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部分

  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摘要(二)
  2.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摘要(一)
  3. 《阿彌陀經》要旨(二)
  4. 《阿彌陀經》要旨(一)
  5. 《阿彌陀經》之目標與方法
  6. 《阿彌陀經》大意
  7. 《觀經》大意、宗體、隱顯、廢立
  8. 《觀經》要旨
  9. 《觀經》正意
  10. 《觀經》眼目
  11. 《觀經》構造
  12. 《無量壽經》摘要(二)
  13. 《無量壽經》摘要(一)

祖論部分

  1. 難易二道
  2. 五念門
  3. 《小經》要文善導釋
  4. 「極樂無為」之偈解釋
  5. 善導信願行之側重
  6. 善導大師「讚佛偈」補充講義
  7. 善導大師「讚佛偈」
  8. 善導大師解釋念佛之殊勝利益(略鈔)
  9. 緣佛願力速成佛
  10. 龍樹菩薩難易二道判
  11. 《易行品》大綱
  12. 《易行品》「本願釋」略解
  13. 《易行品》略解
  14. 《易行品》精髓

第十八願

  1. 第十八願善導釋
  2. 《大經》第十七、十八願成就文及流通文略解
  3. 第十八願之白話文、成就文、流通文及圖表
  4. 第十八願善導釋之「補充講義」
  5. 淨土宗祖師解釋本願
  6. 第十八願之義(三)
  7. 第十八願之義(二)
  8. 第十八願之義(一)

經證.祖語

  1. 門餘大道
  2. 現生不退(入正定聚)之證文
  3. 慈悲的救度
  4. 佛在何處
  5. 「彌陀名體相即不離不二」之經文與祖語
  6. 念佛超度三塗眾生
  7. 厭穢欣淨,切願往生
  8. 光明攝護 念佛眾生
  9. 彌陀本願是凡夫為本、現生不退
  10. 念佛諸行比較
  11. 助念開示之經證
  12. 專念彌陀之根據(經文、祖語)
  13. 「但念彌陀,必生極樂」之經證祖傳
  14. 念佛能滅罪障之文
  15. 念佛具足無上功德之文
  16. 念佛佛聖護念讚歎之文
  17. 極樂依正莊嚴之文
  18. 彌陀是本師本佛之經證

淨土宗教理

  1. 佛教的根本教理
  2. 彌陀以名號度生(講義)
  3. 念佛三大利益
  4. 一代教皆念佛化前教
  5. 淨土五觀 (淨土三觀二信)
  6. 阿彌陀佛是何等佛
  7. 二種深信
  8. 往生與預知時至
  9. 五逆往生 為顯念佛
  10. 念佛功超定散諸善
  11. 蕅益大師《彌陀要解》摘要
  12. 彌陀悲願 天性自然
  13. 念佛與佛 機法一體
  14. 念佛生極樂 脫出三界獄
  15. 一虛一實
  16. 六字釋
  17. 一代聖教六字全收
  18.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19. 淨宗指要
  20. 彌陀與眾生的關係
  21. 淨土宗特色--易
  22. 阿字十方三世佛
  23. 對比勸善,彰往生益
  24. 彌陀何故建立「念佛往生」願?
  25.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二)
  26. 念佛功德
  27.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一)
  28. 名號度生
  29. 凡夫入報問答
  30. 彌陀救度眾生(二)
  31. 增上緣(二)
  32. 彌陀救度眾生(一)
  33. 增上緣(一)
  34. 三重選擇 淨宗口訣
  35. 第二十二願略解
  36. 正行與雜行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彌陀本願是凡夫為本、現生不退

一、凡夫為本之文

1.善導大師《觀經疏》言: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湣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2.《無量壽經》「本願文」(第十八願)言: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3.《無量壽經》「本願成就文」言: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十方眾生=五逆謗法(凡夫為本)

 

4.善導大師釋「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之文:

此就未造罪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
以佛願力: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
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
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唯除」之文有四義:
(1)彰抑止攝取
(2)明眾生根機
(3)顯無一遺漏
(4)勸戒惡行善

 

5.《涅槃經》言:

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重。如來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逸者,佛則慈念。

 

6.《法華經》言:

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難。

 

7.《大集月藏經》言:

唯佛獨是眾生父,於煩惱火而救拔。

 

8.《觀無量壽經》言: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9.《觀佛三昧經》言:

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

 

10.《無量壽經》「第一願」言: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11.《無量壽莊嚴經》言:

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12.《大阿彌陀經》言:

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聞我名字,莫不慈心,
歡喜踴躍者,皆令來生我國。

 

13.《無量壽莊嚴經》言: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14.《無量壽經》言: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

 

15.《平等覺經》言:

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16.《無量壽經》「重誓偈」言: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正覺。

 

17.《無量壽如來會》言:

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
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18.《無量壽經》「重誓偈」言:

消除三垢冥,廣濟眾厄難;閉塞諸惡道,通達善趣門。
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常於大眾中,說法獅子吼。

 

19.《無量壽經》「大悲攝化段」言:

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趣,惡趣自然閉。

 

20.《無量壽經》言: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21.《無量壽經》〈流通分〉「特留此經」之文: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湣,特留此經,止住百歲;
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二、現生不退之文

1.《無量壽經》「本願成就文」言:

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2.《無量壽經》「本願成就偈」言:

其佛本願力,聞名願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3.《無量壽經》「胎化段」言:

次如彌勒者也。

 

4.《觀經》〈流通分〉言: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華;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5.《阿彌陀經》言:

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
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6.《阿彌陀經》又言:

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7.龍樹菩薩《易行品》言: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8.龍樹菩薩《易行品》又言: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9.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言:

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三界繫業,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

 

10.曇鸞大師《往生論註》又言:

經言:「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剋念願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國土名字為佛事,安可思議。

 

11.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設問答以明「凡夫入報土」之義: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12.善導大師《觀經疏》〈散善義〉「二種深信」之文言: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
                             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 :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取眾生;
                             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往生對眾─十方眾生(諸貧苦、五逆謗法─我等)
往生可能性─若不生者,不取正覺(100%)
往生方法─三信十念(真欲往生,專稱佛名)
往生時間─即得往生(不遷時,不隔念)
現生階位─住不退轉(等覺、次如彌勒)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