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淨土宗概論》

  1. 第十章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報
  3. 第八章 本願稱名
  4. 第七章 作業行儀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淨土宗相承論釋
  8. 第三章 淨土宗正依經典
  9. 第二章 淨土宗教相判釋
  10. 第一章 淨土宗義概說
  11. 前言.目錄

貳、《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1. 《阿彌陀經》要義(十六)
  2. 《阿彌陀經》要義(十五)
  3. 《阿彌陀經》要義(十四)
  4. 《阿彌陀經》要義(十三)
  5. 《阿彌陀經》要義(十二)
  6. 《阿彌陀經》要義(十一)
  7. 《阿彌陀經》要義(十)
  8. 《阿彌陀經》要義(九)
  9. 《阿彌陀經》要義(八)
  10. 《阿彌陀經》要義(七)
  11. 《阿彌陀經》要義(六)
  12. 《阿彌陀經》要義(五)
  13. 《阿彌陀經》要義(四)
  14. 《阿彌陀經》要義(三)
  15. 《阿彌陀經》要義(二)
  16. 《阿彌陀經》要義(一)

參、《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三)
  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二)
  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一)
  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
  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九)
  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八)
  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七)
  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六)
  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五)
  1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四)
  1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三)
  1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二)
  1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一)
  1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
  1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九)
  1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八)
  1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七)
  1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六)
  1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五)
  2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四)
  2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三)
  2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二)
  2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一)
  2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
  2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九)
  2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八)
  2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七)
  2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六)
  2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五)
  3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四)
  3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三)
  3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二)
  3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一)
  3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
  3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九)
  3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八)
  3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七)
  3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六)
  3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五)
  4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
  41. 《阿彌陀經講義》講義(三)
  4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
  4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一)

肆、《往生論》講義

  1. 《往生論》研究
  2. 《往生論》要義
  3. 天親菩薩之教判思想
  4.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伍、《往生論註》講義  

  1. 再讀《往生論註》有感
  2.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3. 現生不退論
  4. 平生業成論
  5. 佛身佛土論
  6. 凡夫論
  7. 稱名論
  8. 易行論
  9. 願力論
  10. 真實功德之垂救
  11. 一線四點
  12. 淨土宗第一奇書
  13. 曇鸞大師之教判思想

陸、其他

  1. 阿彌陀佛的救度(中英對照)
  2. 《觀經疏》四重判
  3. 《阿彌陀經》「三段要文」之經證、祖釋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二)

第三篇    正宗分

第二節    廣讚

【大意】

       對極樂依正二報的詳細讚歎,分為二項。

 

       第一項稱讚依報 先解釋極樂名義,次述寶樹、寶池、花雨、大地,其次說鳥風發出說法的音聲,最後結說彼國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第二項稱讚正報 先以光明無量、壽命無量解釋阿彌陀佛名,次說成佛以來已經十劫,然後稱讚聖眾之德,最後列舉往生彼國者之果報,與人數之眾多。

 

       第一項    依 報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文科】

       讚歎依報,分成四段。這是第一段,解釋國土名。

 

【譯解】

       舍利弗啊!你知道那個國土為什麼叫做極樂嗎?因為那裏的眾生,沒有生、老、病、死四苦,也沒有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以及其他種種的苦,而純淨享受無量法喜法樂,所以國名叫「極樂」。

 

【辯義】

 

       1. 依報次第

       首先解釋極樂名義,名能攝德,總括無餘故;然後例舉莊嚴功德,以德顯名,名實相符故。

 

       解釋極樂名義,說「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是極樂世界本質性的定義,一切功德莊嚴不出其外,都在其中。

 

       接下來舉例說明「但受諸樂」是怎樣的樂,大分三段:

       先總體讚歎極樂世界大環境的清淨莊嚴;

       再具體說明往生人蓮花化生小環境的清淨莊嚴;

       再說明往生人蓮花化生之後,受用、供佛、聞法的快樂生活。

 

       次序正同我們隨佛往生之後所親身經歷的狀況,其中含藏著釋尊欲勸我們「願生彼國」的深深慈悲。

 

       2. 略說淨土信願行

       要解:

正宗分三:
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
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
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
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

 

       1) 信願即是大智慧,持名即是大修行。

     二句名言。

全由信願者,全仗佛力;全由持名者,不必他修也。

示仗佛力之方,亦信願所歸,又方便攝歸專念。

 

       2) 深淺有四:

① 工夫。如事理一心等。

② 數目。如《觀念法門》每日三萬聲上品上生。

③ 信心。如大經,明信佛智化生,疑惑佛智胎生。疑重則處胎久,品位下。

④ 自他。凡心自力為淺,佛智願力為深。

彌陀智願海,深廣無涯底。爾時聞一念,皆當得生彼。
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瞭。
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⑤ 信入佛力,即深即淺,非深非淺,深亦是淺,淺亦是深;冥滅一切差別,不壞一切差別。

 

       3) 信的內涵。

    機法二種深信。事理、因果、自他,六信。

    信極樂乃彌陀救我之寶所,種種莊嚴已成就。

    信名號乃彌陀救我之功德,無量光壽已圓滿。

    信聖眾乃先獲救度之法侶,清淨海眾已往生。

    信我稱名,必生極樂,入彼海會,同佛光壽。

    信--稱名必生。

 

       4) 信願行之關係。

    一體互含。佛力成就。

    信,稱名必得生。

    願,稱名必生之淨土。

    行,稱必生之名號。

 

① 因願一體。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② 果號一體。六字釋。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③ 要解:

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
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蓋無願行不名真信,無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今全由信願持名,故信願行三,聲聲圓具。
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3. 要解

眾生是能受用人,等覺以還皆可名,今且約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
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彼土永離三苦,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
一往分別:
同居五濁輕,無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遊行,天食天衣,諸善聚會等樂。
方便體觀巧,無沉空滯寂之苦,但受遊戲神通等樂。
實報心觀圓,無隔別不融之苦,但受無礙不思議樂。
寂光究竟等,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
然同居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也。
復次極樂最勝,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則十方同居遜其殊特,下又可與此土較量。所以凡夫優入而從容,橫超而度越。佛說苦樂,意在於此。

       1) 一往分別,再往無別,更往特別。

       2) 持名善根福德同佛。

       3) 同凡,故易往。同聖,故橫超。

       4) 優先、容易、安穩、篤定。易行,安樂,佛力,頓速。

 

       4. 法事讚

佛號彌陀常說法,極樂眾生障自亡。

       1) 何故連屬上段?

       2) 何故以障釋苦?

    極樂眾生以有障佛道為苦,無障礙佛道為樂,如七地沉空難等。

       3) 何故未釋但受諸樂?

    障自亡,佛自成。十地願行自然彰。

 

5. 何故《觀經》說極樂度苦?

疏:

問曰:《彌陀經》云:「彼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何故此經,分身說法乃雲度苦者,有何意也?

答曰:今言苦樂者有二種:一者三界中苦樂,二者淨土中苦樂。
言「三界苦樂」者:苦則三塗八苦等,樂則人天五欲、放逸系縛等樂;雖言是樂,然是大苦,畢竟無有一念真實樂也。
言「淨土苦樂」者:苦則地前望地上為苦,地上望地前為樂;下智證望上智證為苦,上智證望下智證為樂。此例舉一可知也。
今言「度苦眾生」者,但為進下位令升上位,轉下證令得上證,稱本所求即名為樂,故言「度苦」也。若不然者,淨土之中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為體,大悲為用,畢竟常住,離於分段之生滅,更就何義名為苦也?

 

1) 極樂無眾苦者,既無三界之苦,亦無下證轉上證之障;即是第二十二願成就,超出常倫諸地行,現前修習普賢德。若他方淨土,縱無三界之苦,容有轉證之障,以此為苦,故華嚴海眾、十方菩薩皆求生極樂,以求疾成佛道。

 

2) 問:若無者,何故須勢至度苦眾生?
    答:正由佛菩薩一切依正莊嚴皆悉說法度苦,故說無有眾苦。如言光處無暗,由念念滅暗故。

 

       6. 問:為什麼「無有眾苦」一句不作詳細說明?

       答:略有四點:

       一、 無故不說。極樂本來沒有這些苦,所以不說。

       二、 知故不說。娑婆眾苦,眾生親身經歷,不說也知,所以不說。

       三、 已說故不說。一切諸經是本經的前行基礎、發起方便,本經是諸經的結歸。娑婆眾苦已在其餘諸經裏都說過了,所以本經不再說。

       四、 無益故不說。諸經詳說種種煩惱業苦以及對治方法,是想讓眾生依法修行,離苦得樂,而這些濁惡眾生靠自力根本做不到,所以釋尊在這一部出世本懷經中也就隻字不提了。

 

       7. 二種離苦得樂

 

       願求離苦,願得安樂,是一切眾生的本能,人類的一切行為皆從此出發,但效果甚微。佛法對於眾生的利益,正是在於能令眾生離虛妄輪迴之苦,得真實究竟之樂。

 

       佛法離苦得樂的方法有兩種:

       一、即苦而離苦。也就是正當處在苦的環境中,卻不會受到苦,反而安樂。如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好像《西遊記》裏的孫悟空,金剛不壞,在太上老君高溫猛火的煉丹爐裏,一點也不覺得熱,還覺得很清涼,居然在裏面睡著了。又像一個人,自身具有解毒的特異功能,處在充滿毒氣的房間,不僅不會中毒,而且所有毒氣一經入孔,立即化為清新甜潤的香風。

 

       二、離苦而離苦。也就是離開苦的環境,來到一個沒有苦只有樂的環境當中,自然離苦得樂。

 

       兩種方法比較,即苦而離苦太困難,只有極少數特殊的人才可以做到;離苦而離苦才是能救一切人離苦得樂的究竟辦法。好像一所房子著了火,要離火燒之苦,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沖出來,來到露地,就是再大的火也燒不著了。要避開城市的空氣污染,只是靠關好門窗,在房間裏灑上空氣清新劑,是不能根本解決的,但如果來到林泉樹下的大自然環境當中,自然就沒有了空氣污染。

 

       即苦而離苦,是聖道門的修行方法,所謂「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這只有無生法忍的菩薩才可以做到。離苦而離苦,是淨土法門的方法,一旦往生極樂,自然「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聖道門修行,為達到離苦得樂,首先要詳細分析眾生的身心狀況,五陰四大、六根六塵六識、心王心所等等;繼而說明煩惱業苦的品類,百二十見惑、八十一品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三苦五苦八苦無量苦等等;再說明種種對治方法,四諦、十二因緣、三學六度等等;再說明修行時節,多生累劫,難行苦行等等;再說明隨所修治達到的果位,羅漢四向四果、菩薩五十一階位等等。而初果斷見惑,如斷四十裏流,如此困難;娑婆罪障凡夫,處於五濁五苦之惡世大環境中,欲憑自力,即苦而離苦,根本不可能,只能是隨業流轉,種種煩惱業苦剪不斷、理還亂,越來越多,無窮無盡。導師言:煩惱惡障,轉轉增多。大經說:從苦入苦,從冥入冥。

 

       來到本經,這一些統統不講,只一句話:「無有眾苦」,一切煩惱業苦就一掃而盡,好像大風吹散雲霧一樣輕鬆乾淨;再一句「但受諸樂」,無量法喜,一切安樂,頓時擁有,如同太陽初升,大地一時照明,普同金色。淨土法門之高超、頓速,於此可知。

 

       8. 佛教的苦樂觀

       1) 人生是苦。苦集滅道。

       2) 苦能啟覺。樂多廢道。苦惱的人有福了。厭苦緣。

維摩詰所說經:

一切煩惱,皆是佛種。
一切煩惱,為如來種。
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
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
又如植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
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3) 苦苦、壞苦、行苦。苦的止息。

 

       4) 眾苦,生死苦。五苦、八苦,身苦、心苦,內苦、外苦。輪迴大苦。
諸樂,涅槃樂。世間樂、出世樂。穢土樂、淨土樂。

 

經說:

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從苦入苦,從冥入冥。五惡、五痛、五燒。

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

 

論註:

三界是虛偽相,是輪轉相,是無窮相,是污染相,是破壞相,顛倒不淨。31

 

三界蓋是生死凡夫流轉之闇宅。雖複苦樂小殊,修短暫異,統而觀之,莫非有漏。
倚伏相乘,迴圈無際。雜生觸受,四倒長拘。且因且果,虛偽相襲。32

 

不虛偽處,不輪轉處,不無窮處,畢竟安樂大清淨處。

 

清淨不可破壞,不可染污。

 

種種法味樂者,毗婆舍那中,有觀佛國土清淨味、攝受眾生大乘味、畢竟住持不虛作味、類事起行願取佛土味。

 

導師:

捨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西方寂靜無為樂,畢竟逍遙離有無。

一入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

一到彌陀安養國,畢竟逍遙即涅槃。

一入涅槃常住國,徹窮無際更何憂;
念念時中常證悟,十地行願自然成。

如此逍遙快樂地,更貪何事不求生。

 

到處無餘樂,唯聞愁歎聲;
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簡機堪受堪信,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何以故?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捨,還入三惡,長時受苦。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淨土者,即稱諸佛本願意也。

 

       若不樂信行者,如《清淨覺經》(卷四意)云:「若有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如不聞,見如不見;當知此等,始從三惡道來,罪障未盡,為此無信向耳。佛言:我說此人未可得解脫也。」此《經》又云:「若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豎者,當知此人,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5) 佛說苦樂,為令眾生正知苦樂,厭苦欣樂,離苦得樂,拔苦與樂,勸生淨土。

 

       9. 拔苦與樂

       智慧門,破迷開悟,興發慈悲。空、平等門。聖者,自力,難。因。漸。

       慈悲門,拔苦與樂,開啟智慧。有、差別門。凡夫,他力,易。果。頓。

       說迷悟難解難行,說苦樂易知易求。

 

       10. 受,接受、享受。現成,被動。

       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