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2024龍年新春講話
  2.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3.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4. 2023中元開示
  5.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6.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7.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8.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9.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0. 2022中元開示
  11.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2.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3.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4.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5. 念佛超度之勝益
  16.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17.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18.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19.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0.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1.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2.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3.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6. 2019年彌陀誕開示
  27. 2020中元法會開示
  28. 志工四喻
  29. 人生是苦
  30. 生命無常三根本
  31.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2.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3. 中元節開示(2019)
  34.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5. 豬年話豬
  36.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37.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38. 受戒與持戒
  39.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0.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1. 二種成佛法
  42. 橫超的淨土法門
  43. 往生與預知時至
  44.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5.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46.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47.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48.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49.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0.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1. 彌陀願心的根源
  52.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3. 大慈悲五要點
  54. 慈心法門
  55. 念佛不妄語
  56.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57. 淨土宗的根源
  58.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59. 為何吃素?
  60.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1.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2. 愛與佛命
  63. 不請之友
  64.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5. 學佛的目的
  66. 說愛(二)
  67. 說愛(一)
  68.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69.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0.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1.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2. 「以誠感人」的意涵
  73.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4.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5. 在心、在緣、在決定
  76. 佛教點燈的意義
  77.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78. 念佛成佛的原理
  79. 佛在何處?
  80.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1.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2. 慈悲的救度
  83. 念佛生蓮
  84.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5. 信受彌陀救度
  86. 為新戒比丘開示
  87. 歸依勸囑
  88.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89.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0.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1.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2.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3.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4.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5.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96. 念佛人的「本尊」
  97.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98.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99.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0.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1.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2.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3.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4.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5.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06.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07. 阿彌陀佛的救度
  108.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09.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0.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1.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2.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3.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4.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5.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16.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17.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下)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中)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上)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下)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上)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於淨宗書院「法義班」課程開示(九)

 

       各位蓮友,各位同修,南無阿彌陀佛(三稱佛號)。

 

       接下來所要講的內容,不管是「講義」或「補充講義」,可說淺顯易懂,即使不特別講解,大家只要用心看,也能夠體會、了解。

 

       (講義文)

言「十地階次」者,是釋迦如來於閻浮提一應化道耳。

 

       這一點上一堂課也有解釋,簡單來講就是,通途法門的修行,必須按部就班,一地又一地、一地又一地,從初地到十地,需要二大阿僧祇劫的時間,這種「十地階次」是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娑婆世界應身教化的一種方法。釋迦牟尼佛示現在這個娑婆世界是應身,不是報身。接下來:

 

       (講義文)

他方淨土,何必如此。

 

       以他方的淨土來講,就不一定需要這樣。也就是說,他方淨土是有超越性的,不必經過初地、二地、三地……,也不需經過長久的時間,所以說「他方淨土,何必如此。」

 

       彌陀是報佛,所以《大阿彌陀經》言:「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無量壽經》言:「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所以阿彌陀佛是十方諸佛之王,是十方諸佛所不能比較的。極樂是報土,《無量壽經》言:「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可知彌陀淨土,佛是諸佛王,土是超諸土。他方淨土既然都有這種超劫、超地的不思議功能,何況彌陀淨土?

 

       彌陀的功德能令眾生「不斷煩惱得涅槃分」,在還沒有斷除煩惱,貪瞋癡依然存在的當下,就已經擁有涅槃的成分,一旦到了極樂世界,就擁有涅槃的全部。可說是「未破無明入佛報土」,並且「入佛境界,同佛受用」。

 

       一般法門,要破一分無明才能證一分法性,從初住至等覺共有四十一分無明,所以要無明分分破,法性分分證。以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來講,可以使眾生在無明還未斷除的當下,就進入佛的報土。進入佛的報土都是十地以上的境界,所謂「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同佛受用就是心同、相同,相貌跟彌陀一樣是無量相(無量光明的相貌),壽命跟阿彌陀佛一樣是無量壽(無量光明的壽命),當然內心的智慧、慈悲、神通也都一樣。所以說「他方淨土,何必如此」,何況彌陀淨土呢?

 

       (講義文)

五種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

 

       (補充講義)

五不思議──《論註》中提到五不思議有三處:
一、上卷之「大義門功德」文(四九頁)言:「五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佛能使聲聞復生無上道心,真不可思議之至也。」
二、下卷釋「十七種莊嚴功德力」(七九頁)言:「一者眾生多少不可思議。二者業力不可思議。三者龍力不可思議。四者禪定力不可思議。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議。」
三、今文是也。

 

       《往生論註》提到五種不思議的地方有三處。第一處是舉出五種不思議中最不可思議的,也就是佛法最不可思議。這裡只舉出五種不思議中的其中一種,同時舉例來說明之所以佛法最不可思議的原因。

 

       佛法有種種不可思議,這裡只舉出一種,就是「佛能使聲聞復生無上道心,真不可思議之至也。」所謂「聲聞」就是只求自我的了脫,沒有發「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無上道心,一旦證入聲聞果(最高是阿羅漢),就進入大涅槃,不可能有求生淨土或上求菩提的心。可是佛的力量能夠使聲聞往生淨土,而且使其發起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心,這一點,可說是佛法最不可思議之處。

 

       第二個地方,完整的舉出五種不可思議,但並沒有加以解釋,也沒有引用例子來說明。

 

       第三個不可思議的地方,也就是現在這裡,同時舉出五種不可思議之中的佛法最不可思議,也有說明他的原因,原因就是:「若言菩薩必從一地至一地,無超越之理,未敢詳也。」意思是說,所謂佛法的最不可思議是能夠使一旦往生極樂世界,當下就入一生補處,不需初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八地、九地、十地一直到等覺。舉出這一點來說明佛法的不可思議。

 

       在前面問答解釋「畢竟」的涵意,曇鸞大師一開始方便性的說:「言畢竟者,未言即等也。畢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也就是說,所謂「畢竟」並不是說當下就跟上地菩薩相等,只是從時間上來講「不失此等」。所以,他是不會退轉的,也因為不會退轉,總有一天就會到達淨心菩薩的境界。在這裡是「未來即等」的漸進,而不是「當下即等」的頓超。

 

       可是到說明「佛法最不可思議」的時候,就說「若言菩薩必從一地至一地,無超越之理,未敢詳也。」就直接的點明是當下超越的。如果認為沒有超越的道理的話,表示對方還不明了這個法門,不明了佛法的不可思議。

 

       當然,這還不是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之處。如果菩薩往生極樂世界而超劫、超地,或許有那個可能,因為他本身已經是斷無明證法性的法身菩薩,到了極樂世界,在那種環境中功行一日千里,是有可能的。可是一般的善惡凡夫,不但無明沒有破,而且連塵沙惑乃至見思二惑都沒有降伏,也能夠脫離三界輪迴,往生極樂世界進入報土,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就如剛才所講的「未破無明入佛報土,不斷煩惱得涅槃分」,這才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之所在!

 

       經典上說,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是「超世願」,而且這個願也已經達成。之所以彌陀的願名為「超世願」,就在於極樂世界是報土,而且這個報土是「五乘齊入」,此唯有彌陀所獨發,是十方諸佛所沒有的,因此,彌陀之願稱為超世願。

 

       (補充講義)

五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佛法中彌陀本願最不可思議。本願超世故,佛中之王故,光中極尊故,諸佛不及故。故佛法最不可思議者,乃指「彌陀本願力」也。以其能令往生之人,頓超常倫諸地之行,不經劫不經地,直至一生補處故也。

 

       這一段是在說明,所謂的五種不思議中,佛法是最不可思議的;而佛法之中最不可思議的又是彌陀的本願,可以說是不思議中的不思議。為什麼?這裡舉出四故:(一)本願超世故;(二)佛中之王故;(三)光中極尊故;(四)諸佛不及故。

 

       「超世」的意思是指超越十方諸佛,是十方諸佛所未有,而彌陀獨有。也因為彌陀因地願行超越十方諸佛,因此果地所成的南無阿彌陀佛成為諸佛中之王,而彌陀的威神光明智慧神力是光中極尊,為諸佛所不能比,因諸佛不及故。

 

       「故佛法最不可思議者,乃指『彌陀本願力』也」,這也就是天親菩薩所說的「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是指什麼?在於能夠使五乘眾生、聖凡善惡,一旦往生極樂都能夠超出常倫諸地之行,都能夠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而未必先要斷見思二惑、斷塵沙惑,然後無明分分斷,法性分分證;因為只要乘佛本願力,一旦往生極樂,不斷而自斷,不證而自證,這就是速滿足功德海之所在。

 

       「功德海」就是指佛,只有佛的功德才是如大海,廣無邊、深無底。

 

       「以其能令往生之人,頓超常倫諸地之行,不經劫不經地,直至一生補處故也。」阿彌陀佛第二十二願說,一旦往生極樂世界究竟必至一生補處。因為有超越之理,所以當下就入一生補處,如果沒有超越之理的話,就不能當下進入一生補處。

 

       (講義文)

若言菩薩必從一地至一地,無超越之理,未敢詳也。

 

       (補充講義)

若言菩薩必從一地至一地,無超越之理,未敢詳也──此文「必」字為眼。

 

       這一段文字,「必」是他眼目的地方。也就是說,如果說菩薩必須從一地經過一地,表示他不了解這個道理。由此反顯,未必一定從一地至一地,這就已說明他方淨土是有超越之理的。

 

       (補充講義)

《十地經》所言者,閻浮提應化身對機教化之道;淨土三經所言者,安樂淨土超出常倫之妙益。何以此土漸進位階,例難彼土超出之妙位耶?

 

       「十地階次」是釋迦牟尼佛在閻浮提對機教化的一種方法,不只是他方淨土未必如此,《淨土三經》也顯明安樂淨土超出常倫諸地的不可思議利益。所以不可以用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教化的方法來責問極樂世界超出的這種妙法。

 

       (補充講義)

 何況佛法不思議中,彌陀本願最不可思議,豈無超越之理?其人以有礙之識,量無礙佛智不思議,言無超越之理者,未敢詳也,亦即其人尚未審詳明了此超越之理也。

 

       以我們凡夫的常識,或者是以有限的教理認知來推量阿彌陀佛無障礙、不可思議的佛智,而說沒有超越之理,未敢詳也。「亦即其人尚未審詳明了此超越之理也」,可見對方的言論是不了解這個法門,才有這種言論,如果他了解這個法門,就不會有這種言論了。

 

       (講義文)

 譬如有樹,名曰好堅。是樹地生,百歲乃具。一日長高百丈,日日如此。計百歲之長,豈類修松耶!見松生長,日不過寸。聞彼好堅,何能不疑。

 

       這一段比喻也很容易了解,不過也不能以常識去衡量,必須是「仰信」的去接受。

 

       譬如有一種樹,他的名字叫作「好堅樹」,這種好堅樹跟一般的樹有什麼不同呢?大有不同。「是樹地生,百歲乃具」,這一顆樹要生長出地面的時候,已在地底下蘊育了一百歲,在這一百歲當中具足他生出來的功能,所以一旦生出來就是「一日長高百丈」,一天生長一百丈高;而且每一天都是這個樣子。「計百歲之長,豈類修松耶!」如果算他一百歲所生長的高度,怎麼可以跟一般的松樹來比較呢?

 

       好堅樹每一天就能夠長高一百丈,一百丈已經是半天高了,抬頭仰望,幾乎可以當下看他不斷向上生長的情形,一百歲就生長三百六十五萬丈高。一般的松樹再高也只不過是幾丈而已,「見松生長,日不過寸」,我們看松樹的生長一天都不超過一寸,頂多大概幾分高而已,「聞彼好堅,何能不疑。」現在聽說有這種好堅樹,又未親眼目睹,怎麼可能不懷疑呢?一般人一定會對此事打一個問號。

 

       曇鸞大師這個比喻,是出自哪裡呢?

 

       (補充講義)

 譬如有樹,名曰好堅──《智度論》卷十云:「譬如有樹,名為好堅。是樹在地中百歲,枝葉具足,一日出生高百丈。是樹出已,欲求大樹,以蔭其身。是時林中有神,語好堅言:世中無大汝者,諸樹皆當在汝蔭中。佛亦如是,無量阿僧祇劫,在菩薩地中生,一日於菩提樹下,金剛座處坐,入實智一切諸法相,得成佛道。」

 

       《智度論》這裡就有把譬喻的原因說出來。有一顆好堅樹在地裡面一百歲,它的枝、葉都已經具足了才長出來,所以才能夠一日出生高百丈。這一顆好堅樹出生之後,想找尋大樹來庇蔭,這時候林中有神就跟它說,好堅樹啊,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花草樹木都沒有比你更高大的,反而你要庇蔭所有的樹,不是要求其他的樹來遮蔭你。

 

       佛陀也是這樣子。釋迦牟尼佛苦行六年之後坐在菩提樹下,有一天晚上夜睹明星就大徹大悟,立刻證入實智,當下成佛。看起來好像是當下成佛,其實不然。釋迦牟佛在過去生生世世無量阿僧祇劫以來,已經在累積菩薩六度萬行,而且已到達了等覺的果位,所以這一世一修行就能夠證入妙覺,得成佛道。所謂成功不是成功的那一天才成功的,是在還沒有成功之前早就已經不計時日,持續精進累積成功的條件,一旦所有的條件完全具足的時候,即當下成功,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往生極樂世界當下就能夠證入等覺菩薩,這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個原因,當然不是靠我們自己過去世無量劫以來已經累積的菩薩六度萬行,完全是因為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兆載永劫以來,就為十方眾生積植菩薩無量德行,將全部的功德累積在六字名號當中,然後全部白白的送給我們。所以我們是因稱念彌陀的萬德洪名,往生極樂世界才能當下進入一生補處。也就是說,因為我們是依靠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而到極樂世界,也因為我們擁有了萬德洪名,就等同我們在無量阿僧祇劫當中已經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才能夠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跟釋迦牟佛坐金剛座一樣的得成佛道。所以這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而不是靠自力,如果要靠自力,那是不可能的。

 

       我們這個法門是他力信仰,而且是完全他力、絕對他力,即使是上根利器,能夠廣修六度萬行,可是在彌陀的面前也是低下頭來,不以這六度萬行來迴向,而完全以彌陀的功德為自己的功德,以祂為自,捨自歸祂。就好像再大的電燈光明,在太陽底下也頓時暗淡無光,因為燈光再強也不可能比太陽還要亮,而且既然在太陽底下了,也不需要那一種亮度。

 

       因為是絕對他力的信仰,所以是專稱彌陀佛名,是有相的稱名,而不是無相的念佛,至於觀想佛像就更不用講,也不需要,所以我們就只專稱彌陀佛名,不須假藉其他方便。何況在這個娑婆世界,又值末法時代,有一些弘法者,本身知見就已經不正了,又到處為人印證,無知的人就會因好奇而前往親近。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如果無法「不好玄奇而平實化」、「不求高深而平常化」,往往就會走向岔路。不過這一點也是不容易的,因為有些人總是喜好高深、貪好玄奇,如果對教理的認識沒有正確到一個程度,或者沒有經歷過多種的摸索體驗,徹底覺悟自身是卑微渺小無能為力的事實,往往都會由本門退轉而走向他途。

 

       (講義文)

 即同有人聞釋迦如來,證羅漢於一聽,制無生於終朝;謂是接誘之言,非稱實之說。聞此論事,亦當不信。夫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謂之不然,亦其宜也。」

 

       (補充講義)

即同有人──永明三年(四八五)正當曇鸞大師十歲之時,南齊武當山劉虬居士作《無量義經》之〈序〉云:「有中伏結,非無日損之驗;空上論心,未有入理之效。而言證羅漢於一聽,制無生於終朝,是接誘之言,非稱實之說。」

 

       所謂「有人」,從這一段來看應該是指劉虬居士。《無量義經》翻譯於公元四八一年,劉虬在公元四八五年的時候寫〈無量義經.序〉,文中就說,修行人經過一天一天的修行,就能夠降伏煩惱,就會有日損的效驗。

 

       「日損」一辭出自老子《道德經》,《道德經》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我們研究學問、教理,記了一些名相,或思惟它的道理,因此學識就愈來愈豐富,一天有一天的進步,這就是「為學日益」;以修行來講,是要一天減少一天的煩惱、習氣,所以是「為道日損」。

 

       學佛,不管出家、在家,也是要「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對我們凡夫來說,要降伏或斷除煩惱是不可能的,根本沒有這個能力,自己要有這種自覺,但在處世為人、修心養性上卻是可以自求提昇的,這就是「為道日損」。

 

       如何「為道日損」以及提昇心性呢?譬如與人接觸時,應儘量和顏愛語,讓他人感覺態度親切,所謂「言語誠懇和藹」。「誠懇」就是真心誠意,「和藹」就是親切和藹,讓人對我們有好感,甚至產生敬重,這樣彼此相處就能夠和諧、和好、和樂。所以大家同聚一堂,彼此相處第一要注意言語,反省自己講出去是不是能讓對方感覺溫暖,或者是會造成對方苦惱。貪瞋癡慢疑是人類深重的習性,往往不知不覺間就會有高慢的習氣顯現,所以我們要時刻檢討,不要不自覺在語言或行為上對人流露出高慢的態度,尤其是出家眾,於此更應留意。

 

       出家眾也是平等的,只是一般注重的是戒臘,對戒臘高的人,我們要「尊敬」,對於戒臘低的人,我們要「敬重」。戒臘高的人不可以認為我出家戒臘比你高而貢高我慢,戒臘低的人,也不可以認為我的才華、能力、甚至職位比你高而態度倨慢。如果這樣的話就永無寧日。

 

       再來,感覺他人加之於我們的語言、形貌、或者是舉動好像不是很友善時,一般人往往會進一步的去推究對方的動機、原因,甚至懷恨在心。可是對修行人來說,不應是這樣的,應該要「為道日損」。別人對自己的言語或動作,不管好與壞,要當下聽、當下看,當下就過;要有一種謙下、承受的心,「啊!好、好,是、是,對、對。」而不要進一步分析、推測、想像,他為什麼對我這麼冷漠?為什麼用這種態度對我?如果是這樣,就是在增加自己的習氣、煩惱,增加彼此的摩擦,這樣就不能和樂,紛爭往往都是這樣來的。而這樣也就不是「為道日損」,而是「為道日益」了。

 

       再來,遇到事情,不要以個人的主觀看法去解釋,否則往往會跟事實有出入。佛陀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人與人之間不能和樂,甚至有紛爭,往往都是因為只看事情的表面,再加上個人的見解而下判斷。而人是煩惱的、習氣的,往往存乎其心,現於其形,內心既然有這種想法、看法,一定會顯現在外表上。久了,一定會爆發出來,這樣就會產生紛爭。

 

       我們的「宗風──俗諦」有談到,要「不談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而且要「不較是非」。我們是學佛人,不管在家、出家,這一點都要嚴格的遵守。不要一聽到事情就傳來傳去,這樣都是製造是非。另外,如果事情是關係到自身時,ㄧ般人往往不是諉過就是掩過,從來不是分怨共過,都是講自己對,講對方不對,就像基督教《聖經》所講的:「總看見別人眼中有刺,卻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樑木。」所以修行首重「謹守口德」,一個修行人要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有關人我是非的話,絕口不談。但是一般人習氣都很重,而且往往情緒化,不但沒有把人我是非在心中消化,反而是積堵在心中醞釀,逢人遇境就流露出來,甚至相互傾訴,這都不是學佛人應有的態度。

 

       所以,在習氣上,一定要改變、昇華;於人我是非上,儘量往正面想,不要認為他對我不好、欺負我,應該認為他並沒有其他的心機,沒有所謂的好或不好,這是理所當然的,這樣就不會有紛爭,這就是「為道日損」。

 

       一個學佛人要「隨順、柔和」,所以「宗風──俗諦」才說「對自己要謙卑柔和」。人家對我們講一句話、一個動作,應該要隨順「是、是,對、對」,儘量不要認為你怎麼這樣對我,而往負面去推測。「謙順」對修行人來講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佛門,最重「謙順」,師長所講的,當下就要「是、是,對、對,好」,而不要以世俗的觀念來衡量,認為自己的看法才對,師長所說的不符合自己的衡量,這樣就不是學佛人應有的心態。有關隨順,在這裡舉一個例子。

 

       日本有一位禪師,他是一個很純樸的人,有一天他聽別人說撿到錢很快樂,他就想:撿到錢真的會很快樂嗎?於是他就把身上僅有的一塊銀元往地面一丟,然後撿起來,就想:這好像不怎麼快樂啊!很平常、很平淡啊!於是他再次把錢丟下去又撿起,感覺還是一樣。丟了幾次,突然間,這塊銀元滾到草叢裡去了,他就在草叢裡面找啊找,可是太陽快下山,天已經要黑了,又下著毛毛雨,還是找不到,他開始著急了,因為這是他身上僅有的一塊銀元。找了許久,好不容易終於讓他找到了,唉呀!原來撿到錢是這麼的高興,這位禪師就是這麼隨順。

 

       「空上論心,未有入理之效」,「空上論心」就是空談理論,空談心性,心性是屬於理論的範疇,因為只有空談,並沒有實際去修行,所以就沒有效果。

 

       「而言證羅漢於一聽,制無生於終朝,是接誘之言,非稱實之說。」劉虬認為,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曾經有所謂「證羅漢於一聽,制無生於終朝」的例子,只不過是方便上的接引誘導,使對方進一步修行,如果沒有這種方便接引,對方就不能進一步精進修行,所以這種例子並不是真實的存在,只是方便性的說法。

 

       (補充講義)

大師之時,有立頓人,有立漸人,各執自義,互相排斥。今舉立漸人排斥頓教語。
劉虬居士係大師先輩,故曰有人。

 

       在曇鸞大師的時代,有人主張可以頓悟、頓入、頓證;但也有人主張必須漸修、漸入、漸證,生生世世以自己的力量,經過累劫的時間才能證到果位,認為沒有所謂的頓悟、頓證。因此各自堅持自己的見解,互相排斥對方,認為對方是錯的。曇鸞大師在這裡以劉 虬為代表,舉出主張漸修、漸悟、漸證的人排斥頓教的言論,但是他並沒有指名帶姓,只說「即同有人」。

 

       (補充講義)

證羅漢於一聽──《智度論》卷八十八云:「如有一人,即日應得阿羅漢,舍利弗日中時,證言無得道因緣,捨而不度。晡時佛以宿命神通,見過八萬劫前得道因緣,今應成就,晡時說法,即得阿羅漢道。」

 

       這一則典故,應該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位老人家到祇園精舍請求出家,舍利弗等大弟子們就以神通觀察他八萬劫以來是否有種下出家得道的因緣,觀察的結果是沒有,因此就沒有接受他的出家要求。這個人非常的傷心、痛哭流淚,一直沒有離開;直到下午釋迦牟尼佛回來了,立刻就為他剃度,甚至為他說法,在佛陀說法下,這個人當下就證入了阿羅漢。

 

       為什麼以舍利弗的神通看不到他的出家得道因緣呢?舍利弗他們都是聲聞,都是證入阿羅漢果的,阿羅漢的神通力最多能夠觀察八萬劫,超過八萬劫以前的因緣就看不到了,可是佛的神通力不止能觀察八萬劫,因此曉得這個人在八萬劫前有種下得道的因緣,目前正是證道成熟的時候,所以就為他剃度、說法,他就馬上證得了阿羅漢。

 

       「阿羅漢」是聲聞(小乘)最高的果位,他有三種含意:一是殺賊,二是無生,三是應供。所謂「殺賊」是指殺煩惱賊,已經斷除了見惑、思惑;斷了見惑、思惑就永不再受三界六道的輪迴,所以是「無生」;堪受人間以及天人的供養,稱為「應供」。所以有四句話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就是指阿羅漢。

 

       (補充講義)

制無生於終朝──制者製造。無生者無生法忍。終朝者,朝餐前,語出《詩經》〈小雅〉「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一朝之間是「終朝」;一日之間是「終日」。

 

       「終朝」在這裡是指吃早餐之前。古代沒有電燈,所以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陽一出來就到田裡去工作,工作到一個段落再回家吃早餐,或是把早餐帶到田裡給工作的人吃,所以「終朝」是表示很短的時間。「制」是製造,也可以說是證入,證入無生法忍。「無生」也叫「無生滅」或「無生無滅」,就是諸法實相無生無滅。

 

       所有存在的諸法,不管精神界或物質界,有形無形,本身都沒有一個實在的本體,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離散而滅,所以本性是空,沒有永不變化之人事物可言。凡夫因為對這個無生的道理迷而不知,所以見到是非好壞就在心中生起種種的籌量、計較、煩惱,因此心就有了生滅,所以永遠在三界六道輪迴。十方諸佛就是證悟到了無生無滅的諸法實相,而且心安住於實相,所以心中永遠不會再起心動念,衍生種種是非好壞等煩惱,因此也就不會有未來善惡輪迴的生死果報。

 

       「無生法忍」的「忍」有兩種涵意:「忍可」和「安忍」。「忍可」就是體悟到不生不滅的實相而肯定他;心安住於體悟到的實相而不動,叫作「安忍」。以車子為例,剛啟動的時候,先從一檔起步,慢慢轉二檔…三檔…四檔…五檔,一直快起來。可是不跑的時候就回歸空檔。證入無生法忍的人也是這樣,他時刻處在寂靜的狀態當中,要應對的時候,當下就會有應對的功能顯現,不過,他所應對的當然不像我們凡夫是起貪瞋癡煩惱的,而是像禪家所講的,「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穿衣未曾掛著一條絲。」

 

       一個證入無生法忍的人是到幾地的果位呢?是七地以上。在《無量壽經》中有談到三種法忍:音響忍、柔順忍、無生忍。所謂「音響忍」就是聽聞說法的音聲而證入果位,這種果位相當於十信的階位;「柔順忍」就是思惟諸法實相的真理,隨順證悟的真理,心安住不動,這相當於十賢的果位;「無生法忍」則是登地菩薩的果位。

 

       (補充講義)

《維摩經》言:「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

 

       接下來是引經證明得無生法忍的例子並非接誘之言,乃為如實之說。《維摩經》中記載,當釋迦牟佛在說法的時候,有二百位天人得到無生法忍。

 

       (補充講義)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言:「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

 

       《法華經》所舉出得無生法忍的人就更多了。一個恒河沙就已經超越我們的想像,已是天文數字了,何況是六百八十萬億的恒河沙,更何況是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的恒河沙那麼多的眾生證入無生法忍。

 

       (補充講義)

《妙玄》卷二之一云:「鴦掘摩羅,雖是惡人,實相性熟,即時得度。」

 

       《妙玄》就是《妙法蓮華經》〈玄義〉,是天台宗智者大師所講,他的弟子灌頂大師所記錄,共有十卷,編在《大正藏》第三十三冊。在《妙法蓮華經》〈玄義〉卷二之一就引鴦掘摩羅的例子。鴦掘摩羅在還沒有遇到釋迦牟尼佛的時候是一個大邪見的惡人,他認為只要殺一千個人他就可以升天,所以他處處殺人、時時殺人,在他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要殺最後一個人的時候,遇到了釋迦牟尼佛,認為釋迦牟尼佛就是他最後要殺的第一千人。釋迦牟尼佛知道鴦掘摩羅得道因緣已到,不但不應該再造罪造業,而且應該是證入無生法忍的時候了,當下就為他說法,鴦掘摩羅立刻證入無生法忍的果位,所以說「實相性熟,即時得度」。就像「瓜熟蒂落」,瓜若成熟,風一吹即落。

 

       (補充講義)

《玄義釋籤》釋云:「佛命善來,成阿羅漢;即地獄人,成聲聞界。若依大乘,得無生忍,即成佛界。四禪比丘,謂為四果,此即天界,成就地獄界。」

 

       《玄義釋籤》就是《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是唐朝天台宗的湛然大師所作,總共有二十卷,也編在《大正藏》三十三冊。這一段也是在說鴦掘摩羅,在佛陀為他說法,呼「善來比丘!」當下即成阿羅漢。就像剛才前面所講的,證阿羅漢於一聽。

 

       「即地獄人,成聲聞界。若依大乘,得無生忍,即成佛界。」,鴦掘摩羅他殺了九九九個人,當下死的話應該就直入地獄,可是因為遇到釋迦牟佛為他說法,就成聲聞界。

 

       如果是小乘,就成聲聞界,聲聞界的果位就是阿羅漢;如果依大乘就是得無生忍,成為佛法界(法界有分十法界:佛的法界、菩薩的法界、緣覺的法界、聲聞的法界、六凡的法界)。

 

       「四禪比丘,謂為四果,此即天界,成就地獄界」,進入第四禪天的比丘,他如果把那種境界誤認為是四果羅漢的話,這樣就有大的罪報,死後就會墮入地獄,這豈不是天界的當下,成就具足了地獄的果報。

 

       這幾件典故都是證明「證羅漢於一聽」和「制無生於終朝」的例子。

 

       講義言,「聞此論事,亦當不信」:

       (補充講義)

論事──本論「下地等上地」之事。

 

       《往生論註》所講的下地菩薩(七地以下,未證淨心的菩薩),他如果在這個娑婆世界修行有可能會遇到七地沈空難而退墮,但如果往生極樂世界,不但不會有七地沈空難,甚至會超劫超地,進入等覺菩薩。可是如果有人是抱著和劉 虬居士同樣觀念的話,他聽到曇鸞大師這種理論,應該也會不相信。

 

       「夫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謂之不然,亦其宜也」,所以曇鸞大師說非常之言不能進入常人之耳,就他們的所知來講,認為沒有超劫超地之事,這也是正常的。

 

       (補充講義)

 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
《莊子》云:「大聲不入於里人之耳,高言不止於眾人之心。」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大聲」在這裡是指古典音樂,「里人」是指田夫、野叟。對那種意境深妙高雅的樂曲,一般人由於境界未到聽不懂,所以反而不喜歡。就像我們在佛堂念佛,單純一句佛號,無調之調,可以說是所有佛號調子中最好的,但是一般初學的人,就比較喜歡有音韻的,覺得這種無調的念佛念起來沒味道。

 

       「高言不止於眾人之心」,「高言」是指深妙的言論,當然一般人理解不來,也就聽不進去。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井中的青蛙從生到死,所接觸的就是這個井的範圍,就這麼幾尺方圓而已,如果跟牠說有長江、有黃河,甚至有大海,牠是無法理解的;夏天出生、夏天死亡的蟲,跟牠說有冬天,很冷,甚至會結冰,牠也理解不來。同樣的,一出生就失明的人,你跟他說這是黑色的、這是白色的、青色的、黃色的……,他也不能理解。在這裡說一個小故事。

 

       二十幾年前,我認識一位會說國語的尼泊爾喇嘛,也曾在他尼泊爾的寺廟住了一個月,遇到必要的時候,就請他幫我翻譯。他第一次來台灣時,最想去看的就是「大海」。因為他們生長在尼泊爾等高山內陸地區,從來沒有看過海,可是經典中形容佛的智慧、慈悲都說「深如大海」。但是他一直無法想像大海到底是什麼樣子。所以當時我就載他環島,到東海岸去看海,他一直靜靜的坐在那裡,一方面看大海,一方面思惟經典當中以海來形容的佛的功德。

 

       (補充講義)

《左傳》卷十六〈杜註〉:「非常之地,多生非常之物。」

 

       《左傳》是在解釋《春秋經》。「杜」是指晉代的杜預,他有寫一部《春秋經傳集解》,總共有三十卷,其中第十六卷就說「非常之地,多生非常之物」。

 

       引用以上這些古籍,主要是在推演曇鸞大師這一句「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的來由。閱覽《往生論註》,我們當能感受曇鸞大師的才華,不但文筆好,學問又很豐富,像「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這句話並沒有出處,可是他自己造句,就是這麼的貼切。

 

       (補充講義)

《道德經》:「不笑不足以為道。」

 

       《老子》四十一章言:「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因為我們沒有智慧、經歷,對於超越我們見聞覺知以外的人事物,往往會打一個問號,這也是人之常情,因為我們一般人都是下士,不是上士的根器。

 

       所以,我們學佛要能夠「隨順」,佛怎麼講我們就怎麼信,我們這個法門的祖師怎麼解釋,我們也怎麼的信,這個就叫「隨順」,也叫作「仰信」。不然的話,等到完全理解再來相信,那永無相信之日,或者要有某一種體驗、靈驗、感應再來相信,可是那也不一定每一個人都有,何況所謂的感應、體驗也不能做為標準。標準在哪裡?在佛怎麼說、祖師怎麼解,我們就怎麼信。因為,一切的感應如果沒有以經論做為依據,一來可能會偏差,走入迷信;二則往往容易退轉。以感應來說,其他的宗教也有,佛教各宗各派、各種修行法門也都有,甚至一般的民間信仰也有談感應。所以感應也不是絕對可依據的,我們應該要仰信,隨順經典,隨順祖論。

 

       前面是以「證羅漢於一聽,制無生於終朝」來印證,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不須從一地至一地,是有超越之理的,曇鸞大師則是用「好堅樹」來作譬喻。現在我們再用「增上緣」來作比喻。

 

       《善導大師全集》之〈觀經四帖疏綱要〉一文,其中有一則「彌陀願力是增上緣,眾生念佛即是乘託」,對「增上緣」有用幾種比喻,同時做成表格,深入淺出的來說明。

 

       第一個表格就是「炭素」成為「鑽石」:

「因」遇「緣」則「果」現,依緣之不同,果亦不同。如「炭素」以常溫常壓則成「炭」。若加以攝氏二千之溫度,五萬五千之氣壓則成「鑽石」。

 

       接下來是表格說明,「因」是炭素,「緣」如果是常溫、常壓,他的「果」就是炭;「緣」如果是二千度高溫、五萬五千氣壓,他的「果」就是鑽石。

 

 

       木炭跟鑽石能比嗎?簡直是泥雲之別,可是他們的原料都是炭素。將會成為炭或成為鑽石,要看它是遇到了怎樣的「緣」,如果是常溫常壓的緣,他的果就是一般的木炭而已,木炭不起眼,一燒就完了,不值錢;可是它的緣如果是二千度高溫、五萬五千之氣壓,果就成為鑽石了。可見,成為木炭或成為鑽石端賴「增上緣」。

 

       接下來又說:

罪業凡夫遇普通之緣,則依然三途六道,造業造罪、受苦受難之凡夫。………然而此永難得度之善惡凡夫,若能得遇阿彌陀佛大願業力之增上緣,則萬不漏一,往生成佛。天親菩薩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是以凡夫出離之緣,唯在彌陀佛願。

 

       接下來是表格說明:因──凡夫,緣──普通緣,果──六道凡夫;因──凡夫,緣──增上緣,果──往生成佛。

 

 

       我們依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力,不但不會墮落三惡道,而且能脫出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不但往生極樂,而且當下進入一生補處。這些都不是靠我們自己,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的增上緣。所以善導大師才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又說:「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得生的「生」,是生到彌陀的「報土」,所以所得的果就是涅槃的果。

 

       極樂是「報土」,所謂「報土」就是無造作、不生滅的,永遠不會變質,不會消滅,沒有品位的高下階級。要進入那種境界,只要專念彌陀,不夾雜、不間斷,純粹只要念佛就可以,其他可以通通不用,如果夾雜的話,就是隨緣雜善,隨緣雜善恐怕就難入極樂報土了。現在來說一個優婆離尊者的故事。

 

       優波離是首陀羅族出身,大約二十歲左右的時候,還是個小理髮匠,當時正是佛陀成道後的第三年,佛陀回到故鄉迦毘羅衛城,大家就介紹優波離為佛陀剃髮。優波離受寵若驚,也很惶恐,一方面因為祂是王子,一方面因為祂已成為天上天下最尊第一的佛。而且在當時的印度種姓階級中,自己又是屬於低賤的首陀羅,他深怕有所差錯,就回家向母親訴說不敢為佛陀剃髮的原因。母親雖然安慰他,告訴他佛陀很慈悲,但是優波離還是非常的恐懼,他母親沒有辦法,第二天只好陪著優波離去為佛陀剃髮。

 

       當優波離謹慎、小心、緩慢的為佛陀剃髮時,他的母親就跪在佛陀面前問道:「佛陀!優波離剃髮的手藝怎樣?」佛陀注意一下優波離,說:「身體好像顯得太彎了!」經佛陀這麼一說,優波離集中心力,身體稍微挺直,據說他當下就有進入初禪的功夫。

 

       過了一會,他的母親又跪下來問道:「佛陀!此刻優波離剃髮怎樣?」佛陀回答說:「現在身體好像又太直了!」被佛陀這麼一說,優波離身心放鬆,但仍然不敢妄想稍懈,一心一意,據說他這樣就有進入二禪的功夫。

 

       不久,他的母親再問:「佛陀!現在優波離剃髮怎樣?」佛陀答道:「入息太粗了!」優波離一聽,把心力集中在出入息上時,據說,他這樣就已有了進入三禪的功夫。

 

       最後,他母親又再問:「佛陀!現在優波離剃髮怎樣?」佛陀回答:「出息太粗了!」優波離竟然此刻一念不生,忘記手中的剃刀,據說,他此刻就有了進入四禪的功夫。

 

       這時,佛陀對身旁的比丘們說:你們過來把他的剃刀拿下,將他扶著,不要讓他倒在地上,他此刻沒有想念,已進入第四禪。這是尊者優婆離為佛剃髮而入定的故事。

 

       優波離當下就能夠入定,而且是站著入定,他有修行嗎?一天也沒有。他有皈依嗎?也沒有。他深入經藏嗎?也沒有。我們在這裡修行到百歲也不能入定,而且愈念佛,愈發現妄想雜念很多,就近代的佛教修行人來說,真有功夫入定的也沒有幾位。近代,最有名的是虛雲大師,現代就是廣欽老和尚。除此之外,很少聽到,假使有的話,也是很淺的,時間也不久。這和時代有關係,尤其善知識最重要。以優波離尊者來說,因為對方是釋迦牟尼佛,在釋迦牟尼佛的旁邊,受釋迦牟尼佛那種威神的加持與善巧方便的引導,使得優波離當下入定,所以「緣」很重要。

 

       廣欽老和尚為什麼能夠入定呢?如果廣欽老和尚生長在現在這個時代、環境絕不能入定。他生長在一百多年前,那個時代沒有電燈、電影、電視,也沒有汽車、機車,當時環境很純樸,他又沒有讀書,所以就很認命,安份守己,覺得自己苦苦惱惱,覺得自己不會修行,住在寺院跟隨大眾實在是不夠格,就一人找個地方靜修,背著一包米到福建承天禪寺的後山去。也由於他生長在那種物質生活很貧困,又沒有讀書,又覺得苦苦惱惱,從小又是刻苦耐勞的人,所以他才能夠一個人純樸的、安心的、不動搖的找一僻靜個山洞,於是就有入定的經驗。但到了年老能夠入定嗎?就不能了。因為身體已經逐漸老邁,而且環境也變了,所以就不可能入定了。

 

       因此入定也要靠環境,同時也要看身體行不行。以現代來說,現在的小孩在看電視、看卡通、打電腦的環境中長大的,他們的腦海已經有花花世界的種種污染在,因此他內心要達到定是不可能的;而另一方面,以環境來說,現在台灣再深的深山都有道路可達,都有人去登山,再那裡怎麼有辦法入定呢?這是就時代、環境、善知識來講。

 

       再來說一則比喻,就是「六群比丘」。

 

       佛陀時代有所謂「六群比丘」,就是比較不聽言教、沒有威儀、不精進,被同伴比丘們所看不起,也不受人敬重,這就是「六群比丘」。

 

       有一句話說,「佛世六群比丘,猶賢於佛滅度後馬鳴龍樹」,典故是哪裡來的呢?在佛陀滅度後一百多年,也就是阿育王的時代,有一位阿羅漢「憂波鞠多」,他具足三明六通,他很想知道佛陀的殊勝相貌,以及佛陀那時代比丘們的一些威儀舉止,剛好那時候有一位老比丘尼,年紀大概是一百二十歲左右,這一位老比丘尼年幼的時候曾經見過釋迦牟尼佛,所以憂波鞠多就派弟子到這一位比丘尼的地方說,某一天憂波鞠多要來拜訪她。

 

       在憂婆麴多未到時,老比丘尼先做一個動作,就是將缽盛滿麻油放在門的後面。當憂波鞠多來到,推門進來的時候,碰到了這一缽油,這一缽油瀉了一些到外面來,可是憂波鞠多並不曉得。

 

       憂波鞠多進來就問老比丘尼,釋迦牟尼佛的相貌、舉止是怎麼樣?這位老比丘尼說,釋迦牟尼佛的相貌威嚴簡直無法形容。她說,她小的時候,有一天很多人就在喊著說「佛陀來了,佛陀來了」,她一聽到就跟很多人到外面迎接佛陀,當佛陀來到她的面前時,她就立刻頂禮,當她頂禮時,插在頭髮上的金釵掉落在地上,原來是找不到的,可由於佛陀身上有光明,照亮了整個村莊樹林,照亮了當地環境,使得她能夠找到這一支金釵。也由於佛陀有這一種殊勝的相好光明,知道祂是一位得道聖者,因此就跟隨祂出家。

 

       接下來,憂波鞠多尊者又問,當時比丘們的威儀怎麼樣?她就說,當時比丘的威儀,每一個人都比現在尊者您的威儀來得端嚴。為什麼?當時所謂的「六群比丘」他們也來過我這裡多次,卻都未曾使這一缽油瀉溢出來,可是尊者您進來的時候,卻使這缽油瀉了出來。可見即使佛陀時代的六群比丘也勝過所謂威儀端嚴的尊者您。

 

       由這一點就令我們感嘆,佛陀時代跟隨在佛身邊的出家人,即使最差的,也勝過佛滅度以後最有修行的修行人。由此也可以曉得,現在,處──五濁惡世,時──末法時代,以我們這種根機,與六群比丘當然絲毫不能比,而憂波鞠多已經是證果的阿羅漢更不能比。可是如果往生極樂世界,在諸佛之王的彌陀面前,在超踰十方的彌陀淨土環境當中,怎麼不當下就證入果位呢?

 

       憂波鞠多這個典故,我早年就看過了,給我的啟示也很大。想到當初的出家人,不管有證果、沒證果,他們的威儀、舉止是多麼的安詳、平和,內心是多麼的不起雜念,安詳寂靜。一個人的外貌是內心的顯現,外面的言語舉止可以看出他內心的境界,內心如果和平、寂靜、沒有雜念,他的舉止就比較安詳、溫和;如果言語舉止比較粗魯、嬉笑、躁動,就表示他內心是急躁、浮動的。所以,在出家眾的生活規約中,我就寫「生活──簡單、樸素;語言──誠懇、和藹;威儀──安詳、穩重」。

 

       學佛人,不管在家、出家,儘量要安詳、穩重,一方面從外面的行住坐臥來要求內心。另方面,可以晨起靜坐念佛,或者在佛堂靜坐念佛,念到比較相應的時候,也會體會到那一份寂靜的心靈。有了這一種體會,就保持這種心境來為人處事。如果能保持這一種心境來為人行事的話,語言就會比較親切和藹,同時也比較不會計較、推論他人的動機,這是從內心的寂靜顯現行儀的安詳。

 

       這「一缽油的啟示」,我們學佛的人應該將他記在腦海中。講到這裡,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

 

問:剛剛上人提到,如果對聖道門的修行有過一些嘗試或了解,將有助於行者對純正淨土法門的珍惜。如果這樣的話,是不是一般人也應有這些經驗比較好?

 

答:不需要再去繞那個圈子。機緣好繞得回來還好,如果繞出去卻繞不回來就糟了。

 

       那要怎麼去體認呢?就是剛剛所講的,信我們這個法門的佛言祖語,隨順他,然後思惟「機法兩種深信」的道理,譬如對「機」的思惟,可以看看周遭的人,不論是修行人或一般人,以及社會上發生的種種貪瞋癡慢、殺盜淫妄,然後再回過頭想想自己,可以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外面所發生的一切事情,我們都要把它當做是自己的分身,我們現在沒有像他那樣做只是因為環境比他好,如果環境互換,我們也會和他們一樣。

 

       我們自己的心是怎麼樣?可說大家都差不多,都是貪瞋癡慢、殺盜淫妄,只是沒有機緣顯現而已。所以善導大師才說「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這一段法語所說的是每一個人,人人大多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應從這個地方來反省觀照。

 

       我在還沒有出家之前就開始在這條修行路上摸索了,一直到現在,當然不會再受惑動而轉向。因為我有這樣的經過,所以才要維護大家,希望大家不要走入偏路或冤枉路。大家如果能接受我講的那就好,不然的話就會有問題。

 

       在我接觸的人當中,淨宗法師的根器最利,可以說是舉一反三,雖談不上是聞一知十,但是他的反應很敏銳,和他談論,他一聽就可以領悟,甚至還沒有講完,他就可以完整的了解。或者有問題,我回答的即使不很完整、很圓滿,可是他一聽就能整個領悟。像淨宗法師這樣的人,到現在還沒有遇到第二個。

 

問:是不是可以請上人再簡略的說明「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

 

答:我們在世間所做的任何善事功德都是有漏的,因為是有漏的,所以叫做「虛作」;阿彌陀佛的功德是永恒存在,不會變質、不會消滅,所以叫做「不虛作」。祂能夠永遠的保存,住而不滅,持而不變,這個叫作「不虛作住持功德」。

 

       阿彌陀佛的「不虛作住持功德」顯現在哪裡呢?顯現在天親菩薩講的「遇無空過者」。怎麼不空過呢?「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這就是阿彌陀佛「不虛作住持功德」的地方。能夠讓遇到阿彌陀佛──「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的人,現生就擁有正定聚,到極樂世界就至一生補處。這是祂速滿足功德大寶海的「速」的地方。「速」讓我們一往生,當下就能夠擁有,而不是從阿羅漢,然後菩薩,然後初地、二地……九地、十地,不是的。速滿足的是「入一生補處」這樣的大寶海的功德。

 

       「住持」的意思「補充講義」中有說明:「住,不異不滅;持,不散不失」,阿彌陀佛的功德永遠不會變質叫「不異」,不會消滅叫「不滅」。所以「住」等於「持」,「持」等於「住」。祂永遠存在,具足那一種功能,使得遇到祂的人能夠速滿足功德大寶海,這個就是阿彌陀佛的「不虛作住持功德」。

 

       凡夫眾生所做的都是虛作的,不是永遠能夠住持的,他會變異、會散失、會消滅,所以說是虛假的。當然,菩薩所做的功德,以及十方諸佛所做的功德也是「不虛作住持功德」,可是他不能夠令我們「速滿足功德大寶海」,而彌陀這一種「不虛作住持功德」,能夠令五乘根機齊入祂的報土,快速的滿足功德大寶海,功德大寶海就是佛的功德。多快速呢?曇鸞大師在這裡的解釋是一步一步的引導,引導到最後就點出,到了極樂世界就進入一生補處,然後用「好堅樹」來比喻,斬釘截鐵的說出,「如果菩薩必從一地至一地,無超越之理,未敢詳也。」說明到極樂世界不需要一地至一地,可以當下就超越諸地,所以說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普賢之德」就是本身具足佛的慈悲、智慧、願力、神通到十方世界去普遍的度化眾生,要顯現普賢之德,至少要等覺菩薩。而我們一往生就能夠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當下就能夠修習普賢之德。

 

       我們今天晚上就講到這裡,這一階段的課程也暫告一段落。

 

       南無阿彌陀佛

 

      (講於2007年9月28日)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