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人生意义

  1. 生活教育
  2. 护生与素食
  3. 出离与轮回
  4. 诸行无常
  5. 醒世箴言
  6. 人生目的

第二篇 净土信仰

  1. 皈命弥陀
  2. 念佛警策
  3. 机法深信
  4. 佛法知见
  5. 众善奉行
  6. 深信因果
  7. 净土信仰

第三篇 净宗教判

  1. 正杂二行判
  2. 要弘二门判
  3. 圣净二门判
  4. 自他二力判
  5. 难易二道判
  6. 总显其义

第四篇 正依经论

  1. 往生论注
  2. 佛说阿弥陀经
  3. 佛说观无量寿经
  4. 佛说无量寿经
  5. 总显其义

第五篇 净土宗旨

  1. 广度十方众生
  2. 愿生弥陀净土
  3. 专称弥陀佛名
  4. 信受弥陀救度
  5. 总显其义

第六篇 净宗特色

  1. 现生不退
  2. 平生业成
  3. 凡夫入报
  4. 本愿称名
  5. 总显其义

第七篇 净宗宗风

  1. 净土宗宗风(三)
  2. 净土宗宗风(二)
  3. 净土宗宗风(一)

第八篇 净宗传承

  1. 善导大师
  2. 道绰大师
  3. 昙鸾大师
  4. 天亲菩萨
  5. 龙树菩萨
  6. 第十八愿
  7. 总显其义

第九篇 净宗弘传

  1. 念佛度亡
  2. 念佛利益
  3. 念佛方法

第十篇 净土述怀

  1. 净土述怀

【法  语 二】

  1. 净土短文(十一)
  2. 净土短文(十)
  3. 净土短文(九)
  4. 净土短文(八)
  5. 净土短文(七)
  6. 净土短文(六)
  7. 净土短文(五)
  8. 净土短文(四)
  9. 净土短文(三)
  10. 净土短文(二)
  11. 净土短文(一)
  12. 唯称名
  13. 信 心
  14. 救 恩(二)
  15. 救 恩(一)
  16. 二河白道呼唤声
  17. 死的恐怖
  18. 人生之实相
  19. 人生像什麽
  20. 无常法语
净土宗
慧净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慧净法师 > 法语
top

法语

平生业成

  1. 「念佛」是弥陀本愿独一无二、最高无上之行,善导大师谓之「正定之业」,亦即「往生已定」、「平生业成」。


  2.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人,自然与弥陀心心相印,机法一体不离,此之谓「亲」。而往生极乐,现在已定,不等将来临终。此理,不论知不知、信不信,乃是自然法尔之事。


  3. 第十八愿这种「乃至十念」的根机,并没有说一定要平生,或者说一定要临终。既然是「乃至」的话,既包含平生的根机,也包含临终的根机,意思是说:你在平生遇到弥陀救度之缘,而发心尽此一生信愿念佛,那个时候就是平生业成。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没有佛缘,既不学其他法门,也没领受净土法门,甚至不但一辈子没有佛缘,反而造了很多罪业,甚至无恶不作、无作不恶,到临终即将断气了,才遇到善知识给他讲解这个法门;或者是因为一生造恶多端,所以临终的时候地狱之火已经燃烧过来了,他才恐惧,这个时候遇到善知识开示阿弥陀佛的救度,他当下信受,便往生了——这就是临终之机。
    「业成」有平生、有临终,当然,如果是平生业成的话,它是贯穿到临终的,既是平生业成,当然也就更是临终业成了,因为他的往生,不是临终那一时刻才决定的,是在平生信顺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的同时就决定了。所以,不是临终那个时候才决定往生,他的念佛是每句佛号都决定往生,念念都决定往生。


  4. 本愿即是称名,称名即乘佛愿,乘愿即时业成。称名往生,全仗佛力,不是自修之力,没有自力修行须长时累积功德之问题,自然不待将来,现在往生已定,永除临终恐惧。


  5. 学佛念佛的人,如果深信自己未来会往生弥陀净土,他现在心就安,就会欢喜;倘若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往生,那现在的心就会有所不安。


  6. 我们现下是以一个凡夫的身分,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护当中,虽然肉体还在娑婆世界,但是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虽然此生果报尚没尽,但已经不是六道轮回的凡夫了。因此,净土宗的特色就是「平生业成」,在我们平生还没有临终之时,我们往生的业因已经圆满成就了;有了这个业因,自自然然就会获得往生成佛这个果,这个叫做「平生业成」。这样的特色是净土宗特有的,如果是靠自力修行,就没有这样的特色。


  7. 我们之所以学佛,尤其学净土法门,就是为了获得「平生业成」──在活着的时候(平生),人生的目标已经达成,极乐世界的往生现在已经决定,万劫以来的轮回今生已经划下休止符,我们学佛尤其学净土,就是为了达成这一件大事──往生净土之行,这是很重要的。


  8. 经文说临终佛圣来迎,有人遂以为一生念佛,往生与否都还是不定,临终见佛来迎,往生才算决定,往生之业才算达成,也就是所谓的「临终业成」。这显然是对经文的误解,原因如下:
    一、既说临终来迎,可知在此之前往生之业已经成就,如果在此之前往生之业尚未成就,则不可能临终有佛圣来迎。此如世间婚姻,也要事先确定,至时才有迎亲嫁娶;婚约未定,不可能迎娶。
    二、如果说是临终业成,临终必须已有往生之业,依经文,往生之业,是在平生「若一日、若七日」的念佛,临终只说佛圣来迎,可知往生之业成就於平生,临终佛菩萨自然来迎,也就是「平生业成,临终来迎」。
    然亦有临终业方成就者,此则仅限於临终念佛之人,如《观经》下品,因为平生不曾念佛,直到临终才遇到善知识教以念佛,所以是临终念佛、临终业成。
    经文所说为平生尽形寿一向专念的人,临终时不论有没有念佛,阿弥陀佛都来迎接,此即是平生念佛、平生业成,不可说为临终业成。


  9. 往生弥陀净土,不是决定於将来,而是决定於现在——信受弥陀救度永不改变,专称弥陀佛名也永不改变,愿生弥陀净土当然也永不改变。


  10. 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不是临终才决定的,是现在就已经往生有份了,是现在就已经在阿弥陀佛的救度摄取之中了。


  11. 本愿法门就是称名,称名必往生,只要抓住了这一个方法,就「平生业成」了。


  12. 阿弥陀佛是要让我们现生就有往生的安稳,就能够没有恐惧的,所以说「一切恐惧,为作大安。」而且第十八愿的成就文也说:「至心回向,愿生彼国」的话,就「即得往生」,而「住不退转」的,这个都在显示不是等临终的时候才肯定往生之业成就,是平生、现在就往生成就了。我们现在信受弥陀救度,从现在开始就专念弥陀佛名,愿生极乐世界,永不改变,这样就已经坐在祂的大愿船上了,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摄取不舍,一直到临终,那岂不是现在就已经往生有份了,而且必定性的、肯定性的、决定性的。


  13. 一个人如果愿生极乐,修学净土法门,可是不晓得自己平生业成,不敢肯定自己是平生业成的,表示他还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本愿。因为第十八愿明明就讲:「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你愿生净土,专念弥陀佛名,可是还不能够往生,那阿弥陀佛岂不是打妄语?祂成佛的这个广长舌相岂不是要收回来?祂岂不是不能成佛?佛是不打妄语的,佛语是真实不虚伪、不颠倒的,祂既然成佛的话,我们依祂第十八愿所讲的,愿生极乐,专称弥陀佛名,必定往生,为什麽?很简单,因为祂已经成佛。


  14.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说:「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弥陀净土,不可轻而不欣。厌则娑婆永隔,欣则净土常居。隔则六道因亡,轮回之果自灭;因果既亡,则形名顿绝也。」善导大师在这里所谈的就是「欣」和「厌」。也就是说,欣和厌是我们凡夫可以做得到的,能够这样的话,就是「平生业成」。
    这一句话不仅说凡夫要有欣厌之心,同时更说明这个法门是平生业成的,只要这样(有欣厌之心)就往生决定,不再是六道轮回的凡夫,已是极乐圣众之一了。为什麽?「厌则娑婆永隔,欣则净土常居。」能厌离娑婆,娑婆就永远隔离,不再六道轮回了;能真的欣慕极乐,从现在尽未来际我们都常居净土。这一句话铿锵有力,毫不模糊,说明我们这个法门是「平生业成」。


  15. 一个被地狱之火烧到的人,在没办法自救的情况下被阿弥陀佛拉上来,他此後的人生会怎样?一定是以念佛为他人生最重要的事。如果这个道理只停留在观念上,没有真正体会,就不可能「念念不舍」的念佛。所以,一个真正「平生业成」的人,他一定会「念念不舍」,一辈子念佛,因为体会到「机法两种深信」的道理。


  16. 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念佛中发觉自己仍有妄想杂念,是正常的、自然的,不用烦恼,因为这不会阻碍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救度。就好像我们走在路上,身边有熙来攘往的人群和车辆,可是没关系,我们还是一步一步走我们的路。
    在念佛中,也念佛,也有妄想,念佛妄想、妄想念佛,互相交杂,但是没关系,我们只要把这句佛号一直念下去,不管是杂念或妄想,都无法阻碍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救度。因为一个修持净土法门、愿生极乐、专念名号的人,平时就已经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当中了。


  17. 只要愿生极乐的心是绝对性的、百分之百的,是不妥协、不苟且的,那麽,此後就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这样的话,等於已经从地狱除名,而在极乐挂号了。相当於考上最好的大学,已经放榜录取了;虽然还没有入学,可是已经具备那个学校学生的身份了。
    所不同的是,我们要到极乐世界不用考试,只要愿生极乐,然後专念弥陀名号,就已经被阿弥陀佛所录取了。因为往生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来要求我们,而且,往生极乐世界所必要具备的种种功德及资粮,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所预先完成的。那麽,祂完成在哪里?在这一句名号。所以只要专念这一句名号,自然就拥有了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功德。


  18. 只要信受弥陀本愿救度,专称弥陀万德洪名,愿生弥陀涅盘净土,自自然然都具足无上成佛的功德,所以我们这个法门称「凡夫菩萨格」,虽然现在是具足贪瞋痴的凡夫,妄想杂念多如大地尘土,习气也非常沉重,但已不是生死轮回凡夫,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因为他必定往生,而往生即是涅盘的境界。
    正如印光大师所说:「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就是说我们若能生死心很恳切,知道这是娑婆、堪忍、痛苦的世界,是六道轮回、不究竟、有漏有缺陷,是造罪造恶、无明黑暗的世界,决定要离开这个世界,要往生极乐世界,对阿弥陀佛救度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慈悲没有半点怀疑,则虽然身在娑婆,烦恼仍然充满心中,但是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已经不是轮回生死凡夫,是往生有分,往生决定,时时在弥陀光明摄取中,生死轮回至此彻底断除远离,他一旦断气,必受阿弥陀佛接引,进入阿弥陀佛涅盘报土。


  19. 不管是圣人还是凡夫,不管是善人还是恶人,不管是出家还是在家,不管心清净还是不清净,只要「众生称念」,就「必得往生」,这个「必」是百分之百的。现在我们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那麽将来必定往生弥陀净土,既然将来必定往生,岂不是往生之业已经成就了,所以叫作「平生业成」。


  20. 十方众生的往生之业,在阿弥陀佛十劫之前成佛之时,就一体成就在其正觉名号之中。众生发起归命念佛之一念,名号功德成为众生所有,当下往生之业成就。


  21. 一般净土法门都讲临终,认为现在是前方便,现在尽力累积诸善万行,希望临终有福德因缘;或是现在念佛期望达到工夫上的一心不乱,这样临终才能正念现前;或是认为临终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这样才会往生决定。所以现在还不敢、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往生。我们这个法门不一样,我们是「平生业成」,往生之业现在就已经成就了!


  22. 阿弥陀佛要成就我们往生的是在这句弥陀名号,我们只要愿生称名,现在就可以决定是往生的身份了。因为既然临终能往生,岂不是现在就有决定性?既有现在的决定,当然就有临终往生的决定,所以是「平生业成」。


  23. 「平生业成」是说在他接触到这个法门时,他就确定能往生极乐世界了。一个人什麽时候遇到这个法门不一定,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的在病床上,有的已临终了。如果临终才遇到叫「临终业成」。总之,我们这个法门是可以在还没临终时就确定往生的。印光大师说:「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这就是指平生业成。


  24. 我们若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愿生极乐世界,就应知道,我们的往生已经决定,现在就已经跟阿弥陀佛一体不离了。为什麽?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在我们的心中,阿弥陀佛摄取我们,我们就在阿弥陀佛的佛心之中。


  25. 依据第十八愿念佛的人,也就是「平生业成」的人,他对往生是不担忧、不顾虑的,所以除了在佛堂念佛或在家里念佛之余,有需要我们的地方,也应多少拨出时间来自信教人信,自利利人,引导他人共入弥陀愿海。


  26. 「摄取光明,不舍其身」就是《观经》所讲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的光明作用是什麽?在於摄取十方世界的念佛众生。不管这个念佛人是圣人、凡夫,善人、恶人、在家、出家、智慧、愚痴、有学问、没学问、有修行、没修行,只要他专一念佛,念念不舍,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永远摄取不舍。
    也因为有阿弥陀佛摄取不舍的光明,使得念佛人平生业成──还没有临终,但往生的功业已经成就,往生已经决定,因为阿弥陀佛是光明摄取不舍的。如果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有舍离的时候,我们的往生岂不是就没有确定性?故知:念佛人,阿弥陀佛永远都看着他,照顾着他,时间一到就接引他到极乐世界。


  27. 净土法门是现在获得弥陀的救度了,临终即使病痛、念不出佛来,甚至昏迷,但是永远在弥陀的救度里面,在弥陀的光明摄取当中。一方面是已经被救了,所以临终昏迷不昏迷、念佛不念佛,已经不是紧要的了,已经不看那个了,往生决定了嘛!所以,即使在那种情形之下断气,也立刻往生极乐世界。


  28. 凡是称名念佛的众生,都永恒地处在弥陀摄取的光明里面。所以,现在在祂的光明中,一断气就在祂的无量光明土。


  29. 信愿念佛的人往生已经决定了,不必等待助念,不必依靠助念。


  30. 我们这个法门也不是依赖人家助念才能往生,因为我们这个法门是「平生业成」,我们专念弥陀,愿生极乐,一生不变,平生就与佛同在,蒙佛护佑,临终就蒙佛现身,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


  31. 并不是学净土法门,一天到晚都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心里就完全没有苦恼,不是这样的。苦恼有分「根本苦恼」和「枝末苦恼」,根本的苦恼就是生死轮回,如果生死轮回虽然解决了,但只要生命还在的话,枝末的苦恼还是有的,比如感情不如意、事业失败、儿女不孝、家庭不美满……等等。不过,因为他的根本烦恼已解决,所以他的内心会有一种安心,因为他知道人生只不过是短短几十年,几十年之後这些苦恼就没有了。所以,即使我们现在百分之百愿生极乐,但生命存在的期间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执着,有执着就有牵挂,但这不会障碍往生。因为烦恼凡夫嘛!有的责任未了,有的凡心比较重,希望多活一天是一天,现在就往生觉得好像太早、太可惜了。可是到了最後的关头,没办法再延长生命了,他就会放下。


  32. 当下信受弥陀救度而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永不改变的那种众生,他的往生是在他当下接受的时候决定下来的,不是等到临终那个时候才决定的。临终即使躺在病床上身心痛苦、念不出佛,也照样往生,而且内心也安稳,不会因为念不出佛就有恐惧、挂碍、不安什麽的,不会。否则,表示当初所听闻的是闻不足,信也不足。所以,净土法门要了解阿弥陀佛救度的原理。
    不过,有的人原理了解了,但是心仍不安,即便如此,阿弥陀佛也时时刻刻在加被我们、排除我们的障碍、使我们心安。所以,我们只要一向称名,自有弥陀的加被,其他那些挂碍不用去担心。


  33. 念佛人永远都在弥陀光明摄取不舍当中,所以净土法门不但可以融入在生活当中,又是「平生业成」的。不过,如果一个人的心地愈柔和、愈无诤,不管有事无事,都常常念佛的话,会比较能够预知时至,比较没有病苦,顺利安然往生。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