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澄基
《阿弥陀经》在净土三经中最短,全文不过二千字左右,但亦因其简短,所以流传亦最广,经文的纲要大概有下列几点:
(一)此经是佛自己主动的说法,不是像平常一般的被弟子劝请後才说法,显示出其特殊之重要性。
(二)说明西方净土之概况及往生净土之方法。
(三)十方诸佛赞叹此经之不思议功德。
(四)诸佛赞叹释迦牟尼佛能於五浊恶世成等正觉及说此难信之法。
排於经文之最末段之第四点实最值得我们注意。就佛的立场来说,当然是先要说明主题─ ─净土之道:然後再附带的说诸佛赞扬释迦牟尼佛能於五浊恶世成佛之难能稀有。但是就我们众生的立场来看,此最末一段实最为紧要,因为它是净土法门的亲因,因为,一、若无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上成道就不会有人知道此净土法门。二、若无五浊恶世之种种苦痛,人们也生不起真实的厌离心去求往生,对五浊之恶若无深切的认识,没有经过切肤之痛的人怎样生得起出离心呢?
过去诸贤对五浊恶世的解释,今天看来好像已经不够味道了。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恶和浊实空前未有,恶浊的广度和深度已经到了极处,非前人所能梦想,我虽躬逢其盛,但拙於文笔亦难描绘其万一也。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无论用什麽方式去欺骗去矫饰也掩盖不住它的种种恶浊。没有过错的人也随着受苦遭殃,整个的时空都充满了灾难与不幸,所以叫做「劫浊」。
思想混乱,价值破产,百千邪说惑人眼目,谁不惶惑?谁不迷失?一人之误万人火坑,这是真正空前未有的「见浊」。
今世之所谓文明,所谓进化,无非增长种种贪瞋疾病,作茧自缚,为彼奴役故名「烦恼浊」。
此身脆弱众病所缠,饶汝志比天高奈何薄命前定,有此时缺了彼,有这时又缺了那,总是差了一点,迟了一着,人生恨事罄竹难书,是名「命浊」。
你浊我浊,东浊西浊,前浊後亦浊,人畜兽禽无一不浊,秽气所播,鬼神亦浊,故名「众生浊」。
这样恶浊的世界还有什麽值得留恋的呢?还不想到弥陀净土去求个歇处吗?
《阿弥陀经》中有一句话,对我个人言,有极深刻的影响: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在娑婆世界学佛,其困难实在是一言难尽,许多问题自己都没法解决也无人请问,这种苦痛若非亲身经历是难以想像的。弥陀净土中尽是一生补处的十地菩萨,与这些上圣俱会一处随时请问法益岂不大妙?这些大菩萨中又以观音为最,如果能与祂谈论更深一层的般若理趣,求祂开示其百千悲智秘行之经过,请祂解释古今中外许多难可解了的业报因缘,岂非人生之至乐乎?大乘某经中曾悬记龙树菩萨圆寂後当生西方极乐国,若能与他当面谈谈中观,一何快哉!向令人景仰的慧远、永明、善导诸大士请益法要,其乐又何如哉!
往生弥陀净土,还有一个最吸引人的好处,那就是可以经常以神力到十方世界去参礼诸佛圣贤,奘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云:「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昼夜六时常雨种种上妙天华,光泽香洁,细软杂色……彼有情类……每晨朝时持此天华於一食顷飞至他方无量世界供养百千俱胝诸佛……」
这样看来,所谓往生西方净土,实际上等於往游十方百千万亿刹土,任何地方都可以去,不仅限於彼土一处了。对我个人来说,这就可以有机会到东方不动如来处去朝礼尊者密勒日巴,去看看惹琼巴了。还有那些令人怀慕的佛教英雄们,如罗什、玄奘、达摩、慧能、道一、从念、杜顺、法藏、冈波巴、莲花生、米居多杰、龙清让蒋……诸大士,无论他们在什麽地方都有机会见到了!天地间那有比这更具吸引力的事呢?
净土三经中所说之教法虽然很多,但其心髓我想仍在一个「愿」字。此又包括佛的本愿和我们的意愿,此二愿合和才有净土戏剧的产生。因为有弥陀因地之四十八愿,才有西方净土之形成,因吾人有至诚哀慕求生净土之心愿才能有往生之事实。净土生无生论中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况无量寿佛因中所发四十八愿誓取极乐,摄受有情。今道果久成,僧腊久满,故凡百众生勿忧佛不来应,但当深信忆念数数发愿,愿生西方,如磁石与针任运吸取,然磁能吸铁而不能吸铜,针能和磁而不能合玉,譬如佛能度有缘而不能度无缘,众生易感弥陀而不易感他佛,岂非生佛誓愿相关者乎?」
弥陀在因地所发之四十八愿如像磁石,吾人诚愿往生则如像铁针,二者有一种自然和合,自然相应,自然吸取之势,净土教法之基本原理实不出此二愿和合之理。这又十分像宗教现象中之「神人相吸」之普遍原理一样,神必须向下入世来普度众生,众生则必须向上出世投入神的怀抱,如此上下相交如磁之吸铁,正是易经泰卦所明阴阳倒置才能天地相交,才有宗教现象产生之道理一样。但磁能吸铁而不能吸铜,娑婆世界之众生与弥陀和观音容易发生感应,与其他诸佛则不尽然。净土虽有多种,如不动佛净土,药师佛净土或弥勒内院等等,但这些净土的因缘好像都不如弥陀净土来的亲切和普遍。大乘经典中劝导学人回向弥陀净土之处也远比其他为多,这强力的说明了弥陀和观音与吾人之因缘实较其他诸佛更为亲切。
弥陀因地之愿力与吾人诚心往生之愿力相应和合则能产生往生之事实,这样说来往生净土是否仅凭诚挚的愿心一个条件就够了呢?
为了避免使人误会作五逆十恶的人也容易往生,所以加了一个条件:在临终时要遇善知识教使念佛才能往生,这种机缘就不一定容易遇到了。这种说法的方式实在是煞费苦心!细思净土三经对往生净土的条件之说法颇不一致。一会儿说「不可以少福德因缘往生彼国」,一会儿又说一念即可往生,往生的条件有的说得很难,如念佛三昧,一心不乱,发大菩提心修广大善行等;有的则说的很容易如十念佛名亦可往生,这究竟应该如何解说呢?
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想,即:从佛的立场去设想。佛陀说法实在亦有其不得已之苦衷。一面要鼓励人向上向善;一面又要强调依佛陀本愿之悲力人人皆得往生。太加强向上向善的条件则容易使人生畏而怯步,太加强他力及易行道,又恐人轻心放逸舍弃善行,因此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为了使道理上无矛盾又推出上、中、下三品往生之说,实在是煞费苦心!
我个人的信念则是:「只要二愿相感如磁与铁就必定能够往生的。佛的悲愿早已圆满不必顾虑,只要我们自己的愿心诚挚强烈就必定能往生,所以时时念佛,时时赞祷,此心常念弥陀和净土,经常与弥陀打上交道,累月经年下来自然能够培养出强烈诚挚的意愿的。这不但是因为二愿契合的法尔道理,还有万法唯心的原故,因为一切外境和因缘无非自心所变现,所以强烈的心愿加上巧妙的时机(前业已尽,後业未生的临终刹那),再加上佛心与自心相摄相感的力量就自然能够冲破障碍往生净土了。因此我想往生净土与否的关键在自己是否「至心信乐」和有无强烈的意愿而定。
细读第十八愿就知道,要至心信乐的人才能十念往生,十念很容易,只需片刻,但至心信乐就不太容易了。真诚恳切的愿心必须至心信乐才能生起的,这并不是普普通通皮皮吊吊的愿心,而是一股至诚和深入的强烈愿心。至诚就必须有那专一、忘我,和全体投献的心理状态;深入则意味着三种不同的深入:了解的深入,感情的深入和意愿的深入。
了解的深入是深深了解在一切法门中惟有净土是最殊胜的,对自己言也是最合适的。
意愿的深入是一种迫切渴望往生之情远超过对此世一切之愿望。
感情的深入就比较难讲了。一般说来,师徒、朋友、夫妇、眷属等之间的深厚感情并非是一日得来的,乃是经过长时的接触和交往以後逐渐培养起来的。如果连交往和熟稔都没有建立起来那里谈得上感情呢?同样的道理,我们和弥陀之间如果连接触和交往都没有,怎样发得起「至心信乐」的感情呢?
言此至,想起多年前一个百老汇的歌剧:屋顶上的提琴手,(FiddlerontheRoof),剧中的主角是一个犹太族的老农,他信教虔诚,昼夜六时的生活起居中无时无刻不和上帝打成一片。早上起来,如果看见天气很好他就对上帝说:「谢谢你啊!这样好的天气赶到集上去一定可以多买一点乳酪了!」碰到不如意的事或遭到无故的欺淩时,他就对上帝说:「你看哟!为什麽你这样粗心大意不照顾我呢?」他常常独自与上帝说话,向他吐诉心中的一切快乐或哀愁。最令人感动的是,是他的心境中上帝已经不是一个遥遥在上高不可及的神,而是一个切身的伴侣了,他对上帝说话时已经不用「神」字来称呼,而直接说「你」要怎样怎样了。这种「你一我」直接相对的心理状态,在宗教学上有很重要的意义,下面再谈。这老农对他的神早已超过了至心信乐的阶段而是片刻不离,相依为命的关系了。
心境到了这种状态,深心、愿心和信乐心还有什麽问题呢?所以说生起诚挚强烈的愿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先能做到「身心全体交付」,再加上长时的培养薰习才能达成的。从这个观点来看,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除了使自己的心境能与佛境发生相应之处,其另一主要的作用还是要使自己能够达到「至诚」和「深愿」的境地。
回到本题:究竟要有怎样的条件才能往生净土泥?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古今大贤解说不一,佛经本身的说法也差异很大;从很严格的发菩提心,般舟三昧,一心不乱,广植众德,至心回向等等到十念或一念即可往生。从中国正统净土宗之鼓励出家素食到日本亲鸾上人的全仗他力,在家茹荤,其间之差异实非常之大!《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则又有另一说法: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後刹那,一切诸根,皆悉散坏,一切亲属皆悉远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
这是很明显的说,只要发菩提心,不舍菩萨之广大行愿就可往生,连念佛三昧,一心不乱,甚至称念佛名等都不是必须要的了!以上这些差异的说法,稍加思索就知道并不是互相矛盾,而是说法之不得已处或方便善巧处!佛陀鉴於众生根性不一,其所需之教法自然亦不相同,所以必须「方便多门」的设施种种差别法,所以其立教精神是随顺众生的。其他宗教则是以神所见到的一个「真理」或一个「道」硬性的交给众生,必须全盘的接受,没有什麽商量的余地。
再者,世界上大多数的宗教都是采循「非此即彼」(either……or)的路子的;不是我们神说的法就是魔说……不信吾教的人就永不能得救的。但佛法则是相信「亦此亦彼」(both……and)的原则的:这样去修可以得道,那样去修也可以得道。前者是神本、权威、非此即彼的独裁式;後者则是人本、包容、亦此亦彼的民主式。因为方便多门,弹性很大,所以佛教这种民主色彩极浓的宗教,在短时和当前的问题上说是显得迟缓乏力,黑白分明的答案也不易很快的找到。像我们现在亲眼见到的多元之民主制度一样,其程式和功能都非常迂回和曲折,其代价亦颇为昂贵,实行起来也比较困难,但此亦是民主及佛教之特点及可贵处。
进一步言,我想佛的关切只有一个,那就是「利他之关切」。这种「利他之关切」是与「神意关切」大不相同的;神意的关切是说,神的最大关切是要把他自己认以为是的道理作为教法,来晓谕众生,甚至不惜用强迫式的方式来灌输给众生,其基本性质是要众生来随顺神的意旨。佛教的利他关切则恰恰相反,是以众生的根性、利益和需要为前提而方便施设法要,其精神是随顺众生的。这就是说,在某一时空内适合一类众生所需之法,佛即以种种方便用不同的姿态而施与之,如果时间和环境变了,说法的方式亦必须加以修正或改变,除胜义谛的道理如空性、佛性、唯心等万古常恒之理不可改变外,其他的教法则随众生机,应众生需而行各种方便的适应。「佛无定法可说」之义亦可作如是会。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我们就可以解答许多净土宗教之质难了。美国大学生学到净土宗的课程时,通常都有下列的疑问:
(一)净土经中所描写的极乐情况,例如黄金为地,宝树宝池、天乐法音等等,今天我们看来并没有什麽可乐之处呀?如果遍地都是黄金和七宝则毫不稀奇,无甚价值了。再者,黄金的大地那有绿茵的草原来的可爱呢?七宝行树也没有天然的树木和花草清新宜人呀!
(二)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一愿:「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第三十五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後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这两个愿充分主张「男性优越论」蔑视女人实在不应该。
(三)净土中人皆是三十二大丈夫相,当然都是男人,具足男根,但净土中无女人,这不但在生物学上讲不通,在哲学的目的论上亦很难自圆其说,如果没有女人则男相究竟有何用处?有何意义呢?
解答这三个问题之前,我想首先提醒读者,有关佛教圣贤说法之几项原则:
(一)佛无定法可说,是应众生机,随众生需而施设法教的。
(二)因施教之原则在「随顺众生」,故随环境及需要而施设种种权巧方便之说。
(三)某一方便之效果发挥尽致後,必然会演进至衰敝之阶段而丧失其原始作用,此时则必须有新的解释来激发再生之作用,新的方便於焉产生。
(四)佛之境界非人类所能臆测,佛必须要牺牲其全体,无限及深邃无涯之广大见解来将就人之有限愚蒙意识。佛必须要顺众生心,顺众生业,顺众生机,顺众生执来说法,这样,所说之法就必然会受到种种限制和有所偏向,不能将真理之全体显露出来,此为佛教圣贤之苦衷及其不得已处,吾人在批评佛法时,应常常牢记此点。
基於以上四点认识,我们对现代人所提出之种种质难,就可以作较公正的解答了。
净土三经中,所描写的极乐情况,乃对当时印度人所憧憬之「极乐」而来。黄金、七宝、天华、妙香、八功德水这一套皆印度人所极端喜爱者。因为随顺听众之喜爱所以讲了一大堆他们理想中的极乐和妙宝。遍地黄金和到处七宝今天我们看来诚然有「略嫌俗气」的感觉,远不及富有自然生命的青树、绿草、鲜花来得清丽宜人。但不要忘记,往生西方的人,他们感觉及审美的官能是不是和我们一样呢?他们所见到的七宝、栏杆、香华等与我们的黄金、七宝可能完全是两回事!焉知他们的黄金和七宝等不是宇宙美妙之极品,亦能生起无尽之生命活力及美感呢?其实黄金、玛瑙、砗磲……这一套名词只是形容其贵重及美妙而已,岂能硬指人间之实物?!极乐世界之瑰丽庄严难可思议不易形容,经中一再说之,如第二十七愿说: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名了辨其数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二愿云: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於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
局於语言及境界之限制,说法人很难对听法人清楚的形容净土之美和乐。我们的境界与净土的境界毕竟是不相称的,难以比拟的(incommensurable),因此经中对净土之美和乐的描述,只有用一种权巧的,不得已的描述,挂一漏万自是难免,所以我们读净土三经时宜活读而不宜死读。
关於净土之「乐」,其实根本不是什麽宝树、宝池、天乐,妙香那一套。净土中真正的「乐」乃是法乐而非声色之乐。法乐除了由听闻法要而产生之悦乐外,还有一个更深入的超越世间一切喜乐之「极乐」,此即第三十九愿所明者: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漏尽比丘所享之乐,乃证入涅盘性所生起之解脱妙乐,其乐超绝言思及分别境界,乃原始佛教所追寻之目标,具有宗教之究极价值及意义,这一点常被学人所忽略了。
关於第二个质难:净土中尽是三十二大丈夫相及厌弃女身等,亦是因当时印度之社会及习俗环境而起。人类的社会一向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固不论其道德是非究竟如何,男性中心为人类历史之主流实为不争之事实,在男性中心之社会中,女性所受之欺淩及歧视亦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深观世法皆苦的佛教当然不会忽略此极为普遍的大痛苦。因此,「女身」就成为必须要解脱的对象。我想佛陀如果对一九八○年代的美国人说法就不会采用这种方式了。再者,许多大乘佛经都一反原始佛教的传统看法,极力赞扬女人,女人刹那成佛的例子,及女胜於男的故事到处皆是,在密宗里,女性之地位更是优越,几乎有超胜男性的趋势。
至於净土中人皆是具有三十二相的男子,我想亦无非是说大家皆形貌端正而已,三十二相是印度美男子的典型,於是就这样套用上了。其实,在思想上更有意义的是第三和第四愿,第三愿说:「国中人天,悉皆金色。」这是没有种族和色类的差别,大家一律平等,因此,净土中就绝不会有种族歧视的现象。第四愿则进一步说:大家的形色相同没有好丑,因此消除了许多不快和烦恼之因。根据此二愿去推理,净土中人应该是无男女相的,魏译《无量寿经》卷上明显的说:
「其诸声闻菩萨人天,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人天之名,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无量寿经第十愿说: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这更说明了其国中人对身体根本无贪计之想念,身体的事情连想都不想它,还有什麽贪执、分别、男相、女相呢?
我们如果抛弃一切传统的成见,用客观谅解的眼光来检讨净土三经对极乐世界的描写,就可清楚的看出说法人只是想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修行的好处所而已。那儿具足各种便利修行的优胜条件,而没有任何人间的违缘和障碍,是一个安稳舒逸的理想修行道场。例如:
男女色欲为众苦之源;为修行之主要障碍困扰,因此就说极乐世界中没有女人(这样当然所谓的男相亦失去意义了)。
娑婆世界的众生,为了衣食终日辛苦互相残害,因此就说极乐世界中衣食随念而至。
娑婆世界中,求法不易,入道无门,因此极乐世界中的树木花草都时时在流布法音,「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
娑婆世界中邪师和庸师满天飞,到处误人,所以极乐国中尽是大德圣贤,还有许多一生补处菩萨可以时常亲近往来。
娑婆世界的众生为了钱财争斗抢杀,因此极乐世界到处是黄金和七宝,财宝因此失去了争抢的价值。
娑婆世界的众生限於业力其行动非常不自由,所接触的教法及宇宙亦极其有限和渺小,因此极乐国的众生就有「於一念顷能遍游十方世界,朝礼十方诸佛的神通和便利……」
这样把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两相对比,就知道净土的德相都是针对着我们的缺憾和苦痛来说的,只要能把握这个大原则,吾人就能够了解佛陀说法之苦衷,不必死执文句去斤斤较量其他细目了。
还有一个小问题,此处应顺便一提:
东西南北之方向乃根据地球绕日或依北极为定准而来,这种定向的准则亦是相对的,美国到底在中国之东边或西边都可以说得通,太空中更难肯定一个绝对的「东、西、南、北」,因此西方极乐世界的「西方」二字,又是一种顺众生心和顺众生执的方便说。
但是,宗教行持又不能没有一定之准向,因此就标唱西方,这样才能使众生心有所专。
西方又是落日的方向,象徵着休息和归宿,看看西方的落日使人有一种歇处和归处的感觉。
在痛苦的娑婆挣扎了一辈子,看见落日自然就会生起游子归去的感怀,这也是标唱西方的另一主要原因吧!
(摘自《净土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