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淨土宗特色

──2008年11月22日於廈門念佛會開示

 

【淨宗法師】

淨土宗特色

       上人慈悲,淨德法師、各位蓮友: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剛才跟大家研討「淨土宗宗旨」,這幾句偈語希望大家背下來,記取它,多多思維。這是原則性、綱領性的。當然,一大法門有豐富的教理,不過要把它的要點記住。

 

       下面向大家介紹「淨土宗的特色」,請合掌。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如果淨土宗修持法門的特色能夠掌握的話,那就能夠直接入門。

 

       所謂「特色」,就是本宗所特有的,其他宗所不共的。

 

       每個宗派都有它的特色。譬如說禪宗,有它的特色,它是要「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密宗也有它的特色,它是要「三密相應,即身成佛」;唯識宗也有它的特色,它是要「轉識成智」。

 

       我們曾經提到,一千多年以來,淨土信仰都是依據天台的教理、禪宗的教理或者它宗它派的思想來解釋淨土、修持淨土,這也使得我們淨土宗本有的特色模糊起來。很多人修學淨土宗,並不瞭解它的特色。

 

       剛剛所念的四句話、十六個字,也是上人總結的,最能反映我們淨土宗特別、不共諸宗、超越諸宗的地方。這四點就是淨土宗的特色。

 

特色一,本願稱名

       我簡單地跟大家解釋一下:

 

       第一句就是根本性的——「本願稱名」。

 

       「稱名」是我們這個法門的特色,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比如律宗,是以修持戒律為特色。禪宗,是以參禪明心見性為特色。淨土宗就以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為我們的特色。

 

       雖然《觀經》也講到觀想,也講到三福,但是這些都不是淨土宗的特色。為什麼呢?因為這些修持方法是為接引他宗行人的。以三福來說,這對各宗各派來講是共通的,發菩提心也是各宗各派共通的,修十善業、受持三皈五戒——世福、戒福,都是各宗各派共通的。至於觀想,它可以調心,凝聚心神,善導大師說:「定即息慮以凝心。」息慮凝心也是各宗各派共同的修持法門,天台宗修持止觀,禪宗參禪、致力於明心見性,華嚴宗法界觀,唯識宗唯識觀,這些都是以觀心為其特色。可是我們淨土宗的特色,是諸宗所不共的──口稱彌陀名號。

 

       「稱名」之所以成為淨土宗的一大特色,是因為前面有兩個字「本願」。

 

       「本願」一方面規定了我們淨土宗的行法是稱名,就是阿彌陀佛所發四十八願當中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各宗各派雖然也講稱名,但是對他們來講,也不構成為特色。稱名並不是他們特有的、本質性的修行方法,它只是附帶的。他們對稱名的解釋也不是依據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不是依據阿彌陀佛本願的立場來解釋。

 

       淨土宗所講的稱名,是不論你是「定」還是「散」,也不論你是出家還是在家,以及你的修持功夫高低,通通不論。

 

       但是各宗各派所解釋的稱名就不一樣。譬如說他們解釋為要禪定、要有清淨心、要有菩提心。他們是依據本宗的教理來解釋稱名,這就不是本願的稱名。

 

       站在阿彌陀佛本願的立場上所解釋的稱名,才叫本願稱名。那是不論眾生的根性如何,但口稱彌陀名號,也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這樣的稱名就是本願稱名。

 

       一般觀念所講的稱名,都不是這個概念,要都達到什麼樣的功夫,要清淨心,要因戒生定,要因定發慧,要拜懺,那就不是本願稱名。

 

       本願稱名是不論這些,是完全仰蒙他力,是彌陀救度的稱名,是完全他力的稱名,是專一不雜的稱名,這是彌陀本願所規定的,這才是構成淨土宗的特色。

 

       各宗各派也是稱名,可是他們不是以稱名為特色,他們即使稱名、要回歸淨土,迴向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也是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但是對稱名的解釋就不一樣。比如說天台宗,它的稱名就是要達到止觀、達到實相,它是把稱名作為權方便。

 

       我們淨土宗所講的「本願稱名」,稱名的本身就是一個最高的結論,不是權方便,是「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樣的解釋就跟天台宗的解釋完全不一樣。

 

       禪宗也講稱名。它的稱名是要參出念佛是誰,或者是稱名要達到禪定的功夫,或者達到開悟,這也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律宗也講稱名。它的稱名是要止惡行善,它以戒律的觀點,要達到三業清淨,它以戒律來解釋稱名。

 

       這些都是各宗各派的解釋,不是純正的,不是我們淨土宗的特色。

 

       淨土宗的特色,根本的方法就是稱名。而這個稱名是隸屬於彌陀本願:彌陀的本願就是稱名;稱名就順著彌陀的本願。順著彌陀的本願,就是乘上彌陀的願力。不是說一定要再加別的東西,「你要達到某種功夫,要廣讀大乘,要先消業障,要發大菩提心,你的稱名才能乘上佛的願力」——不是這樣的。本願就是稱名,稱名就是本願。

 

合理、簡易、超越

       所以本願稱名,它跟一般所講的稱名是不一樣的。我覺得它有三點:第一點合理,第二點簡易,第三點超越。

 

       為什麼講合理呢?因為彌陀的本願就是講稱名,稱名就是順著彌陀的本願,本願和稱名是一體的,同時存在,很自然的,這就是合理。

 

       如果說我們給念佛戴了很多帽子,比如說「清淨心稱名」、或是「戒定慧稱名」、或者是「菩提心稱名」,這些本來它們是兩塊的。戒定慧也沒有要求一定要稱名,稱名也沒有要求一定要戒定慧,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是修行人自己把它們連在一起,這就有破綻,不是天衣無縫。

 

       但是「本願」和「稱名」就是天衣無縫的。本願講的就是稱名,稱名就是順本願。

 

       你說戒定慧和稱名有什麼一定的關係呢?沒有一定的關係。那為什麼提倡念佛的時候總是提高標準,說「一定要這樣、一定要那樣,不然不能往生」?

 

       念佛要順佛本願,才是自然的,才是合理的,才是天衣無縫的。它們是一體不離的關係。

 

       所以,從法理、法源——法的來源來講,本願與稱名是一體、必然的關係。那麼其他的,清淨心也好,不定心也好,那個跟稱名沒有必然的關係,是後來修持不同法門、不同宗派的人,在轉修淨土之後,他要稱念名號,於是就把原來的清淨心、菩提心、禪定、般若跟稱名做一個組合,添加在一起,這樣就顯得不純粹,這就有點變調、夾雜。

 

       本願稱名是易行疾至的,它是必然性的。

 

       第二,本願是很簡單的,它不要求我們要達到某種程度。

 

       而一般的念佛修行方法所講的:菩提心稱名、清淨心稱名、功夫稱名、禪定稱名、還有戒定慧稱名,都是很複雜的,這些都是不普遍的,少數人才能做到。

 

       彌陀本願的稱名,就是很簡單,只要口稱就好,修戒定慧的人也可以稱名,也可以順佛本願;發菩提心的人、大菩薩也可以口稱佛名,順佛本願。阿彌陀佛的攝取是這樣的廣大,讓我們這些罪障凡夫、妄想凡夫也能夠一樣口稱佛名、順佛本願。所以他攝受得很廣泛、很容易、很簡單。

 

       第三,超越。為什麼超越呢?一般所講的稱名就是要達到了清淨心才有效果,才能夠往生決定。你要達到某一種程度,你才可以。但是本願稱名就不是這樣,你只要念佛,就合乎本願,就乘佛願力,就往生一定,它是正定之業。只要行住坐臥稱念彌陀名號,一向專念,這就是正定之業,百分之百往生到彌陀的報土。這個就是它超越的地方。

 

       這是簡單解釋本願稱名。

 

特色二,凡夫入報

       第二,「凡夫入報」這個特色。

 

       「凡夫入報」為什麼是特色呢?淨土宗所攝受的根機是以凡夫為本,附帶聖人。各宗各派的修持就不是這樣,他們是以聖人為本,凡夫是附帶的。你一定要能夠轉凡為聖才有份,不然沒有份,它是要求上根利器,聖人的根機,「你的戒定慧要能息滅貪瞋癡」,這就是聖人的根機。那麼淨土法門就不是這樣,它是以凡夫為本,它是以造罪造業、墮落無有出離之緣的凡夫為主要救度對象。罪業凡夫,這樣的都有份,這就是淨土宗的特色。

 

       什麼叫「入報」呢?一般各宗各派的解釋,要入報土的話,必須是破無明的大菩薩。可是淨土宗講凡夫就可以到報土,這個各宗各派都不是這樣講的。這是淨土宗的特色,為什麼呢?乘佛願力。善導大師就自設問答:凡夫可以到報土,這樣怎麼可能呢?阿羅漢都不能到報土了,大菩薩才可以去,凡夫怎麼可以去呢?凡夫的業障很重,垢染很深。善導大師說如果看凡夫有沒有垢障、要靠自己的話,不要說是到報土,就連下輩子生到人天都很難做到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是怎麼到的報土呢?乘佛願力!為什麼呢?就是稱名的緣故。稱名為什麼可以直接到報土呢?是本願的緣故。

 

       阿彌陀佛本願所建立的淨土,是報土,是涅槃的境界。阿彌陀佛本願所規定的行法,是稱念名號,就是稱名這一個方法。阿彌陀佛的本願所攝受的物件,救度的物件,就是凡夫。所以,本願是根本的來源。本願攝受的是凡夫;要救度凡夫,本願所設定的方法就是稱名;本願所建立的淨土是報土,那就是「凡夫稱名,得入報土」。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一思想,都在善導大師的著作當中。比如說「本願稱名」,善導大師是這麼說的:「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叫本願稱名。那麼「凡夫入報」有一個問答:「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若論眾生的罪垢業障,那不可能到報土,化土都去不了;不要說化土,生天都難;不要說生天,下輩子當人都很困難,何況還要到報土?但是「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正由乘托阿彌陀佛的願力,致使五乘齊入,凡夫跟菩薩都平等地往生到極樂報土,這叫「凡夫入報」。

 

       哪個宗派有這樣講的?天台宗說凡夫也能夠往生,不過是到凡聖同居土;唯識宗說你根本不能往生,那是別時意,要到下下輩子、下下再下下輩子。

 

       只有淨土宗善導大師高舉「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旗幟,這就是淨土宗的特色。

 

特色三,平生業成

       第三個特色是「平生業成」。

 

       「平生業成」為什麼叫特色呢?因為一般都認為「念佛、念佛,要念到某種程度……」,這是各宗各派的解釋;「你能夠達到有把握的,保證你臨終心不顛倒的,自己有力量正念分明,那個時候阿彌陀佛來接你。好,你往生達成了」,這個就叫「臨終業成」。「平生」是相對於臨終而言的,就是不等待臨終,是現在、平常的生命當中,我們現在還活著,叫平生。「業」就是指往生這件事情。「業」也就是事業。往生淨土這件事情,在我們活著的時候,這件事情就已經達成了,就定下來了。「成」就是確定,成就了。《阿彌陀經》講:「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往生淨土的功德已經圓滿了,到達淨土的資糧已經圓滿了,功德已經成就了,這叫「業成」。

 

       那麼一般的解釋是說「到臨終的時候,佛來了,我這個心才放下來」。平生對這句佛號不放心,東問西問,東找西找,到最後看到佛來了,才說「平生不業成,臨終才業成」,這個,不是這樣。

 

       淨土宗所講的是:臨終念佛的人,就臨終業成;平生念佛、一向專稱的人,平生就業成。

 

       什麼是臨終業成?像《觀經》下輩三品,他自己沒有道心,五逆十惡,造無數罪,到了臨終的時候,遇到了善知識,告訴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善知識念一句,他跟著念十聲,當下佛就接引他往生西方,這叫「臨終業成」。臨終才開始念佛的人,才說臨終業成,不是說平時念佛的人也叫臨終業成。平時念佛的人,平生就業成了。

 

       宗祖善導大師怎麼說呢?「一心專念,彌陀佛名,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正定之業」就是業成。正確的、決定性的、不會改變的、百分之百往生的業,才叫正定之業。為什麼呢?「順彼佛緣故」。因為我們平時念佛就是平生業成。

 

       打個比喻,用比喻比較好懂:譬如我們坐船,十點鐘發船,我們九點五十九分五十九秒,臨時急衝衝上船,可不可以到彼岸?也是可以。但是很緊張、很危險,對不對?「蹬!」終於上船了,差一步都不行。這就好比是臨終業成一樣,正要開船了,他才上來,好比臨死的人就要墮落三途了,稱念一聲阿彌陀佛,他就上去了,也可以往生。

 

       那九點半上船的人,他是不是更有把握?他會不會到彼岸呢?會呀!他九點半就在船上了,他安心了,因為十點才發船。到十點要發船的時候,他突然往外看了一下,他沒想到會開船,他會不會掉下去?不會啦。我們現在念佛,我們還有二十年才到臨終,那我們現在等於是九點半就坐在彌陀的願船上,我們一向專稱不改變,即使臨終的時候回頭看了一下,那個不影響,不會掉下去,大家明白不明白?這就是平生業成。

 

       所以說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的人,就是被彌陀救到本願船的人,往生的決定不必等待臨終,這就是淨土宗的特色。

 

       我們稱念這句名號的當下,往生之業已經確定。往生淨土之業,已經成就在這句名號裏面。那我們現在稱念它的每一聲當中,名號的功德就是我們的,往生的功德完全賜給我們,這叫平生業成。好不好?(蓮友答:「好。」)

 

       大家都念佛、一天念一萬聲,如果等到臨終才業成,那平常念佛時心裏就忐忑不安了,那不是淨土宗的特色。

 

       淨土宗的特色就是平生業成。

 

特色四,現生不退

       第四句「現生不退」。

 

       一般各宗各派所講的,是往生到淨土之後才不退轉,在這個世間會退轉。但是淨土宗所說的,是在這個世間我們就不退轉。為什麼不退轉呢?被彌陀的光明攝取不捨,那當然就不退轉了。所以《阿彌陀經》就講:「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先說不退轉,後說得往生。

 

       我們在這個世間就不退轉了,就好像坐船一樣,一旦坐上船,這個船是只往前開、不往後退。我們乘上彌陀的大願船——六字名號的大願船隻往極樂淨土開,不會往娑婆世界退,對不對?那就是不退轉了。如果說往生之後再回來,到西方成了佛,倒駕慈航再來,那不是退。

 

       現在我們的不退轉,是靠佛力。

 

       有的人就講:「我前天念兩萬,昨天事情忙,才念一萬,那不是退轉了嗎?」不是這個意思。這是因為我們本身時間的忙閒。我們不是靠一萬兩萬的數量。數量上或許多少有一點進進退退,就好像你在船艙裏轉來轉去,但你還是在船上,不會退。

 

       當然,我們平時還是要多多自我策勵。

 

總結

       淨土宗的宗旨和特色,希望大家能夠牢牢記住,多多思維。現在請大家跟我一道再把這兩段文稱誦一遍。請合掌:

 

       淨土宗宗旨: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

 

司儀:

       在這裏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師父的慈悲開示。

 

       大家都知道淨土教法是什麼人開創的?淨土宗的實際開創者是彌陀化現的善導大師。善導大師的思想,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失傳了將近一千年,在一百年前請回我國。

 

       在這一百年中,真正把善導大師思想開顯出來的人是誰,大家知道嗎?慧淨師父。剛才師父所講的淨土宗的宗旨和特色,就是慧淨師父歸納的。可以說我們的慧淨師父把阿彌陀佛的佛心、把善導大師的思想和盤托出,我想淨土宗的宗旨和特色,必將成為末法時代念佛人的一盞明燈。

 

       在一個多月以前,我接觸了慧淨師父。在師父的身邊,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言教,而是更多的身教。他的修持,他的德行,感人至深。那麼今天即將親聆師父的開示,這可能是大家多生多劫的善根成熟了,也是大家的福報所感、善根所召。因緣殊勝,可喜可賀。下面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恭請我們的慧淨師父開示。

 

 

【慧淨法師】

       淨宗法師,各位法師,各位蓮友: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剛才淨宗法師開宗明義,提綱契領、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地將淨土宗的教理和盤托出,隨手拈來都是妙法,隨便一個譬喻都很貼切,又很生動。

 

       淨土宗宗旨、淨土宗特色,對我們修持淨土法門的念佛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將淨土宗宗旨、淨土宗特色背在腦海中,這樣就像一顆良好的種子,播種在肥沃的土地裏,一定會開花結果,能夠讓我們生信心、長智慧、增法喜。

 

       「宗旨」和「特色」是富有連帶關係的,宗旨是淨土宗的宗旨,特色是淨土宗宗旨具有的本質、具有的特色,與其他法門的宗旨畫然有所不同的。

 

       有的人就問:信受彌陀救度,「救度」這個用詞自古以來不管是聖道門、淨土門都很少講到的,現在提出「救度」兩個字,而且把它定為宗旨,到底這有沒有經典的依據?有沒有祖師的傳承?這當然是有經典依據,也是有祖師傳承的。

 

       依據在哪裏呢?主要在《無量壽經》。是誰傳承的呢?是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所傳承的。

 

       「救」在經典上,就有幾段經文,《大集月藏經》言:

唯佛獨是眾生父,於煩惱火而救拔。

 

       意思就是說,只有佛才是眾生唯一無二、真正的父母,把我們眾生從煩惱之火,從三界的火宅當中,救拔出離三界的六道輪迴。這個只有佛才有辦法,一般的菩薩、羅漢是沒有這個能力的。我們的父母固然是生育我們,可是只是這一輩子而已,同時又沒有佛的慈悲與願力,能夠救度我們出離六道輪迴、三界火宅。所以真正能夠救度我們,真正可稱為是我們父母的就是佛。所以說「唯佛獨是眾生父」。

 

       「於煩惱火而救拔」:我們都是在煩惱的水火當中,頭出頭沒,沒有力量可以出離六道的苦海、三界的火宅,因此必須靠佛來救度我們,而佛正好有這個愛心和力量,所以說:「唯佛獨是眾生父,於煩惱火而救拔。」

 

       《大寶積經》言:

救度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

 

       生而為人,就有老苦、病苦、死苦,而死了之後又不斷的、永恆的在三界六道輪迴,佛有大慈悲、大智慧能夠救度一切世間的眾生出離三界六道輪迴,救度我們脫離生老病死以及所有的苦惱。

 

       《無量壽經》說:

度脫一切眾生。

 

       《莊嚴經》說: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怎麼樣度脫一切眾生呢?阿彌陀佛每一個願都是「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阿彌陀佛無時無刻、永不間斷的、永不疲倦地以他大慈大悲的願心願力,要拔除我們一切眾生的苦。

 

       論阿鼻地獄的眾生,有兩類:一類是過去世造作五逆十惡謗法的罪業,現在墮在阿鼻地獄當中受無量的苦;另外一類是現在造作了五逆十惡謗法,命終的時候,當下就會墮落阿鼻地獄。那阿彌陀佛說:「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既然阿彌陀佛的愛心及於阿鼻地獄的罪苦眾生,他的力量也能夠救度阿鼻地獄的眾生,就顯示:十方世界任何的眾生,沒有一個會被遺漏,統統都能夠被阿彌陀佛所救度,因為阿彌陀佛有這樣的愛心和力量。

 

       阿鼻地獄的眾生他自己有力量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嗎?沒有。他有的是造作五逆罪業的力量,造作謗法罪業的力量,他沒有行善積德,也沒有修習佛法,所以他只有墮落,靠自己是沒有任何力量出離的;自己沒有力量的話,就必須要靠外面的力量來救度他,能夠救度這樣眾生的,只有阿彌陀佛,所以說:「度脫一切眾生」,又說:「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我們這個法門是彌陀救度的法門,那阿彌陀佛是怎麼樣的一尊佛?《莊嚴經》裏面說:

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
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

 

       意思是說,阿彌陀佛這一尊佛不只是十劫之前才成佛,是無量劫以來早就成佛了,但是為了度脫眾生,所以再次顯現為法藏菩薩來再度發願、再度修行;為了圓滿度脫眾生的願望,所以示現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就是「酬願度生,現在西方。」所以我們這一個法門就是講彌陀救度的法門──信受彌陀的救度、受持彌陀的救度。

 

       在另一部《無量壽經》的譯本又說:

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 
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意思是說,阿彌陀佛如果不能夠救度眾生,一方面使眾生離開三界六道輪迴,一方面使他到西方極樂世界能夠快速成佛的話,他就不能成為救度世間的法王。

 

       「法王」就是「佛」,阿彌陀佛要成為救度眾生的佛,而且這尊佛是「諸佛中之王,光明中之極尊」,是法王中的法王。

 

       基督教講耶和華是救世主,而早在兩千六百年前,《無量壽經》就已經介紹一位救世的法王,就是阿彌陀佛。所以我們這一個法門是道道地地、純純粹粹的是彌陀救度的法門。宗祖善導大師就是傳承了這一種思想,而說: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善導大師在這裏就舉例說,我們三界六道的凡夫,自己沒有力量脫出六道的苦海,無始劫來都在六道當中頭出頭沒,所以說:「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都需要阿彌陀佛的救度。

 

       要如何獲得彌陀的救度?就是「專稱彌陀佛名」。只要專稱彌陀佛名,當下就獲得彌陀的救度。這有沒有經典的傳承?有。例如《觀經》下品下生的惡人,他在臨終時候,地獄惡相已現前,可是在他生命大概只剩下十口氣的時候遇到了善知識,善知識告訴他,你現在沒有辦法觀佛相好、觀佛的功德,你就跟隨我的聲音念佛。這時候,這個惡人在意識紛亂當中,就跟隨善知識的聲音,念了十句南無阿彌陀佛,當下他就離開了地獄之火的燃燒,往生極樂世界。這豈不就證明,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是在領受彌陀救度,擁有了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和功德!

 

       論這個下品下生的人,他對阿彌陀佛哪有什麼信心?在臨終的時候,地獄之火已經燒到腳底了,閻羅王的大小鬼卒,現在他的面前,在這個短暫的時間,善知識跟他講的他能夠體會多少?一定不多,而且他心中慌亂,全身痛苦,也無所謂願不願生,他的念佛也只不過是善知識怎麼念,他就跟隨著念,就心的領悟、感受、信受來說,可以說都非常的淺,都不如我們大家,可是他就往生了。

 

       這就顯示,只要專稱彌陀名號就是往生的正因──能夠百分之百達成那個果報。所以專稱彌陀佛名就是往生的正因、往生的正定業,是往生的資糧功德。

 

       這個「專稱彌陀佛名」的「專」,是指一輩子都專一稱念彌陀佛名,而不是說我今天專念阿彌陀佛,隔一天我就雜修雜行,或者將來雜修雜行,不是的,專稱就是一輩子都不改變,這樣才是真正的專稱彌陀佛名。

 

       專稱彌陀佛名的目的、目標是為了「願生彌陀淨土」,只要願生彌陀淨土,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個人不必等待臨終,平生、現在就已經往生有份了。

 

       由這個淨土宗的宗旨,就衍生淨土宗的特色,因為有宗旨,之後才會有特色,沒有宗旨也就沒有特色。譬如說特色的「本願稱名」,是顯示宗旨所說的「專稱彌陀佛名」是屬於「本願稱名」,不是持戒稱名,也不是禪定稱名,也不是智慧稱名,也不是三福稱名,也不是六度稱名,也不是禪淨雙修,也不是台淨雙修(天台宗和淨土宗混合),也不是密淨雙修(顯密教的修持方法混合),來迴向求生極樂淨土,都不是,它是「本願稱名」。這就是特色。

 

       也就是說,我們專稱彌陀佛名,是順應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本願),第十八願說:「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瞭解這個道理,我們就隨順彌陀的願,從現在開始一直到臨命終,就專稱彌陀佛名,這樣自自然然的就靠上了阿彌陀佛的本願之力。

 

       為什麼說是靠上了阿彌陀佛的本願之力呢?本願是指第十八願,如果第十八願沒有成就的話,當然就沒有願力,既然阿彌陀佛成佛了,表示第十八願成就了;願成就了就有願力,那願力顯現在哪裡?顯現在「乃至十念的眾生,必定往生彌陀淨土」。所謂的「乃至十念」,就是「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也就是說,從現在遇到這一個法門開始,一直到臨終都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乃至十念」。

 

       專稱彌陀佛名,是隨順彌陀的本願,所以叫作「本願稱名」。本願稱名與其他稱名不同。譬如持戒稱名,認為要往生極樂世界,單單專念這一句彌陀名號功夫還不夠,資糧還不齊全,往生還不肯定、沒有保險,必須再加上自己的持戒,這樣戒淨雙修往生才可靠。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不是本願稱名,就不是隨順彌陀的願。

 

       以往生之道而言,彌陀的本願只有要我們專稱彌陀佛名,至於有沒有持戒?持戒清不清淨?都不是問題,因為往生的正因,是在這一句彌陀名號,是在專稱彌陀佛名,有戒律固然能夠往生,沒有戒律也能夠往生,因為他的往生,憑靠的不是他的戒律,是靠這一句彌陀名號。

 

       不過,一個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的人,要不要持戒?當然要!一個願生彌陀淨土的人,絕對是會隨緣、隨份、隨力去持五戒、十善戒、乃至無量的戒,這是一個體得彌陀救度的人,自然所呈現的。只是說就往生的正因來講,是跟持戒或其他的行持沒有關係的,如果把它們綁在一起作為往生正因的話,往生就不可靠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持戒稱名才能夠往生的話,那標準在哪裡?是五戒清淨的念佛才能夠往生?還是十善圓滿的念佛才能夠往生?如果這樣的話,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就打了折扣,就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了。我們自省,即使受了五戒,能夠圓滿持受嗎?根本沒有。以妄語戒來說,受了五戒之後百分之百不應該再講妄語的,但是我們問問自己,從受五戒到現在有沒有打過妄語?而且在背後說人是非,批評他人,這都是犯戒。所以五戒要清淨是很困難的。

 

       可是阿彌陀佛知道娑婆世界的眾生就是這樣的根器,所以阿彌陀佛不以戒淨雙修的持戒念佛為往生的正因,只有要你專稱彌陀佛名,就必生彌陀淨土。

 

       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心還有妄想雜念,心不清淨,那能不能往生?也能往生。因為我們的往生不是靠禪定的功夫,也不是靠清淨心,是靠這句名號,名號的本身就完全具足往生的功德資糧。一般所說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是站在禪定稱名的立場來講的。

 

       我出家已經三十幾年了,還沒有出家時就早晚打坐念佛,可是一直到現在,能夠心不散亂的只是很短暫的時間,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散亂的,如果阿彌陀佛規定:「口念彌陀心散亂」就不能往生,那我們都不能往生了。即使法然上人也好、源信上人也好,他們都說自己清淨念佛而沒有妄想的時間是非常短的。也就是說我們念佛的時候,一方面念南無阿彌陀佛,一方面也有妄想雜念;一方面妄想雜念,一方面也在念南無阿彌陀佛,那這樣的能不能往生?(蓮友答:「能!」)所以就我們這一個法門來說是「口念彌陀心雖亂,乘佛願力必往生。」

 

       善導大師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所謂「眾生」就是指凡夫。什麼叫作凡夫呢?愛妻愛子就是凡,貪名貪利就是夫,具足煩惱就是凡夫。有妄想雜念就是凡夫、就是眾生。而這一種眾生專稱彌陀佛名,就必生彌陀淨土,所以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我們這個法門的專稱彌陀佛名,是本願的稱名,不是持戒稱名,也不是禪淨稱名,更不是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的智慧稱名,如果是這樣的話,千百萬人中,也沒有一個能夠往生。

 

       阿彌陀佛救度的條件只有一個──「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條件了。他的救度跟我們有沒有智慧、有沒有學問、有沒有道德、有沒有修行、是善是惡都沒有關係,我們只要依自己的根性──根機和心性來專稱彌陀佛名就可以了。

 

       所以淨土宗的特色,第一就是「本願稱名」,希望大家能夠認定這一點。不然,在一輩子的念佛當中,難免就會夾雜。一夾雜,往生就不定了。不是說不能往生,是不定,必需要等到臨終有人來助念了,那個時候才比較可靠。可是這樣就危險了,而且一輩子念佛也不安穩。

 

       所以我們這一個法門是「專稱彌陀佛名」,而特色就是「本願彌名」──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這裏說的「眾生」,是指凡夫眾生為本的。那這樣的稱名,果報是怎麼樣的呢?就是直接進入報土,所以特色接下來就說「凡夫入報」。

 

       如果以淨土宗以外的各宗各派教理來判教的話,凡夫只能到凡聖同居土,不能進入報土,能夠進入報土的必須是初地以上的大菩薩。可是唯有我們淨土宗有獨一無二的特色,就是凡夫也能夠進入佛的報土。

 

       凡夫怎麼能夠進入佛的報土呢?因為專稱彌陀佛名,靠彌陀的願力,所以能夠進入彌陀的報土。如果不是專稱彌陀佛名,是靠自己修這個法門、修那個法門,然後迴向往生的話,那就不能進入報土了。所以本願稱名的凡夫,往生極樂世界是到彌陀的報土,而不是在化土,他不在花苞之內,也不在九品當中。

 

       對於凡夫入報,善導大師設了一個問答,很簡明扼要的解釋: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阿彌陀佛的淨土既然是報土,報佛報土小聖難階,小聖是指聲聞、緣覺及三賢位的菩薩,報土的境界是非常的殊勝不可思議,聲聞、緣覺、三賢尚且沒辦法進入,像我們這一種煩惱強盛、業障深重的貪瞋癡凡夫怎麼能夠進入呢?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如果論我們這一種凡夫的話,不但沒辦法到達報土,甚至連化土也不可能,只有永遠的在三界六道輪迴而已。可是由於我們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作為強緣,就能夠使我們這一種凡夫跟聲聞、緣覺、菩薩乘的聖者一齊進入佛的報土。

 

       所謂「強緣」就是百分之百能使因成果的,這個叫做強緣,也叫增上緣;五乘就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人乘、天乘是凡夫,聲聞乘、緣覺乘、菩薩是聖者。我們以念佛為因,阿彌陀佛的佛力為緣,我們凡夫就能跟聲聞、緣覺、菩薩乘等聖者一齊進入報土,所以說「五乘齊入」。這個「齊」就是「齊一」,因齊就果齊。在因地的時候,我們凡夫是靠彌陀的願力,那聲聞、緣覺、菩薩要不要靠彌陀的願力?還是要靠彌陀的願力,如果沒有靠彌陀的願力,怎麼能夠進入彌陀報土的境界呢?要往生彌陀的報土,無論大聖小聖,完全都要靠彌陀的願力。所以說:「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故使五乘齊入。」因為是靠彌陀願力,所以我們凡夫往生淨土的功德沒有減少,聲聞、緣覺、菩薩往生淨土的功德沒有增加。並不是說我們是凡夫,所以雖然是靠彌陀的願力,可是功德比較少,他們是聖人,他們靠彌陀的願力,功德就比較高,不是這樣的。「同一念佛無別道」,這個因齊,到了極樂世界同樣都進入報土,這叫果齊,所以說「五乘齊入」。

 

       那阿彌陀佛的極樂報土,跟十方諸佛的報土有什麼不一樣呢?一般成佛只要三大阿僧祇劫,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成佛了自然就有法、報、化三身以及他的報土。可是阿彌陀佛這一尊佛他是經過多少時間才成佛的呢?是經過五劫的時間規劃四十八大願,又經過兆載永劫的時間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才圓滿了這四十八大願完成了極樂淨土。所以極樂淨土這一種報土,當然是超越十方諸佛的報土,我們到極樂世界,就能快速成佛、快速廣度眾生。當初法藏菩薩發願的時候就說: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

 

       意思就是說,他成佛的時候,他的國土,是要十方淨土之中的最為第一的國土,如果不能達到這個第一的國土,那麼他就要繼續修行。現在阿彌陀佛成佛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就介紹說:

其佛國土,清淨莊嚴,超越十方,一切世界。

 

       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是超越十方所有一切淨土,而極樂聖眾成佛的快速又是超絕十方諸佛的。所以我們今生今世能夠遇到善導大師所開展的純正無雜的淨土教理,可以說是大福報、大善根。善導大師的教法在中國失傳了一千多年,即使在一百年前回歸中國,可是當時沒有被研究,也沒有被弘揚出來,但是我們居然在這個時候能夠遇到,如果不是宿世的福報,怎麼能夠如此呢?

 

       修這個法門,最怕的就是夾雜、好高妙、好玄奇、好深奧。所以學這個法門,要先專看我們所編的這一套書,其他的書暫時不要看,否則教理內容混淆,這樣就夾雜了;要先專聽我們出版的光碟,其他的光碟可以擱在一邊不用聽,因為其他光碟所講的,未必是純淨的淨土法門;接觸的人,也是專修我們這個法門的人,不然的話,恐怕知見不夠,容易被影響,這樣就自失大利了。

 

       現在時間已經是十一點半,我們就講到這裏。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