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找对了法门,今生今世,不但可以脱离六道轮回,而且能够快速成佛。如果没有找对法门,这辈子只是结个佛缘,还会有下辈子。
就我们一生当中的言行来说,其实是恶多善少,这样检讨之下,下辈子是不容易保持人身的,要保持人身,就必须在佛法中有基本的修行。所以如果找对法门的话,不管自己会不会修行,都能够解脱。
-
众生在贪瞋痴还没有断除、降伏之下,永远都是有执着的。心若有执着,要和没有执着的佛性相应,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要以自己的力量达到成佛,真的是比登天还难。但如果有外力──也就是藉助佛的力量,那我们成佛就非常容易。
-
佛教是慈悲的宗教,慈悲当中一定具有无我的内涵,必须无我才能真正地大慈大悲。否则,有我,就有你、有他,就一定有对立,慈悲就会有限度。无我的慈悲,才能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地普度众生。
-
佛法是实践之学:以近程来讲,是令自己和他人了脱生死轮回;以远程来讲,是成就佛道,这是佛教的目的。如果学佛不懂这个目的,不向这个方向前进的话,严格来讲就谈不上是佛教的信徒。
-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阿含、般若、禅、密、净当中,唯有净土是三根普被,而且是直接圆顿的一个法门。
-
三贤十圣的菩萨,还在因果报应之中,怎麽讲呢?如果断见惑的话,他就进入了初信的果位;断思惑的话,就进入了七信的果位;断尘沙惑的话,就进入了十信的果位。之後,破一分的无明,证一分的法性,就进入了十住的果位,一阶一阶上去。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破一分、证一分,直到四十一品的无明通通破尽,就进入佛的境界。所以,如果还没有到达佛的境界的话,都还在果报当中。只有佛一人在常寂光土里面,不生不灭。
如果从这里来讲,弥陀发愿救度的十方众生,就是除佛以外的九法界众生。但是,九法界之中,声闻、缘觉、菩萨,这是三种圣人,已经出了六道轮回,虽然还没有成佛,但并没有贪瞋痴,不受造罪造业、受苦受难的轮回果报。而需要弥陀救度的众生,就是还在造罪造业、受苦受难的六道轮回的凡夫。
-
「无生法忍」的「忍」有两种涵意:「忍可」和「安忍」。「忍可」就是体悟到不生不灭的实相而肯定他;心安住於体悟到的实相而不动摇,叫作「安忍」。以车子为例,刚启动的时候,先从一档起步,慢慢转二档…三档…四档…五档,一直快起来。可是不跑的时候就回归空档。证入无生法忍的人也是这样,他时刻处在寂静的状态当中,要应对的时候,当下就会有应对的功能显现,不过,他所应对的当然不像我们凡夫是起贪瞋痴烦恼的,而是像禅家所讲的,「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挂着一条丝。」
一个证入无生法忍的人是到几地的果位呢?是七地以上。在《无量寿经》中有谈到三种法忍: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所谓「音响忍」就是听闻说法的音声而证入果位,这种果位相当於十信的阶位;「柔顺忍」就是思惟诸法实相的真理,随顺证悟的真理,心安住不动,这相当於十贤的果位;「无生法忍」则是七地菩萨的果位。
-
我们都是贪瞋痴的凡夫,恶是贪瞋痴流露出来的,善也是贪瞋痴流露出来的,并没有达到降伏贪瞋痴甚至断除贪瞋痴的那种「无我」、「三轮体空」的境界。因此,所得的果,不论人的果、天的果,都不出三界火宅,还是在六道苦海里面。
-
所谓「大事未明,如丧考妣」,这是对以自力修圣道法门者来讲的,如果是依他力的净土法门修行,就不成问题了。也就是说,虽然自己没有力量,但若能归投依靠有力量的人,这一关就容易过了。
-
我们凡夫依什麽为心呢?是以六识为我们的心性。六识就是六根对六尘所产生的六识,既然是根尘和合所产生的,就是因缘所和合的,因缘本身是生灭无常、没有本体、没有自性的,所以它是虚妄的。根尘相对的既然是虚妄的境界,当然所产生的六识也是虚妄的心识。
-
我们凡夫的所做所为,一天当中起心动念,都是以六识为我们的妄心、为我们的主体,都是没有自性、生灭无常、虚假不实的。由虚妄的六境产生虚妄的六识,由虚妄的六识之心(妄心)产生虚妄的境界,就是所谓的「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因此来往六道,永无休止。
-
人间有一个根本的苦,除此之外,其他的苦都是枝末的。根本的苦是什麽呢?简单讲就是「无明」。无明就是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知将来会如何。无明是正体,这个正体我们现在看不到,临终的时候,阿赖耶识里的业浮现了,这些业含藏了无量无边的罪恶,黑暗、无明、不安,临终的时候整个充满罪业的黑暗现前,成为火团,堕落地狱,那就是无明的正体。平常孤独的时候,不苦也不乐,但是莫名其妙地有一种无聊、寂寞、略微不安的感觉,那只是无明正体所显现的影子而已,正体在临终时才会浮现,那就是根本的苦。
-
人死後的神识非常灵敏,尤胜生前。由於人死後神识已经脱离肉体,不再受肉体所限,故能发挥神识的功能力用。譬如生时为残障者,其神识脱离肉体之後,立即恢复完整形体,盲聋喑哑,可以见闻说话,并知道他人的起心动念。亦可依自己心念立即前往任何地方;心念何人何物,何人何物立即现前;无论何人何处想念他、呼唤他,不论距离远近,他也都能即刻知道听到看到。
-
死时称为「乱心位」,心是散乱性、颠倒性的。人将断气时,如果没有念佛,没有阿弥陀佛事先来护持、接引我们,不管修行境界多高,业力来都抵挡不住,只能随业受报。如果有念佛,佛来接引我们,命终时就会「心不颠倒」。为什麽?因为有佛护持。玄奘大师所翻译的《阿弥陀经》其中一段:「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就是说阿弥陀佛的慈悲来加佑我们,「加佑」就是保佑、保护、护持;「令心不乱」就是在断气时阿弥陀佛会使我们心不动乱。
如果没有佛的护持,命终之时,现生及历劫的善恶业力,一时浮现,业力一现,眨眼之间,便随其最猛烈的善恶业力,前往受生於善恶道中,丝毫不能自主。所谓「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
-
一般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这个五逆十恶的人临终能遇到善知识,只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就脱离地狱之苦的燃烧,乃至脱离永世的轮回,获得往生成佛,是因为他宿善深厚;那我们现在念佛,恐怕宿善不如他,所以他能往生,我们不一定能往生。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大家想想看,这个人临终才遇到这个法门,他往生了,说他是宿善深,那我们现在就遇到了,怎会是宿善浅呢?他平生就做恶多端,而我们现在就已经学佛念佛,已经随缘随分随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了,这样说他宿善深而我们宿善浅,是不合乎逻辑的。这样的见解就是恶见,不是正知正见。
-
「道基」在佛法上有非常明确具体的说明,就是「五戒」和「十善」,不管是圣道门或净土门,持五戒、修十善都是必须的,这是所有学道的基本;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体会苦、集、灭、道,进而证悟苦、集、灭、道。如果连五戒、十善都做不到的话,这个人根本不可能脱离三界六道轮回。五戒,第一就是不杀生,最根本的做法就是不食肉,还要时刻反省自己有没有打妄语?真不真诚?其他像邪淫、偷盗,对我们来讲也常常在犯,因为那不是指行为,而是心念,可是我们的念头都在犯。五戒开展来就是十善,十善我们不但做不到,反而都是在犯十恶。净土门因为反省自己的根机根本做不到,所以才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我们这个法门就是建立在五戒十善、因果报应之上,知道自己都是在犯五戒、违十善,永无出离之缘,才全身心都投靠阿弥陀佛的救度,在阿弥陀佛的救度当中,惭愧的、感恩的过念佛的生活。
另一种「道基」的标准是《观无量寿经》所讲的「三福」──世间福、戒福、行福。「世间福」指是世间的善事,有了世间的善事才能获得世间的福报。世间的善事,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戒福」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行福」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们三业都是贪瞋痴、自私自利,不要说三福,我们连一福都做不到,如果体会这一点,也会深信自己的根机是一个无有出离之缘的人。
-
为什麽佛教重视开悟呢?因为一般圣道法门是自力修行,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断烦恼、证佛果,所以最起码必须要先开悟,所谓「明心见性,称性起修,所修皆性」。如果没有明心见性,就像瞎子一样,不晓得前面的道路,那他要怎麽修?要走到哪里去呢?岂不是盲修瞎练。可是净土法门不一样,净土法门是不愁不开悟,不愁不能明心见性,只愁你不念佛、不愿生极乐。因为极乐世界是涅盘的境界,所谓「极乐无为涅盘界」,而要到极乐世界只要念佛,所谓「念佛即是涅盘门」。
-
古印度有一派「自然外道」,提倡万物是自然生起,而非有原因而生起。此外道的自然是无视因果之理的自然,而佛教所说的自然并非无视因果之理的自然。在诸经论中使用「自然」的例子有三种:(一)业力自然,(二)愿力自然,(三)无为自然。
(一)业力自然:依善恶之业因自然生起良窳苦乐的结果。如《大经》卷下所说:「善恶自然,追行所至,窈窈冥冥,别离久长。」「但作众恶,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诸恶趣。」「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诸恶所归,自然迫促。」
(二)愿力自然:(或说「他力自然」)是指弥陀本愿力,凡是被弥陀救度而往生极乐净土,都是由於弥陀的愿力而自然往生。《大经》说「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信受弥陀救度之人,必被弥陀愿力自然地牵引而决定往生净土,亦即进入无量光明土。故信他力之念佛人,不用自身之力(体悟自力无力,无有自力),弥陀佛名之力用,自然使念佛人往生成佛,所谓「念佛成佛是自然」。
(三)无为自然:指「真如法性」,所有的「有为法」是由因缘力所造出的,而真如法性之理是离开因缘力的造作而自然存在,故名「无为自然」。《大经》卷下赞叹极乐净土是「无为自然,次於泥洹之道」。「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此之「自然」、「虚无」、「无极」,都是指真如法性的妙理,所谓「得至莲华藏世界,即证真如法性身」。《法事赞》卷下说:「从佛逍遥归自然,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又说「极乐无为涅盘界」,极乐净土是与真如法性妙理一致的境界,其所有万物不待造作,自然显现,故谓自然。
-
佛法是实践之学,不是世间一般的学问,也不是哲学,而是宇宙人生真理之学,是解脱生死轮回之学,是往生成佛之学,所以学佛必须将佛法如实纳入内心去思惟,使我们的内心跟佛法完全契应,心法一如,法就是心,心就是法。
-
佛法可以照亮心中的黑暗,指出人生的方向。学佛可以启发心中的智慧,导正旅途的步伐。没有佛法,其人生是愚痴盲目的。不知学佛,其一生是空过悔恨的。佛法可以增加人的智慧,但佛教的最後,不是智慧或知识的问题,而是人心的问题,是生死的问题。学佛就是要解决人类今生及後世的苦,这是本质的问题,学佛若忘了这一点,那佛学就会只成为哲学,学佛也失去了重要的内涵而没有意义。
-
闻法,应该像亲身在佛前聆听一般,是佛对我们一对一的开示,听法要以亲身在场的真实感去听,这样才是惜法、重法,也才能得到法益。
-
所有万物,一切是非好坏、成败得失、苦乐祸福等只是宿世之因与今世之缘暂时的和合,其本身没有一个自体,既非固定不变,也非永远不灭。有了这个观念,才具有学佛的正见,这也就是所谓的「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
《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些内容若只当学问上的了解是不难的,但若求真正心性上的体悟,则非常困难。但我们只要往生极乐世界,《金刚经》的道理瞬间即统统显现了;反之,若没有往生极乐世界,即使诵持一万卷,也未必能体证「泯三心,空四相」。
-
对真理不了解,迷於四谛的真理叫「见惑」;对真理不了解,有贪、瞋、痴、慢等烦恼叫「思惑」。如果证悟真理,又断除了贪瞋痴慢的烦恼,称为「见思断尽」,一个见思断尽的人,就没有你我、冤亲、善恶、顺逆、爱憎、喜怒、苦乐……等种种彼我对待。这是一种证悟的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且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们现在只是就文字上、学理上来解说,但尽管再怎麽解说,跟实际上的境界完全是两码事,犹如天地之别。
-
佛菩萨本来都能够在一念之间显现示现到十方世界去,显现成佛度众生的,一念一时同时到十方世界去,并不是说现在到了东方就不能到西方,要等东方回来之後才能到西方,并不是这样。
-
对我们凡夫来讲,有空间、有方位,有生有死,有六道三途轮回,因此就有现在、过去、未来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但是对佛来讲,无所谓空间,没有所谓东西南北上下空间的存在,可以说尽虚空都在佛的身心里面,所以,佛是无所不在的,没有所谓的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所以说来无所来、去无所去,也是无生无灭。因此说「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
-
法身是寂灭性的,不是我们众生能够看、能够听、能够想像的,所以是无相;但也由於是无相,没有一个固定形象,不被一个形象所拘束、束缚,所以才能够无所不相,要显现什麽相,就能显现什麽相,而所显现的相,仍然不离法身,与法身一体不二。
所以,昙鸾大师才说:「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从这一点来讲,我们所膜拜的佛像,不管是雕刻的也好、手绘的也好,它跟法身,你说是同还是不同?如果从这一点来讲,相好庄严就是法身,是「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的。因此,我们供养佛像、顶礼佛像,就要把它视为真佛,这样的话,我们一合掌、一顶礼,当下就跟佛相感通。所以,善导大师说:众生起行,身常礼佛,佛即见之。
-
自古以来,提出往生报土的就是善导流,即使後来弘扬净土的人,也不敢这样讲。所谓後来弘扬净土的人,大部份是指宋朝时代研究天台宗的行者,他们多是依循智者大师四土的分判,因为智者大师是天台的创宗祖师,後来天台的思想都是以智者大师的思想为标准,认为凡夫是往生到「凡圣同居土」。会作这样的分判,一方面是由於他们是依天台宗的思想,另方面也因为他们没有遇到善导大师的思想(唯除元照大师)。
-
智者大师的另一部着作《净土十疑论》,几乎是传承於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因为文中有很多地方都是引用《往生论注》。不过,这一部书是不是智者大师亲自所写?有的人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但是这部书不仅影响整个天台宗,也影响到其他各宗,凡是研究净土的人,都会看重《净土十疑论》,可是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净土十疑论》是继承自《往生论注》。就纯粹的净土法门来讲,极乐世界是报土,既非「凡圣同居土」,也非「方便有余土」,也非「实报庄严土」,而是很高超的报土,是有别於十方净土的报土。所以不能以四土来判定极乐世界,更不能以其他所谓的粗净土,或者通於报化土来判定极乐世界。
-
阿弥陀佛的光明,依功能而有不同的名称,在《无量寿经》概略以十二种光来说明:「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其中「无对光佛」的意思就是没有其他的佛光能够与弥陀之光相对待。因为阿弥陀佛是唯一、绝比,所以是「无对光佛」;阿弥陀佛的光明是其他诸佛望尘莫及的,所以叫作「焰王光佛」。
-
经典上,释迦牟尼佛开示我们说,善知识不只是众生得度的半个因缘,而且是全部因缘;能使我们「不上刀山、不下油锅、不入牛胎、不出马腹」,更能脱离三界火宅,达到涅盘的境界。这都是善知识的德能。
-
只要能使对方走上解脱之路的,就是对方的善知识。密教有四皈依,在四皈依当中最重要的是皈依金刚上师,我想这有它的道理在,因为善知识适得其时的一句话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命运或一生。尤其在关键时刻,紧要的一句话对人的影响是绝对性的。
有一次,阿难尊者请问佛陀:「善知识是不是助我们得道的半因缘呢?」佛陀回答:「是得道的全因缘。」一般人大概会认为,我们都有佛性,佛性就像种子一样,如果努力耕耘,随着时节因缘的成熟,总会开花结果的;所以,外来的缘应只是一半的因缘,而我们本具的佛性、自身的精进又是另一半的因缘,二个因缘合起来就是全部因缘,则能开花结果,也就是修行证果。一般人大都会这麽想,但是佛陀却说:「不是这样!善知识就是我们得道成佛的全因缘。」
由此可知,善知识对学佛人来说,是多麽的重要。
-
我们学佛要能够「随顺」,佛怎麽讲我们就怎麽信,我们这个法门的祖师怎麽解释,我们也怎麽的信,这个就叫「随顺」,也叫作「仰信」。不然的话,等到完全理解再来相信,那永无相信之日,或者要有某一种体验、灵验、感应再来相信,可是那也不一定每一个人都有,何况所谓的感应、体验也不能做为标准。
标准在哪里?在佛怎麽说、祖师怎麽解,我们就怎麽信。因为,一切的感应如果没有以经论做为依据,一来可能会偏差,走入迷信;二则往往容易退转。以感应来说,其他的宗教也有,佛教各宗各派、各种修行法门也都有,甚至一般的民间信仰也有谈感应。所以感应也不是绝对可依据的,我们应该要仰信,随顺经典,随顺祖论。
-
善知识有「教授善知识」、「外护善知识」、「同行善知识」,但不管什麽善知识,只要能够讲这个法门让我们信受的,就都是我们的善知识。
-
所谓「安心」,就是信心的意思。一个人真有信心才能安心,如果没有真信心,绝无安心可言。信心来自对事理明确的了解,若对事理没有明确的了解就谈不上信,所谓「理明信深」,道理愈通达透彻,信心就愈坚固不移。
-
「胎宫、边地」是《无量寿经》所讲的,名词虽不同,意义是一样的,也有人用「疑城」或「懈慢国」来说明,这是用其他经典的名相来作我们这个法门的解释。「疑城」是在《华严经》里面所谈的,化土,是还没有到究竟的地方,也叫「化城」。把疑心当作化城来讲,所以也叫「疑城」。「疑城」和「边地、胎宫」意义是一样的,「懈慢国」也是同样的意思。
善导大师於《观经四帖疏》〈定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151页)说:「带惑疑生华未发,合掌笼笼喻处胎,内受法乐无微苦,障尽须臾华自开」。「带惑」就是疑心,「喻处胎」是一种比喻。第159页对「边地、胎宫」也有说明:「修因正念,不得杂疑。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或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开发,身相显然,法侣携於佛会。」这里谈到边界,也就是边地、胎宫,名词不同,意义相同。
-
阿弥陀佛不止证悟了实相而成为自利的「实相身」,自利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彻底地利他,故阿弥陀佛也成为救度十方众生的「为物身」。因此阿弥陀佛全部都是利益众生之身,这个叫做「他受用身」,不止是成佛的功德阿弥陀佛受用,也是要给十方众生受用的。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愿、所修的行、所圆满的果报,就是我们众生的愿、众生的行、众生的果报。
-
我们所说的极乐世界的净土,和一般学禅者所讲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不论唯心净土或自性弥陀,都只是说明此人已证悟了本具的佛性,而弥陀这一尊佛却是经过五劫思惟,兆载永劫的愿行圆满所成就的佛,我们何曾以五劫的时间去发愿,何曾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没有啊!既然没有,怎麽能说我们有和阿弥陀佛一样的净土、跟阿弥陀佛一样的佛德?
那一种谈法是因为不了解《无量寿经》的道理,泛泛的以自性天真之佛来比喻阿弥陀佛,以自心没有妄想杂念来认定娑婆世界没有苦乐净秽,那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没有正确的了解,往往就会以这种错误的思想作为他一生的宗旨、指标,这是很危险的。
-
依我们的眼光来看,会认为三界六道是真实的,可是以佛的眼光来看,三界六道本来就是虚假的,好像梦一样。而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涅盘的主体,是真实的,万善的功德通通在这句名号里面,阿弥陀佛累生累劫所修的点点滴滴的功德,都容纳在这句名号里面。因为业的体在阿赖耶识里面,而且业的本身其实是虚假的、幻化的,而这句名号的功德却是真实的。再多的虚假都不如一点点的真实,正所谓「千虚不如一真」,所以,只要这句名号的大功德、大力量一句一句地贯入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便能转我们的业。
-
以我们凡夫来看有善有恶,譬如五逆谤法是极重的罪恶,果报就是五无间狱;以善来说,五戒十善生在欲界天,禅定更是善,生在色界天,更深的禅定生在无色界天。以凡夫来讲有这些差别,以佛的眼光来讲,都是不究竟、都是可怜愍的,为什麽?因为寿命尽时又将随业流转,即使生在无色界天,八万大劫寿命到时,还是随业流转,如果因缘和合有可能堕入地狱。从地狱的果报来说,因缘和合,善业的缘到了,或许也升天上。
-
现在我们是人,甚至是皇帝,可是下辈子如果应堕落为猪的话,立刻就从猪胎出来,就是猪的模样、猪的性情,愚痴的以馊水为食,因为那是牠的果报。往生到极乐世界,出生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都是智慧高明、神通洞达,都是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因为有什麽因就导致什麽样的果。
我们是以「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为因,当然就获得成佛为果,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善,也不是因为我们的恶,所以往生来说,不是靠我们的善,也不是靠我们的恶。上师有一句话形容的很贴切,「人性差不多,好人和坏人的差别就如同一千万零九毛和一千万零一毛。」
-
《涅盘经》言:「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梵天就是色界天的初禅,一个人修行,下辈子能够再生而为人就非常的不容易了,何况是生天,更何况生到色界天。色界天是能够入定到初禅乃至四禅的,到现在,出家界当中修行能够入定的,二十几年前就是广钦老和尚,可是除了广钦老和尚以外,近二十年来,几乎不曾听过。非想非非想天是无色界天最高的一层天,寿命是八万四千大劫。只要能够入定的话,就有神通,最起码是出入墙壁无所障碍,而且能够知道过去、未来。但即使是修行达到这个地步,还是「虚妄业作」,还是「不能住持」。释迦牟尼佛说,命终还是随业流转,还是会堕落在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牲道。可以说,如果不往生极乐世界,三恶道就在眼前等他,即使能够上天,生在天界,还是不离开三恶道。所以凡夫所作都是「不能住持」,都是「虚妄业」。
-
不论因果报应或净土念佛,都要有「经证、理证、事证」,才易启人信心,令人力行。
「经证」者,佛说之经文,学佛之人,若不依佛所说,便成外道,所谓「离经一句,等同魔说」;故学佛之人,闻思修三学,皆须依经。「理证」者,经文所诠之道理,如《弥陀经》宣说净土往生之道,《地藏经》诠释地狱报应之理;欲知何种教理,必依何种经文,不可错谬。
「事证」者,道理之显於事相;道理属於理论而抽象,事相属於事实而具体。宇宙中凡有其理,必有其事;世间上凡有其事,必有其理。
-
有因必果,有感必应,乃天然之理。
弥陀发愿是因,属於感;众生念佛是果,属於应。
众生念佛是因,属於感;弥陀救度是果,属於应。
然而,或有一向念佛,而全无感应;这并非全无感应,须知感应大略分为四种:
一、显感显应:有念佛,亦有明显感应,自己感觉得到。
二、显感冥应:有念佛,而感应在暗中,自己觉察不到。
三、冥感显应:以前或过去世曾经念佛,现在虽没念,而遇事逢缘,明显感觉弥陀加被。
四、冥感冥应:以前或过去世曾经念佛,现在虽没念,而遇事逢缘,暗中蒙受弥陀加被。
众生根性、业缘各异,因此佛之应机亦自不同。故不论显应冥应,皆是佛之方便,以此引导众生藉境发心,趋入菩提,使其彻底离苦得乐。
-
由此四种感应可以看出弥陀救度、利益众生,有顺度、逆度、显度、隐度的不同。
一、顺度:求疾得痊,所求遂意。
二、逆度:求寿反夭,所求不遂。
三、显度:因念佛故,或得弥陀现身,圣众垂护。
四、隐度:因念佛故,或得人事凑合,机缘相助。
能知以上感应之理,则理明信深,即使遇到任何恶缘逆境,也能当下了然无惑,而生欢喜感恩之心。
-
若论感应,其他宗教,乃至民间之鬼神信仰,亦复不少;若佛教也以感应为崇尚,则与之何异,不只易引人入迷信之途,且易陷人落邪外之坑。故灵应之後必须辅之以教理,指出究竟解脱的光明大道。理明信深,则感应之有无,毫无执碍;否则不啻非化导的方便,更是沈沦的恶缘。
-
虽然在《感应录》中有描述一些极乐净土的胜境,但那些只可做为启信的参考,不能完全去崇拜甚至盼望那种境界。而且境界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来说,各人所看到的阿弥陀佛往往也是他所供奉的,可见每个人看到的阿弥陀佛各不一样,所以每一个人当下看到的净土也会不一样。我们要了解净土,应依据《无量寿经》以及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至於真的了解净土,是必须到极乐世界之後,除此之外,一般所描述的都不能尽信,信要信圣言量。
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既然不能尽信,为什麽我要写,也编辑出书呢?那是为了在某一方面启发我们,让我们对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有极乐世界的归宿,念佛必定往生,念佛能得现当二益有信心。不过,最後还是要回到信受弥陀的救度,那些内容只是某一种因缘性的而已。
-
要见佛也是要有因缘,什麽因缘呢?有两种:一种是佛力加持;另一种是临命终时就能看到佛身佛光。
-
学佛者或有梦中见佛、静坐中见佛、念佛中见佛,甚或危难中蒙佛菩萨现身解救,这些都是寻常感应,与机法二种深信不可等同而语。是故,「见佛入信」或「见佛得忍」是唯指念佛之机,彻见弥陀悲心,於称名必生之弥陀悲愿决定深信而言。
-
见佛有「眼见」与「心见」,刚刚提到的娑婆见佛、净土见佛,以及平生见佛、临终见佛,这些都是「眼见」。心见就是体悟佛性,比如明心见性,虽然没有见到佛的三十二相,但是见到佛性、体会到佛性,这是心见;另外,体会到弥陀慈悲的救度,也是心见佛。
-
见佛,有在娑婆世界见到的,有在极乐世界见到的;在娑婆世界见到的,有平生见到的,有临终见到的。如果平生精进念佛,或在静坐当中,或在经行当中,或者是梦中,看到阿弥陀佛、清净海众菩萨,还有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这个就是平生见佛。
什麽是临终见佛呢?就是平生虽然没有见到,但是临终一定会见到,因为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会预先来迎接我们,佛来了之後,我们就会顺利安然地往生极乐世界,就像《阿弥陀经》所讲的:「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因为临终见佛,我们断气的时候,就会顺利安然、不会颠倒地,当下「即得往生」。往生到哪里?──「极乐世界」。所以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个就是临终见佛。
-
念佛行者之中,亦有一类,虽见佛色身,然无自力心,不执所见,不以所见为往生之助,见如不见,依然如宗祖善导大师所言:「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谓「本愿称名」。
本愿称名之念佛人,平生在佛摄取之中,往生决定,光寿同佛,尚何不足,须藉见佛色身之方便,以资往生及证果乎?
-
感应的境界,每个法门各不同。我们法门的特色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所以不管有没有现生见到佛,他都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的。如果不是修习我们这个法门、不了解这个道理,没有这种信受,即使梦中梦到佛,或者念佛当中看到佛,也未能获得我们这个特色所得的利益。
-
所谓「见佛」,是指「此土遇本愿,彼土见弥陀」,所以见佛是指彼土见弥陀,而不是此土的感应。在此土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就是了。在这里(此土)重点不在打坐感应或看到,因为那些都是「遇缘则现」,没办法永远都这样,还是属於虚妄业作,都是凡夫的现象;但是「彼土见弥陀」就是一见永见,所以是不一样的。
-
在佛法修行中,不论任何法门,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唯识宗《百法明门论》里面有说,信是属於「善心所」,是属於善心的范围,也就是有了信,就有了这方面的善;如果没有信,就没有这方面的善。为什麽?因为,再怎麽样的好事、善事、功德,如果不信的话,就不会去做,如果没有行善的因,就不可能得到善的果。人生在世,如果不行善积德,下辈子还能够生而为人吗?如果不相信三皈依是善的、好的,持五戒、行十善是善的、好的,甚至信佛、念佛就能够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就能够往生极乐、快速成佛,如果不相信的话,那就不会念佛,不会发愿愿生极乐世界。
-
「本愿」是梵语P?rva-Pranidh?na之译,亦谓「本来之愿」、「因位誓愿」、「宿愿」,是佛或菩萨在过去世修行时所发起救度众生之愿,是立誓救度一切众生之愿,故亦名「誓愿」;因为,若不包含救度众生之誓的愿望,只能说是发愿而不说是誓愿。
此菩萨誓愿之中,只要是菩萨则都必须发起的基本、普遍的誓愿谓之「总愿」,亦名「通愿」,通於诸佛菩萨。而菩萨本身为了达成特别之目的所发起的特殊誓愿谓之「别愿」,有别於诸佛菩萨之誓愿。
-
「总愿」一般称为「四弘誓愿」,所有菩萨所发最基本的四种誓愿。所谓: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是信奉大乘佛教的菩萨,於修行六度波罗密之时所必发的誓愿。
-
「别愿」是诸佛菩萨所发总愿之後,又依本身独自的立场所建立的誓愿。总愿是一般性的誓愿,与此相对,别愿是个人特殊性的誓愿。
别愿亦有二种:
「此土成佛愿」:在此五浊恶世(秽土)成佛,救度难度众生。如《悲华经》第七所说释迦五百大愿、《弥勒菩萨所问经》所说奉行十善愿等,是此土成佛的本愿。
「彼土成佛愿」:在他方成就佛之净土,而救度十方难度众生往生成佛的誓愿。如《阿?佛国经》所说阿?如来二十愿、《放光般若经》第十三〈梦中行品〉所说二十九愿等,是彼土成佛的誓愿。而《无量寿经》所说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也是彼土成佛的别愿,而此别愿是诸佛别愿中的别愿,亦即在诸佛别愿中特别殊胜,《无量寿经》称为「超世愿」。
-
虽然我们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想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也了解要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但往往有心无力,该做的做不来,不该做的却偏偏去做。这样妄想杂念烦恼深重的凡夫,念佛可以往生吗?也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为什麽?因为弥陀光明摄取不舍!
「诸恶莫作」却偏偏会去做,这是身不由己,是业力的推动;「众善奉行」,我们应该做但没有去做,并非没有那种善心,还是业力的关系。所以,念佛的我们,要常怀惭愧,不起骄慢,不生邪见。既知是身不由己,就要仰谢佛恩,感谢阿弥陀佛的救度。因为阿弥陀佛早知道我们念佛的人有烦恼业障,所以,阿弥陀佛以无碍的光明来摄取我们、保护我们,让我们不受种种业的障碍。
-
为什麽一切众生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因为,这是阿弥陀佛的愿。阿弥陀佛的愿是从慈悲所产生的,阿弥陀佛的愿已经圆满,所以这个愿就有「力量」。
-
只要念佛愿生极乐,不管是谁──圣人凡夫、善人恶人、有修行没有修行,都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一旦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的佛性当下就会展现,现在佛性之所以无法显现,是因为被贪瞋痴障碍住了。再者,佛性不需要学、不需要累积,佛性里面本来就具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本来就具足救度众生的力量智慧,可以说佛的慈悲、智慧、神通、愿力,佛性里面通通都具足。如果佛性里面没有具足这些的话,我们再怎麽样累积、怎麽样学习都不可能有。
-
任何人、任何修持,如果不是仰凭佛力,都将如石头一般沉入海底──再度轮回。
-
八万四千法门中,除非不知道有一个今生能够解脱的法门,才要继续去寻找,现在既然知道有一个今生能够解脱的法门,为什麽不立即去实践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