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人生意义

  1. 生活教育
  2. 护生与素食
  3. 出离与轮回
  4. 诸行无常
  5. 醒世箴言
  6. 人生目的

第二篇 净土信仰

  1. 皈命弥陀
  2. 念佛警策
  3. 机法深信
  4. 佛法知见
  5. 众善奉行
  6. 深信因果
  7. 净土信仰

第三篇 净宗教判

  1. 正杂二行判
  2. 要弘二门判
  3. 圣净二门判
  4. 自他二力判
  5. 难易二道判
  6. 总显其义

第四篇 正依经论

  1. 往生论注
  2. 佛说阿弥陀经
  3. 佛说观无量寿经
  4. 佛说无量寿经
  5. 总显其义

第五篇 净土宗旨

  1. 广度十方众生
  2. 愿生弥陀净土
  3. 专称弥陀佛名
  4. 信受弥陀救度
  5. 总显其义

第六篇 净宗特色

  1. 现生不退
  2. 平生业成
  3. 凡夫入报
  4. 本愿称名
  5. 总显其义

第七篇 净宗宗风

  1. 净土宗宗风(三)
  2. 净土宗宗风(二)
  3. 净土宗宗风(一)

第八篇 净宗传承

  1. 善导大师
  2. 道绰大师
  3. 昙鸾大师
  4. 天亲菩萨
  5. 龙树菩萨
  6. 第十八愿
  7. 总显其义

第九篇 净宗弘传

  1. 念佛度亡
  2. 念佛利益
  3. 念佛方法

第十篇 净土述怀

  1. 净土述怀

【法  语 二】

  1. 净土短文(十一)
  2. 净土短文(十)
  3. 净土短文(九)
  4. 净土短文(八)
  5. 净土短文(七)
  6. 净土短文(六)
  7. 净土短文(五)
  8. 净土短文(四)
  9. 净土短文(三)
  10. 净土短文(二)
  11. 净土短文(一)
  12. 唯称名
  13. 信 心
  14. 救 恩(二)
  15. 救 恩(一)
  16. 二河白道呼唤声
  17. 死的恐怖
  18. 人生之实相
  19. 人生像什麽
  20. 无常法语
净土宗
慧净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慧净法师 > 法语
top

法语

皈命弥陀

  1. 三宝犹如暗室的明灯,歧途的指南,苦海的慈航,火宅的甘霖,贫者的宝物,病者的良药。皈依三宝:如囚出狱,如子归家,如迷趋觉,如苦得乐,如堕反升。


  2. 学佛首先要「皈依」,但是皈依不是目的,皈依只是初步、基础,皈依的究竟目标是要成佛,如果学佛或皈依的目标不是成佛,那麽他就不是真正的学佛,也不是真正的皈依。
    念佛也是如此,如果念佛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佛,那他就不是真正的念佛。


  3. 皈依是真正信佛学佛的开始,是学佛的第一课,也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信佛学佛乃至成佛,要从三皈依开始。三皈依也是学佛成佛的基础,所谓「万丈高楼从地起」,若无地基,五层十层乃至百层高楼不可能稳固;若无三皈依,要脱离三界六道轮回乃至成佛,那是不可能的,可见皈依三宝的重要。


  4. 凡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者,即是真皈依、大皈依、无上皈依。


  5. 净土宗之本尊乃西方愿王阿弥陀佛,其佛格为报身报佛,是酬报因位之愿行而万德圆满之佛。虽谓报身佛,实则三身(法、报、应)圆具於一身之高妙报身佛。


  6.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祂发愿要救度每一位众生,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特色是:
    (一)主动而来,不必我们请求拜托。阿弥陀佛在无量劫之前,就主动为十方众生发愿,建设极乐世界,修行完成救度十方世界众生的功德。祂当时为我们发愿,我们并不知道,当我们轮回在地狱或是饿鬼、畜牲道时,我们都不知道阿弥陀佛已经在为我们发愿修行了。
    (二)平等无差别:不分出家人、在家人,不分有修行的人、没修行的人,不分善人、恶人,阿弥陀佛的救度都没有差别。佛心冤亲平等,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哪有分别说你是高僧我就救你,你是一位下劣根机,一生没有行善积德,我就不救你,没有这些差别观念的。
    (三)绝对无条件:任何人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这种心一生不变,就已经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获得必定往生的身份。於此娑婆世间,凡事都是有条件的,譬如说要当人,必须有守五戒的条件;要升天,必须有十善的条件;要移民奥克兰,更有一些条件,独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需要条件的,只要你当下真的信受弥陀的救度,愿给弥陀救到极乐世界去,从此就专称这句名号,就已经被阿弥陀佛救度了。这不是我们修行的能力,是阿弥陀佛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7. 所谓「无缘大慈」,缘就是条件,无缘就是无条件的大慈悲,救度不能救度的人,这种慈悲才是大;如果有不能救度的人,那麽这种慈悲跟智慧就有范围了,就不是大了。阿弥陀佛的救度,是绝对没有条件的无缘大慈,而且阿弥陀佛已经完成了救度我们的功德能量,因此祂才成佛的。


  8. 各宗各派的本尊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一宗的本尊就是「南无阿弥陀佛」,除了南无阿弥陀佛之外,不作他想。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唯以阿弥陀佛一佛为独一无二,可以说是独尊独一的法门。
    何故安置本尊?罪恶深重之我身,感念阿弥陀佛救度之恩深,同时对阿弥陀佛归依之情切,渴慕阿弥陀佛,仰望阿弥陀佛,深切渴仰之余,不知不觉深生欲瞻仰佛身万德之尊容,欲顶礼佛身庄严之妙相,因而以万德庄严之弥陀妙相,作为本尊,安於佛堂,日夜瞻仰顶礼,表达渴慕仰望之情,这是念佛人归依之心的自然流露。


  9. 我们礼拜时,对象只有礼拜南无阿弥陀佛,祂是我们唯一的本尊,其他诸佛菩萨都不是我们的本尊,那可不可以礼拜?当然可以礼拜,只是我们不是专门的、常常去礼拜这些佛菩萨。主要原因在於我们礼拜阿弥陀佛是一种身心性命的归投、依靠弥陀的救度,所以对阿弥陀佛是感恩戴德的礼拜;对其他诸佛菩萨的礼拜心情就不一样了。那这样是不是对其他诸佛菩萨的不敬呢?其实不是,反而是「顺佛教故」──随顺诸佛的教导。


  10. 我们的本尊,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本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本尊」是信仰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只可有一,不可能有二有三。尤其是极乐世界是弥陀所建的,救度众生的愿是弥陀所发的,我们之所以能够离开娑婆往生极乐,也是单单由於弥陀一佛独自成就,所以我们这个法门的本尊,只有南无阿弥陀佛一佛,无论是称念、礼拜、赞叹、供养,或者思惟、观想,都是专一南无阿弥陀佛。


  11. 我们的本尊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因此我们所遵从、供奉、供养、礼拜、赞叹、称念的,都只有南无阿弥陀佛一佛,所谓「唯此一尊,无二无三」。


  12. 所谓「皈」就是「归投」;「依」就是依靠祂,信任祂,在祂怀中得到安稳,这样他就能够登上彼岸,解脱生死轮回的苦难。总结而言,我们皈依三宝其实就是皈依「南无阿弥陀佛」。因为无论是十方诸佛或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娑婆世界,都是要劝导我们、引导我们最後归投、依靠「南无阿弥陀佛」。


  13. 善导大师说:「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归命」是阿弥陀佛呼唤我们归回极乐故乡的命令,这是从佛那边来解释的;再者,「归命」就是归顺阿弥陀佛呼唤我们回极乐故乡的命令,阿弥陀佛的命令我们不违逆,我们归顺祂,这也是归命的意思。
    所以「南无」是「归命」,而「归命」有二种意义,一种是从佛这边来解释,一种是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解释。众生在这娑婆世界,受着六道轮回,可以说极其无常,如果归投至阿弥陀佛无量寿的生命当中,就能够跟阿弥陀佛同样无量寿,不再轮回生死,而且永恒存在。所以,「归命」也可说是将我们这个无常、造罪、污秽的生命,归入阿弥陀佛永恒、清净的生命,而与佛同体,跟阿弥陀佛一样成为无量寿、无量光。


  14. 以何心情皈依:一、真诚、恭敬、殷切心。二、了解三皈、清楚表达。三、郑重其事,以期圆满究竟。


  15. 一般来说,如果感受到佛法的好处,而想更进一步虔诚学佛的话,都会皈依。如果还没有皈依,表示对学佛、对念佛、对将来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心还不够恳切与殷重。


  16. 我们皈依三宝,皈依佛,就是皈依「南无阿弥陀佛」;皈依法,就是皈依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法门,佛是「南无阿弥陀佛」,法是「本愿救度之法」,那麽净土呢?是阿弥陀佛的净土,也就是报土。每一个学这个法门的人,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以後,都没有阶位高低的种种差别。所谓「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每一位往生的,都是由阿弥陀佛正觉花所化生的菩萨。所以学这个法门的,往生的净土都相同,莲花也相同,因为我们的法门是「一佛一法一净土」。


  17. 「寄花五净,风日不萎;附水灵河,世旱不竭。」道绰大师这句偈的意思是说,将我们这个无常的、生灭的、轮回的生命,归命於南无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寿,而且在极乐世界永不轮回──生命超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永恒存在,就无所谓寿命长短了。


  18. 衣服若脏,清洗则净;东西放久,要晒太阳,否则会发霉。罪过要发露忏悔,忏悔则清净。众罪如霜露,忏悔能消除,所谓「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念佛即是忏悔,若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即是根本皈依、根本忏悔。可谓一皈永皈,一忏永忏。善导大师说:「念念称名常忏悔」。


  19. 弥陀的慈悲是,即使我们不晓得念佛,没有意愿依靠祂,阿弥陀佛一样很恳切的一直在我们面前,甚至跟我们合掌、要求我们、拜托我们,希望我们称念祂的名号,依靠祂,让祂救度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所谓「大慈大悲」的地方。


  20. 「除苦恼法」在於弥陀本身,凡是全凭弥陀救度的业深障重之苦恼众生,其苦恼立即消除,决定往生,不断烦恼得涅盘,此後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21. 将我们罪恶的生命、污秽的生命、生死的生命,归入阿弥陀佛功德的生命、清净的生命、无量寿的生命,才就叫「归命」。


  22. 归命阿弥陀佛,就是用我们轮回无常的生命依靠无量寿命的阿弥陀佛,永恒的阿弥陀佛,绝对救度的阿弥陀佛。此後就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没有杂修杂行,这样生死根源一刀斩断,就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决定成佛!


  23. 念佛人身心性命完全归付於弥陀,把我们卑微、渺小、无能无力的生命,污秽、罪恶的生命,无常、轮回的生命,归投依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阿弥陀佛,归投依靠清净无染、涅盘寂静的阿弥陀佛,归投依靠永恒长住、无量寿命的阿弥陀佛。归命阿弥陀佛的人,是活在阿弥陀佛的佛心当中,是薰习着阿弥陀佛的佛心在过日子。阿弥陀佛就是他的主人,一切苦乐祸福的背後,有阿弥陀佛在承担、在主宰,所以凡事不论顺逆,他都会想到背後所主宰、依靠的阿弥陀佛,因此就不会那麽的忧悲苦恼,患得患失。


  24. 我们有没有贪瞋痴?有没有妄想杂念?如果没有贪瞋痴、妄想杂念,那就是阿罗汉了!阿弥陀佛若是为了救阿罗汉,经过五劫的思惟来发愿,经过兆载永劫来修行,岂不是没有意义吗?因为阿罗汉本身就可以离开三界六道轮回,何必要阿弥陀佛救度?所以阿弥陀佛要救度的是五浊的众生。
    我们因为有烦恼而惭愧、欢喜来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同时因为我们有烦恼,所以才更加感恩阿弥陀佛的救度。凡是念佛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不要因为自己有烦恼、有杂念而感到退怯,感到往生不够格而怀疑阿弥陀佛。如果这样的话,岂不就让阿弥陀佛非常的失望、伤心流泪。阿弥陀佛本来就是不嫌弃我们,才为我们发愿修行、救度我们,所以只要任凭弥陀的救度,只要专称弥陀佛名,不管自己有没有清净的心,有没有一心的功夫,都不管。


  25. 「造罪是人,救度是佛。」既信佛力,自知其罪甚深,除地狱外,无栖身处;除净土外,无得救法。在信受间,自知应忏悔而无忏悔心,应惭愧而无惭愧心,其罪恶实不可形容,如是之人,佛德薰心,心多柔软,常仰念佛恩,欲以现生行「还相回向」之普贤行,而深感心余力绌。
    如是之人,欲善而不能,何况故意为恶,甚或以恶为庄严?断无此理。若其藉口弥陀慈悲救度而放浪形骸,则可知其未深深体会机法两种深信,非真实信者,未蒙佛恩,故其言行无佛德之薰习。


  26. 一旦堕落三恶道的话,那麽就是所谓的苦重、时长:痛苦非常的深重,而果报又非常的漫长,所以,要念佛!能够诚恳的念佛,就是真正的皈依。


  27. 我们学佛的人,其实就是有一种惧怕的心才来学佛的。昨天晚上净良法师说,他从小就有一股无以名状的寂寞感,那种恐惧,又不晓得是有什麽不安。那种心理状态其实是善根的发露。
    看到影子时的那种心理状态,就是想嚎啕大哭。嚎啕大哭为了什麽?不知道,莫明其妙;或者是寂寞袭上心头,好像一种凄凉的、寂寞的、感觉缺少什麽的那一种心理状态。
    一个踏上宗教领域进而修行的人,都是事先有那种心路历程。我们都会有那种心。如果能遇到佛法,那太好了;如果不能遇到佛法,就会悲哀地过一辈子,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所以,很多大文学家、大哲学家到最後都自杀,因为他苦闷的心中,找不到滋润的甘露啊!黑暗的心中没有光明照射进来呀!


  28. 病者善知识也,我依此病故,深生道心。亦依此病故,知无自力,唯有放开双手,任凭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勉某莲友)


  29. 不知我病之重,则不能感谢高明的医生。不知烦恼病重,则不能感谢释迦、弥陀、善知识的深恩。
    庆哉我身之病!越感自身苦,越愍同苦人;越生悲愍心,越知弥陀佛。知悲者,能悟佛之慈悲。喜哉我心之病!(勉某莲友)


  30. 一个学佛的人,就要时时刻刻观照自心,这样才是一个学佛的人;当心念浮起的时候,自己要能察觉到,自己在察觉到当下的念头时,当下要警惕自己就将这个念头消解;但是,我们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消解力量,所以我们将这个念转来念南无阿弥陀佛。


  31. 「皈」即回转归投,「依」即依靠信赖,亦有保护、救度之义。人若心有皈依,则身得安稳,遇难不惊,平安度日。如人溺水,忽见船来,乃归投过去,上船安坐,依靠此船,蒙其救度保护。
    一切凡夫,都是沉溺在六道苦海当中,头出头没,备受痛苦。佛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又说:「人生是苦」、「六道苦海」。沉沦六道苦海的众生,三宝是救度的大船,只要真心归投依靠三宝,进而依教修行,便能脱离三界火宅、六道苦海,甚至成佛。所谓:「生死为海,三宝为船,众生皈依,即登彼岸。」


  32. 在历史上出现在我们地球上的佛是释迦牟尼佛,而十方世界亦有无量诸佛。皈依三宝,第一是皈依佛,以释尊及十方诸佛为老师,可说光荣之至,庆幸之极。法──释尊所说的经典,亦即宇宙人生的真理,修行的目标与方法。闻法修行,能明因识果,去恶行善,离苦得乐,脱出三界火宅,永离六道苦海,证悟涅盘寂静而成佛。


  33. 以我们凡夫来说,连五戒都无法清净受持,十善都无法圆满力行了,更何况是证悟脱离轮回的出世间法?这样想来,我们根本不可能出离生死,这是令人非常悲痛的一件事,若能理解到这件事,他就会全心灵归入弥陀的救度。


  34. 法藏菩萨当然知道造作三恶道罪业的众生,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只能再度堕入三恶道,不可能往生净土的。所以,祂要为我们成就功德,也就是不可思议的万德洪名,让我们只要称念就万不漏一,都能往生。等於是说:「我若成佛,国无三恶道,十方造罪众生,乃至十念,称我名号,必定往生;若不生者,我誓不取正觉!」


  35. 归命有三重之意,就是「归之命」、「归於命」、「归投命」。
    从阿弥陀佛那一边来讲,是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所发出的「欲生我国」的呼唤。阿弥陀佛自从为我们发下四十八大愿以後,就一直在呼唤我们归顺祂的救度,所以从佛来讲,是「归之命」。
    「归於命」:从我们来讲,是「归於命」,也就是我们对於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我们不加反抗,而是随顺,阿弥陀佛说「欲生我国」,我们就「愿生彼国」,这一种愿生彼国的心,也就是归命的心,就是归顺阿弥陀佛的呼唤。
    「归投命」:把我们的生命归投阿弥陀佛。这种归命,可以说是最彻底的归命。因为天底下最贵重的就是生命,能够把自己全部的生命归给对方,所谓「尽形寿,献身命」,当然是最贵重、最彻底的。


  36. 真正学佛的人,必然是无常心深厚的人;有了这种无常心,他就会发起修行的愿,经过一段时间,他更会发现,原来自己是一个十足的凡夫,善根很少,福德很薄,没办法靠自己修行。那个时候,他就会寻求假借外力使自己能够解脱得度的法门。那麽,阿弥陀佛的慈悲誓愿,是他最後的希望,是他绝处逢生、柳暗花明的救度法门。


  37. 阿弥陀佛是为我们发愿的佛,是为我们修行的佛,是为我们建设极乐世界的佛,也是为我们完成往生极乐世界功德资粮的佛。


  38. 阿弥陀佛救了我们,不但救起了我们的生命,使我们不再继续六道轮回,而且是给我们无量寿的生命、无量光的生命,是给我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生命,给我们佛的智慧的生命。可以说,不但是给我们生命,而且是给我们那麽丰盛的生命,同时给我们极乐世界。


  39. 成佛是要生生世世、无穷无尽地行布施。阿弥陀佛在因地时,为了救度十方众生、为了十方众生都能往生成佛,而修菩萨六度万行,祂为我们做的布施是什麽?在《悲华经》第九卷里面,大意是这麽讲的:阿弥陀佛为我们每一位怎样来行布施呢?阿弥陀佛为我们布施的眼睛,如一恒河沙那样多(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其中每粒沙就表示阿弥陀佛为我们布施的一双眼睛,那所布施的,就有恒河沙那麽多);为我们众生所布施的耳朵,堆积起来如纯陀罗山那麽高、那麽多;为我们所布施的鼻子,如毗富罗山那麽多;为我们所布施的舌头,如大铁围山那麽多;为我们所布施的牙齿,如耆闍崛山那麽多;为我们所布施身上的皮,足以覆盖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地;为我们所布施的血,如四大海水;为我们所布施的肉,如千须弥山。不止一劫、二劫,而是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以来,一直在为我们流四大海水的血、尽千须弥山的肉,难舍能舍,难忍能忍。最後圆满了我们众生所应该累积的布施,完成了我们众生所应该成就的六度之中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可说为我们修行、为我们六度圆满、万行具足,阿弥陀佛才成佛的。


  40. 阿弥陀佛无限量的功德能力,是以无限量的寿命跟无限量的光明作为代表,因此阿弥陀佛又称为「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
    阿弥陀佛祂是永恒存在的佛,这表示在时间上超越过去、现在、未来,永恒存在,目的就是要救度任何时代的众生。出生在过去的众生,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已经往生极乐世界;出生在现在的众生,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现在往生极乐世界;现在没有机缘来信受,未来的众生信受阿弥陀佛,将来往生极乐世界成佛。这表示阿弥陀佛救度众生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永不改变,因此,阿弥陀佛也叫无量寿佛──寿命无量。


  41.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我们念佛念念不舍,阿弥陀佛摄取不舍,彼此感应道交,这种众生,愿生极乐,专称佛名,永远都在弥陀的光明摄取当中。临终的时候,光明就会让他看得到圣众,然後当下直接迎接他到极乐世界。所以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临终往生,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永不退堕,不受障碍,因为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无碍光」。


  42. 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无边,没有限量,照遍宇宙中无穷无尽的世界,在空间上救度任何地方的众生。阿弥陀佛的存在,是尽虚空,遍法界存在的。阿弥陀佛的广大是「其大无外」,没有超越阿弥陀佛身体之外的一个存在的空间;同时「其小无内」,没有一个小小的东西不是在阿弥陀佛的身体当中,所以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无边。同时在空间上救度任何地方的众生。不分你是佛教徒,或是回教徒、基督教徒,或者无宗教信仰的人,阿弥陀佛照样都在他的身边,等待机缘要救度他。


  43. 在经典上说念佛的人阿弥陀佛「常住其顶」,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不舍」,而且「诸佛护念」,观音、势至都如影随形来保护我们,所以同样要寻求依靠,我们要寻求彻底的,绝对可以依靠的,那就是靠阿弥陀佛。


  44. 人生信仰是最重要的,信仰是一个修行人的生命。我信仰只有佛教才能够解脱六道轮回,只有佛教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这就是信仰。
    八万四千法门我相信只有阿弥陀佛为我发四十八大愿,为我发「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愿。十方诸佛虽多,我心中只有阿弥陀佛一佛;八万四千法门,我心中只有南无阿弥陀佛救度一法,才能够让我离开六道轮回,不但离开轮回,还能往生成佛。其他的佛、其他的法都没有。
    所以我们就将此身心性命──生死轮回的性命,全部都投靠阿弥陀佛,唯有阿弥陀佛一佛,是我尽形寿、献身命,解脱生死轮回、快速成佛的依靠,没有二佛,没有三佛,没有其他的法门。
    既然这样,这种信仰就是你的生命,有信仰你就有生命,没有信仰你就没有生命,没有解脱的生命,没有成佛的生命。信仰对我们来讲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父母对我们重要,儿女对我们重要,丈夫妻子对我们都重要,但是最後都会舍我们而去。与我们同在的,就只有南无阿弥陀佛,只有我们自己的信仰。


  45. 一个人生命中如果有「南无阿弥陀佛」的依靠,他即使贫困的睡在桥下,他都甘之如饴。一个人生命之中如果没有「南无阿弥陀佛」的依靠,虽然贵为王侯将相,或者是对社会有丰功伟业的贡献,他的内心之底不可能有平安、有喜乐。因为人生无常,面对临终的时候,他的身份、功业,其实都不能了脱生死轮回的,那个时候就正如《无量寿经》所讲的:「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46. 阿弥陀佛与我一体,他的成佛依靠我的往生,我的往生依靠他的成佛,如芦苇相依相靠,缺一即倒。除了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无此誓愿。


  47. 不论何人,只要念佛,佛入我心、我入佛心;我与佛、佛与我,机法一体,不相舍离。


  48. 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如共命鸟,两命一体,互相依存。


  49. 弥陀的净土、弥陀的本身,以及众生的救度这三项内容,都在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当中。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早在十劫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就已圆满无缺了,因此阿弥陀佛祂也成了能够救度十方众生的佛。


  50. 阿弥陀佛,心涵太虚,光照宇宙,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以众生之心为心,以众生之境为境;不论何人,不论何时,不论何处,只要当下忆佛念佛,阿弥陀佛即时与他同在;佛心入其心,佛光照其身,毫不拣择,毫无差异。


  51. 在《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极为崇高赞叹阿弥陀佛说:「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十方诸佛的光明与阿弥陀佛是不能比较的,光明是智慧之相,其实佛的智慧慈悲都是一样的,法身是平等平等的,只是每一尊佛当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时所发的愿行各有不同,因此所成就的度众能力范围也就有所不同。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表示救度众生的愿跟力在十方诸佛当中是超胜的,是诸佛所不能比拟的。


  52. 每天一早起来,眼睛一睁开,心中所想的,就是如何的来为自己追寻五欲──我们的起心动念,无非都是贪瞋痴,都是跟五欲境界相呼应的,这样的十方众生,怎麽能以自己的力量、功德,进入极乐世界那样殊胜高妙的净土呢?
    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功德,不可思议的能力,以及阿弥陀佛本身的光明,是十方诸佛当中最尊第一,所以说「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因此,我们理所当然应该知道,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一尊佛,这样念起佛号来,心中就有一种欢喜,有一种安慰、安心感。
    总之,学净土法门的人,都是以阿弥陀佛为我们的本尊,做为我们所礼拜的唯一对象,同时也以阿弥陀佛为我们称念的唯一行门。


  53. 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佛呢?阿弥陀佛是为众生发愿的佛。《无量寿经》说:「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所以,阿弥陀佛是为众生五劫思惟发愿的佛。
    阿弥陀佛也是为众生永劫修行的佛。《无量寿经》说:「以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阿弥陀佛也是为众生开法藏的佛。《无量寿经》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完成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往生极乐净土成佛的功德,并使其能够广度十方众生,所以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阿弥陀佛也是一位荷负群生的佛。《无量寿经》说:「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阿弥陀佛也是令诸众生功德成就的佛。《无量寿经》说:「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所以,阿弥陀佛成佛的本身,就是使我们众生成就往生成佛的功德。
    阿弥陀佛是念佛必生的佛。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弥陀既已成正觉,众生称念必得生。
    阿弥陀佛也是摄取不舍的佛。《观无量寿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众生不论他是善恶贤愚,只要念佛,阿弥陀佛光明照耀他、保护他、等待他、接引他。
    阿弥陀佛是临终来迎的佛。《阿弥陀经》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凡是专一不二执持名号的人,不管他罪福多少、功行高低,临终佛与圣众自然来迎,即时往生弥陀报土。
    阿弥陀佛是诸佛之王的佛。《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是诸佛中之王也。」
    阿弥陀佛也是光中之尊的佛。《无量寿经》说:「光明中之极尊也。」又说:「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碍光佛,是主动、平等、无条件救度十方众生的佛,是跟念佛众生机法一体的佛。


  54. 我们念佛人跟阿弥陀佛亲,不是因为我们念佛人念佛了,就跟阿弥陀佛亲,或者是我们有佛性所以跟阿弥陀佛亲,或者我们发四弘誓愿、行六度万行,所以就跟佛亲,都不是这样。是因为在十方三世恒河沙数诸佛当中,有一尊佛祂为十方众生发下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愿,所以才跟十方众生有了这种亲缘。也就是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发了「只要祂成佛的话,必定使十方众生称祂的名号而往生祂的极乐世界,如果不能够使十方众生称祂的名号,而往生极乐世界,祂就不能成正觉,就不能成佛」。因为有了这个愿,所以自自然然的跟十方众生,尤其是跟念佛人,就有了比父精母血的父子母女之亲还要更亲的关系。


  55. 念佛的人跟阿弥陀佛的关系是无间的,不念佛的人跟阿弥陀佛就间断了,因为你不念佛,就没有那三种缘,也没有机法一体的关系,所以是有间断的。
    但这并不表示说,我们念佛人,睡觉的时候没有念佛,那就跟阿弥陀佛有间断了!而且,大部份的人,不可能白天无时不刻称名念佛不断,比如思考动脑筋、与人谈话、做复杂事情时,称名就会间断。但如同一位全心全意在医院关注照顾生重病住院儿子的母亲,即使人不在病房儿子身旁,必须处理其他事情时,但心思可说仍全在她的儿子上;念佛人的心念也是如此,全心全意在阿弥陀佛上,做事说话时表面上念佛看似间断,当事情过了,我们的心自然又恢复到忆佛念佛来,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这个就是无间之意。


  56. 我们凡夫怎麽跟阿弥陀佛亲,跟阿弥陀佛近呢?阿弥陀佛的慈悲,我们也思惟不来;阿弥陀佛的智慧,是佛的境界,我们也理解不来;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我们也观想不来;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的神力,我们更不能理解。可是因为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万德洪名,是「名即法」,是「名即体」,所以称念这一句名号,就跟祂的本体互相感通道交,祂的本体就会显现,所谓「应声即现」,因为这一句弥陀名号,是名即体。
    再者,这一句弥陀名号,同时也是「名即光」,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光明,所以善导大师说:「光明名号」。因为「名即体、名即光」,所以阿弥陀佛就以称名为祂的本愿,使得凡是念佛的人,他只要称名,就顺佛愿;只要称名,就与佛亲;只要称名,就蒙光摄取。


  57. 念佛者跟阿弥陀佛,是既亲又近、既近又亲的。可以说,时时刻刻都与佛同在,与佛同出入,与佛同起卧。其实,佛本来时时刻刻都在十方众生的面前,就好像无线电波,不论何时都在这个空间,可是电视不开,萤幕就不出现。所谓「烦恼障眼,虽不能见,大悲无倦,常照我身。」只是个人的因缘、磁场,各不相同,所以有的能见到,有的不能见到而已。


  58. 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立即知道,光明马上照耀我们,立刻就与我们同在。然而我们想念父母,父母未必知道,也没办法立即在我们旁边,所以念佛的这一种亲,比世间父母的关系还要亲,亲到什麽程度呢?是亲到一体不离,相融在一起的,这就是「念佛与佛,机法一体」。所以,宇宙中跟我们最亲的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念佛人如果晓得这个道理的话,就会很自然的、发自内心、很亲切的来念南无阿弥陀佛。


  59. 父母的心是在儿女的身上,父母如果有事情离开了家庭,身在外面,可是心却仍挂念着家中的孩子。即使年龄老大了,一百岁的父母,心还是挂念着七、八十岁的儿子,尤其是儿女如果离开了,离开得越远,往往想念得越深,可谓「相处若无事,别後倍相思」,不管他到了哪里,即使到了地球的另一端,父母的身在这里,可是心却是在那里,关怀着他们,系念着他们,他们的苦乐祸福可以说都会触动着父母的神经,使父母的生活受到影响,这个就是「亲」。
    念佛人跟阿弥陀佛就是有这一种「亲」的关系,学这个法门,就只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心只有系念在阿弥陀佛身上,不可能系念在其他诸佛、菩萨、法门、经咒上,这个就是「亲」。


  60. 人生最根本的恐惧是「死」,这恐惧若没有消除,则一生无论如何成就拥有,都不满足。十方虽都有佛,但这恐惧只有弥陀能安之。经言:「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又说:「拔诸生死,勤苦之本。」异译之《大经》亦言:「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根本的烦恼,心底的恐惧,接触到弥陀五劫思惟的悲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言,所有苦恼、恐惧,当下转为喜悦与安慰,悲喜之泪不禁夺眶而出。旷劫以来的无边罪业,立刻消除;永无穷尽的生死轮回,当下休止。


  61. 不管我们自认为是善也好、恶也好,只要完全投靠阿弥陀佛,愿生极乐世界,专念阿弥陀佛,现在就是身在娑婆、心在极乐,不再轮回了!现在就是极乐圣众之一,而且跟阿弥陀佛一体不离,跟阿弥陀佛同起卧、同出入。因为这句名号的功德在我们心中,我们在阿弥陀佛的光明之中,这就叫「机法一体不离」,而且是从现在直到临终。


  62. 念佛是自然相续的,体会到弥陀的救度之後就会自然地、很喜欢念佛,把一生当中最重要的看成是念佛,兴趣、嗜好就会转,转成喜欢念佛喜欢听佛号,其他都淡然无味。所以要体会弥陀的救度而欢喜,不要因为自己达不到目标而苦恼,否则就等於背道而驰。


  63. 不论何人,只要对弥陀救度生信,这种信心即是「无上信心」。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我们必须要信受、不得不归信的,因为除了归信弥陀,我们别无出路。其他法门即使不信,弥陀救度必须生信。信者得生,不信不生;信即解脱,不信即轮回。所以说,阿弥陀佛的净土是修行者、乃至所有众生最後的依归。


  64. 阿弥陀佛的存在,已经十劫了,祂是为了什麽?为了救度众生!以救度众生为阿弥陀佛的志愿;以救度众生为阿弥陀佛的事业;以救度众生为阿弥陀佛的法乐;以救度众生为阿弥陀佛生命的全部。


  65.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弥陀十劫的存在,如果不是为了救度众生,或者不能救度众生,则弥陀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


  66. 法喜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理解弥陀的悲心救度,自然就会有法喜,而要理解弥陀的悲心救度,可以从教理下手。另一种是嚐到了念佛的甜味,也会有法喜。


  67. 因有弥陀主动救度,我们方得以重生,才有新的生命;所以,内心要尊弥陀为主人,进而把弥陀名号挂在嘴边。这是,「心理上的法择」。


  68. 我们既然了解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愿心,就不应该自卑说:「唉!我修行不好,恐怕不够格往生极乐世界。」就不应该有这种自卑下劣的心。每位众生都是阿弥陀佛所要救度的对象,如果能够了解这一点,那麽阿弥陀佛这第十八愿,就是我们最後的希望、光明与安慰了。


  69. 有一句话说「事非经过不知难」,经过几年、几十年,有心修行,才会发现,每过一年,更看清自己不但不会修行,而且真的很卑劣,真的是卑下根机。那也显示,阿弥陀佛超发的大愿,是以极善最上的法,来救度极恶最下的根机。阿鼻众生,其恶最重,其罪最深;但,只要念佛,阿弥陀佛也能救他,因此,弥陀佛名,被赞为「阿伽陀药」。阿鼻众生,若非弥陀佛名的阿伽陀药,则永无可救。故知念佛一法,无一人不堪修,无一人不能修。


  70. 阿弥陀佛不仅能使心地清净、会修行的人往生极乐世界成佛,阿弥陀佛也必须同时能使造下了阿鼻地狱之业的众生,甚至已经堕落阿鼻地狱、受无尽痛苦的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才算是无限的、无尽的大悲。无穷无尽、不可限量、诸佛也不可能推测的大悲,叫做「无尽大悲」。「无尽大悲」,另一种版本说是「无盖大悲」,就是:阿弥陀佛的这种大悲是覆盖十方诸佛,同时是十方诸佛所不能覆盖的;尤其是一切众生没有不受弥陀大悲的庇荫覆盖的,所以叫做「无盖大悲」。


  71. 一个念佛人,他既然已走在白道上,一定是前进不退,相续不断的念佛,念念不舍的念佛。念佛已成为他的生命、他的全部,所以只要是走在白道上的人、受阿弥陀佛救度的人、往生决定的人,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和以前完全不同。他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要往生极乐世界,不再来轮回。
    而且他知道,若没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自己一定会堕落轮回;他知道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名、利、地位、财富,因为这些转眼成空。只有「南无阿弥陀佛」能让他了生脱死,往生成佛。因为对「机」、「法」的深信,以及对「念佛」的体会,他的娱乐及习惯也会自然改变,念佛将变成最轻安、最大的娱乐。


  72. 能发出离心是「大丈夫」,是真「出家人」,是真「学佛者」。但能真正发起出离心的人少之又少,其他绝大多数的「常沉恶道,永在轮回」的众生要怎麽办?阿弥陀佛老早就已深深知道我们就是这样的众生,承受常没常流转之苦,而感同身受的说:「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因而发了「不论何人,都必定救度」的本愿。


  73. 《金刚经》、《普门品》、《地藏经》、《法华经》……内容都非常好,可是这些经跟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没有关系。除非是要了解《金刚经》在讲什麽道理,《地藏经》在讲什麽道理,《法华经》在讲什麽道理,这样可以去看、去诵。可是一个念佛人,心中必须非常清楚,往生极乐世界并不是靠这些。当然,一般人诵经的目的,多是希望消业障,往生时希望可以有帮助,可是这样就已经是不专了,就已表示他的心对阿弥陀佛是有怀疑的,因为他对名号的功德不了解,也不了解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一尊佛。
    总之,修学净土法门就是要完全信受阿弥陀佛,完全依靠阿弥陀佛,也就是专念阿弥陀佛。这样的意思不是说其他的佛菩萨或善行没有功德,而是说,要往生极乐世界,就要完全依靠阿弥陀佛。


  74. 生命中必须要有阿弥陀佛的依靠,除了阿弥陀佛的依靠之外,其他的都靠不住。其实人生在世,有形的、无形的都不能作为我们的依靠。我们即使学问再怎麽高深,到临终的时候,这些所懂的学问都不能让我们依靠;我们的修养道德再怎麽好,怎麽优秀,可是到临终的时候,这些也不能够让我们依靠,最後能够让我们依靠的就只有「南无阿弥陀佛」。


  75. 一个修行人不为名、不为利、不为人家的赞叹,只是纯纯粹粹的老老实实的为自己的生死轮回预作准备,其他的都是虚假的,到最後都成空,所以愿做一个静默往生人,是非常有智慧的。


  76. 阿弥陀佛的本愿,要救度我们离开三界火宅,现在如果不冲过这个大火,听闻此法门,将来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也必定受三千大千世界的地狱之火所灼烧。为一劳永逸解脱轮回,为了快速成佛,再怎麽辛苦,也值得付出。


  77. 南无阿弥陀佛与其他诸佛迥别,面对五浊恶世的贪瞋凡夫、极重恶人,十方诸佛无此愿力可救,无此净土可容;十方诸佛中唯有弥陀一佛有此愿力可救,有此报土可容,故弥陀的超世愿是超越十方三世诸佛所没有的「弘愿」。
    当我沉溺大海,无力上浮,即将灭顶,南无阿弥陀佛躬身跳入海中把我抱上岸来,不但使我重生,且获得不退转。当我将堕地狱,始发现南无阿弥陀佛已在此伫候十劫。在这三学不成、三毒难断的当下,闻到了直来的悲唤,於是大安心大满足地行走白道,过着生活即信心、信心即念佛的日子。


  78. 阿弥陀佛不但将我们看成祂自己,甚至将我们看成祂的父母,为我们承担旷劫以来所负业债。祂为我们开法藏,使我们成就功德,现世脱离贫苦,免除厄难,一切恐惧,转为大安;未来往生安乐净土,永离六道轮回。如是悲愿,诸佛虽多,唯有弥陀一佛而已。故诸佛菩萨中,唯有弥陀与众生缘份最深、最亲、最近。


  79. 当婴儿出生,还不会坐,也不会站,除了把他放在摇篮,就是怀抱在手中、胸前,母亲是这样的养育他、照顾他,即使他在地面游戏,母亲的视线也都时刻不离地观照着他,深怕他碰到危险物品,或者是陷入坑洞,这个就是慈母之心。
    同样的,每个念佛人都等同是弥陀的婴儿,阿弥陀佛的佛身充满整个大宇宙的光明,是永远不可能舍离他的,阿弥陀佛永远看着我、照顾着我,时间一到就迎接我们到极乐世界继承祂的佛位。


  80. 在宇宙之中,真正了解我们、包容我们、体谅我们、不嫌厌我们,甚至不惜污染,亲自跳进五浊恶世的苦海抱住我们,救我们到岸上的,只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阿弥陀佛智慧无量、慈悲无尽,我们的苦,我们的业力、身不由己,祂都看到了,都听到了,都知道了。祂是佛,没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冤亲平等,自他一体,把我们每个人都看成祂的独生儿女、看成祂自己。像我们这样烦恼强盛、业障深重,心性刚强、难调难伏的众生,无人可救,无处可归,庆幸有弥陀主动、平等地救度,又建设极乐世界让我们众生有归依处。不管是圣人、凡夫、善人、恶人,只要到了无为涅盘的极乐世界,所有的烦恼,就会完全被融化;就像路面上的水,不管清净的、肮脏的,一旦进了大海,立刻跟大海的水一样;再怎麽样的破铜烂铁,一旦投入大冶烘炉,就立刻变铁成金,转凡成圣。


  81. 如果不想念佛,则表示归命的心有问题。要知道:往生之事非常重大,一生目的即在这里。


  82. 对一个念佛人来说,没有什麽比「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更重要的了。它的重要性,就像是我们的生命,有佛号就有我们的生命,没这句佛号就没有我们的生命。因为没有了这句佛号,人死之後就会到阎罗王那里去受审判,那就非常悲惨了。


  83. 皈命弥陀展现在念佛当中。


  84. 在世上有苦难,在佛里有平安。在弥陀怀抱中,我们旧事已过,重获新生;黑暗永离,光明常照。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