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十一、知我身具三心之事

       我們自己到底具不具足三心呢?這裏就講了:

如《大經》說,
既發「歡喜踴躍」之心,
可知是具足三心之徵也。
「歡喜」者:思往生決定故,歡喜之心也。
嘆往生不定者,未發三心之人也。
不發三心,故無喜心,是則致疑故嘆也。

 

       《無量壽經》裏邊說了:「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法然上人在這裏講了:如果你發歡喜踴躍之心,可知道這是具足三心的一個表徵。

 

       「『歡喜』者:思往生決定故,歡喜之心也」:為什麼歡喜呢?因為想到自己往生一定,心中歡喜。

 

       「嘆往生不定者,未發三心之人也」:如果悲嘆往生不定,這個人是沒有發得三心的。

 

       「不發三心,故無喜心,是則致疑故嘆也」:懷疑說「我到底能不能往生?萬一不能往生怎麼辦呢?哎呀!」嘆一口氣。「怎麼辦?」

 

       「歡喜」需要解釋一下:「思往生決定故,歡喜之心也」。這個不是在人前作樣子,給人家看。

 

       我們也遇到過這樣的人,講歡喜,大家在一塊兒渲染,他也被感染了,也擠出了一點歡喜的眼淚,「我也很歡喜……」但是,回去之後,捫心自問:「我到底能不能往生?」

 

       據說還有這麼一個人,大家都在那裏渲染氣氛,他也在那裏說「我往生一定了」,在那裏磕頭。回去之後,又在佛前懺悔,「哎呀!阿彌陀佛啊!今天我講大妄語了,我怎麼敢說我能往生一定啊!我怎麼講大妄語了?」就在那裏懺悔了──當時的歡喜之心到哪裡去了?對不對?那只是在人前的造作,你怕人家說你沒有喜心、往生不定,「你們都能往生了,我不能往生啊?你們都能考得上大學,我考不上?我也能考得上!」結果回來說,「哎呀!我可能還是成績不行」。這些,不是真正的。

 

       所以,這個「歡喜之心」不是人前來表相,而是內心裏邊確實對生死這件大事情,對阿彌陀佛的誓願完全的仰憑、依託,完全決定下來。

 

       想到我們經過漫漫的生死輪轉的長夜,而在今生今世值遇到阿彌陀佛的弘誓大願船,得遇這個萬修萬人去的法門,想想自己,內心是貪瞋癡三毒具足,戒定慧三學是一學也學不成。所以,以佛法的因果的鏡子來照自己,今生今世是必然墮落。但是,居然以這樣的身分、這樣的根機,被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所拯救,可以往生西方,內心充滿喜悅,即使在半夜四下無人的時候,想起來也感到喜悅。即使白天作生意虧本一百萬,晚上還是喜悅,「虧本算什麼?但有六個字就夠了」。所以,這是我們對往生這件大事的喜悅,不是其他的事情。

 

       即使自己煩惱再多,妄想再重。哎呀!有很多的憂悲苦惱,孩子了,家庭了,事業了……等等的不順,這些事情都是小事,想起來「往生一定」的話,還是有喜悅。

 

       如果信入彌陀的誓願,我們在這個世間,活一天,活十天,活十年……,既然是罪惡之身,難免還是有種種的憂悲苦惱。但是,「已滅之苦,如大海之水;未滅之苦,如毛滴之水」,已經給我們消除的苦惱,就像大海的水那麼多,還剩下的苦惱,是毛尖上一點點的水。就這一點點的苦惱,我們都感到夠苦了,如果是大海一般的苦惱,讓我們嘗試,那就是我們無法形容的苦惱了。

 

       所以,這裏講「思往生決定」的「歡喜」,是內心裏面真實有願往生的心,厭離三界,確實瞭解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而被阿彌陀佛所拯救,所以是發自內心的。

 

       這樣的歡喜,也未必一定表現出來是手舞足蹈,往往一種真正的喜悅,可以講是大喜,這種大喜悅,往往是很深沉,他未必講出來,看上去很平淡,其實他內心裏邊有安定感。往往在嘴上到處逢人去講說,到底他怎麼樣,我們也不知道了。孔子有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他說:「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個人內心有沒有仁,如果巧言令色,語言講得很花巧,很眩惑人,臉上是動人的神色,這個,「鮮矣仁」。

 

       一個真正念佛的人,他的喜悅之心,也是包含在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當中。可能初聞這個法門很歡喜,時間久了,就平淡了。雖然平淡,是因為他過了一種理所當然的生活,天天就過這種念佛的日子,就是如此而已。所以是平淡當中有喜悅。

 

十二、本願成就之事

       阿彌陀佛的本願,成就我們的往生。這一段文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希望大家經常的思維它,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念佛者,我所作也;
往生者,佛所作也。
往生乃由佛力所賜,
卻於心中種種籌量,是自力也。
唯須稱名,待來迎也。

 

       我們念佛的人,最期盼的就是往生。不懂得道理的人,最擔心的就是往生。有時候把念佛都放下來了,然後去找往生,「哎呀!這怎麼能往生啊……」念佛,念佛,念得沒有清淨心,沒有一心不亂……然後,把念佛放下來,就去拜懺啦,朝山啦,誦經啦……你把念佛放下來,怎麼能找到往生呢?

 

       就好像到火車站存了一件行李,他們給了你一張票,這張票就是兌行李的票,你拿這張票去拿你的行李就對了。你把這張票丟掉,去找你的行李,你到哪裡找呢?找不到啊!

 

       六字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給我們兌現往生的。你只要念佛了,往生這個果就給你了。你把這個丟掉了,找不到往生。

 

       「念佛者,我所作也」:我們十方眾生所做的事,就是念佛。阿彌陀佛對我們沒有別的要求:「哎,你自己去往生……」阿彌陀佛說:「你只管念佛!」


       「往生者,佛所作也」:往生這個佛果,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做好了,給我們,所以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我若成佛的時候,要讓十方眾生往生我的淨土,如果不能成就他們的往生,則我不取正覺!」所以,我們十方眾生的往生,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是他所作的。阿彌陀佛用什麼來作呢?他作我們往生的原材料(或者說成份),就是他的戒定慧三學、六度,也就是他兆載永劫的修行,就是阿彌陀佛的無量功德,就是阿彌陀佛的無上正覺。以他的無上正覺,而作成我們的往生。所以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他的正覺,來作成我們的往生。既然阿彌陀佛已經成就正覺了,那我們的往生也就成就了。所以,「往生者,佛所作」,「念佛者,我所作」。

 

       這個就像我們坐船過海一樣,船長駕著船,我們來搭乘,對於乘客來講:乘船者,我所作也;過海者,船長所作也。你只管坐船就好了,怎麼過海,怎麼劈風斬浪,怎麼把握方向,怎麼渡過茫茫的黑夜,怎麼到達彼岸,這些都不是你乘客關心的事情,你只管坐船。

 

       我們也一樣,怎樣度過生死的廣海,怎樣穿過無明的黑暗,怎樣到達極樂的彼岸,這些都是船長阿彌陀佛他要承包的事情。「你是乘客,你上我的大願船,好好在上面念佛,你好好地坐船──就是好好地念佛,你只管念佛。往生,從此岸到彼岸,這是我阿彌陀佛的事。」

 

       「往生乃由佛力所賜,卻於心中種種籌量,是自力也」:這是我們一般人犯的毛病。往生本來是佛力所賜給我們的,結果我們自己不知道,以為是我們自己要去另外成就往生,「我要修到這樣,大概能把往生修出來吧……」我們修不出來啊!我們是得到往生,我們不是修出往生的。所以,在經典裏說:「即得往生。」你得到,是阿彌陀佛修好給你的,你修不出來的!而我們自己心中種種籌量,「大概這樣可以往生吧!那樣不可以往生吧!我修到這種程度,大概差不多了吧……」這樣就是自力。

 

     那應該怎麼做呢?不必在心中種種籌量。

 

       「唯須稱名,待來迎也」:念佛,不用心思,不必擔心到底能往生不能往生,只管念佛,等待來迎。「唯須稱名」,你只管念佛,等著佛來接你,就是這件事情,沒有第二件事。「等待來迎」,是心裏邊百分之百定下來的事情。就像我們坐上火車,你就等著下車好了。這趟車是到北京的,廣播員一廣播,你下車了。不是那種:「我能往生嗎?不能往生嗎……」很多人也是在等待,那是一種不可靠的等待;而我們這種等待是百分之百的,就是告訴你說:「你只管稱名,等待佛來接你。」

 

       我們今生在這個世間,只有這件事,各位都聽好:只須稱名,等待佛來迎接。其他的事情,都是路邊的花草,像我們走路一樣的,路邊的花草,你不要在那裏太留心,太去耽誤時間,在那裏停下來,結果不能到達目的地。世間生活,隨緣而過。

 

十三、若存若亡之事

       這個在前面的念佛法語第二部分已經講解過了,我們可以讀一遍。

 

       「若存若亡」,這個典據出自於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這個人不能往生,是因為什麼原因?因為他信心不淳,信心怎樣的不淳?「若存若亡」,有時候覺得能往生;有時候又覺得不能往生,「大概這樣子可以往生吧,那樣子不能往生吧……」若存若亡。我們很多人就是這樣。

 

       法然上人在這裏解釋,什麼叫「存」?什麼叫「亡」呢?

乘本願謂之「存」。
下本願謂之「亡」也。
「乘」有二意,「下」亦有二意:
謂造業之時與發道心之時也。
造惡業時之「下」者:
「如此造惡之身,雖念佛,往生不定。」
作此想者,即是「下」也,此謂之「亡」。

 

       造惡業的時候,下了本願了。怎麼下了?「如此造惡之身」,「像我們這樣造罪的人,雖念佛,往生不定」,接下來嘆氣了,往生不定,就嘆氣了。

 

       「作此想者,即是『下』也,此謂之『亡』」:「亡」就是沒有了,往生無份了。

發道心時之「下」者:
如此發道心而念佛,必定往生;
若無道心,則雖念佛,往生不定。
以道心為先,本願為次。
作此想者,即是「下」也,
此謂之「亡」。

 

       我們有的時候讀經文,如果不詳細解釋,大家往往聽不懂,把錯的當對的來聽,結果在起疑惑心。給大家說明一下:這裏舉了一個錯誤的例子。他怎麼講呢?這個人認為說:「像我這樣發道心,發勇猛心,發精進心,這樣念佛,一定往生。如果沒有道心,不精進勇猛,沒有慈悲心,沒有菩提心,雖然念佛,往生也不定。」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為什麼錯誤呢?

 

       「以道心為先,本願為次」:他把自己凡夫這個小小的、猶如畫水這樣的(畫水,大家都知道了,拿根小樹條子在水上一畫,等一下這個水的波紋就平了,印子找不到了,寫的字找不到了。我們的心就這樣子,發一點點心,等一下就消失了,沒有了),以這樣的道心擺在前面,把阿彌陀佛五劫思惟、兆載修行的大本願擺在第二位,這樣叫做「下本願」,這個是太不知輕重了,太自不量力了,此謂之「亡」。

造惡業時之乘者:
「如是造罪,必墮地獄;
乘此本願之故,雖造惡身,決定往生。」
作此想者,即是「乘」也,
此謂之「存」。

 

       造惡業的時候怎麼乘本願呢?「如是造罪,必墮地獄」。

 

       「乘此本願之故,雖造惡身,決定往生。作此想者,即是『乘』也,此謂之『存』」:我們人在世間,不過是這兩種心態不斷地轉來轉去:一個就是發善心、發道心;一個就是造惡業。這兩種不同的心態,都可能「下本願」,也都可能「乘本願」。造惡業的時候說:「哎呀!完了,造罪了,不能往生了。」──下去了;發道心的時候喜上眉梢:「哎呀!像我這樣的發道心,一定能往生。」噢!他正在歡喜的時候,掉下去了,下本願了。這兩種都不可以。

 

       造惡業的時候怎麼乘本願呢?「哎呀!」自我悲嘆,「是要墮地獄,根機如此。然而,彌陀之誓願是攝受如此之眾生故,不違彌陀大悲之誓願,決定來迎故,所以,若念佛者,決定往生!」一個跳板一翻轉,「啪!」上了本願船。

 

       發道心的時候怎麼乘本願呢?「像我們這樣的道心,哎呀,無始劫來,生生世世都發過,但是沒有往生,知道道心不能救我,唯有彌陀的本願能救我。」這時候,還是從道心轉到本願。所以,就乘了本願。

發道心時之乘者:
如此之道心,不始於今日,
我過去世生生發,
然未離生死之故,
知道心不能救我,
唯佛願力能救我。

 

       這個是大事!道心不能救你,如果道心能救你,早就救你了。

 

       誰能救呢?唯佛的願力能救你。所以,不顧有道心無道心,唯一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因而不顧有道心無道心,
唯須稱名號、生淨土。
作此想者,即是「乘」也,
此謂之「存」。

 

十四、「無外雜緣得正念故」之事

       這一段,我們非常感激法然上人給我們作了解釋。這段文出自於善導大師的《往生禮讚》。

 

       往往大家都會誤解「無外雜緣得正念」,怎麼誤解呢?就是「我在家裏念佛,你們不要來打擾,你們來打擾了,就是外雜之緣。」電話也把它拔掉,「不要打擾,讓我能有清淨心」。家裏失了火怎麼辦?失了火還要救火,但是又感到很煩惱。「外雜緣」,往往會認為是外面的事情干擾我們。其實,「無外雜緣」是我們內心裏邊正念充足。我們看解釋:

此見他大善,
我心無怯弱也

 

       什麼叫「外雜之緣」呢?念佛之外的雜業雜緣,念佛之外的善行、善事功德,這個外雜之緣不能干擾我。這個叫「無外雜緣」。

 

       就是我念佛之外,見他有大善,「我見某某人,他有大的修行,他有大的善事功德」,但是我心裏邊不感覺到輸他一等。沒有說:「哎呀!像他那樣子,那才殊勝!他才能往生,我這樣的,肯定不行。」如果這樣想,就是「外雜之緣」,失去正念。不這樣想,見他有大善,我心無怯弱,不感覺說:「我比你低一等,我好像往生無份……」沒有這樣的想法。下面舉了幾個例子:

假令見法勝寺九重之塔,
我雖不立一寸之塔,
而無不安之心也。

 

       法勝寺九重塔很高,我自己沒有一點點功德,沒有一點點能力,我連一寸的小塔都沒做出來,但是也不覺得比你做了九重塔的人──比你,好像一比又不安心:「哎!做九重塔,這個才有功德啊!」我們沒有不安心。為什麼?因為一向念佛故,無有不安之心。

又拜東大寺之大佛,
我雖不造半寸佛,
而無卑下之心也。

 

       往往我們很多人,他就不能專修念佛,看人家誦《楞嚴咒》,他就開始有卑下心了,「哎喲!你看看,他能讀《楞嚴咒》啊,我這個怎麼辦?《楞嚴咒》不會讀啊!」起卑下想,「哎呀!他會誦《金剛經》啊,我只會念一句佛,這麼不殊勝啊!」這樣,都是有不安心。看到別人誦經持咒,他自己不是正念充足,反而是內心覺得不安,覺得卑下。這個叫做「外雜之緣,失去正念」──見到念佛之外的雜行雜緣,內心裏面動搖、搖擺,失去正念。

 

       專修念佛之人不如此。為什麼呢?為什麼說我們心裏沒有不安之心,沒有卑下之心,也沒有怯弱之心呢(你看看這三個心,沒有怯弱,沒有不安,沒有卑下)?是誰為你撐著腰呢?是誰為你壯了膽呢?在下面:

稱名之一念,
得無上之功德,決定往生,
如是思定者,
謂之「無外雜緣,得正念故」也。

 

       這樣的善事修行我們雖然沒做,但是我們「稱名之一念」,就得「無上之功德」。其他功德,都是有為有上,「稱名之一念,得無上功德」。《無量壽經》說:「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決定往生,還覺得有什麼不足呢?所以,無有不足。這樣就是「無外雜緣得正念」。

如此信者念佛,
與彌陀本願相應,
與釋迦教無相違,
隨順諸佛證誠也。

 

       像這樣子的內心正念充足,如此的信順,如此思定而念佛,就與阿彌陀佛本願完全相應了,沒有疑惑心了,佛如是說,我們就如是信,這樣就和釋迦佛的教導,也完全不相違背,也隨順了十方諸佛的證誠之語,「某某人,你專修念佛,決定往生!」內心沒有任何疑惑動搖。

 

       這個「無外雜緣得正念」,是要你得到六字名號的功德大寶,你才「無外雜緣得正念」。一個人,怎麼說呢?比如說窮人吧,他自己沒有錢,他看見人家有錢就要流口水,你讓他不羡慕是不可能的;如果他自己很有錢,看見人家有錢,他就不羡慕了,對不對?像大富翁,看見人家的一個山芋,一個地瓜,他就不羡慕了。我們如果獲得了六字名號的功德,瞭解了六字名號是無上功德法寶,那人家再怎樣的修行,你都不會羡慕他。

 

       有一個比喻,叫做摩尼寶珠的比喻。摩尼寶珠是什麼樣的寶珠呢?這個寶珠,小小的一顆,你對它說:「哎!我今天需要一百噸黃金!」它馬上就像下雨一樣噴一百噸黃金出來。它又叫如意寶珠,如你的意,你需要什麼,就下什麼雨,你需要多少,就給你多少,所以叫如意寶珠。要糧食給糧食,要傢俱給傢俱。

 

       我小的時候聽過一個故事,說一個神仙,他有一個小竹筒子,這個竹筒就是一件寶物,要什麼,給什麼。我聽了這個故事,天天想得到這麼一件寶物,想了好長時間,做夢都想得到它。

 

       現在終於得到了──就是六字名號。

 

       比如說我們這個講堂是一個大寶庫,這裏邊有各種各樣的雜寶,有金剛鑽,有紅寶石,有綠寶石,有珍珠,黃金、白銀、赤珠、瑪瑙……各種各樣,璀燦奪目,充滿整個房間。一個窮人走進來,門一打開,「哇!這麼多寶貝啊!」他馬上兩眼放光了。怎麼辦?窮人沒見過錢,趕緊用手去抓,抓了就要跑(怕人家抓住)。但是在這些寶貝當中,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寶貝,就是一顆摩尼寶珠,放在哪裡呢?就放在中間那個臺子上,在那裏放光,他沒有抓到這個。他就算挑出一擔黃金,使出吃奶的力氣,挑了一百五十斤、二百斤,出去也會很快用完的,用完了還會成為窮光蛋;如果拿到這顆摩尼寶珠了,其他的東西都不需要了,都用不著了。這個便於攜帶,需要什麼,就出來什麼。

 

       這顆摩尼寶珠,就代表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功德,其他的種種修行,不過是黃金、白銀、珍珠、瑪瑙的功德,那都是有限的。

 

       所以,我們稱名之一念,得無上之功德,我們不羡慕人家的種種修行。就好像拿到摩尼寶珠的人,他不會羡慕說「我雖然有了一顆摩尼寶珠,但是,隔壁的王某某,他有一顆金戒子,蠻不錯的,我還沒有……」他會不會羡慕?不會啊。你如果想要金戒子,要十個,馬上出來十個,要一百個,出來一百個。如果他還羡慕,說明他不認識摩尼寶珠,不瞭解它,才會羡慕。

 

       這個地方講「無外雜緣得正念」,反過來講,我們不僅不羡慕人家造了九重塔、造了大佛,反而是造九重塔和造大佛的人應該羡慕我們才對。對不對?結果我們都倒過來了,造大塔的人把頭抬得高高的:「嗯!光會念佛,你怎麼行?你應該羡慕我。」我們也被他騙住了,我們還去羡慕他。這兩個人都顛倒了,造塔的人應該羡慕念佛的,而念佛的人應該是坐那裏穩穩當當地專修念佛!這個決定往生嘛!

 

       就像剛才我們講的:你雖然有一塊黃金、有一塊白銀,你當然羡慕人家有一顆摩尼寶珠的人了,怎麼可能人家有摩尼寶珠的人來羡慕你呢?你還在炫耀──有摩尼寶珠的人,他穿得很樸素,他的摩尼寶珠深深地藏在自己身上。另一個人,他沒有摩尼寶珠,發了一點小財,然後就去買來名牌服裝穿上,蹬上漂亮的皮鞋,然後來到有摩尼寶珠的人面前炫耀:「你看我這套服裝!五百塊錢一個扣子,這是一套名牌服裝……」在那裏炫耀。他不知道真正的大富長者是人家拿摩尼寶珠的,「噢!很好!你很富有!你很富有!」真正說起來,他有摩尼寶珠,他不知道,不識。

 

       我們念佛的人,表面看起來也不一定有大學問,只會念一句佛。那個人就跑來炫耀:「你看,你只會念一句佛,我會這個、會那個,比你強多了。」我們念佛的人心中,「對對對,你修行很不錯!你很好!很好!很好!我呢,還是念佛。」深藏不露。深藏不露不是吝法了,因為他現在根機、因緣不成熟,如果根機、因緣成熟,也把摩尼寶珠拿來給他,「也給你一顆。」

 

十五、專修、雜修之事

「餘行可修而不修」,
作此想者,專修心也。
「餘行殊勝,然我不堪」,
作此想者,雖不修亦是雜修心也。

 

       「餘行」,就是除了念佛之外,其他的行持。有能力修,但是不修,這個叫做專修心。為什麼不修?「我念佛一念得無上功德,雖然可以修,也不用修了,也不必修了」,只念佛,完全滿足了,專修念佛,這個就是「專修心」。什麼都不會動搖你。不能修的,當然不修,能修的也不修,那當然只有念佛了。

 

       「餘行殊勝」,他不這樣想;「然我不堪」,「我雖然念佛,但『身在曹營心在漢』」,身體好像在淨土門裏邊,但心在聖道門當中,「哎呀!聖道門的修行很殊勝啊!我是沒有辦法呀,我做不到啊,我才來念佛,我要是做得到,我才不念佛呢,那我一定去誦經、朝山、打坐、拜懺……我一定去修那些……」很多人是這樣的,沒有辦法才念佛了。如果有這樣的想法,雖然你沒有修,也是雜修之心,你的心沒有正念堅固。餘行怎麼殊勝呢?念佛殊勝!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所選擇之行。

 

       念佛的人,如果不瞭解彌陀本願,他有三個看不起:

       第一、他自己看不起自己。

       第二、他看不起自己所修的法門。

       第三、他看不起阿彌陀佛。

 

       他怎麼自己看不起自己呢?「像我這樣的人,怎麼夠資格往生?」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學的法門,一點也不殊勝,就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幾個字,誦經誦咒多好?那個法門才殊勝。」第二個看不起。

 

       第三點,「阿彌陀佛能救得了我嗎?」

 

       這就失去念佛的利益了。

 

       淨土法門是「諸佛之王」阿彌陀佛所成就的。十方諸佛都豎大拇指、出廣長舌相來讚歎。這是佛中第一佛、法中第一法。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