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

  1. 敦煌壁畫中的《無量壽經變》
  2. 眾生安樂我安樂:說說佛涅槃圖
  3. 動容發欣笑:彌勒菩薩半跏思惟像
  4. 意味深廣的佛返人間圖
  5. 反彈琵琶說救度:「觀經變相」賞析
  6. 落日見彌陀:古龜茲壁畫殘影
  7. 一句彌陀作大舟:朝鮮「般若龍船圖」
  8. 翻山越嶺,只為我來「山越阿彌陀圖」
  9. 盛世遺珍:唐代漆金夾紵阿彌陀佛像
  10. 絕唱《願生偈》古壁耀慈光
  11. 淨土瑰寶:最早的西方三聖像
  12. 悲欣交集見彌陀
  13. 一幅傳世巨作,一片故鄉風月
  14. 千年墨蹟祖德重光──曇鸞大師親筆寫經
  15. 一頁殘經的傷痛與美麗
  16. 同生安樂:龍門西方淨土變相龕
  17. 遊戲見天真:齊白石筆下的「阿彌陀佛」
  18. 印度砂岩浮雕之佛陀回鄉說法圖
  19. 選擇念佛——記西千佛洞觀經變
  20. 二河白道圖(京都 光明寺)
  21. 欲盡孝養,應託父母於阿彌陀佛──韋均造西方三聖像
  22. 麥積山石窟第五窟──西方淨土變
  23. 給人歡喜的阿彌陀佛金銅群塑
  24. 阿彌陀佛與八大菩薩圖
  25. 大足石刻中的淨土宗藝術
  26. 一時作佛──張茂仁造白石阿彌陀佛像(隋)
  27. 兩千年前的阿彌陀佛立像銘文臺座
  28. 器宇如王——唐太宗所造彬縣阿彌陀佛大像
  29. 五臺山佛光寺「阿彌陀佛說法圖」
  30. 阿彌陀佛來迎圖中的地藏菩薩
  31. 稱名必來迎——阿彌陀佛及聖眾來迎圖
  32. 阿彌陀佛及二十五菩薩來迎圖
  33. 茨城願入寺本尊阿彌陀佛像
  34. 引路菩薩圖
  35. 巍巍獨坐度眾生——記日本高德院阿彌陀佛坐像
  36. 阿彌陀佛接引圖——南宋明州絹本設色佛畫
  37. 阿彌陀佛的微笑——西魏彩繪泥塑:麥積山石窟第44窟
  38. 大勢至菩薩像
  39. 韓國甘山寺阿彌陀佛立像和萬日結社念佛
  40. 西夏國阿彌陀佛接引圖
  41. 五劫思惟阿彌陀如來像
  42. 莫高窟觀經變相圖
  43. 回顧的阿彌陀佛
  44. 2020,彌陀依舊愛你、愛你!
  45. 淨土,在名號等你
淨土宗
淨土藝術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土藝術 > 淨土宗藝術
top

淨土宗藝術

一時作佛──張茂仁造白石阿彌陀佛像(隋)

  此佛像於河北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此佛像是白玉造像,造於隋開皇十一年(591年),高30cm,寬14.5cm,基座長14.5cm,寬8.2cm、高5.5cm。

  此像正面為一佛二弟子跣足立於單瓣覆蓮圓形臺座上,身後是素面舟形背光。阿彌陀佛肉髻高隆,面形橢圓,兩頰豐滿圓潤,雙目向下俯視,神態莊嚴安詳,嘴唇微閉,姿勢挺拔。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內著僧祇支(是一種貼身便衣,長方形衣片,袒右肩覆左肩掩兩腋。《西域記》云:正名僧迦鵄,此云覆腋衣。)右手無畏印,能使眾生心安,無畏三惡道苦,無畏六道輪迴苦;左手與願印,能給與眾生願望滿足,能使眾生得遂往生淨土之願。偏袒右肩,半披式袈裟,衣紋自然流暢,極富質感。

  兩側站立兩弟子雙手合十,神態虔誠恭謹,身姿挺秀。服飾雕刻紋理疏朗簡潔,表現出薄衣貼體的效果。人物雕刻圓潤,身材比例勻稱恰當,是這一時期佛像雕刻的新作風。

  雕像基座為長方形,背面銘刻「開皇十一年二月八日,佛弟子張茂仁為亡父母敬造白玉彌陀像一區,七世先亡,現存眷屬,一時作佛」。

  此佛像是隋朝時佛弟子張茂仁所造。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的大成時期。隋朝的兩個皇帝都是虔誠的佛弟子。隋文帝(541—604)度僧、建塔,一生致力於佛教的傳播。隋煬帝(569—618)也篤好佛教,曾迎請智者大師(538—597)為授菩薩戒。不僅如此,當時淨土信仰也已深入人心。

  隋文帝的皇后獨孤氏文獻皇后(544—602),也是淨土法門的信仰者。文帝弘護佛法,皇后亦敬慕大乘。有一位大明尼師是道綽大師的弟子,時常到宮殿陪文獻皇后念佛。皇后每次念佛時,必先更換淨衣,嚼沉水香漱口。皇后五十歲去世,當時異香滿室,天樂振響。文帝問梵僧闍提斯那是什麼瑞相,對曰:「淨土有佛,名阿彌陀,皇后往生,故現斯瑞耳。」

  隋文帝的兒子隋煬帝,在他的授戒師智者大師往生後,曾派人去天臺山大作佛事,並宣說:「願承三寶之力,速達西方。智者證知,淨土記別,生生世世,長為大師弟子。」由此可見,隋煬帝也是有淨土信仰的。

  隋朝弘揚淨土的祖師有智者大師和道綽大師(562—645),又有隋朝皇室的護持和引領,彌陀信仰在中國日漸展放異彩。獨孤皇后的往生,和張茂仁的造阿彌陀佛像,就顯示了從皇室到貧民的各個階層,淨土法門已經相當普及了。

  張茂仁為亡父母造像,經云:敬造阿彌陀佛,至心歸依願往生者,與阿彌陀佛有親緣、近緣、增上緣,現生及命終,決定有五種大功德利益。

  一、滅罪。過去今生所有重罪,念念滅除,還得清淨。

  二、得佛護念。阿彌陀佛、恆沙諸佛,觀音勢至、諸大菩薩,無數化佛菩薩,諸天善神,如影隨形,放光加護,消災免難,晝夜吉祥,不遭惡鬼惡神妖邪之侵,不受橫病橫禍暴死之難。

  三、見佛。現生或臨終親見阿彌陀佛。

  四、攝生。蒙阿彌陀佛願力攝取,臨終之時迎往淨土,蓮花化生。

  五、證生。諸佛保證必定往生安樂佛國。

  「七世先亡,現存眷屬,一時作佛。」此中「一時」,不是同一個時間的意思,而是與佛經開頭「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中「一時」的意思是一樣的。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說:「時無實法,以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名一時。」佛是師,眾生是資,佛度生,生受化之時是一時。

  從佛一邊說,如善導大師《觀經疏》中說:「言『一時』者,正明『起化之時』。」釋迦佛發起教化之時為一時,阿彌陀佛救度眾生、接引眾生之時即為一時。從眾生一邊說,即眾生信受彌陀救度之時為一時,願生彌陀淨土之時為一時,專稱彌陀佛名之時為一時。一時亦是《阿彌陀經》中的「一心不亂」之時,《無量壽經》中的「一向專念」之時,《觀經疏》中善導大師說的「一向專稱」之時。如徹悟大師說:「念佛時,即見佛時,亦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亦即度生時。」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時,即是見佛往生時,亦即作佛度生時。如此正是「一時作佛」的意思。

  蓮池大師有云:「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佛菩薩祖師特別開此薦拔方便門,欲報親恩者,印造阿彌陀佛像,使見聞者生起願生淨土之心;並願今生之生身父母,以及百劫千生之生身父母信佛念佛,脫離生死苦海,往生西方淨土,一時作佛。

文/黃打鐵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