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問答

  1. 如何確定親人是否往生
  2. 既然講念佛往生,為何有人只是聽到佛號還沒念出來,也能往生
  3. 怎樣增強學佛念佛的信心
  4. 如何根本的改善社會物欲之風?
  5. 如何構建和諧社會的正能量
  6. 求福報與求解脫是否矛盾
  7. 為何定善比散善殊勝
  8. 如何平衡生活與念佛?
  9. 念佛滅罪與因果矛盾嗎?
  10. 受苦便能消業嗎?
  11. 雖念佛仍然貪瞋重,是否沒有機法深信?
  12. 念佛人福德具足,為何會福報不夠
  13. 為什麼有時念佛不如念別的經咒有效
  14. 念佛了,為什麼大部分時間高興不起來?
  15. 名號自然具足三心,為什麼有人念佛卻沒有往生?
  16. 為什麼經中說還有世界比極樂世界更殊勝
  17. 如何面對臨終的孤獨
  18. 為什麼我們往生稱為「回家」?
  19. 如何看待往生咒?
  20. 極樂世界也是緣起空性嗎?
  21. 如何理解「別人是自己的鏡子」
  22. 《大經》「五德瑞現」文略解
  23. 念佛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
  24. 只要願往生不稱名也能往生嗎?
  25. 機法深信應側重從機還是從法來入手
  26. 善導大師有提倡「睡前發願見佛文」嗎?
  27. 身體不柔軟也能往生是否有違觸光柔軟的經文
  28. 臨終往生不往生之確證
  29. 念佛人怎樣積極利世
  30. 適應無常的秘訣
  31. 在世間生活很迷茫壓力大,該如何面對
  32. 一個寺院的帶頭人如何讓寺院正行興盛
  33. 六道輪迴是否實有存在?
  34. 怎麼看待佛系人生?
  35. 極樂報土與實報莊嚴土是一回事嗎?
  36. 往生極樂世界再來還要還報嗎?
  37. 佛弟子如何過農曆新年?
  38. 信心深淺不一樣,念佛功德是不是一樣?
  39. 應該怎麼用彌陀的慈悲來對治誹謗正法之人?
  40. 五種正行任修一種都能往生嗎?
  41. 淨土法門如何看待阿彌陀佛心咒
  42. 為什麼他人念佛靈,我念佛祈求就不靈
  43. 為何一句阿彌陀佛包含一切諸佛
  44. 怎樣在這個娑婆世間獲得真實的快樂
  45. 什麼是功德、福德?能否互換
  46. 如何理解「佛有三不能」
  47. 念佛能否轉換現世因果
  48. 為何念佛自然可以得到世間福報
  49. 至誠念佛與佛願感應道交
  50. 富貴貧賤也是因果報應嗎?
  51. 念佛人如何人眾場合不加入閒話
  52. 次如泥洹
  53. 念佛每天一聲與一萬聲的區別
  54. 如何保持願生心不退直到臨終
  55. 臨終助念懺悔滅罪往生
  56. 為什麼天天念佛,還會生病
  57. 念佛念睡著了沒迴向,有用嗎
  58. 平時具足信願只念十聲佛,臨終是否也能蒙佛接引
  59. 如何對大乘佛法生起信心
  60. 怎樣才算老實念佛?
  61. 十念往生是別時意嗎?
  62. 雜行、三心與報土的關係
  63. 佛教認為女性卑劣嗎
  64. 既然不問罪福,為何又說地獄門前僧道多
  65. 只要信了就不必多念佛嗎?
  66. 多倫多大學講法現場答疑(中英對照)
  67. 施食就念佛號可以嗎?
  68. 為樂願生,能不能往生
  69. 眾生念佛平等之問
  70. 「念佛往生的前提是求生心切?」
  71. 懷孕時念佛、聽經
  72. 人真的有命運嗎?
  73. 念佛只會變好,不會變壞
  74. 善導大師為何以《觀經》開宗?
  75. 淨土答問
  76. 有關「藏傳淨土法」之答問
  77. 宗祖初祖之問
  78. 答蓮友二問
  79. 淨土宗經釋問答
  80. 佛堂應該怎樣佈置?
  81. 念佛人應該怎樣對待妄想雜念?
  82. 於「弘願寺」答蓮友問
  83. 答王子九問
  84. 「念佛」與「懺悔」 ——兼答觀生蓮友問
  85. 論「三福」與「念佛」 ——兼答觀生蓮友問
  86. 答「功課、吃素」等問
  87. 答「錯寫牌位」等三問
  88. 答「為他念佛」等五問
  89. 答某人舉某大德有關本願之疑難
  90. 一向專稱與諸行迴向
  91. 《觀經疏》二處眼目問答
  92. 「願生」與「往生」義
  93. 答蓮友「報土化土」之問(一)
  94. 關於三生果遂
  95. 是消業還是帶業往生?
  96. 往生淨土品位之事
  97. 答蓮友問(一)
  98. 金州念佛問答
  99. 王佛臣佛問答
  100. 十念記數問答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念佛問答
top

念佛問答

為何一句阿彌陀佛包含一切諸佛

  問: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念這句阿彌陀佛就等於念到一切諸佛,念到三藏十二部一切經法?
 

  答:是這樣的。

  很多人看不起念佛法門,認為只不過是空空蕩蕩地念一句阿彌陀佛,他不知道這個法門的殊勝高超。確實,念一句佛,等於念了一切佛、一切法;一切經、一切咒、一切修行,都含在當中。

  至於說為什麼是這樣,那是諸佛的境界,我們不過根據佛法的教理,來作自己有限的理解。

  首先我們要知道,所謂成佛,這個「佛」代表什麼呢?佛就是「覺」的意思,但不是一般的「覺」,而稱為「無上正等正覺」。

  覺有三個位:自覺——阿羅漢;覺他——菩薩;覺行窮滿——佛。

  覺行窮滿,或者說覺行圓滿,就是說覺悟和修行都達到了徹底圓滿的境界,沒有一法是成佛還沒有覺悟的,也沒有一行是成佛還沒有修行圓滿的。

  所以,覺行圓滿所成的佛,那當然包含了一切功德、一切法門、一切智慧、一切修行。

  所以,不僅是阿彌陀佛的名號,十方諸佛的名號也都包含了一切諸佛、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一切法門。

  甚至推廣到從諸法平等的角度來說,不要說諸佛的名號,即便是一片樹葉、一朵花、一粒沙子,也包含了宇宙一切萬象、一切佛剎;而且諸佛淨土都含在這一粒沙子當中,那當然諸佛也在這裡面。一切經教、修行法門,一切因果 、緣起都在這一粒沙子裡面。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諸法平等,本來寂滅。寂滅、平等就是諸法的本來相狀,這當中不增不減、不可言說、不可思議。一粒沙子、一片樹葉也包含了一切。

  可是我們為什麼不念這一粒沙子,也不念這一片樹葉呢?諸佛的名號也包含了一切諸佛的功德,一切經教、法門,那我們為什麼不念其他佛的名號,而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呢?

  雖然說萬法平等,「一沙一世界」,一粒沙塵包含著一切,但這是從理論上說的,在佛的境界,當然毫無問題,是這樣;可是從凡夫的事修角度來看,對我們完全不適用。

  諸佛的名號雖然是諸佛經過累劫修行,有了事修而成就的無上功德名號,但是這只是諸佛自我所證悟的,若要究竟利益我們凡夫眾生,那還要看諸佛各各不同的別願。

  就是說,諸佛不同的願力,決定了他們度眾生的方法。

  阿彌陀佛在四十八願當中,特別發了一個別願——特別的願望:「眾生只要稱念我的名號,那麼我所有功德為他所有,他必定往生我的淨土來成佛。」

  所以善導大師就說「諸佛所證,平等是一;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然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易得往生」,所以諸佛、釋迦牟尼佛都勸我們眾生專念阿彌陀佛名號。

  我們專念阿彌陀佛名號,不管從佛法的教理方面,還是從我們眾生事修方面,這兩方面都是非常穩妥的。

  《觀經》的第九觀也說「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也就是以阿彌陀佛的名號作為十方一切諸佛名號的代表,也以阿彌陀佛作為一切諸佛的代表,所以又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在四十八願中,特別有一條願,「我若成佛的時候,十方諸佛都要稱讚我的名號」,就是第十七願。

  在《阿彌陀經》裡也說,六方恆河沙諸佛都共同讚歎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我們今天能信這句名號,能念這句名號,是有大善根福德因緣的,是大智慧、大福報、大修行,這也是無修而修。

  在凡夫這一邊絲毫談不上修行,不過是上嘴唇下嘴唇這麼一碰,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可是佛那一邊歷劫修行的無量功德都為眾生所有,所以《無量壽經》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說是「大利、無上功德」,只是歡喜一念就具足圓滿了。《往生論》裡說「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對此法門不敢相信,不能當下承擔,只能說他的善根福德因緣還不夠,智慧也不夠,心量也不夠。

  那我們這些凡夫、愚夫愚婦之流,我們能相信這句名號,我們的智慧超過那些看起來都是大修行人、大智慧的人、開悟的人,超過他們了嗎?

  以我們自己來和他們比,當然無法相比;但是如果以累劫善根來說,能夠相信這個法門,那就是緣分,它的效果利益確實超過自力修行的太多。

  所以,能夠專修念佛,專修、專念、專信不疑,應該自我慶幸;當然,也不會自我驕慢,認為「你看,我多有智慧」。如果這樣的話,反而是跟這個法不相應的。既慶幸、安慰、歡喜,又自覺罪業深重,這就是機法兩種深信。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