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部分

  1. 《地藏经》「念佛度亡」之文摘要(二)
  2. 《地藏经》「念佛度亡」之文摘要(一)
  3. 《阿弥陀经》要旨(二)
  4. 《阿弥陀经》要旨(一)
  5. 《阿弥陀经》之目标与方法
  6. 《阿弥陀经》大意
  7. 《观经》大意、宗体、隐显、废立
  8. 《观经》要旨
  9. 《观经》正意
  10. 《观经》眼目
  11. 《观经》构造
  12. 《无量寿经》摘要(二)
  13. 《无量寿经》摘要(一)

祖论部分

  1. 难易二道
  2. 五念门
  3. 《小经》要文善导释
  4. 「极乐无为」之偈解释
  5. 善导信愿行之侧重
  6. 善导大师「赞佛偈」补充讲义
  7. 善导大师「赞佛偈」
  8. 善导大师解释念佛之殊胜利益(略钞)
  9. 缘佛愿力速成佛
  10. 龙树菩萨难易二道判
  11. 《易行品》大纲
  12. 《易行品》「本愿释」略解
  13. 《易行品》略解
  14. 《易行品》精髓

第十八愿

  1. 第十八愿善导释
  2. 《大经》第十七、十八愿成就文及流通文略解
  3. 第十八愿之白话文、成就文、流通文及图表
  4. 第十八愿善导释之「补充讲义」
  5. 净土宗祖师解释本愿
  6. 第十八愿之义(三)
  7. 第十八愿之义(二)
  8. 第十八愿之义(一)

经证.祖语

  1. 门余大道
  2. 现生不退(入正定聚)之证文
  3. 慈悲的救度
  4. 佛在何处
  5. 「弥陀名体相即不离不二」之经文与祖语
  6. 念佛超度三涂众生
  7. 厌秽欣净,切愿往生
  8. 光明摄护 念佛众生
  9. 弥陀本愿是凡夫为本、现生不退
  10. 念佛诸行比较
  11. 助念开示之经证
  12. 专念弥陀之根据(经文、祖语)
  13. 「但念弥陀,必生极乐」之经证祖传
  14. 念佛能灭罪障之文
  15. 念佛具足无上功德之文
  16. 念佛佛圣护念赞叹之文
  17. 极乐依正庄严之文
  18. 弥陀是本师本佛之经证

净土宗教理

  1. 佛教的根本教理
  2. 弥陀以名号度生(讲义)
  3. 念佛三大利益
  4. 一代教皆念佛化前教
  5. 净土五观 (净土三观二信)
  6. 阿弥陀佛是何等佛
  7. 二种深信
  8. 往生与预知时至
  9. 五逆往生 为显念佛
  10. 念佛功超定散诸善
  11.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摘要
  12. 弥陀悲愿 天性自然
  13. 念佛与佛 机法一体
  14. 念佛生极乐 脱出三界狱
  15. 一虚一实
  16. 六字释
  17. 一代圣教六字全收
  18. 不问罪福 念佛皆生
  19. 净宗指要
  20. 弥陀与众生的关系
  21. 净土宗特色--易
  22. 阿字十方三世佛
  23. 对比劝善,彰往生益
  24. 弥陀何故建立「念佛往生」愿?
  25.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二)
  26. 念佛功德
  27.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一)
  28. 名号度生
  29. 凡夫入报问答
  30. 弥陀救度众生(二)
  31. 增上缘(二)
  32. 弥陀救度众生(一)
  33. 增上缘(一)
  34. 三重选择 净宗口诀
  35. 第二十二愿略解
  36. 正行与杂行
净土宗
慧净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慧净法师 > 讲义
top

讲义

《观经》大意、宗体、隐显、废立

一、《观经》大意

  大意即是大略、大概要意,是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大概的叙述,是粗略、简单勾勒出文章内容想表达的意涵,大概要意。

  大意如古德说:「囊括始终,冠戴初後」,就是总括一经的始终,统一其前後的一种要领。

  《观经》的大意:依善导大师的《玄义分》,《观经》是释尊开要门,调熟圣道门定散诸机类,使归入他力念佛为大意。要门就是圣道门自力难行的定、散二善,此二善是进入净土门他力易行的念佛之教的重要之门,故言要门。亦即《观经》是释尊权说定善十三观、散善三观的自力之教,暂引圣道自力的人,调熟之後,再导入唯一的念佛门。

  释尊《观经》开要门,调熟定散诸机类;正杂二行为方便,导归念佛正定业。

 

二、《观经》宗体(观经二宗,一经二宗)

  一切诸经各有宗体,古来讲说经文的惯例,先论大意,再论定「经宗」与「经体」,这样才能了解一经的根本义。前一节可说是就《观经》大意的阐述,所以现在要简略讨论《观经》的「经宗」与「经体」,在这之前,要先了解「经宗」与「经体」的字义。

  经宗之「宗」:主也,要也,旨也,宗致,宗旨;独尊,如国无二王。就是一经所说的法门义理之中,最为重要的,亦即是一经所说教法的中心点。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说:「宗是修行要径,会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提纲则众目张,挈领则襟袖至。」简而言之,宗是法门的纲领、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经体之「体」:质,体质、本质、主质。一部之旨归,众义之都会,宗归趋之处,一经所说的法门归着之处。如众星拱北斗,万流宗大海。

  《观经》宗体诸师异解,慧远大师说:此经观佛三昧为宗。智者大师说: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善导大师《玄义分》说:「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这是善导大师初步解释《观经》有二宗一体的涵义。

  先论此经之宗:经宗意味着一经最为主要之处,若一经并存同格之宗,就等於承认一国有二君,於经典解释上甚为不统一。然善导大师之二宗说,是在於区别《观经》的说相(显)和说意(隐),从表面的说相而言是观佛三昧为宗,从里面的说意而言,即是念佛三昧为宗。可说从一经两面所看之经典解释上的卓见之说。

  可知《观经》有隐、显二义:「显」义(文面上的说相)只说定散二善,故从「显」看,是以观佛三昧为宗;「隐」义(文面内的说意)则含有他力的念佛之义,故从「隐」看,是以念佛三昧为宗,所以《观经》有隐显两宗。

  观佛三昧就是统一心思,观念佛的相好庄严;念佛三昧就是心向弥陀一佛,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一心称名念佛。

  《观经》一部,从「显义」的文面来看,是说十六观法,此十六观法,约而言之是「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观经》流通分),观弥陀净土之依正二报;更简要的说是「观无量寿佛」。故,初步从显义的文面来看,此经的中心点可说是观无量寿佛,亦即观佛三昧。

  但,更深一层从「隐义」的文意来看,以第七华座观的「住立空中」之文,第九真身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之文,及下三品的「称名」等之文推究,此经很清楚地只说「念佛三昧」为其核心。

  即以隐取之,《观无量寿经》之观,为观佛本愿之观。则观者信也,如《净土论》「观佛本愿力」之「观信」《无量寿经》四十八愿摄受我。

  一文两义,是为隐显。显则观佛为宗,隐则念佛为宗。「亦」字示其体,别观佛之外有念佛,故点出「亦」之一字。

  次论此经之体:经体在於「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什麽?不论观佛三昧或念佛三昧,其目的都是为了一心回愿往生净土。所以此一心回愿往生净土是《观经》一部所说的法门归着之处。

  法然上人也说:「三经俱选念佛为宗致。」

  可知,此经以念佛为宗,往生净土为体。摄机之行念佛为先,念佛所成在往生益。

 

三、废立与隐显

  例如这里有甲乙二物,要说明其中一种物品之优秀时,大约有三种说明方法:直接法,比较法,反显法。

一、直接法:甲物最好,是直接赞美甲。

二、比较法(废立,外显):乙物不好,甲物最好,是跟乙比较来赞美甲。

三、反显法(隐显,内密):乙物也不错,表面虽然赞美乙,但暗地里实际赞美甲。
 

  净土三经根本精神,在於赞叹弥陀名号救度,劝人信受念佛。然释尊说法有此三种:

一、最初只赞叹他力念佛的信仰,以直接法说明。

二、将自力万行与他力念佛比较,贬舍自力万行而取他力念佛,以比较法说明。

三、虽赞叹自力万行或自力念佛的信仰,但暗中赞叹他力念佛的信仰,以反显法说明。

 

  第二比较法名为「废立」,第三反显法名为「隐显」。所谓「废立」就是以万行与念佛做比较,废舍低劣的万行,以建立殊胜的念佛;而「隐显」就是在表面上(显)虽然说自力万行或自力念佛的功德,但在里面(隐)却赞叹他力念佛的功德最胜。换句话说,废立是以「外显」去比较二法,而隐显是以「内密」去比较二法。

  若甲乙二物比较其中之优劣,而说「乙也不错」,这是反显法,名为隐显。这种说法似乎任何方面都不伤害,和谐稳妥的说法。但,「甲最好」,反而不知,而模糊的选择乙。

  若是「乙不行,甲最好」,这是比较法,名为废立。严谨明确,不会误听。

  人生之大事,是六道生死轮回之苦;人生之目的,是往生净土证悟佛果。

  净土宗是解决人生之大事,完成人生之目的的宗派,因此说法始终必须直白明确,不可模糊不清,也不可模棱两可。若是暧昧不清,模棱两可,则丧失解脱成佛的大事与目的。

  因此,净土宗的弘传,始终排除一切妥协,彻头彻尾扬弃不纯之物,以无比严谨的废立,彻露唯一的真实。

  创立一宗,必须判教,确立大小权实顿渐,并作取舍废立。废立,全称「废权立实」。权是方便、权假,实是真实、究竟。这是天台智者大师依《法华经》所立。

  废权立实,亦即从假入真有三个过程,名为「施、开、废」三义,用莲花比喻,即:

  一、为莲故华,比喻为实施权;二、花开莲现,比喻开权显实;三、花落莲成,比喻废权立实。

  权是为实铺路,是阶段性的作用,最後必须昇华(废舍)而立实。此之废舍乃是昇华之意,并非贬义。《观经》正是以「施开废」三义显明真实。

 

四、《观经》废立

  净土宗有三重废立:内外废立,圣净废立,真假废立(要弘、正杂、助正)。

  按《观经》「正宗分」,并说观佛、念佛,而「流通分付嘱文」则说︰

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此是废观立念(废诸行立念佛)之义,若释尊之意在念、观并存,则不可不更付嘱观佛;而其语如此,佛意非既废诸行而立念佛者而何?

  而善导大师废观佛取念佛之意,跃然於「付嘱文」的解释,其科判说︰「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遐代。」其解释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一正一反,本意跃然。

  以第十八愿为弘愿,以定散为要门,定散非本愿,单念佛为弘愿,善导之释,皎然如日星,照人颜色。

  这是「废立」之义,断定「定散诸行为废而说,只有念佛为立而说。」

  善导大师〈散善义〉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又於《往生礼赞》说︰「专修专念,百即百生;杂行杂修,千中三五。」皆「废立」之义。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