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淨土宗概論》

  1. 第十章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報
  3. 第八章 本願稱名
  4. 第七章 作業行儀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淨土宗相承論釋
  8. 第三章 淨土宗正依經典
  9. 第二章 淨土宗教相判釋
  10. 第一章 淨土宗義概說
  11. 前言.目錄

貳、《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1. 《阿彌陀經》要義(十六)
  2. 《阿彌陀經》要義(十五)
  3. 《阿彌陀經》要義(十四)
  4. 《阿彌陀經》要義(十三)
  5. 《阿彌陀經》要義(十二)
  6. 《阿彌陀經》要義(十一)
  7. 《阿彌陀經》要義(十)
  8. 《阿彌陀經》要義(九)
  9. 《阿彌陀經》要義(八)
  10. 《阿彌陀經》要義(七)
  11. 《阿彌陀經》要義(六)
  12. 《阿彌陀經》要義(五)
  13. 《阿彌陀經》要義(四)
  14. 《阿彌陀經》要義(三)
  15. 《阿彌陀經》要義(二)
  16. 《阿彌陀經》要義(一)

參、《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三)
  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二)
  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一)
  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
  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九)
  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八)
  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七)
  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六)
  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五)
  1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四)
  1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三)
  1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二)
  1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一)
  1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
  1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九)
  1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八)
  1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七)
  1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六)
  1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五)
  2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四)
  2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三)
  2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二)
  2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一)
  2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
  2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九)
  2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八)
  2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七)
  2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六)
  2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五)
  3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四)
  3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三)
  3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二)
  3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一)
  3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
  3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九)
  3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八)
  3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七)
  3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六)
  3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五)
  4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
  41. 《阿彌陀經講義》講義(三)
  4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
  4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一)

肆、《往生論》講義

  1. 《往生論》研究
  2. 《往生論》要義
  3. 天親菩薩之教判思想
  4.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伍、《往生論註》講義  

  1. 再讀《往生論註》有感
  2.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3. 現生不退論
  4. 平生業成論
  5. 佛身佛土論
  6. 凡夫論
  7. 稱名論
  8. 易行論
  9. 願力論
  10. 真實功德之垂救
  11. 一線四點
  12. 淨土宗第一奇書
  13. 曇鸞大師之教判思想

陸、其他

  1. 阿彌陀佛的救度(中英對照)
  2. 《觀經疏》四重判
  3. 《阿彌陀經》「三段要文」之經證、祖釋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往生論》要義

壹、 願生為宗

       《往生論》全稱「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又稱「淨土論」,或「無量壽經論」,菩提留支譯,收藏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全論由〈偈頌〉與〈長行〉兩部分組成,偈頌總攝經義,長行解釋偈頌,以偈頌為主故,題名總稱為「偈」。

 

       「無量壽經」是天親菩薩造論所依據的經典,曇鸞大師釋為「淨土三經」。

 

       「優婆提舍」是梵語音譯,本指佛論議經。天親菩薩依佛經造論,與佛教相應,入佛法相,也稱為「優婆提舍」。此是顯明此論之性質與地位。

 

       「願生」是願生彌陀淨土。

 

       「偈」是佛法之讚美歌,也稱「頌」。

 

       題名的意思是:含有無量壽經論文性質的願生之歌。

 

       「願生」二字是題眼,顯明論之宗旨、目的,反復出現在偈頌與長行中,屢屢強調之。如偈一開始天親菩薩即表明: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接下來說:

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生)偈總持,與佛教相應。

 

       顯明除往生之外無他意。觀國土十七種功德畢,又說:

是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

 

       結論時迴向說:

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總之,本論為天親菩薩表達自己願生,並呼喚一切眾生與他共同願生彌陀淨土為目的,一切皆圍繞此。

 

貳、偈頌大意

       既然名為「願生偈」,當然是以願生為宗旨,但不是單調地說願生,而是以淨土三經為依據,理論地、系統地闡明為什麼要願生,願生的淨土是怎樣的淨土,願生的原理、方法及利益等等,以此勸導眾生共同往生,所以得名「優婆提舍」。

 

       偈頌共二十四首,總分四重:

 

       第一重,即第一偈: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天親菩薩先說明他自己一心願生彌陀淨土。

 

       第二重,即第二偈:

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

 

       天親菩薩說明他為什麼願生彌陀淨土?是依據淨土三經了知彼佛及其淨土是真實功德之相,隨順釋尊之教敕而願生。

 

       第三重,即第三至二十三,共二十一偈。說明淨土是怎樣的真實功德之相,以及如何生起願生之心,賦予「願生」以系統之理論。分三方面:

       先觀察其淨土之德有十七種,欣慕其為第一義諦妙境界相而願生。

 

       再觀察彼佛八種功德,了知彼佛不可思議本願力,願生稱名者皆得往生,速疾成佛;因而一心歸命於彼佛之救度而願生。

 

       再觀察菩薩四種功德,這是先往生者擁有的功德,形同自己往生之後的情形,因而樂習而願生。

 

       國土為往生之處所,佛為往生之強緣,菩薩為往生之示範。觀此三種真實功德之相,能生清淨願往生心。

 

       第四重,最後一偈:

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如是彼佛救度能令遇者無空過,所以不但我自己願生,並詳細說明之,盼望一切眾生與我同生。

 

       以圖表示:

 

 

       天親菩薩根據淨土三經釋尊之教說,了知彌陀淨土是第一義諦妙境界相,以彼佛願力為強緣,願往生者皆得往生,速得菩提,因而歸命彼佛救度,稱念彼佛名號而願生彼佛淨土;並呼喚一切眾生共同往生。此即願偈之大意。

 

參、《往生論》四要偈

       根據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以願偈配五念門,並配通常之三分,如圖(《往生論註要義》第三頁):

 

       進一步凝練,則成四要偈,如圖:

 

 

       首尾二偈含四念門,中二偈為觀察門。本來觀察門大分國土、佛、菩薩三種、細別有二十九種功德莊嚴,根據〈淨入願心章〉之釋,此二十九中功德莊嚴一一攝入於「觀彼世界相」之「清淨功德」及「觀佛本願力」之「不虛作住持功德」,故以此二偈為要,總攝觀察門故。

 

       此四要偈之關係,首一偈是天親菩薩申明自己歸命願生,次一偈說明所願生之安樂國是怎樣的國土,次一偈說明所歸命之佛是怎樣的佛,最後一偈迴向眾生共同往生彼國。

 

       又最初一偈為自利,最後一偈為利他;中二偈擔荷前後,正是能夠自利利他之所在。然依報攝於正報故,以佛本願力為根本。也就是天親菩薩觀知彼淨土是如此的清淨超越、彼佛有如此之本願力故,而一心歸命願生;亦同時因為佛有如此本願力故,而普願眾生共同往生,顯示出淨土門之自利利他皆是佛力。由此可知,「觀佛本願力」一偈正是理解全論的眼目所在。

 

       立足於「佛本願力」的高度,通覽全論,如乘飛機俯視群峰,無有礙障。即如一般視為難行道內容的奢摩他、毗婆舍那等,無一不是依據於佛本願力而成就。

 

       曇鸞大師撰《往生論註》解釋《往生論》,根本上正是依據此偈。如《論註》開宗明義即指此論為易行道之書,是根據此偈「遇無空過者」。解釋易行道之所以易在於佛力,是根據「觀佛本願力」。《論註》結論舉出彌陀三願證明眾生速得菩提在於彌陀本願力,是根據此偈說佛本願力「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而中間釋義時,或說「願往生者,皆得往生。」或說「但令不誹謗正法,信佛因緣,皆得往生。」或說「十念業成。」或說「不斷煩惱得涅槃分。」都是在說明佛本願力令遇者無空過,皆得往生。而解釋觀察門二十九種功德莊嚴時,〈上卷〉釋偈頌,一一徵之「佛本何故起此莊嚴?」此是觀佛當初之本願;〈下卷〉釋長行,一一徵之「此云何不思議?」而觀之於佛之本願力。故雖說觀二十九種功德,一一皆歸宗於觀佛之本願,以及本願成就之力。

 

       誠然,《往生論》為純然佛力之教、易行之道。但佛本願力究竟是如何產生其不虛作住持功德之作用呢?或者說,在理解安心上雖然知道有佛本願力可靠,落實到個人修持上,究竟怎樣才是靠上佛之本願力?

 

       本偈出現一個關鍵性的字——遇。若不遇佛本願力,則空然而過;若遇佛本願力,則無一空過。遇是交會,當眾生心與佛本願力交會時,即被佛所救,無一遺漏。對此,天親菩薩個人的答案是「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也就是通過了知彼佛本願力,產生歸命願生之心而稱念彼佛名號,即是「遇」。可知名號正是佛與眾生交集之點,如同兩物焊接之處,佛本願力垂現名號,眾生心口稱念,彼此不離。不僅本偈,所有三嚴二十九種功德莊嚴,也皆通過名號與眾生發生交集,不然此土穢染眾生又如何能夠攀緣彼佛淨土呢?

 

 

肆、 《往生論》樞機

       偈言:

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

 

       《論註》釋此偈有二重意義:一、成優婆提舍名。二、成上三門,起下二門。

 

       也就是天親菩薩依此偈宣示本論能成「優婆提舍」之名。又此偈成立禮拜、讚歎、作願三門,生起觀察、迴向二門;若無此偈則上三門不能成,下二門無法起。可知此偈貫穿於五念門及全論,如同人身有筋絡而連持奔走、門戶依樞軸而轉動開合。

 

       就此,《論註》「何所依」、「何故依」、「云何依」的「三依釋」具有很深的理論意義,但這裏我們不妨稍換一個角度來淺顯地說明。

 

       天親菩薩一開章即明示自己一心歸命稱名願生,這在天親菩薩自己當然不需要解釋,可是要成為「優婆提舍」之名,必須給出佛經的理由,所以說「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由此說明,天親菩薩於無量法門中選擇往生淨土、於十方淨土中獨願西方極樂、一切諸佛中歸命彌陀一佛,並不是個人無來由的專愛,而是依據經中佛說,此佛及淨土對於我是真實功德之相,故我歸命、稱名、願生,「禮拜」、「讚歎」、「作願」三門於是成立。具體開展其真實功德是如何之相,生起「觀察門」。此真實功德之相不僅對於我一人如此,而是對於所有的眾生皆平等如此,所謂「遇無空過者」,因此我作論說偈,誠然一切眾生與我共同往生,即是「迴向門」。

 

       如上,從教門來說,五念門皆依「真實功德相」一句而成立;又從行門來說,五念門亦因此一句而成就,因彼佛真實功德而成就行者真實功德故。且從語便,而說成上三門、起下二門;實則由彼佛真實功德,通起五門之行,通成五門之德。

 

伍、 三嚴之妙相

       所謂「真實功德相」,展開則成為淨土之三嚴二十九種,即國土莊嚴十七種,佛莊嚴八種,菩薩莊嚴四種。國土莊嚴名器世間清淨,佛八德、菩薩四德名眾生世間清淨。又國土名依報,佛、菩薩名正報,以佛為主,菩薩為伴。

 

       國土莊嚴之十七種中,初之「清淨功德」、「量功德」、「性功德」是顯其「體」;從「形相功德」到「雨功德」之六種功德是說其「相」;從「光明功德」到「一切所求滿足功德」之八種功德是明其用。

 

       國土之三種體功德之中,最初之清淨功德總攝全體,是故〈淨入願心章〉以此二十九種全體攝入一法句,一法句即是清淨句;此清淨開展為器世間與眾生世間兩種,器世間含攝國土之十七種,眾生世間含攝佛八德、菩薩四德,是故皆總攝於冠頭「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之「清淨功德」。

 

       佛八德之中,座、身業、口業、心業功德,直接屬於佛;大眾、上首、主功德是以眾顯佛;最後不虛作住持功德是顯佛力之功用。此不虛作住持功德更與上之清淨功德之智德相對,總攝二十九種之所有用德。依〈淨入願心章〉,三嚴二十九種當體總攝於「願心莊嚴」,此願心乃是偈頌之「觀佛本願力」之本願,不虛作住持功德之中總攝三嚴。

 

       是故三嚴之德總攝於清淨功德之「智德」,與不虛作住持功德之「悲德」,此二德成為智慧之體與慈悲之用,自利利他之二德。《論註》釋「真實功德相」之「真實」為「不顛倒」、「不虛偽」,又以如來是「實相身」、「為物身」,也是本於以「清淨功德」與「不虛作住持功德」總攝三嚴之德。

 

       菩薩四德與佛八德相對,顯出伴德;初二偈說明行相,後二偈說明行事。

 

       在此三嚴二十九中之淨土莊嚴,從體德上來說總攝於清淨功德,依正主伴當體皆是真如實相之展現,此境界《論》說為「蓮花藏世界」、「第一義諦妙境界相」、「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後來善導大師說為「涅槃界」、「報土」。

 

       又,在用德上攝為不虛作之本願力,曇鸞大師《讚阿彌陀佛偈》說:

妙土廣大超數限,自然七寶所合成;
佛本願力莊嚴起,稽首清淨大攝受。

 

       善導大師說:

觀彼彌陀極樂界,廣大寬平眾寶成;
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體用二德具攝於名號,所以《讚阿彌陀佛偈》讚歎淨土三嚴之冠頭舉出「南無阿彌陀佛」,善導大師由「阿彌陀佛」開出人法、依正。由此實相身(清淨功德)、為物身(不虛作功德),皆是一名號之德用。

 

       由此可以看出,彼佛淨土依正一切功德收於三嚴二十九種、三嚴二十九種收於「清淨」及「不虛作」體用二德、「清淨」及「不虛作」體用二德收入名號之教理體系。

 

圖:

 

 

陸、 偈頌與長行之比較

       偈頌總攝經義,長行解釋偈頌,偈頌與長行是能釋與所釋的關係。一般能釋對於所釋如同濃縮品的稀釋放大,但本論之偈頌與長行並非簡單如此,而是各有性格、各有側重、互相交織,成為一體。

 

       這大致說來,偈頌是表達一心願生之「願」,長行是開示五念門行之「行」;偈頌重在自督,長行重在教他。

 

       總共二十四行願偈之核心在第一偈,天親菩薩說明他自己「一心願生」,此後的內容皆是此一偈的展開,說明為何願生,並將此願生擴展於眾生。所以正如「願生偈」的題目所標示的,這正是天親菩薩發自內心的喜悅而純然的願生淨土之歌。同時如《論註》所明,偈頌固然在說明一心之「願」,但其理論結構卻是含著長行所開示的五念門之「行」,是願行具足之願,不過畢竟以是「願」的面目表現。《論註》引經說明「願往生者,皆得往生。」說的正是這種具行的願,可知天親菩薩所說「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本身即為願行具足、因果圓滿,而沒有欠缺的。由此,善導大師解釋「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時,說到「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意義完全一致。那麼此後二十三行偈之意義又何在呢?一是由此「一心願生」而必然地引發對所願生之國、所歸命之佛的盡情歌讚,再者預存教示眾生與其同生之意,留待長行展開。

 

       如果天親菩薩只是自我表達願生,則即使再怎樣地具足「行」的內涵,但以幽微難解故,眾生也難以得到利益。接下來的長行負有教示眾生如何同發此願、同生淨土之責故,故解釋偈頌則詳細展開為五念門行,但此行毫無疑問也是願行具足之行,如第一禮拜門即表明「為生彼國意故」,不過長行仍然是側重「行」的表達。至於如何由五念行而起一心之願,長行則說為「云何觀?云何生信心?」,詳細我們留待下面討論。

 

 

柒、 一心之意義

       《往生論》對心的表述極其豐富,偈頌說「一心」,長行則說「信心」、「柔軟心」、「大悲心」、「遠離我心」、「遠離無安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無染清淨心」、「安清淨心」、「樂清淨心」、「妙樂勝真心」、「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等等。

 

       雖然有這種種的說相,看起來很繁複,但只要關注到長行是在解釋偈頌,又偈頌為天親菩薩表達自我之心行,而長行乃是教示眾生與其同行,則長行所說之種種心不過是偈頌「一心」之展現,為「一心」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立場之「轉名」,也就是此一心轉而稱為種種心。因為一心畢竟過於簡略,其豐富廣大之內涵需要呈示,以令眾生瞭解而依行。茲從體、相、用三方面說明之。

 

       既說一心,心不孤起,一心依何為體?依佛名號為體。偈說「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一心」為能歸,「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所歸,能歸以所歸為本質故。《論註》言「以佛名號為經(淨土三經)體」,天親菩薩既依修多羅(三經)真實功德相(佛名)而發心,能所一體故,其心全然一句佛名,故以佛名為體。

 

       既依佛名為體,佛名是何趣向?為何目的而示現?為令眾生往生彼國故。偈說「願生安樂國」。

 

       故知一心依佛名號為體,此是性體,亦即一心之本質;又以願生為體,此是宗體,亦即一心之歸趣。如《觀經疏》說「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

 

       佛名為體、願生為趣之一心是何等相?有二種相,一者自利,二者利他。就自利說為「信心」,就利他說為「大悲心」。此大悲心遮詮為三種遠離心,略為無障心;表詮即三種清淨心,略為妙樂勝真心。自利利他,決定往生無疑悔故,憐 愍一切眾生故,說為「柔軟心」。

 

       既言自利利他,有何力用?達何功效?由此一心起五念門行,復因一心五念證五功德果乃至一菩提果。

 

       如何一心能起五念?一心以佛名號為體故,名號本具五念門行,因之一心能起五念。佛名為萬德之所歸,能起人歸命,是禮拜門;彌陀萬德洪名,諸佛之所稱讚,即讚歎門;為欲眾生往生所成就之名號故,具作願門;總含依正主伴佛、菩薩、國土三嚴一切功德故,具觀察門;攝取十方眾生無所遺故,具迴向門。所歸佛名具五念故,能歸一心也具五念,能所一體故。

 

       故知一心、願生心、信心、柔軟心、大悲心、無障心、勝真心,皆同一體性(名號)之不同說示,此心即是淨土門他力大菩提心,能起五念行,速證菩提果。

 

       表示如下:

 

 

捌、長行略解

       〈長行〉以五念門解釋〈偈頌〉所含之義理,修五念門行,得往生淨土五功德果,並進而得菩提一果。

       《論註》分長行為十章。如圖:

 

 

       第一章願偈大意。文云:

此願偈明何意?示現觀彼安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願生彼國故。

 

       先總的說明二十四行偈頌之大意,在於「觀見願生」。「觀彼安樂世界」是依偈頌「觀彼世界相」,「見阿彌陀佛」是依偈頌「觀佛本願力」、「願見彌陀佛」,「願生」含自己願生及共眾生願生。由觀見彼世界清淨、彼佛本願力不可思議,而願自他往生。

 

       第二章起觀生信。觀為發起、開端,故說「起觀」,信心從觀而生,故說「生信」。起觀是為了生信,起觀就能夠生信,所以說「起觀生信」。文云:

云何觀?云何生信心?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讚歎門,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迴向門。……

 

       此章承接上章而來。既然說觀見願生,那麼怎樣觀?又怎樣通過觀而生起願生必生的信心?

 

       然而回答的時候,卻舉出五念門,這是因為由觀察一門必然生起餘四門故。

 

       第三章觀行體相。

 

       此是承接前章「云何觀」而來。五念門行中,別說觀察門一行,稱「觀行」;然而對於能觀的方法絲毫不說,只是專門詳說所觀之境,也就是所觀之「體」與「相」。體者,器與眾生二體;相者,二十九種莊嚴相。此體相不過開合不同。若依「體相用」而論者,體者如來功德,相者如來一實功德顯說為二十九種莊嚴相,用者如來自利利他。如 《論》說:

示現如來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

示現如來自利利他功德莊嚴次第成就。

 

       第四章淨入願心

 

       如上所觀二十九種功德莊嚴,隨順法性,通體清淨,總攝入法藏菩薩之「願心莊嚴」,因淨故果淨,顯明如來願力為根本。此章為上章之總結提示,共同解說觀察門。

 

       第五章善巧攝化。

 

       從此至第八章共四章解說迴向門。五念門中,禮拜、讚歎、作願三門皆只在第二章「出五念門」時簡略解釋,而觀察、迴向二門特別予以詳細解說。這是因為觀察門重在信解,依之而起餘各門之行故;迴向門為建立淨土大乘法門菩提心之基礎故,皆有賦予理論之必要,詳加解說。禮拜、讚歎、作願三門側重在行,本身即簡明故。

 

       菩薩修行,心遊空慧而起大悲,廣行六波羅蜜,以己功德回施一切眾生共向佛道。然而這是難行道,於凡夫眾生非為巧便。今只需修五念門行,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以佛力故,稱為巧方便。以迴向利他故,改前「善男子、善女人」稱為「菩薩」。文云:

何者菩薩巧方便迴向?菩薩巧方便迴向者:謂說禮拜等五種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是名菩薩巧方便迴向成就。

 

       《論註》釋:「彼佛國即是畢竟成佛道路,無上方便也。」願往生者皆得往生,往生者皆速成佛故,善巧攝化無過於自己願生、勸他願生。

 

       第六章離菩提障。

 

       既依佛力巧方便迴向成就,自然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

 

       第七章順菩提門。

 

       既然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自然得三種順菩提門法滿足。

 

       第八章名義攝對。

 

       將前二章所說種種心加以總結提煉為「慈悲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使更加簡明。

 

       第九章願事成就。

 

       說明四種心、五念門行能生清淨佛國土,所願之事達成。

 

       第十章利行滿足。

 

       說明修五念門行,往生淨土得五功德果,進而得菩提之一果,自利利他之行德滿足。

 

       長行十章之結構,第一章是總綱,說明願偈之大意在於「觀見願生」。特別就「示現」二字,其意為教示、顯現,而貫下三句,即示現觀彼安樂世界、示現見阿彌陀佛、示現願生彼國。那麼是如何示現的呢,由第二章問起並簡略回答,第三章以下予以詳釋。故第二章為成上起下。第三章至第十章為第一章之詳細展開。第三、四章是呼應第二「起觀生信章」之「云何觀」,明「起觀」。其中第三章為第一章「示現觀彼安樂世界」一句之展開,第四章為第一章「見阿彌陀佛」一句之展開。第五至第十章是呼應「云何生信心」,明「生信」,也是對第一章「願生彼國」一句之展開;其中第五至第九章為因,第十章為果。

 

 

玖、 五念門之次序及觀察門之意義

       五念門即:一、禮拜門。二、讚歎門。三、作願門。四、觀察門。五、迴向門。觀察門列為第四,〈長行〉解釋說:

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

 

       就此不免疑問:

       一、關於觀察門之位次。

 

       〈長行〉第一章「願偈大意」說:

此願偈明何義?示現觀彼安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願生彼國故。

 

       第二章「起觀生信」說:

云何觀?云何生信心?

 

       皆顯明以觀察門為首,由觀察而生歸命願生之信心。但五念門中觀察門列為第四,在作願門之後,這是什麼原因?

 

       這是因為觀察本身有信前與信後的不同,信前起觀能夠生信,信後修觀能增法喜法樂。《論》說「受用種種法味樂。」《論註》言:「種種法味樂者,毗婆舍那中,有觀佛國土清淨味、攝受眾生大乘味、畢竟住持不虛作味、類事起行願取佛土味。」

 

       天親菩薩於偈頌一開始即表達自己歸命願生的信仰,所說之觀乃是信後之觀,五念門採取由表及裏、由粗至精、由自及他的次序,先說身業歸命禮拜門,次說口業稱名讚歎門,再說意業作願門,再說智業觀察門,最後方便智業迴向門。同時由於信仰的一體性,每一門自含五門之意義,不過為了表達方便分說而已。

 

       而在「願偈大意」及「起觀生信」章中,是為了顯明五門生起之最初次第,故以觀察為首,因觀察國土、佛、菩薩真實功德而發起歸命願生之心,又由此願心意業發動身口二業之禮拜、讚歎,最後由己身擴及到其他眾生。五門的次第為:一、觀察門。二、作願門。三、禮拜門。四、讚歎門。五、迴向門。

 

       後來善導大師《觀經疏》「深心」釋中立五正行,便是依行業本身的性質與功用順次展開,首置「讀誦」,由讀誦而起「觀察」,由觀察信解而「禮拜」、「稱名」、「讚歎供養」。可以看出是依據天親菩薩的五念門有所增減。第一讀誦正行,相當於論中「我依修多羅」一句。分讚歎門為「稱名」及「讚歎供養」二種正行;這是為了突出稱名,強調「順彼佛願」之「如實修行相應」。減略作願門、迴向門,將之攝於「迴向發願心」當中。

 

圖表(五念門與五正行之比較)

 

 

       二、既說「智慧觀察」,又說「如實修行毗婆舍那」,聞思修三慧中當屬修慧,然而這對一般人而言是難行道,何以易行道的教典會出現如此難行的內容?

 

       這是因為淨土法門廣大,等攝一切上中下根之故。龍樹菩薩《易行品》側重在說明其接引下根之易行,天親菩薩則說明了三根普被,上根也在其中。觀察通於聞思修三慧,上根者不妨三慧齊修,中下根人則以聞思為主。

 

       雖通三慧,重在聞思。所以《論》中只是詳說所觀之境而絲毫沒有說到能觀的方法。又所觀二十九種功德莊嚴當中,很多都是聞思信解的內容,特別總攝二十九種功德莊嚴之「清淨功德」與「不虛作住持功德」,所言「觀彼世界相」、「觀佛本願力」皆特別標明「觀」字,也都屬於聞思信解的內容。如是觀察,即是觀知、觀解,以聽聞如此不可思議清淨莊嚴功德,而思慕欣求、仰投歸命,即稱為「觀」。這是任誰都能做到的。

 

       《論註》在解釋觀察三嚴二十九種功德時,也都是從聞思信解方面入手,偶爾附帶說到「若欲觀座,當依《觀無量壽經》」等。善導大師疏釋《觀經》之「觀」也是通於三慧而重在聞思。如言:「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彌陀名號得生。」這些與《往生論》觀察門的意趣皆是一致。

 

       問:觀知、觀解之「觀」,與聞其名號的「聞」,有什麼不同?

 

       答:從名號功德、念佛三昧一邊說為「聞」,而從二十九種莊嚴、觀佛三昧一邊說為「觀」。然而二十九種莊嚴,全體是一句名號;而所謂的「聞其名號」,也是聽聞名號所具含佛、菩薩、淨土廣大莊嚴功德之自利利他,由此發起信心。所以二者相同。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何《觀經》說十六觀,最後卻結歸於念佛。蓋所謂的觀,不過是成就「聞其名號」而已。如同旅遊業者介紹某地美好風光以吸引遊客,一邊口頭宣講,一邊展示圖片,對受眾來說,觀也是聞,聞也是觀,並非全然分開。聽聞淨土之莊嚴、名號之功德,心中隨分浮現其境、信受不疑,約義為聞,約境是觀。

 

       問:散心聞思的觀是不是如實修行毗婆舍那?

 

       答:雖是散心,但因為所觀物件真實不虛故,得成毗婆舍那如實修行。

 

壹拾、 迴向門與菩提心

       菩提心為大乘佛法之根本,淨土法門自然也不離菩提心,但以淨土法門普遍攝受的下根眾生,要靠自力發起普度一切眾生共成佛道的大菩提心顯然不切實際。難發易退故,龍樹菩薩已先指明彌陀本願稱名、易行疾至不退的易行道。那麼做為易行道的淨土法門,其菩提心的內容又是如何呢?《易行品》並沒有說明,如今天親菩薩在《往生論》長行解釋迴向門時,作出了具體的規範,以「修五念門行,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即是淨土門之菩提心、菩薩行。因為「巧方便迴向」、「離菩提障」、「順菩提門」,成就「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能生清淨佛國土。」

 

       只需修五念門行,不必修艱難的六度萬行,是行方便;只需發願生淨土,不必歷劫在穢土度眾生,是願方便。又自願生淨土,是自行方便;願他生淨土,是化他方便。依佛願力,願生定得往生,往生速疾成佛,是究竟方便。

 

       下根眾生,若依自力雜毒雜善,不具巧方便、不成迴向、有菩提障、違菩提門,菩提心不能成就。今依佛力故,得成巧方便迴向、離菩提障、順菩提門,成就智慧心、勝真心,能生淨土,速疾成佛。

 

       雖說「修五念門行,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推根歸本是因為阿彌陀佛因地已發願救度十方眾生、果上已成就攝取一切念佛眾生往生彼國之願力,行者不過因順佛願力故,自利利他,故成巧方便迴向。如同大船已成,只需呼人同乘大船、共渡彼岸。

 

       淨土門他力菩提心義,依《往生論》「巧方便迴向」而確立。

 

壹拾壹、 讚歎門與稱名

       論言:

云何讚歎?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問:既是稱名,何故不說稱名門,而說讚歎門?

 

       答:一、為顯彌陀萬德成名,名即萬德,稱名即是稱德,故說讚歎。二、為簡別稱名之如實、不如實,如實稱名即成讚歎,不如實稱名不成讚歎。論所說稱名為如實稱名,故說讚歎。

 

       問:如何是如實修行相應稱名?

 

       答:「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之稱名,就是如實修行相應稱名。如實者,如名號本來所具真實之德,無有損減。

 

       問:彼如來光明智是何等相?彼如來名是何義?

 

       答:《論註》說彼佛光明能破一切無明,能滿一切志願;彼佛名號是實相身、為物身。善導大師綜合《阿彌陀經》及《觀經》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是彼如來光明智之相。稱名而信知被彼佛光明攝取不捨,是如實修行相應。

 

       善導大師又解釋第十八願及其成就文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稱名而知必得往生,是如實修行相應。

 

       如實修行,本來是極樂世界諸大菩薩所行境界,如《論註》解:「體如而行,即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以凡夫身,稱名之外雖修任何妙行皆是有為造作,非如實修行。稱名之所以能成如實修行相應,是因為名號本身即是真如本體,《論註》所謂「實相身」。如彼名義稱名,即是「體如而行」。名號是阿彌陀佛萬德所成,絲毫非凡夫造作,所以說「即是不行」;同時彌陀佛名是「為物身」(為了利益眾生所成),稱名能獲彌陀萬德,所以「不行而行」。如此「名如實修行」。

 

壹拾貳、五念門之中心

       就五念門,或說上根者修止觀為中心,下根者以稱名為中心,但終歸還是以稱名為中心。這就如同《觀經》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但終究是歸於念佛三昧。試明如下。

 

       五念門之最後迴向門是將餘門所修之德迴向眾生故,別無自體,攝於前四門;又最初禮拜門為表達信仰之意識,如《論》言「為生彼國意故」,故非正修。故雖五門,言其正行之體唯是讚歎、作願、觀察三門,故《論》長行釋此三門一一說「如實修行」。

 

       就讚歎、作願、觀察三門,讚歎門是稱名,作願門是一心願生淨土,觀察門是觀察佛、菩薩、國土三種莊嚴功德。

 

       以稱名為「如實修行」,此一如實修行義含兩種:如實修行奢摩他(止)、如實修行毗婆舍那(觀)。欲如實修行奢摩他,須作願往生彼國,即是作願門;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須智慧觀察彼國三種莊嚴功德,即是觀察門。故知讚歎門為總,作願、觀察為從總門中別開之子門。

 

       若不願生,不成如實讚歎,如實讚歎必願生故,開作願門;若缺觀察,不知所讚真實功德相故,無由願生,故開觀察門。

 

       名號本身能止一切惡故,是體具之止;名號本身具含國土、佛、菩薩三嚴功德,是體具之觀。名號體具止觀故,以稱名為本,作願、觀察為稱名之體具——自體法爾具備之德目。稱名本來為願生故,念念稱名即具作願行;願生必欣淨土之莊嚴故,念念即具觀察行。

 

       由觀察而願生,由願生而稱名,故以稱名為所歸;由稱名而滿其所願,得生向所觀察之莊嚴淨土,故以稱名為全功。

 

壹拾三、五因與五果

       與五念相對,最後〈利行滿足章〉舉出五果門:

       1. 近門:往生淨土即接近阿耨菩提果之意。

       2. 入大會眾門:既入淨土即是入如來大會眾之數。

       3. 宅門:已入大會眾之數,心得寂靜,猶如歸家安住,譬喻止觀之行成就之相。

       4. 屋門:既入宅內,如同在此屋宇之內飲食,愛樂淨土之莊嚴。

       5. 園林遊戲地門:往生淨土,證阿耨菩提之果,觀察一切苦惱眾生,而回入生死園、煩惱林中,示現種種應化身,以教化眾生為自己之娛樂,猶如在園林中遊戲。譬喻淨土菩薩救度眾生之事。

 

       前四門是自利之德,第五門是利他之德。雖說五果之功德漸次成就,然而這是一時的施設,原因是依五因之二利圓成而入淨土,其所約對之五果不可能有漸成之理故。是故五果並不是對五念,乃是為了顯明五念因之力用,將往生成佛之一果分為五種來示現而已。

 

       特別將最後之結論:

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與不虛作住功德之偈: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二者比對,更對照〈淨入願心章〉:

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可知彼佛淨土乃是往生即成佛之境界,以一法故、清淨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國土十七種德全體是佛境界,菩薩四德亦全體是佛德之流現,以成佛而示現為菩薩度生之事。其成佛之因雖說為五念門,推根歸本在於佛之本願力。《論註》舉出第十八願「稱名往生」、第十一願「往生成佛」、第二十二願「成佛度生」說明之。

 

壹拾肆、《往生論》與淨土三經

       《往生論》三次提到「無量壽經(修多羅)」:

       一、 題名「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二、 偈頌畢,言「無量壽修多羅章句,我以偈頌總說竟。」

       三、 論終言「無量壽修多羅優婆提舍願生偈,略解義竟。」

 

       此「無量壽經」曇鸞大師解釋為「淨土三經」,即:

       一、 王舍城所說無量壽經——無量壽經

       二、 觀無量壽經——觀經

       三、 舍衛國所說無量壽經——阿彌陀經

 

       故《往生論》稱為「三部通申論」,歷代三經釋家皆以此論為指導;三經當中主要是依據大經,特別是依第十八願為核心。

 

       從願文「至心」開出禮拜門,龍樹菩薩《十二禮》言「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依「信樂」開出觀察門,《論》言:「云何觀?云何生信心。」《論註》明「起觀生信」。依「欲生我國」開出作願門,因阿彌陀佛因地發願欲眾生往生彼國故,方有今日行者願生,《論註》言「願生有宗」。依「乃至十念」開出讚歎門,順彼佛願之稱名為如實修行故。依「十方眾生」開出「迴向門」,因彌陀已發願救度十方眾生故,今日行者迴向眾生共同願生彼國,稱為「巧方便迴向」。

 

       特別就觀察門,總攝三嚴二十九種歸入不虛作住持功德之願心莊嚴,其核心是依《大經》第十八願;由觀察而生歸命願生之信心,落實於稱名一行,其攝化是依《觀經》由觀佛入念佛;先觀國土德,再觀佛德,再觀菩薩德,其次第乃是依《阿彌陀經》,先示往生之處所,再示往生之強緣,再示生後之得益。

 

       又就偈頌之核心,亦即第一行偈天親菩薩之自督,乃是依據於三經之結經的《阿彌陀經》,顯明「一心稱名」為五念門行之歸宗的絕對價值;對照「觀佛本願力」一偈,則後來善導大師依之開創淨土宗之根本思想——「本願稱名」,早於此《論》見其端倪。這對淨土行人皆是難得的啟示。

 

壹拾伍、《往生論》與《易行品》

       在淨土教理史上,天親菩薩《往生論》為龍樹菩薩《易行品》之連續,但更為鮮明、更為系統。

 

       單從題名可見兩部教著特色不同之一斑。一標顯「易行」為旗幟,明大乘菩薩道此土現生入不退轉地有難有易,應當捨難取易,歸入彌陀本願稱名,進而求生彌陀淨土;一直明「願生」為宗旨,示一心歸命,起五念行門,畢竟得生。也就是《易行品》採取的是含蓄的方式,做漸進式引導;而《往生論》(願生偈)則是直露無遮地宣示淨土門的本旨。至於二者的本質,完全一致,不論「易行」還是「願生」,都以「彌陀本願稱名」為教體。

 

       又從行法上,龍樹菩薩本願取意文簡單列明「念我」、「稱名」、「自歸」,沒有做詳細的解釋。天親菩薩在《往生論》則將之系統展開為五念門行,並賦予種種理論。

 

       由本願取意文之「念我」開出觀察門,「稱名」開出讚歎門,「自歸」開出作願門;又由讚彌陀偈往往說「稽首禮」、「歸命禮」而開出禮拜門,由最後之迴向偈開出迴向門。

 

       何以得知從「念我」開出觀察門?此「念我」龍樹菩薩自己解釋說:

人能念是佛  無量力功德  即時入必定  是故我常念

 

       天親菩薩以「佛本願力」解讀「無量力」,以國土功德、佛功德、菩薩功德之「三嚴二十九種」解讀「無量功德」。龍樹菩薩也說「阿彌陀佛本願如是」,〈彌陀章〉讚偈也開此無量功德為佛德、眾生德、國土德。又龍樹菩薩以「無量力」與「無量功德」是一體不分之物,合為一處「無量力功德」;天親菩薩也以三嚴二十九種功德為「願心莊嚴」,而歸入不虛作住持功德之佛本願力。二者全然一致。

 

       《論》將讚歎門、觀察門、作願門一一釋為「如實修行相應」,這是承順並進一步顯明龍樹菩薩本願取意文「阿彌陀佛本願如是」的「念我、稱名、自歸」之故。

 

       再取全《論》對比龍樹菩薩本願取意文之教、行、果三法關係,可知:偈頌是「教」,主要在敷演彌陀本願教理,建立「彌陀本願力,為真實功德」之理論,相當於龍樹菩薩「阿彌陀佛本願如是」一句之展開;長行開五念門是「行」,相當於「念我稱名自歸」之展開;五功德果及一菩提果是「果」,相當於「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展開。

 

       如上可知,一部《往生論》為龍樹菩薩本願取意文的展開,根本精神完全一致,表述方法有所不同。

 

       一、在體裁上,《易行品》為龍樹菩薩論一般大乘修行十地階位之《十住論》中所夾帶之一品,《往生論》為天親菩薩為顯明淨土宗旨單獨所造之論,可見龍樹菩薩時代之淨土教法在整個大乘佛法中仍呈含蓄之貌,經由天親菩薩而現顯獨立的形態。

 

       二、在切入上,龍樹菩薩是就一般大乘佛法此土之修行,如何達至不退轉為目標,而展開彌陀淨土之教說;天親菩薩則直接就往生彌陀淨土為目標展開議論,《往生論》開章即言: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國

 

       龍樹菩薩是採取迂回導引的方式,而天親菩薩則採取開門見山的方式。

 

       三、在依據上,《易行品》簡要提出「阿彌陀佛本願」,更無餘言;《往生論》於標題先出「無量壽經」名,又於偈中宣明「我依修多羅 真實功德相」等,即是以淨土三經為大背景加以廣泛開演。

 

       四、在形式上,《易行品》採用單點、直線式的表達,單點即「本願」,直線即「念佛——成佛」,也即本願稱名為因,不退成佛為果;《往生論》則將此本願核心教理予以系統理論化,將念佛成佛之直線擴展為結構性,即修五念門為因,得五功德果,最後得一菩提果。

 

       五、在教相上,《易行品》比較通途法門之難行,側重說明彌陀淨土法門之易行,開出下劣凡夫得救之道;《往生論》則進一步說明此易行並非僅僅為下劣凡夫所設,其中含有大乘菩薩道之豐富內涵,即使高級菩薩也不出其外。也就是說《易行品》側重在說明淨土法門之「易」,而《往生論》在易的基礎上,顯現法門「勝」的一方面。

 

       當然《易行品》之易,同時也是勝,即僅以稱名之易行,現生速得不退菩提之果,豈非殊勝;而《往生論》之勝,同時也是易,即本來屬菩薩之勝行、勝果,凡夫五念行也可得之,豈非容易。易且勝,勝且易,為何?因為本願稱名。

 

       六、在化導上,《易行品》為從一般大乘佛法中,剝離出淨土法門,尚處於一種消極自立的狀態;《往生論》更進一步,導一般聖道修行歸入淨土法門,呈現出積極立人的趨向。

 

       以上可知,天親菩薩完成了淨土法門從夾帶到獨立,從迂回到直接,從消極到積極,從自立到立人,從本願一點到淨土三經,從單一性稱名到結構性五念,從下濟劣等凡夫到上包高級菩薩之偉大功績。經由龍樹、天親二菩薩,彌陀淨土法門遂以純澈而完整的姿態躋身於印度大乘佛教之大舞臺,如同璀璨之星,萬人共仰。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