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净土宗概论》

  1. 第十章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报
  3. 第八章 本愿称名
  4. 第七章 作业行仪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净土宗相承论释
  8. 第三章 净土宗正依经典
  9. 第二章 净土宗教相判释
  10. 第一章 净土宗义概说
  11. 前言.目录

贰、《佛说阿弥陀经》要义

  1. 《阿弥陀经》要义(十六)
  2. 《阿弥陀经》要义(十五)
  3. 《阿弥陀经》要义(十四)
  4. 《阿弥陀经》要义(十三)
  5. 《阿弥陀经》要义(十二)
  6. 《阿弥陀经》要义(十一)
  7. 《阿弥陀经》要义(十)
  8. 《阿弥陀经》要义(九)
  9. 《阿弥陀经》要义(八)
  10. 《阿弥陀经》要义(七)
  11. 《阿弥陀经》要义(六)
  12. 《阿弥陀经》要义(五)
  13. 《阿弥陀经》要义(四)
  14. 《阿弥陀经》要义(三)
  15. 《阿弥陀经》要义(二)
  16. 《阿弥陀经》要义(一)

参、《佛说阿弥陀经》讲义

  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三)
  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二)
  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一)
  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
  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九)
  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八)
  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七)
  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六)
  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五)
  1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四)
  1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三)
  1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二)
  1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一)
  1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
  1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九)
  1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八)
  1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七)
  1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六)
  1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五)
  2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四)
  2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三)
  2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二)
  2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一)
  2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
  2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九)
  2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八)
  2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七)
  2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六)
  2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五)
  3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四)
  3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三)
  3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二)
  3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一)
  3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
  3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九)
  3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八)
  3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七)
  3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六)
  3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五)
  4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
  41. 《阿弥陀经讲义》讲义(三)
  4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
  4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一)

肆、《往生论》讲义

  1. 《往生论》研究
  2. 《往生论》要义
  3. 天亲菩萨之教判思想
  4.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伍、《往生论注》讲义  

  1. 再读《往生论注》有感
  2. 《往生论注》玄义略解
  3. 现生不退论
  4. 平生业成论
  5. 佛身佛土论
  6. 凡夫论
  7. 称名论
  8. 易行论
  9. 愿力论
  10. 真实功德之垂救
  11. 一线四点
  12. 净土宗第一奇书
  13. 昙鸾大师之教判思想

陆、其他

  1. 阿弥陀佛的救度(中英对照)
  2. 《观经疏》四重判
  3. 《阿弥陀经》「三段要文」之经证、祖释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讲义
top

讲义

第九章 凡夫入报

第一节   身土报化  

        净土宗以往生弥陀净土为目的,故往生的净土是怎样的净土,往生人需何等资格,即为一宗之大要。

 

        关於佛身佛土之位格,有种种解说,但大体本於「三身三土」之说,即佛有三身,住於三土:法身佛住法性土,报身佛住报土,化身佛住化土。

 

        法身理佛,遍一切处;法性寂灭,不可说示,姑且不论。

 

        「报」为酬报,报土即酬报佛过去因位之清净愿行,果上所成之万德庄严净土。报土乃佛本身之境界,又称「真实土」「真实报土 」。此土为第一义谛所摄,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化」为化现,化土乃佛为初地以前菩萨、二乘及凡夫所方便示现之国土,又称「变化土」「方便化土」。此土非佛本身境界,随众生机感不同,有净有秽,前後改转。       

 

        极乐,《大经》称「安乐」「安养」,《观》《小》二经称「极乐」,《往生论》则称「莲华藏世界」。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引《大乘同性经》《大经》《观经》定判 「是报非化」,或称「无为涅盘界」「涅盘城」。又道绰大师《安乐集》亦明是报土。《往生论》及《往生论注》虽无报化分判,但明 「第一义谛妙境界相」「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即是真实报土。

 

第二节   凡夫入报

        然若依通途自力断证,唯地上菩萨方能往生诸佛报土,二乘圣人、地前菩萨尚且不能往生,何况凡夫?故圣道门诸师判极乐往生大致为四类:

 

        一、或判极乐是高妙报土,但凡夫不得往生。

        二、或以凡夫得往生,但判极乐只是粗劣化土。

        三、或判极乐为报化二土,地上菩萨生报土,地前菩萨及凡夫生化土。

        四、或判极乐为四土,凡夫只能生於最低的凡圣同居土。

 

        总之,不许凡夫得生报土。

 

        唯有善导大师站在阿弥陀佛他力本愿的立场上,定判阿弥陀佛为报佛,极乐净土为报土,又判《观经》九品皆是凡夫,显明「凡夫入报 」——凡夫念佛往生阿弥陀佛极乐报土。《观经疏•玄义分》说: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凡夫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即托佛愿力以为强缘,惑障深重之最下凡夫,与豁破无明之上位菩萨,平等往生弥陀报土。此为净土开宗之第一理由,无量教行之根本结归。

 

第三节   速超成佛

        或以为凡夫往生净土之後仍是凡夫,但因为极乐处所清净,无退堕之缘,便於修行,又寿命无量,故得渐次修行,渐次证果,渐渐成佛。此以凡夫往生乃是化土,或凡圣同居土,故作此说。然善导大师既判 「凡夫入报」,明「五乘齐入」,则虽是娑婆凡夫,一旦往生,即速超速证,速疾成佛。文证虽多,略举如下。

 

        一、《无量寿经》第二十二愿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二、《无量寿经》说:「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无量寿如来会》说:「极乐国土,所有众生无差别相,顺余方俗,有人天名。」

        三、《无量寿经》说:「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四、《观经》说:「念佛者,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五、《阿弥陀经》说:「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1],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六、《往生论》说:「佛本愿力,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加之身皆金色、无有好丑、具六神通、三十二相,一一皆是顿速圆满,而非渐成,故知凡夫往生,速超成佛。

 

        虽言成佛,具佛之德,同佛之格,而不受佛之名,仍顺余方,受五乘名,起普贤行,遍十方界,救济众生;是名果後普贤,非因位普贤。昙鸾大师言 「不从一地至一地」,善导大师言「即证法性之常乐」「十地愿行自然彰」,此皆缘彼佛愿力故。

 

        然此大益,将限於专修念佛之人,杂行之人有胎生之障,见下节。

 

第四节   胎生化生

        极乐为报土,但有二种往生:一、化生;二、胎生。

 

        虽说胎化二生,实则皆是化生,非如此界有胎、卵、湿、化[2]之杂业所生,而皆从清净莲花之所化生,如《往生论》言「正觉华化生 」。但为区别二种往生之胜劣不同,以往生後立即花开见佛、不必住於莲花之内者称化生,而以往生後不能立即花开见佛、须滞住莲花之内若干时节然後乃出者称为胎生,乃是借此界婴儿在胎中渐渐长大而後乃出为喻。

 

        根据《大经》,明信佛智者,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疑惑佛智者,生彼宫殿,五百岁不见三宝,不得供养於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谓之胎生。《大经》又言: 「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慧。」此就安心来论。

 

        若就起行,则念佛为胜,杂行为劣,念佛化生,杂行胎生。

 

        佛智虽举五种[3],究极不过六字名号。《往生论》以称名为「如彼如来光明智相」,故专修念佛即为明信佛智,而杂行之人每每怀疑 「单以称名,何足往生?」疑此佛智故,乐修杂行。

 

        念佛与佛有亲、近、增上三缘故,彼此忆念,三业不离,往生亦自然与佛亲近不离;杂行之人与佛无亲、近、增上之缘,心与弥陀疏远、隔离,往生亦自然与佛有所隔障,住於莲胎。

 

        胎生有多种异名:疑惑佛智,身处莲胞,如处母胎,称「胎生」;莲胎广大,内受诸乐,犹如宫殿,称「宫胎」,或「胎宫」;外现莲花,内如宫殿,称 「宫花」;疑心所碍,困限莲内,如困在城,说「疑城」;闻法为难,如「边地」;与佛界隔,称「边界」。

 

        关於辈品与胎生的关系,或以为九品之外别有胎生。或以为九品即是胎生,彼此大同,皆止住莲内,不见三宝故,但随疑之深浅、德之多少、罪之轻重,花开有迟速,得益有不同,分为九品,实则不限九品,乃至无量品。

 

        但九品之中,下三品念佛而住莲内,形同胎生,此约造恶,显明抑止义;上上品杂行而金台来迎,直接化生,即约三心,显明念佛义。详见下节。

 

        又有以胎生境界称为「化土」,杂业感故,暂所止故,渐次成故,非究竟故;但这不过是借用通常「化土」之名词而已,其实皆在报土之中,不过 「同处而异见」。

 

第五节   辈品阶位

一、辈品之有无

       关於极乐往生有无辈品,说法不一。

 

       一说极乐纯一报土之境,理当无辈品,又四十八愿不说辈品故,如身皆金色、无有好丑、具足六通、寿命无量,一一誓愿所誓利益悉皆平等,知报土得益无辈品。故《往生论》说 「平等一相」,《往生论注》明「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辈品为世尊诱化此界众生之方便巧言,如《大经》言「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颜貎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既然五乘悉皆平等,顺余方俗,列有异名,可知辈品亦如是。

 

       一说虽是报土,容有辈品,《大》《观》二经有明文故,又不同余佛报土唯有地上菩萨,故一味平等,不立阶位,而极乐摄凡夫故,既然机有胜劣、行有浅深,往生得益岂无差别?

 

       今详二义,各有一理。综而观之,可说极乐一种报土,二种往生:念佛化生无辈品,杂行胎生有辈品。

 

       念佛无辈品者,以全舍自力,全托佛力,因平等故,果也平等,故超品位阶级。昙鸾大师说「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 」,善导大师说「同因同行至菩提」,又说「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托佛愿以为强缘,致使五乘齐入」。念佛前,随各人杂缘,成九品之机;念佛後,托佛愿强缘,得齐入之益,即同昙鸾大师 「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

 

       或说念佛也有辈品:一由数量多少,二由时节久近,三由功夫浅深。当知此皆是方便,为励行人起勇进心。以名号乃是超越数量之法故,不受一切相对限制,经言 「乃至一念,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善导大师释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不问罪福多少」「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 」。

 

       杂行有辈品者,以杂有自力,因差别故,果也差别。有五种差别:
       (一)根机有辈品,谓上中下;
       (二)行业有辈品,谓大、小、世善,及恶业轻重;
       (三)来迎有辈品,谓报佛、化佛,及化佛多少;
       (四)花开有辈品,谓花开时劫久近不同;
       (五)得益有辈品,谓花开之後,证果大小、快慢不同。

 

       前二为因,後三为果。因中根机、行业,能修、所修互显。果上来迎为此土,花开、得益为彼土。


  

 

二、辈品之意义

       净土门之意,念佛为真实,诸行为方便,以真实摄方便,导诸机归念佛,是释迦、弥陀二尊摄化之大纲。为显此义,故立辈品,有四种目的:

 

(一)为明念佛总摄万机

       此《大经》三辈文之义。

 

(二)为导诸机归入念佛

       此《观经》九品文之义。

 

(三)为曲顺机情

       虽佛心平等,了无分别,但不能明信佛智、唯能信受罪福之人,若闻善恶念佛平等往生,则心中生疑。为此巧设辈品,以善人生上品,恶人生下品。

 

(四)为抑恶扬善

       亦因凡夫无智,若闻善恶平等往生,恐住「造恶无妨」之邪见,为此安立辈品,以善人生上品,恶人生下品。

 

       《大》《观》二经既说念佛,也说诸行,存方便故,安立辈品。《小经》唯说念佛,不说诸行,全显真实故,不存辈品,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一生补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三、三辈机法

       《大经》三辈,机有不同,谓上中下;法无二般,统皆「一向专念无量寿佛」。细别而论:

 

       (一)上辈之机——出家大修功德。
       (二)中辈之机 ——在家多少修善。
       (三)下辈之机——假使不能作诸功德。经文说无善,按理也应当包含造恶之机。又「假使」之言,显明修善者令佛欢喜,隐含扬善抑恶之意。

 

       此三辈人,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愿生彼国。然发心、愿生为总别安心,专念即是行业,故三辈皆唯念佛。即是以念佛一法总摄万机,念佛一行统领万行。然则出家、发心、修善,一一归入念佛,不能独立,而念佛不必依诸行。如树干常春,枝叶依干则荣,离干则枯。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释言:「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四、九品心行

       依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可知定善十三观、散善九品行皆为导归念佛而说。
且约九品明其心行。

 

(一)心

       「心」即安心,亦即三心。

 

       至诚心即真实心。凡夫虚假,弥陀是真,舍己归佛为真实心。深心即深信之心。信己无力,信佛有力,归佛决定为深心。归佛决定,永不退转,念念不舍,作得生想,即回向发愿心。故三心即是归佛愿生之心,此心真实不虚假,说为至诚心;决定不动摇,说为深心;相续不退转,说为回向发愿心。故知三心全以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为体。善导大师即释「南无」为「归命、发愿回向」。

 

       《观经疏•散善义》释此而言:「世尊随机显益,意密难知,非佛自问自征,无由得解。」以三心通九品、摄定散,能随定散机,显其得生益。佛意唯在众生一向专念弥陀佛名,此意幽密难知,故佛自问自答,开此三心,导归念佛。行人若得开解,普悉归入念佛。故知三心为行人契入念佛之关键。

 

(二)行

       「行」即起行。九品之中,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为大乘行善,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为小乘戒善,中品下生为世间善,此六品机为善人,行乃杂行。下品上生为十恶罪人,下品中生为破戒罪人,下品下生为五逆罪人,此三品机,皆唯恶无善,唯依念佛得度。

 

       但三心既是念佛之安心,三心通九品故,品品皆当有念佛,不可唯局於下三品。又《大经》三辈、《观经》九品仅是开合之异(其开合意如下文),三辈既皆念佛,可知九品亦皆有念佛。但念佛仅说在下品者,意在以下下之机,显上上之法。因造罪临终,大小世善无一能救,唯依念佛速超生死,故知杂行不契临终,念佛能救重罪,实是醍醐妙药。其破戒恶逆之人,临时抱佛脚尚且灭罪往生,若大小世善之人平生持名号,自然摄取不舍。以此引导诸行,归入念佛。

 

五、辈品开合

       三辈九品之同异,古来解说纷纭。若就文相而言,三辈九品略有四异:

       (一)善恶通局之异;
       (二)发心通局之异;
       (三)大小通局之异;
       (四)念佛通局之异。

 

       然就义趣而言,三辈九品全同,同以念佛、诸行回向往生。

 

       若依本宗传承,则三辈与九品全同,唯是开合之异,目的在引导辈品诸机归入念佛一乘。

 

       《观经》十六观之中,十四、十五、十六总称「三辈观」,经文有「上辈生想」「中辈生想」「下辈生想」。《观经》既以九品为三辈往生,显示合即是三辈,开即是九品,再开即是八十一品,乃至无量品。

 

       虽然三辈九品同在引导诸机归入念佛,而约心行,有顺逆不同。

 

(一)约行

       《大经》三辈紧接第十八愿成就文,为从念佛顺出,以摄诸行,先摄出家善,次摄在家善,次摄无善,一一皆说「一向专念」。又顺念佛大乘之本意,说发菩提心,而於三辈之末别加 「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一段,显示不必发菩提心,唯以三心念佛为要。

 

       《观经》九品为承定善观法而来,为不能修定观者说散善,先则大乘善;大乘不能修者,为说小乘;小乘不能修者,为说世善;越趋越降,至下三品,定散诸行、大小世善无一能修,唯能造恶,即为说念佛,乘佛愿力,尽得往生。如同山穷水尽,忽然柳暗花明,即是逆诸行而入於念佛,故以念佛置於最下三品,又唯於上辈说发菩提心,中下二辈不说发菩提心。

 

(二)约心

       三辈承第十八愿成就文之後说「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即是具足三心之人,顺此念佛之安心,即为说一向专念,而有根机不等,或能出家、或不能出家,或能修善、或不能修善,总皆摄入一向专念。九品本是诸行之人,本不具足三心,而各各欲以自所修业回向愿生,即如释言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为此於上上品行业之先,开说三心,总摄九品,以心能导行故,即以三心,挟诸行业,回入念佛,乘佛愿力,即得往生。《观经疏•散善义》 「世尊随机显益,意密难知」者,正在於此。

 

       要之,三辈顺佛本愿,以实摄权;九品逆转机情,导权归实。二文合观,其意更明。


六、三福诸善

       「三福」为《观经》「序分」所说三种福业,即世福、戒福、行福。所谓福,即善根之异名。世间之善,如仁义礼智信等,称为世福。佛教大小乘戒律之善,称为戒福。特别以大乘殊胜之行善,称为行福。

 

(一)世福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前二句为敬上行,後二句为慈下行。慈心不杀为十善之首,故特别提出。

 

(二)戒福

       「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归依佛法僧三宝,称为三归。始从不信佛转入信佛,舍邪归正,称为翻邪三归。此後受大乘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或小乘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为受戒而更归三宝,称为受戒三归。总受持大小乘戒律,为具足众戒。於持戒之上,慎护种种微细之行,如大乘八万四千威仪,小乘三千威仪,而不毁犯,即是不犯威仪。

 

(三)行福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菩提心有圣道、净土不同。圣道菩提心,愿行皆在此土。净土菩提心,此土发愿,净土修行。此处行福菩提心通於圣道、净土。三辈九品中所说菩提心,限为净土门菩提心。深信因果,即总信一切六凡四圣[4]因果。读诵大乘,也通含圣道、净土一切大乘经典。劝进行者,为自行教他,共向佛道。

 

       以上三福诸善,一一回向求生极乐,总为杂行。

 

       三福与九品亦是开合之异,一一如文,不能细举。

 

第六节   平生业成

       约今生顺次往生,往生业因决定之时刻有二:一、平生;二、临终。

 

       平生即平时之生命阶段,与临终相对。平生业成,指在平时往生之业因已经决定,不必等待临终决定。往生业因决定故,成为决定往生人,念念称名,安心满足,临终不论如何死去,即使昏迷不能念佛,皆蒙佛圣来迎,生於净土。

 

       平生业成与临终业成相对。临终业成指一生之间往生之业因不定,唯於临终时刻方才决定。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之人,平生遇法念佛,即平生业成;若平生无缘遇法,唯於临终遇法而念佛者,即临终业成。善导大师判为 「正定之业」,昙鸾大师说为「业事成办」。

 

       此由「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本愿,阿弥陀佛十劫之前成佛之时,「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中已由佛边完成众生往生之功德,成就众生往生业因,以之施于众生。由此之故,众生信受称名,机法一体,念念称名,念念业成。

 

       疑杂之人,平生往生业因不成就,一生恐惧不安,必待临终见佛来迎,往生业因方为达成。

 

第七节   现生不退

       通常多以为往生净土之後得不退转。然专修念佛之人,现世虽是凡夫,已得不退利益,故说「现生不退」。「不退」者,谓於佛道只进不退,不退失决定成佛之资格。

 

       现生不退,最早由龙树菩萨《易行品》所提倡,善导大师有「蒙光触者心不退」之句。

 

       若徵之三经,《大经》四十八愿中有「闻名得忍愿」,即第三十四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观经》第七观,韦提希拜见阿弥陀佛时,当下证得无生;《小经》则说「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若论凡夫自业因果,常没常流转,更遑论不退;今凭弥陀他力本愿,称名愿生行人,现生即入不退,是凡夫位不退。若生净土证不退,乃是圣位大菩萨。

 

       此界虽是凡夫,而於佛道得不退转;虽有不退利益,本身却是凡夫,不是菩萨。唯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不可思议之利。   

 

名词注解:   

[1]阿鞞跋致 又称阿毗跋致、阿惟越致,即不退转菩萨。

[2]胎、卵、湿、化 即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一切众生以此四种方式出生。

[3]佛智虽举五种 《无量寿经》言「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其中「佛智」是总,余四是别。

[4]六凡四圣 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为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为四圣。合称十界、十法界。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