、同登妙觉。同因同果同佛。正定业,阿弥陀佛大愿业力。
分别融,次第融,时劫融,因果融。

 

7) 二俱:一切俱是、一切俱非。

 

8) 二不: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

 

9) 三无: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

 

10) 原因何在?心性(尤通),持名、佛愿(正别)。玄会导师「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11) 三无二不,明诸宗教理无法解释弥陀净土法门。三圆三横三超四同,不得已借通途名相强说,而又欲突破其限,委屈艰辛,又谁知哉。何如导师直判报土、涅盘界,明「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无量玄关,一语道破,千万葛藤,一刀斩绝。惜乎藕益大师未见导师妙判。庆哉我等今日得闻得遇,如日出雾散,生无上信心。

 

6. 善导系判极乐是报非化

       1) 论: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入一法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第一义谛妙境界相。莲花藏世界。

       2) 论注:

安乐是菩萨慈悲正观之所由生,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
胎卵湿生,缘兹高揖;业系长维,从此永断。
续括之权,不待劝而弯弓;劳谦善让,齐普贤而同德。
胜过三界,抑是近言。32

       3) 安乐集 13

问曰:今现在阿弥陀佛是何身?极乐之国是何土?
答曰:现在弥陀是报佛,极乐宝庄严国是报土。然古旧相传,皆云阿弥陀佛是化身,土亦是化土,此为大失也。今依《大乘同性经》,净土中成佛者悉是报身。
无量寿国是其报净土。由佛愿故,乃该通上下。致令凡夫之善并得往生。由该上故,天亲龙树及上地菩萨亦皆生也。

       4) 观经疏 51

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
答曰:是报非化。云何得知?
如《大乘同性经》(卷下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
又《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又《观经》中,上辈三人,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

       5) 法事赞

果德涅盘常住世

一坐无移亦不动

极乐无为涅盘界

此是弥陀悲愿力  无衰无变湛然常    422

无漏无生还即真  证得无为法性身    427

极乐庄严出三界  人天杂类等无为    428

 

7. 问:唯报非化与天台判四土之差别?

    答:一依弥陀愿力,一依众生修断。

 

8. 问:何故需论报化?

一、彰弥陀愿力。

二、显往生胜益。大义门成就。五乘齐入。即证法性。

三、明不论垢障。别意弘愿,全非通途。

四、显往生易得。

疏: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9. 问:弥陀报土与诸佛报土有无优劣?

一、平等。

略引七文:

1)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

2)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3) 十方诸佛国,尽是法王家。516

4) 一一佛土皆严净,亦如极乐无殊异。556

5) 本国他方亦无二,悉是涅盘平等法。

6) 诸佛智慧亦同然,到处尽是法王家。568

7) 一到弥陀安养国,元来是我法王家。559

即有四义:

1) 依报庄严等。

2) 正报佛果等。

3) 生後契入等,非此界即等。

4) 虽等而以弥陀为法王,极乐称本国。念弥陀即念诸佛,生极乐即生十方。不可反倒。

 

二、优劣。

略引三文:

1) 疏

问曰:十方诸佛,断惑无殊;行毕果圆,亦应无二。何以一种净土,即有斯优劣也?

答曰:佛是法王,神通自在;优之与劣,非凡惑所知。隐显随机,望存化益,或可故隐彼为优,独显西方为胜。111

2) 疏

弥陀本国四十八愿,愿愿皆发增上胜因,依因起於胜行,依行感於胜果,依果感成胜报,依报感成极乐,依乐显通悲化,依於悲化,显开智慧之门。然悲心无尽,智亦无穷;悲智双行,即广开甘露;因兹法润,普摄群生也。诸余经典,劝处弥多;众圣齐心,皆同指赞。有此因缘,致使如来密遣夫人别选也。112

3) 法事赞

一切佛土皆严净  凡夫乱想恐难生
如来别指西方国  从是超过十万亿

 

即有三义:

1) 故隐独显义。

2) 别愿所成义。

3) 摄凡不摄义。

    如上三义,以别愿为根本。先义从容,犹通诸佛;望存化益,即指别愿。後义摄凡,亦因别愿。

 

10. 问:报土是否天台实报庄严土?

      答:不尔。天台实报土通诸佛报,非摄凡报。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