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

  1. 敦煌壁画中的《无量寿经变》
  2. 众生安乐我安乐:说说佛涅盘图
  3. 动容发欣笑:弥勒菩萨半跏思惟像
  4. 意味深广的佛返人间图
  5. 反弹琵琶说救度:「观经变相」赏析
  6. 落日见弥陀:古龟兹壁画残影
  7. 一句弥陀作大舟:朝鲜「般若龙船图」
  8. 翻山越岭,只为我来「山越阿弥陀图」
  9. 盛世遗珍:唐代漆金夹紵阿弥陀佛像
  10. 绝唱《愿生偈》古壁耀慈光
  11. 净土瑰宝:最早的西方三圣像
  12. 悲欣交集见弥陀
  13. 一幅传世巨作,一片故乡风月
  14. 千年墨蹟祖德重光──昙鸾大师亲笔写经
  15. 一页残经的伤痛与美丽
  16. 同生安乐:龙门西方净土变相龛
  17. 游戏见天真:齐白石笔下的「阿弥陀佛」
  18. 印度砂岩浮雕之佛陀回乡说法图
  19. 选择念佛——记西千佛洞观经变
  20. 二河白道图(京都 光明寺)
  21. 欲尽孝养,应托父母於阿弥陀佛──韦均造西方三圣像
  22. 麦积山石窟第五窟──西方净土变
  23. 给人欢喜的阿弥陀佛金铜群塑
  24. 阿弥陀佛与八大菩萨图
  25. 大足石刻中的净土宗艺术
  26. 一时作佛──张茂仁造白石阿弥陀佛像(隋)
  27. 两千年前的阿弥陀佛立像铭文台座
  28. 器宇如王——唐太宗所造彬县阿弥陀佛大像
  29. 五台山佛光寺「阿弥陀佛说法图」
  30. 阿弥陀佛来迎图中的地藏菩萨
  31. 称名必来迎——阿弥陀佛及圣众来迎图
  32. 阿弥陀佛及二十五菩萨来迎图
  33. 茨城愿入寺本尊阿弥陀佛像
  34. 引路菩萨图
  35. 巍巍独坐度众生——记日本高德院阿弥陀佛坐像
  36. 阿弥陀佛接引图——南宋明州绢本设色佛画
  37. 阿弥陀佛的微笑——西魏彩绘泥塑:麦积山石窟第44窟
  38. 大势至菩萨像
  39. 韩国甘山寺阿弥陀佛立像和万日结社念佛
  40. 西夏国阿弥陀佛接引图
  41. 五劫思惟阿弥陀如来像
  42. 莫高窟观经变相图
  43. 回顾的阿弥陀佛
  44. 2020,弥陀依旧爱你、爱你!
  45. 净土,在名号等你
净土宗
净土艺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土艺术 > 净土宗艺术
top

净土宗艺术

意味深广的佛返人间图

  一、蒲甘的佛教艺术

  这一幅《佛陀自忉利天返人间图》,是缅甸蒲甘王朝时期(1044-1287)的作品,虽然经过了近千年的时光,这幅图依然清晰完整。古朴典雅的画面,透着一股浓浓的缅甸佛教文化气息。

  缅甸,一个朴素、深具浓厚小乘佛教氛围的国家,万塔成林,赤脚托钵、原始的佛教仪轨,如今依然呈现在这一片土地上。

缅甸蒲甘王朝时期(1044-1287)《佛陀自忉利天返人间图》

  被誉为「万塔之城」的蒲甘,更是缅甸佛教的中心,城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佛塔建筑群,佛塔风格各异,精美绝伦。而城中三千多座佛塔,几乎都是建於蒲甘王朝时期,那是缅甸佛教艺术的黄金时代。

  1044年统一缅甸的国王──阿奴律陀,曾在佛寺隐居多年,深受佛法薰陶,继位後,立志弘扬佛法。阿奴律陀国王曾用三十二头大象,从直通将三藏经典运回蒲甘,同时请回五百名高僧,并将三万名能工巧匠带到蒲甘,他们精湛的技艺,塑造了辉煌的佛教艺术。他们在佛教传扬中,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

  蒲甘王朝全盛时期,建造了大量的大小佛塔、寺院、禅堂、洞窟等,佛塔数量达四百万之多,使得蒲甘城有「手指之处皆佛塔」的美誉。在寺庙佛塔里的入口处、佛堂、走廊等壁上,几乎都有大量雕细刻画的壁画,技艺高超。

 

  二、画中的佛教典故

  这一幅蒲甘时期的《佛陀自忉利天返人间图》,则为缅甸古标科伊寺入口西壁北侧的经典壁画。很多佛塔寺院的壁画,在历经千年之後早已剥蚀,黯淡不清,但这一幅图依然透着光泽,绦红的底色与土黄、米白交相辉映,形成鲜明对比,有金色辉耀之效。画面古朴典雅,灵动飘逸,彷佛再现了佛陀从忉利天返回人间的殊胜场景。

  释迦牟尼佛成道後第八年,恒思报答母亲摩耶夫人的生育之恩,以神通力从只洹精舍到忉利天,於善法堂的金石上结跏趺坐,为摩耶夫人演畅微妙法义。此时,人间的四众弟子久不见如来,渴仰孺慕,十分愁苦,如遭失去父母般的毒箭穿心之痛。他们一同来到世尊住处,望着园林庭宇,却看不到佛的身影,倍加悲伤,无法自抑。

  佛陀为母说法三个月後,便从忉利天返回人间,此时雨降天花珠璎,无量诸天大众前来欢送。帝释天施展神通,从忉利天宫善法堂变现一条大道,阶降人间,由黄金、白银、琉璃而成:中间台阶为黄金,左边台阶为琉璃,右边台阶是白银而成。佛陀由善法堂起身,从中间的黄金台阶缓步而下,诸天大众跟随左右。

  此画仅有一金色宝梯,释迦牟尼佛立於莲台之上,在金色宝阶中央,慈目微笑,着袒右袈裟,左臂屈举至胸前,右臂向前伸出。发髻高耸的三面梵天执持伞盖,立於佛陀身後;佛陀跟前的帝释天,双手合十,虔敬地仰望佛陀。

  画面最左侧作前导的天人,头戴宝冠,两手分持拂尘及净瓶,应为侍从。在梵天身後,亦有仰望佛陀的天人,虔诚合掌,神情专注。

  生於末法时代的我们,不能目睹佛从天上返回人间的殊胜场景,由画中的描绘,彷佛也身临其境,看着耸立着的金色宝梯,直达云霄之外,释迦牟尼佛正在诸天的护送中,踏着金莲,在漫天花雨中,缓缓而归。

 

  三、典故的真实意涵

  1. 为何浩荡归来?

  或许有人会疑问:世尊有大神通力,去忉利天讲法时,用神通悄悄前去,人间四众弟子很多都不知佛的去向;为何返回之时,不是悄然归来,而是通知四众弟子,并在诸天的欢送中浩荡来归呢?难道佛是为了让众生前来恭敬礼拜,才营造浩大、壮观的场面吗?

  世尊在人间的一切示现,都是为了方便度化众生,因此每一个举手投足,无不是在说法度生,定有深刻意涵。

  佛前去忉利天时,隐没而去;归来之时,则是提前告知,诸天相送──这样的场景与《观经》极为相似。

  《观经》中,世尊前去宫中为韦提希说法时,也是隐没而去;当韦提希夫人得见阿弥陀佛本尊而得无生忍,以及世尊畅怀宣讲阿弥陀佛救度之法,回归耆闍崛山时,则是足蹈虚空,不再隐没身形。

  世尊的出世本怀得以畅达,一切众生因韦提希夫人请法的因缘,都能获得净土法门的真实利益,往生净土,於是示现足步虚空而归。

  世尊前往忉利天为母及无量诸天说法,是尽孝心,而佛以一切众生为父母,佛的出世则是要度化一切父母。他於忉利天为母说法,亦是为一切众生说法,为了显示此心,回归之时,才有浩浩荡荡诸天相送的场景,正是寓意着一切众生父母,都将得度,离开生死轮回。

  2. 为何要走阶梯?

  虽然如此,佛是法王,於法自在,十方法界一念遍至,无有障碍,完全可以乘虚飞空,随意归来,为什麽还需要帝释天以神通化现宝梯,从宝梯返回人间呢?

  当然,佛可以乘空来临,但是佛反而不这样示现,目的当然也是为了度化众生。

  世尊在人间八相成道,示现与世人一样的生老病死,都是为了给众生启信:原来佛是真实存在的人,人也是可以成佛的。

  末法人根陋劣,疑心偏重,大概都把佛从天归来的这件故实当传说了。然而这三道阶梯确实曾留下遗迹,被古人载录书册,这个历史遗迹,是在给後世凡夫启信,说明佛是真实存在的。无论何时,当人们看到佛陀时代的遗迹,信心自然生起。

  3. 念佛则见真佛

  那麽世尊当时走过的梯子,现在何处呢?是否还存在?

  世尊从忉利天回返人间之地,在僧伽尸国(今印度桑凯西亚)的大水池旁。世尊回到人间後,三道宝阶陷没於地下,地面只留下七级台阶。

  阿育王曾到此地参拜,为了了解宝阶陷入地下多深,就派人开挖查看,想不到一路深掘直下,倾尽全力,仍然不能探底,不见宝阶究竟达於何处。这就知道,人力不可能造这麽一座宝阶,更何况向地下伸展的阶梯也是毫无作用的。若不是佛陀的慈光所感,无此人间的宝阶;若不是神通力所成,也无此实质的宝阶;若不是度生悲愿未了,更无此地下宝阶。阿育王为此深感佛恩广大,於是就使人在七级台阶上修葺寺院,在中台上安放高约四米的佛陀立像,并立柱铭文,标示这样一个显赫的遗迹。

  法显大师与玄奘大师西行时,都曾经过此地,法显大师甚至在此寺结夏安居三个月。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描述了阿育王时期修建的佛陀从忉利天下降的寺院盛况:

经制轮奂,工穷剞劂。
圣形尊像,务极庄严。
僧徒数百人,学正量部法。
数万净人,宅居其侧。

  西元1183年,格罗吉王贾雅旃陀罗,受婆罗门教徒的鼓动,下令拆毁僧伽尸城和寺院建筑,把这里犁成农田,砖石则作为堤基。

  直到西元19世纪,考古发现了阿育王石柱後,这里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然而,世间无常变幻,虽然现在还有石柱亭,以及建在土丘之上的小寺院,寺院里也有佛从忉利天归人间的雕像,但是佛走过的梯子,早已消失,曾经的佛教盛况也荡然无存。

  娑婆世界一切无常,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因此佛在为我们留下遗迹的同时,也让我们体会无常,寻求解脱。

  虽然佛走过的梯子已经隐没不现,但是佛为母说过的法一直都在,佛为救度一切众生父母宣说的「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一直都在。

  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本身,是极乐世界本身,无衰无变,永远存在。念佛则是见阿弥陀佛,也是见十方诸佛,一切都含摄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中,一切都是从「南无阿弥陀佛」之中流现出来。

  无论我们看到佛陀的画像也好,看到佛陀时代留下的遗迹也罢,不过是佛的方便善巧,唯一的目的只是让众生念佛见真佛,念佛真成佛。

文/释佛欣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